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棉花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国棉花贸易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运用GTAP模型模拟棉花贸易对我国棉花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棉花贸易以进口为主,进口依存度上升,进口对棉花价格有较大反方向影响,减少进口配额及提高配额外关税,进口贸易量会降低,对棉花价格影响变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增加棉花出口量、减少进口配额、提高配额外关税等对保证国内棉花价格合理波动以发挥价格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状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 2011年期间,中国棉花贸易呈现出进口逐年增长、出口逐年衰退趋势。根据各贸易竞争指标的测算,进一步表明我国棉花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呈下降趋势。建议通过调整我国棉花贸易供求布局、加强优质棉花品种培育、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实施棉花补贴政策等措施,提升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开放条件下,我国棉花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国内棉花供应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棉花贸易长期处于净进口局面.同时,棉花产业发展也深受贸易摩擦和某些国家政治打压的影响.基于我国棉花生产和贸易数据,运用进口市场集中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自给率、国际竞争力等指标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程度进行...  相似文献   

4.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1996年以来中国棉花进口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棉花进口量受到市场结构效应、进口吸引力效应以及结构与吸引力交互影响的二阶效应共同作用,其中二阶效应中的动态结构残差是拉动中国棉花大量进口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江苏省2015年进口棉花的基本情况和到货状况,分析了几个主要进口来源国(地区)和供货商的棉花质量状况,针对调整检验检疫部门监管重心、完善进口棉花检验标准体系、增加检验人员和经费的支持及构建进口棉花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出口和进口2个方面分析了1986-2007年菠萝国际贸易的规模、贸易产品结构,2007年进出口市场结构及中国菠萝贸易情况,并据此分析中国菠萝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明确2015―2019年进口美国棉花质量变化情况。根据青岛海关技术中心棉花检测实验室检测大数据,分析进口美国棉花(陆地棉、比马棉)品质指标的主体范围,总结不同主体指标各等级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对美棉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合同品质符合率开展研究,发现不同品质指标不同时间段符合率的高点与低点;结合大数据中单个棉包实际检测数据分布情况,探讨进口美国棉花质量变化趋势。认为:5年中进口美国棉花品质一致性好,主体品质占比大,主体指标范围品质符合率高,受贸易形势影响进口美棉数据分布逐渐由高等级向低等级转变。  相似文献   

8.
受2 0 0 2和2 0 0 3年棉花高消费的影响,预计2 0 0 3/0 4年度中国棉花进口达1 85万t,比上个月的预测量增加32 .7万t。中国棉花进口一半以上来自美国,进口预测的升高是以中国棉花库存保持在历史低水平为依据的。中国对进口棉花的日益需求为美国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预计其出口将达到30 0万t,增加了1 3.1万t。据报道,2 0 0 3年8月至2 0 0 4年1月中国进口棉花47.9万t。2 0 0 4年3月4日美国出口数据显示,从1月1日开始平均每周对中国出口棉花2 .72万t中国对进口棉花的强烈需求促进美国出口@杨子山…  相似文献   

9.
大豆产业振兴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开放格局下中国大豆产业的生产、消费、贸易和加工格局的发展态势,科学把脉其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对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入WTO以来,中国大豆供给态势下降,播种面积、单产及总产量长期徘徊不前。大豆需求态势旺盛,需求量不断攀升,进口持续增加,大豆进口贸易依存度攀升。大豆加工业能力增强,但外资控股居高不下,国内大豆相关企业没有话语权。面对国际市场优质低价大豆的冲击和国内大豆比较效益低下的"双重挤压",囿于大豆国内支持保护政策的刚性约束,建议多措并举稳定和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和壮大大豆跨国粮食企业,进一步完善国内大豆全产业链支持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0.
曲京武 《中国棉花》2001,28(7):33-34
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 ,其质量的高低对棉纺企业的效益有重要影响。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 ,历史上棉花丰产时均有大量的出口 ,随着我国加入 WTO的临近 ,依照市场规律我国的棉花国际贸易势必出现进出共存的格局。依惯例棉花国际贸易主要以美国陆地棉标准、原产国国家标准、成交小样等方式作为评定棉花质量的依据 ,我国出口棉花主要采用成交小样的方式对外进行成交。因此 ,出口棉成交小样的制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制作棉花出口成交小样的作用棉花贸易中 ,棉花成交小样是用于贸易双方交接棉花的过程中检验其质量的重要依据。制作的成交…  相似文献   

