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澳大利亚西南部一个冬季牧场上,进行了牛寄生线虫感染性幼虫总数由来的测定试验。六小块牧地在夏季和秋季的一个月里,由放牧已感染蠕虫的牛排出的虫卵所污染。每块与其余的小块在不同的时期里被污染。小块试验牧地感染性幼虫的水平,是检查第二年冬季沿着路线放牧的犊牛蠕虫寄生的数目来确定。放牧于夏季污染的小块牧地的追踪犊牛获得很少的蠕虫,而放牧于秋季污染的小块牧地的犊牛获得很多蠕虫。可以得出结论,夏季和早秋盛行的炎热、干燥的环境,妨碍  相似文献   

2.
1987——1988年,我们应用长春兽医大学研制的咪唑苯脲对黑白花牛自然感染发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取得了药物安全、杀虫力显著、临床疗效较高的结果,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牛边缘边虫病的特效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均属于贵州黑白花牛和丹麦牛的幼龄小公牛,昼夜处于牧地放牧,多于8—9  相似文献   

3.
牛眼皮样增生,多数是先天性的,这种增生物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双目失明,失去使役能力。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参与治疗了一例牛眼皮增生的病例,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1.1主诉:该犊牛3个月,犊牛生下后两眼在结膜、角膜等处有小块皮样物,上面密生短毛,随  相似文献   

4.
1991,1992和1993年每年的9月7日~11月7日分别选用80头2岁春季初产母牛进行断奶和放牧试验。试验设计包括2个断奶处理和2个散牧处理(每个处理20头母牛),放牧处理分为天然沙岗草地和地下灌溉再生人工草地2个处理,断奶处理分为9月7日断奶和11月7日断奶2个处理。9月7日断奶后犊牛在人工草地放牧。食道瘘管牛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上采食的日粮粗蛋白含量以有机质(OM)为基础分别为7.6%和12.3%,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体外有机质消化率分别为55.1%和61.1%。年度×放牧处理或断奶×放牧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1)。不同年度间试验牛有机质采食量差异较大,1991年为7.7kg/d,1992年为10.5kg/d,放牧和断奶处理间有机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10)。人工草地上放牧母牛的增重和体况均比天然草地放牧母牛的好。于奶牛的增重和体况明显优于泌乳牛(P<0.01)。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可维持体重和体况,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体重下降且体况变差。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比天然草地上放牧的多增重28.8 kg(P<0.01),比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多增重34.4kg。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的增重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10)。研究结果表明:9~10月份干奶牛和再生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母牛增  相似文献   

5.
犊牛新蛔虫病,也就是牛的蛔虫病。为什么新生的犊牛就得蛔虫病,主要是放牧或舍饲时.母牛采食了水草上沾有感染性的蛔虫卵后,经胎盘垂直感染了胎儿,所以新生犊牛一生下来就染有蛔虫病。称为犊牛新蛔虫病。主要寄生于1-3月龄的犊牛。犊牛以严重下痢、消瘦和贫血为特点,大量感染寄生虫时.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死牛。发病率高,损失大。应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牛眼皮样增生,多数是先天性的,这种增生物如不及时治疗常造成双目失明,失去使役能力。我们曾对三例犊牛双眼皮样增生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均获痊愈。一、临床表现三例犊牛都是黄公牛,年龄3—6个月。犊牛生下后即见两眼在结膜、巩膜、角膜等处有小块皮肤样物,上面密生短毛,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样增生物亦渐长大,几乎  相似文献   

7.
在20年来未曾放过牧的120多垧二茬草牧地放养44头的一岁龄沙若拉杂种肉用犊牛,每月肠内驱虫一次;因牧地草量不足还补给了一些干草。由舍饲转入放牧后2个多月发现个别犊牛呼吸增速,二侧鼻孔流出水样或粘稠鼻汁,体温为39.5~40.5℃,多数犊牛仍继续吃草,到病后期因呼吸困难而活动困难时才停止采饲;病牛往往对障碍物失去了知觉,但也有些犊牛走近障碍物时出现乱撞的狂暴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BVD)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腹泻成年牛、犊牛各70头作为研究对象,将70头腹泻成年牛、犊牛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头,对观察组成年牛、犊牛予以中药方剂煎汤灌服治疗,对照组成年牛、犊牛予以病毒唑联合庆大霉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成年牛、犊牛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成年牛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57.1%,观察组犊牛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6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婆罗门杂种肉用牛的断乳犊牛在狗牙根连牧场上进行两年的放牧试验,以评定161天放牧期内饲喂各种不同量的盐霉素(每头牛每天0、50、100和150毫克)对瘤胃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评定99天放牧期内采食混入矿物质预混料中的盐霉素摄食量和牛的生产性能。试验1:将40头平均始重为180公斤的试验牛分为4组,每组10头(分为两群),在狗牙根牧场上世行群饲。预期每头牛每天从  相似文献   

