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外的生猪育种公司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种猪直销,并在国内建立了一些合资和独资的种猪卫星场,通过收集这些种猪场的一线育种数据进行技术控制。如果我国的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不能尽快完善,我国的生猪育种将会被这些育种公司长期垄断。与我国育种体系较类似的加拿大种猪改良中心(CCSI)值得我国借鉴,但我国的生猪育种应更新理念,建立创新机制,树立育种标准化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体化运营国家和区域性育种公共平台和全国种猪生产区高端核心种猪站布局。  相似文献   

2.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2,39(11):38-40
我国生猪饲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猪种资源占全球总数的1/3。但我国商品猪90%以上来自国外品种。近年来,我国依赖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自2014年起引种量已逐步减少,2019年后,由于非洲猪瘟对我国种猪体系的破坏,叠加猪价维持高位,2020年我国进口种猪量再创新高,突破2.2万头。我国长期从国外大量引种,久而久之形成了“引种—制种—退化—再引种”的被动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较大差距体现在育种的各个环节,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育种工作也造成了较大影响,不仅种猪质量退化,育种意识也受到冲击。因此,从生猪产业长期发展需求来看,要使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需要彻底解决种猪育种的“卡脖子”问题,才能打赢种猪“翻身仗”。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与养殖业的快速融合,一场生猪育种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我们国家,一些种猪企业从国外引种成了时尚,而坚持长期育种的却寥寥无几,育种成了企业的"鸡肋"。而事实上,"炒种"是不可能长久的,种猪市场会逐渐健全,其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今后企业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种猪独立育种进展缓慢,基本现状是:在引入国外优秀种猪基因的基础上进行独立育种,或与外国优秀的种猪育种企业进行联合育种。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于育种工作来说,数据的正确收集与合理应用对于育种工作的进步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波尔中国利用其母公司在全球优秀的育种方案与数据采集处理能力,通过国内外联合育种,使得育种工作简单化、程序化,育种进展稳步提升。1育种时应收集的主要数据育种数据包括种猪从出生到淘汰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数据的总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信息:1)基本数据:仔猪耳号/耳刺、性别、出生日期、初生重、断奶重、有效乳头数(脐前、脐后)、父亲、  相似文献   

5.
傅衍 《猪业科学》2021,38(12):39-41
猪的育种技术,欧美国家长期领先于我国,所以从国外引种成了常态。近年来,国内有些大型养猪公司,在内部需求的驱动下,加大了对育种的投入,建立了较强的育种团队,开展了育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基于大公司猪育种的技术和成效与国外公司的差距正在缩小,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国外种猪公司,改变我国猪遗传进展过度依赖进口种猪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农业新技术》2014,(5):16-16
<正>4月13日,安徽长风农牧首届中美养猪技术论坛在安徽九华山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围绕国内外育种现状与发展趋势,养猪健康管理和不同阶段母猪营养策略等话题召开,与会代表共计300余人反映热烈。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老师指出国内外主要育种差距在于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国内测定数量很少,记录工作也不是很到位,这些需要企业一起努力。而我国现在使用的育种目标是国外70年代的,所以急需结合市场导向设定新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文娟  杨营 《饲料与畜牧》2013,(1):66-68,64,65
谈起孙皓,业内人士都感慨,他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懂技术、懂营销,还深谙管理。二十六年来,他带领企业培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性能国际先进、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的优秀蛋鸡品种,有效打破了国外育种公司对中国蛋种鸡业的长期垄断;并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为己任,不断探索行业发展之路、投身新农村建设,创新"产权式"农业经营模式,开辟了"联手北京农民带动全国养殖户  相似文献   

8.
要建立育种体系,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收集到大量且准确的育种数据,数据收集需要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同时需要育种公司有质量够高、规模够大的基础群。当数据初具规模即具备基本的数据材料时,才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猪场的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9.
编读互动     
<正>读者:尊敬的编辑,你好!我们看了第5期你们寄来的《猪业科学》,认为育种专栏策划得非常好。但对《数字解读:中国与国外育种成绩的差距》一文,有一点疑问。文中所列不同育种公司的生产成绩数据都是来自丹育国际吗?你们有没有沟通过数据的测定时间、地点和数量等相关信息?本刊:关于您所询问的数据问题,文内表1、表2的数据是来自德国北莱茵一成斯特伐利亚农业研究所的试验报  相似文献   

