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8.改善温室和塑料棚内光照条件对保护地蔬菜花卉生产有何意义?光对于植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其自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吸收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这是植物生存、生活和生长的基础。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各种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强范围是由它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确定的(见表1)。光饱和点是指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强而增大;光补偿点是指当低于某一光照强度时,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物质和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等。由此可知,在光补偿点至光饱和点的范围内,温度适宜,二氧化碳含碳量充足时,光愈强,植物的光合产量愈  相似文献   

2.
石斛属为兰科大属,部分物种光合作用行景天酸代谢途径。为了检验石斛的光合作用碳代谢途径,试验选用典型的专性景天酸代谢植物大叶落地生根为对照。光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报春石斛的光饱和点为700μmolphoton.m-2s-1,最大表观光合作用速率达3.826μmol.CO2m-2.s-1,光合作用日变化呈现出景天酸代谢植物的四阶段特征;鼓槌石斛的光饱和点为900μmolphoton.m-2.s-1,最大光合作用速率高达5.912μmolCO2.m-2.s-1,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中午前后,不具备景天酸代谢植物特征;金钗石斛表现为更适合荫蔽环境,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中午光照最强烈的时段表观光合作用速率出现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杏-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舍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1)杏-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杏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都是单峰曲线,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东西冠下测点的日变化规律是对称的,前者上午出现峰值,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树行中间、东林冠下和西林冠下日平均光照度比对照分别减小28.0%,61.9%和67.2%;(2)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光合速率降低,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值相应减小;(3)杏-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降低,日变化曲线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姜花属的思茅姜花(Hedychium simoense Y.Y.Qian)、古林菁圆瓣姜花(H.sp.)和红姜花(H.coccineum Smith)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变化测定中,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为“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表现为古林菁圆瓣姜花>思茅姜花>红姜花,光响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4.2、4.73、7.53 μmol/m2·s.红姜花耐旱能力稍差,古林菁圆瓣姜花的高水分利用率、高净光合速率和低最大净光合速率显示出其对栽培地偏干旱环境的强适应性.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4.24、17.3、-3.05 μmol/m2·s,相对于其他植物较低,均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其中思茅姜花还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表明其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可配置于全光照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室内长期弱光环境对绿墙植物生长的影响,针对4种常见室内已经生长2年的绿墙植物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阔叶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开展光合生理试验,探讨其对不同光照度的适应特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室内250~1 200μmol/(m~2·s)光照度范围内,随光照度的减弱,基本都表现为表观量子效率(AQY)增大,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减小,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极度弱光0~100μmol/(m~2·s)时,严重制约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其中,一叶兰和袖珍椰子对光照度变化理论适应性较强,表现为其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和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受光照影响波动较小,且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实际情况下一叶兰和阔叶麦冬的存活率高于其他2种植物,整体适应性较强,袖珍椰子的适应性最弱,主要体现为存活率、光合能力、日固碳量低,推测除光照影响外,冬季夜间低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建议筛选室内绿墙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对整体小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尽量开发兼备功能和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6.
在北方夏季大棚条件下,对彩色马蹄莲采取3种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通过测定其光合速率日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以及蒸腾速率,探索其最适光照环境。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全光照条件下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遮阴条件下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其中,25%遮阴的峰值比全光照高23.9%,50%遮阴的峰值比全光照低18.1%。彩色马蹄莲的光饱和点(LSP)为872.34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23.68μmol/(m2·s)。3种遮阴处理的叶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大小依次为遮阴25%对照遮阴50%。综合评定,25%的遮阴最有利于彩色马蹄莲的光合作用,是最佳的光照环境。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大西洋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光合强度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1 400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50μmol/(m2?s).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之间,随着光合强度的增加,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升高,其CO2的饱和点约为2 000μmol/mol.在CO2的饱和点以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8.
一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为了解决传统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如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中光合速率虽沿着渐进曲线响应光照强度的增加,但拟合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却远大于实测值,且无法给出光饱和点等问题。在对传统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关键在于未考虑光呼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主要特性,并与传统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用这3个模型拟合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结果表明:新模型较传统的模型更好地模拟不同温度及CO2浓度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包括低光强条件下和光抑制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且可求得最大光合速率、饱和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等。此外,新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植物叶片的光抑制,因此新模型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重金属Cd对元宝枫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对元宝枫水培苗进行不同浓度的Cd胁迫处理,分析元宝枫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元宝枫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也明显下降;Cd低浓度胁迫下,元宝枫叶片光饱和点变化不大,Cd高浓度胁迫下,元宝枫叶片光饱和点显著降低。重金属Cd胁迫严重阻碍了元宝枫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光环境是影响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因素。不同植物所需的最适宜光照条件不同,通过检测计算燕子掌(Crassula obliqua)电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研究不同光照度下燕子掌电信号时域峰峰值、均值、频域功率谱的变化,以及表征它们的特征值谱重心频率、谱边缘频率和功率谱熵,探究它们最适宜的光照度。试验证明,燕子掌电信号是一种微弱低频信号,其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其植物电信号密切相关,燕子掌最适宜的光照度为24 000~29 500 lx,在此光照度范围其光合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程度遮荫对凤丹白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2a数据表明:夏季晴天、自然光照条件下,凤丹白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遮荫7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经过连续2a遮荫后,遮荫7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始终处于最低水平;遮荫45%和60%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保持较高。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降低。经过遮荫处理的Fv/Fm均显著高于全光照植株。结果表明,夏季大田中午强光、高温条件下,凤丹白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显著,遮荫叶片优于全光照叶片,适度遮荫提高了光合效率,综合比较各参数可知,遮荫45%~60%最适合凤丹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光照度(分别为自然光照的100%、75%、50%)对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植株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度下,广西地不容的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系统均表现出明显差异。随着光强的增加,广西地不容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效率、表观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光照度影响广西地不容植株的光合特性与抗氧化酶活性,高光强对于广西地不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75%光照度为广西地不容最佳生长条件。广西地不容的种植栽培应采取适当的遮阴处理,有利于植株生长,从而提高广西地不容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通关藤对光照度的需求及适应规律,设置5个不同的遮阴处理(全光照和遮阴率20%、40%、60%、80%),分析光照度对通关藤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光照下,通关藤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60%和80%遮光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18:00前净光合速率均极显著高于全光照;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3个光合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遮光条件下,通关藤光合作用较强,蒸腾旺盛,枝叶生长加快,叶片组织结构正常,叶绿素总量增加,叶色浓绿。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通关藤属于耐阴植物,在60%~80%的遮阴率条件下更有利于通关藤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12个网纹草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2个网纹草主要栽培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和计算得到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最大光合速率均比较低,最高的是‘Red Star’,仅为4.74μmol·m-2·s-1;所有品种的光饱和点均在240~521μmol·m-2·s-1,因此在栽培时应控制光照条件,PAR小于520μmol·m-2·s-1为宜,否则易发生日灼;所有测试品种的光补偿点均小于7μmol·m-2·s-1,说明这些网纹草品种均可适应室内极弱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5.
遮阴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不同遮阴的试验方法,分析不同遮阴处理(全光照CK及遮阴50%、70%、90%)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光合特性和主要有效成分皂苷积累的影响,为人工栽培中光照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增加,七叶一枝花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合速率日变化平均值等均逐步升高,70%遮阴下各个值达到最大;而随着遮阴程度继续增加,各个值均显著下降。根茎体内总皂苷含量同样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70%遮阴时皂苷含量最大(7.33%)。因此,全光照和过度遮阴均不利于七叶一枝花的光合作用及体内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积累。70%左右的遮阴有利于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是其栽培的适宜光度。  相似文献   