10.
牛放牧饲养比终年舍饲在经济、技术操作及其它方面有着明显优越性.有关奶牛和犊牛的放牧饲养在专门刊物上已刊登很多,但有关牛放牧育肥的效果却报道很少.在牧场上肥育的牛(成年牛和幼牛)群规模不如舍饲奶牛和犊牛群大,但不可低估其作用,特别是在利用数量有限的精饲料生产牛肉的一些国家中更是如此.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暖季放牧加补饲对褐牛公犊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选取10月龄新疆褐牛公犊70头,分为对照组(放牧)和试验组(放牧加补饲),分别于0、30、60、90和120 d时,测定公犊体重,并采集血样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睾酮(testosterone,T)、胰岛素(insulin,INS)、生长抑制素(somatostatin,SS)、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糖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CORT)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试验全期,两组公犊牛血清中GH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90 d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中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60和120 d时,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和90 d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T4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30、60和120 d时,两组公犊牛T3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90 d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T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暖季天然草场放牧新疆褐牛公犊为其补饲合理的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物质能极显著提高公犊牛的日增重(P<0.01)。  相似文献   

12.
1太阳辐射对家禽生产力的影响 夏季在没有阴蔽的牧地进行放牧的家禽,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都较有阴蔽的牧地上放牧的家禽低;不同的阴蔽物对太阳的遮阴效果不同,对家禽生产力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在牛养殖过程中,牛前胃疾病是一类常见且高发的疾病,该病尤以犊牛多发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威胁犊牛生长健康,也可能导致犊牛死亡。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多采取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两种,两种各有优劣。中医疗法治疗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但见效较慢。西医疗法具有加强的靶向性见效  相似文献   

14.
2017年5月至10月对湖南临武县某肉牛饲养场放养本地湘南黄牛、西门塔尔牛牛蜱虫继发感染牛焦虫病进行了防治研究,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了观察,发现西门塔尔牛放牧母牛感染牛焦虫发病率最高为26.66%;育肥牛为20%;湘南黄牛放牧母牛、产犊母牛和1~6月龄犊牛感染牛焦虫病发病率为0%。在牛蜱流行期间放牧牛被牛蜱虫侵袭后,饲养员和兽医对蜱虫认识不够,发病前期未能及时驱蜱虫和治疗,最后导致西门塔尔牛放牧母牛死亡2头,育肥牛亡1头,母牛流产5头,给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经5个月防治经验总结,只要发现放牧牛群体表有牛蜱就应用双甲脒进行全群体表驱虫,还能使牛舍内苍蝇、蚊子等吸血虫昆虫显著减少。对感染发病的牛采取体内外驱虫结合抗生素综合防治方法,取得较好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放牧生态系统中的组织物质循环及其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景新 《草业学报》1993,2(2):35-41
综述了组织物质循环的理论及其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放牧过程中牧地草丛内的物流和能流循环是维持放牧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基础,进行牧地草丛中植物组织循环,特别是其生长和萎蔫死亡的动态分析,为草地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对于牧地草丛内及刈牧过程中的组织物质循环,连续放牧及间断放牧条件下的组织物质循环进行了重点分析论述。建议在中国各类型草地上应用组织物质循环理论开展放牧管理研究,以推动草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目的及技术简介 牛为四季发情家畜,全年均可发情配种,因此采用舍饲+放牧方式养殖的地区,夏季草原放牧时也产犊,由于受到草原气候不稳定,时冷时热,且雨水天气相对较多影响,草原牧区产的犊牛在培育过程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同时牧区放养的犊牛不利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液氮冷冻治疗奶牛趾间赘生效果显著¥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兽医站@丁文广液氮冷冻治疗奶牛趾间赘生效果显著○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兽医站(虎林市158418)丁文广奶牛趾间赘生多发生于舍饲和放牧于潮湿或沼泽牧地的牛。患牛呈现趾间潮湿及腐败性感染,但没有深部坏死。一般多...  相似文献   

18.
时3月龄安杂牛、新褐杂牛、荷斯坦牛公犊进行放牧补饲.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安杂犊牛、新褐杂犊牛、荷斯坦犊牛在5-8月份夏季天然草场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受季节性的牧草质量及连续放牧食入性牧草营养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不同月份平均日增重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动物生长需要的增加与牧草营养的变化,犊牛在6月上旬有一个生长高峰,之后在7月上旬也有一个相对增重高峰,7月下旬至试验结束,平均日增重持续下降.三种犊牛在体高、腰角宽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肉牛补饲从6月下旬开始较适宜,补饲量根据生产计划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两种中药方剂对奶牛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两种中药方剂对奶牛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选择河北省保定市某奶牛场人工感染轮状病毒(RV)和牛病毒性腹病毒(BVDV)的成年牛和犊牛为治疗对象。试验犊牛和成年牛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治疗组分别用两种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采用煎汤灌服,犊牛100g/次~150g/次,成年牛300g/次~500g/次,每天1次,连用3d~5d。对照组按牛场常规使用病毒唑及庆大霉素进行治疗。结果两种中药方剂对犊牛腹泻治愈率为70%~76%,有效率为90%~94%;成年病例治愈率为74%~80%,有效率为92%~96%。两种中药方剂对犊牛及成年牛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化药或抗生素(P<0.05)。  相似文献   

20.
王金宝 《北方牧业》2007,(10):20-20
<正>牛新蛔虫病,也就是牛的蛔虫病。为什么新生的犊牛就得蛔虫病,主要是放牧或舍饲,母牛采食了水草上沾有感染性的蛔虫卵后,经胎盘垂直感染了胎儿,所以新生犊牛一生下来就染有蛔虫病,称为犊牛新蛔虫病。主要寄生于1~3月龄的犊牛,犊牛以严重下痢,消瘦和贫血为特点,大量感染寄生虫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死忘,发病率高,损失大。应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