10.
<正>家畜育种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主要是在遗传水平上改良动物群体重要经济性状,从而提高效益的方法和技术。家畜在经过长期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后,人工选择也加快了育种进程。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育种经历了4个阶段,从主要依靠古朴经验学的人工驯化1.0阶段,到依赖于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的杂交育种2.0阶段,再到分子育种时代,而分子育种时代又分为转基因育种3.0阶段和智能设计育种4.0阶段。随着分子育种时代的到来,育种家们将分子标记和全基因预测应用到了选育工作中,全基因组选择等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彭英林 《畜牧与兽医》1992,24(6):278-279
<正> 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创立,为现代家畜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家畜选种技术的提高,在遗传学理论指导下,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各国学者就猪长期选择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试就国外关于猪生长速度性状.胴体性状及繁殖性状等三方面的长期选择效果研究作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12,(16):8
<正>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称,中国如想走出"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必须将育种标准化,建立国家核心育种场,收集、分享全国优秀种猪的数据。据悉,国内种猪场长期处于不良循环状态,在"金字塔"繁育体系中顶端核心种猪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2011年全国引种数量超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种猪市场容量巨大,前景广阔,但整体育种水平不高。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均看好中国种猪产业,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纷纷进入种猪养殖领域,加剧了种猪行业的竞争。中小型种猪场依靠传统单一经营模式的生存空间正不断被挤压,甚至面临着被淘汰洗牌的命运。中国育种产业的发展前期必须依托国外育种体系,但最终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数据库进行超越。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在"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上指出,只有以育种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产业联盟,才能充分发挥我国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张佳主要负责一春公司种猪核心场项目及中加合作项目建设管理、公司产品销售、技术管理等工作。经过多年企业管理实践,对种猪遗传育种、种猪销售、猪场数据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擅长计算机编程语言,曾编写多个种猪育种相关程序用于指导生产,至今已经发表译文近百篇。他多次出国考察,曾到访北美地区10个以上优秀种猪场,并在国际知名的种猪育种公司进行长期深入学习。张佳认为,生产不应过多地受到市场影响。无论行情涨跌,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蒋丹平一行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调研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部分畜禽种源却长期以来依赖国外。加强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是破解中国养殖业大而不强局面的关键。为培育中国特色的种猪种质资源,摆脱长期依靠国外引种的局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莹 《猪业科学》2023,40(1):70-72
<正>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久负盛名的种猪繁育企业,本着“精品思想,市场战略,服务意识”的经营理念,公司在品种选育、养猪生产工艺、猪场疫病净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猪舍建设等方面皆精益求精,公司最早在1983年从国外引进瘦肉型种猪并开始种猪选育。1997年开始运用先进的背膘仪及育种软件进行性能测定,是国内为数不多坚持做好种猪选育工作的企业之一。小店种猪分公司设有动物育种博士后工作站,将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测定相结合,每年育种测定数据在10 000头以上。公司坚持育种四十余年,向社会提供种猪数量超百万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奶牛》1996,(5):27-28
上海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总结上海奶牛育种中心(201901)国外成功经验表明,搞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是加快奶牛育种进展的关键。上海地区在70年代初就成立了专业化育种队伍,并最早建立了电脑室,采用国际先进的BLUP进行公牛数据处理。但由于产...  相似文献   

19.
种猪的育种体系是指对一个品种猪种群的长期繁殖与选育体系.目前,中国的种猪育种体系主要是指部分外国品种猪的育种体系,重点是在95家国家级核心种猪场.国外有效的猪育种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专业化育种公司的封闭式育种体系,进行多个专门化品系选育及配套系筛选;另外一种是养猪发达国家的中小型种猪场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信息联合和公猪资源共享,进行联合遗传评估开展纯种猪选育,从而形成的公众型联合育种体系.我国种猪育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1)过分强调纯种繁育,缺少国外大公司内部的杂交繁育体系,这是我国和他国在育种体系上的差异;(2)在猪遗传评估中,对同一品种内的各"系"间能否"杂交"未作正确解析;(3)我国种猪遗传评估工作虽已进行了17年,每年收集约40万头猪的生长性能测定数据,但未达到预期的效果;(4)不重视对我国新培育猪种和濒危地方猪种资源的育种体系建设.由于错误的猪育种体系,我国过去几十年培育出来的许多猪品种都消亡了.任何生物品种在世代延续中都在发生变化.品种作为一个群体,有时处在同质状态,有时则处在相对异质状态,而且是同质状态与异质状态相互交替存在.在10(5~15)年时期相对较同质,其后的10(5~15)年相对较异质,再10(5~15)年同质,再10(5~15)年异质,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地上升.这种将多个品种有序变化线条拼起来的模式可称为"网式育种".我国许多地方品种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着"网式育种"现象,虽然其过程并不像上述那样典型.一个品种依照"网式育种"模式,留优去劣,不断循环,它就能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20.
绒山羊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型食草家畜.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为代表的种羊场,经数十年的系统选育现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育种资料[1].虽然经过育种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绒山羊育种进展较以前有了相对的提高,但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旧突出.面对庞大的育种信息数据继续使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先进、便捷的计算机应用,然而本系统在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系谱信息查询中,封装了数理统计软件包,以此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弥补了数据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