16.
光质、光量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很大。光合作用是光子能量的利用,因此在讨论不同光质对的光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应在相等辐照度下进行,而不应在相等光照度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以2个品种(系)的坛紫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和光照度下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特性。结果显示:光照度为2 800 lx时,随着光照时间延长,2个品种(系)的坛紫菜光合产氧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光合固碳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光照6 h时最高),光合熵逐渐降低。在不同光照度下,2个品种(系)坛紫菜光合产氧速率、光合固碳速率均在光照度2 800 lx时最高,光合熵在2 000 lx时最高,高光照度可能造成坛紫菜光合生理作用受抑制。在相同光照度处理下,洞头本地菜光合产氧速率、光合固碳速率、光合熵均高于浙东1号。随着黑暗时间延长,2个品种(系)的坛紫菜呼吸耗氧速率、溶解无机碳(DIC)释放速率、呼吸熵均呈下降趋势。相同黑暗时间处理下,洞头本地菜呼吸释碳速率、呼吸熵均高于浙东1号。洞头本地菜具有较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表现出对当地光环境条件的较强。  相似文献   

18.
光照状况是影响日光温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温室光环境由光照度、光照时数、光照分布和光质四个方面内容构成.本文从温室结构、覆盖材料、光环境监控以及设施补光等几方面综述了温室光环境理论和温室光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温室内光照度和光照分布状况提出了将立柱栽培引入到矮生叶菜、花卉类的温室生产中时会产生光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探讨了以光环境建模为基础,结合采光调控理论并借助补光措施来改善温室立柱栽培中作物光照条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莹  张玉岐 《新农业》2015,(1):35-36
<正>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1.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极为密切。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光照影响着叶片气孔的开闭,从而影响到二氧化碳的进人。此外光照还影响到温度和湿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光合强度达到最大值,此后即使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活体测量的方法,分析了日光温室中郁金香品种狂人诗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温度、光照、气孔导度等因素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狂人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呈双峰曲线型变化,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日光温室内狂人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2~18 ℃,光饱和点约为1 140 μmol/(m2.s);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CO2落差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499 3x-0.158 6,r=-0.998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