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市场上的灵芝破壁孢子粉、未破壁孢子粉、子实体和精粉共4种灵芝产品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活性成分三萜和多糖含量的差异。应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破壁孢子粉与未破壁孢子粉的差别、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醇提法提取三萜、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灵芝酸。结果显示精粉中多糖含量为52.40 mg·g~(-1),显著高于其他三者,破壁与未破壁孢子粉多糖含量为(21.32±1.11)mg·g~(-1),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子实体的9.83 mg·g~(-1)。而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却是最高的,为4.97 mg·g~(-1),破壁孢子粉中三萜含量为2.23 mg·g~(-1),明显高于未破壁的1.10 mg·g~(-1)。通过对比4种产品的三萜指纹图谱发现,子实体和精粉中的灵芝酸种类远远多于破壁及未破壁孢子粉中的,且不同产品中有相同的组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醇沉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多糖,测定其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并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脾细胞抗体生成、碳廓清、NK细胞活性实验,考察灵芝孢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膜分离法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得率高于醇沉法,为(4.61±0.28)%;两者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醇沉法、膜分离法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单糖组成均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山梨糖,其摩尔比分别为0.34∶0.31∶1.44∶4.48∶3.35∶0.31和0.27∶0.10∶1.70∶6.08∶1.84∶0.31,均以葡萄糖为主要组成单糖。两种灵芝孢子多糖均能增强小鼠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灵芝孢子多糖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产地原料生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品质差异和加工适用性,以我国四大主产地的灵芝孢子粉为研究对象,经破壁处理得到破壁灵芝孢子粉,测定了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色泽、粒径和比表面积、破壁率、松密度及堆积密度、灰分、粗多糖含量、脂肪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大别山产区、长白山产区原料生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松密度、堆积密度较高,更适合于作为片剂、胶囊剂等产品的加工原料;大别山产区原料生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粗多糖含量(以葡聚糖计)最高,为1.38 g/100 g,且抗氧化能力最强,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均高,分别可达72.55%、33.44%和46.4%。  相似文献   

4.
不同灵芝中粗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利用苯酚-硫酸法对同一菌种液体发酵的菌丝体、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及其孢子粉中的粗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灵芝菌丝体中粗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含量,菌丝体中粗多糖含量是灵芝老化期子实体中粗多糖含量的6倍,是灵芝孢子粉中粗多糖含量的2.8倍。而粗多糖在灵芝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不同品种的灵芝子实体中多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南韩灵芝最高,达到1.58%,而紫灵芝中粗多糖的含量相对较低,为1.05%。  相似文献   

5.
青蒿残渣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斯  谢刚 《食用菌》2015,(2):26-27
试验表明,以青蒿渣和青蒿秆为主要栽培原料栽培灵芝,与桑枝为主原料相比,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灵芝产品,其生物转化率达9.9%,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达1.79%,灵芝子实体三萜类物质含量达3.53%。青蒿秆的有效利用,为农户增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灵芝脱脂孢子粉多糖的提取率,解决孢子粉多糖水提取液中孢子粉难以产业化过滤分离的困难。在热水提取灵芝脱脂孢子粉多糖时,研究了搅拌方法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和蝶式离心机联用技术,克服了孢子粉水提取液的产业化分离难题。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粉在热水提取过程中,有搅拌提取的工艺比无搅拌提取的多糖提取率提高了26.2%。采用卧式螺旋和蝶式2种离心机联用技术,使灵芝孢子粉水提取液中的孢子粉渣能与提取液实现自动连续的分离。采用搅拌提取工艺,以及卧螺离心机和蝶式离心机联用技术,解决了实验室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中的困难,为灵芝脱脂孢子粉的变废为宝和孢子粉多糖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探讨并优化了测定苯酚-硫酸法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多糖含量的检测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灵芝孢子粉多糖的最佳检测条件,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测定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灵芝孢子粉多糖苯酚-硫酸法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489 nm,5%苯酚用量0.5 m L,浓硫酸用量2.5 m 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0 h,料液比(g·m L~(-1))为1:40,在此条件下平均回收率为99.5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0%。本试验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性,回收率高,并能有效减少检测试剂苯酚和浓硫酸的使用量,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原材料,通过提取、分离、浓缩、喷雾干燥制得一种去壁全溶高含量灵芝孢子粉,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剂乙醇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和三萜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为:影响多糖和三萜含量高低的因素依次为溶剂中乙醇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综合分析得到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溶剂乙醇添加量1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 h(二次提取)。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去壁全溶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达到7.79%,三萜含量达到7.76%。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大棚模式栽培为对照,以灵芝菌盖直径、单朵鲜芝重量、孢子粉产量、灵芝孢子粉的总多糖、总三萜、蛋白质和有机锗含量为指标,开展膜下滴灌对灵芝孢子粉栽培的效果研究,为灵芝孢子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栽培的单朵鲜芝重量、孢子粉产量、总三萜含量、蛋白质含量、有机锗含量分别比常规大棚模式提高了42 g/朵、90 g/m~2,1.2%、1.71%、0.001μg/100 g,差异显著。灵芝菌盖直径和灵芝孢子粉总多糖差异不显著,说明膜下滴灌技术在灵芝孢子粉栽培良好的应用效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灵芝主要活性成分与营养物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种不同品种灵芝为试材,比较了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粗蛋白质、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等主要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期为灵芝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灵芝多糖的含量在0.53%~3.05%,含量高的品种依次为易县采集的"野生白灵芝""野生云芝""泰山3号";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在0.47%~1.47%,野生灵芝三萜含量多数高于人工栽培灵芝;人工栽培的灵芝粗蛋白质含量多数高于野生灵芝,"美芝"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2.05%,易县"野生赤芝"粗蛋白质含量仅为7.52%;野生灵芝的灰分显著高于人工栽培灵芝的灰分;人工栽培灵芝和野生灵芝根据品种不同,所含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多糖是灵芝的重要功能成分。通过对大段木、小段木、袋料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灵芝多糖含量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段木灵芝、小段木灵芝、袋料灵芝的灵芝多糖含量分别为14.67 mg·g~(-1)、11.96 mg·g~(-1)、5.35 mg·g~(-1);大段木灵芝多糖组分分子量高达4 688kDa;大段木灵芝多糖、小段木灵芝多糖和袋料灵芝多糖分别含有8种、5种和7种单糖,组成比例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段木栽培的灵芝多糖具有一定优势,为灵芝多糖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12种不同品种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灵芝粗多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灵芝多糖得率为0.604%~2.590%,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54.9%~95.0%,还原能力范围0.207~0.417。其中日本进口品种(1号)灵芝的粗多糖得率最高为2.59%(25.9 mg·g-1),并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分别为95%、0.417。对1号灵芝粗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精制多糖,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发现,1号灵芝精制多糖具有C-O键、C-H键、-OH等多种多糖特征键。通过测定12个不同品种灵芝多糖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明确了各品种灵芝间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灵芝多糖的提取及对不同品种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破壁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多糖的超声波循环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与提取时间对灵芝孢子多糖的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超声波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40℃,提取功率为400 W,在该工艺条件下超声波循环提取灵芝孢子多糖含量可达2.19%。  相似文献   

14.
分析4个灵芝菌株的农艺性状和不同生长期子实体内多糖含量变化,以期获得最佳采收期,同时为选育高产且多糖含量高的菌株提供参考。以SLZ30、SLZ31、SLZ41和SLZ61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生长期子实体多糖含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综合农艺性状,得出SLZ61在4个菌株中表现最好;4个灵芝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其子实体多糖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子实体成熟前期多糖含量逐渐升高,在子实体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子实体成熟后期,其多糖含量下降到最低值。综合农艺性状、产量和多糖含量,认为子实体成熟期为最佳采收期,此时,灵芝品质最好,多糖含量最高;若采收孢子粉则在成熟后期采收。  相似文献   

15.
不同原料栽培的灵芝孢子粉质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一种传统的珍贵药用真菌,近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尤其是灵芝孢子粉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等多种功效,灵芝孢子粉的开发与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随着假药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人们更加关注食品、药品及保健品的有效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除了受到大气、土壤、水质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栽培的原料。试验通过对采用不同原料生长的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含量的初步研究,为灵芝栽培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提高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期赤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波协同回流提取子实体,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现蕾后开伞前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最低,为11.2mg/g,30d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3.0mg包孢子粉弹射期间,子实体多糖含量随着子实体生长而增加,从18.2mg/g上升到24.7mg/g,此时,子实体停止生长,不再弹射孢子粉。  相似文献   

17.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破壁处理后的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超低温冻融处理和超声波处理进行灵芝孢子粉破壁均具有效果好、成本低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增加冻结-解冻循环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多糖含量,循环次数以5次~7次为宜;将超声波处理法和超低温冻融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其多糖释放更高,效果更佳,此方法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不同的破壁技术对灵芝孢子破壁率及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以期建立灵芝孢子的高效破壁工艺,并考察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微粉碎破壁法,破壁时间30 min,破壁率达到96.97%,总三萜和总多糖的溶出量分别为34.16 mg/g和33.88 mg/g,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0.2%和390.0%。此外,与未破壁灵芝孢子粉比较,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免疫活性显著增强,显著减轻小鼠脾脏的损伤,延缓迟发型变态反应,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5,(1)
<正>本公司在食(药)用菌方面专家、教授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初具规模,下设椴木灵芝生产基地、食(药)用菌提取车间和液体发酵车间。近年向灵芝孢子粉破壁,食(药)用菌多糖提取等深加工方面发展,做到栽培、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我们有自产自助销的优势,正宗又实惠。荣获中国菌物学会推荐产品,持有国家级质检报告,是国内外众多著名品牌的原料药供应商。灵芝类:椴木灵芝孢子粉(套纸袋采集,经300目过筛纯度99.8%)、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率99.3%,经抗氧化处理,保质期长)、灵芝孢子油软胶  相似文献   

20.
调节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浓缩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至2.5、18.5和35°Brix,经20%、50%、70%乙醇分级醇沉,得到9个猴头粗多糖样品,依浓缩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低到高依次命名为20-1、20-2、20-3,50-1、50-2、50-3,70-1、70-2、70-3,用HPSEC-MALLS-RI和离子色谱分析其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并研究了其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结果表明,相同醇沉浓度下,随浓缩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得到的粗提物得率升高、但其中多糖含量呈降低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影响醇沉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在相同醇沉浓度下,随着浓缩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大分子量多糖所占比例显著增大。20%醇沉多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较50%和70%醇沉的多糖高,且随着浓缩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醇沉多糖的活性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