11.
论加入WTO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继有 《中国棉花》2000,27(4):28-28
中国 加入 WTO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过去 ,中国农业受非关税手段保护 ,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 ,有力地保护了国内的棉花生产。如1 997年度 ,我国约进口棉花 80万吨 ,由于国内棉花供大于求 ,国家通过进口许可证审批制度严格限制棉花进口 ,使 1 998年度棉花进口量大减 ,促进了国内棉花销售。加入 WTO后 ,关税将成为国内农产品的唯一保护手段 ,而入世后我国要承诺降低关税 ,中国现在农产品关税平均为 2 1 .2 %,到 2 0 0 4年降低到平均 1 7%。而世界上出口棉花的国家 ,如美国、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埃及、巴基斯坦等大…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度变化,稳定中国棉花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成为新趋势;阐明了面对新常态、新趋势、新问题,如何定位中国棉花,并提出了稳定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大棉花产区的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消费和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种植棉花的收入是广大棉区棉农收入的重要来源,以棉花为原材料的棉纺织业是该国重要的工业,棉纺织产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可以说与棉花相关的产业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工人就业、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棉花生产是棉花产业发展的基础,探讨棉花生产,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大棉区,其中包括黄淮海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棉区。三大棉区的发展为中国的棉花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总结过去这三大棉区的植棉的发展状况,展望未来三大棉区的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进口比2010/2011年度增加了1倍多,至530万t,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下同)的进口总量(440万t)。然而,在随后的几个年度里中国棉花进口量下降,而其他国家一直稳定增长。2014/2015年度,其他国家的棉花进口总量可能增加6%,至590万t,但不会抵消中国棉花进口的下降(下降45%,降至160万t)。因此,2014/2015年度世界进口棉花总量预计下降12%,至750万t。然而2015/2016年度世界棉花进口可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十年,俄罗斯的大豆需求不断扩张,其大豆生产和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西部地区(远东地区)发展得更快,远东地区的大豆生产扩张主要得益于对华大豆出口。运输成本问题导致俄罗斯东西部市场相对割裂,形成"东出西进"的大豆贸易格局。尽管近年来俄罗斯大豆对华大豆出口规模的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国内的大豆需求,但由于进口数量相对较小,以及进口大豆用途的差异化,俄罗斯进口大豆尚无法对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形成替代。俄罗斯大豆单产水平低是主要问题,瓶颈是资金与劳力不足和生产技术落后。远东地区有助于中国的大豆来源多元化战略,但短期内规模有限;长期看,黑龙江省对俄大豆投资开发将是推动俄罗斯大豆生产和对华出口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和中国棉花产销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世界棉花总产、单产、消费、贸易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9%、2.2%、2.7%和2.3%,中国棉花年消费增长率为5.2%和与此有关的线性回归方程。阐述了中国在世界棉花生产与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产销供求平衡方面的矛盾,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棉花产业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鼓励国产棉花的消费,中国政府于2015年10月宣布2016年棉花进口配额将和2015年同样保持在89.4万t。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量预计为540万t,中国政府还持有约1100万t的国储棉。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供应总量预计在1800万t(不包括进口),将超过其年度消费量(预计770万t)的2倍。然而,中国对优质棉花的需求将部分依靠进口,也特别关注本年度国产棉的质量问题。中国棉花进口占世界进口总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近来,苎麻这个词在服装及类似亚麻织品的标签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苎麻是一种植物纤维,人们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使用它。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对苎麻这个词的发音亦有不同,最广泛的至少有两种,分别是“ra-me”和“ram-e”。苎麻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别名———“中国草”。美国市场对苎麻织品产生兴趣源于与中国贸易的增加和进口商利用美国贸易法的漏洞。这些法律限制羊毛、棉花和人造纤维的进口,不限制丝绸、苎麻和其它小量的天然纤维的进口。进口配额制度现在包括了苎麻,以这种纤维制成的进口物的配额应该调整到同一水平。目前,中国、…  相似文献   

19.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14,41(1):38-38
据中国海关进口商品统计,2013年1—10月,我国共计进口棉花(“未梳棉”和“已梳棉”)336.63万t,贸易金额67.76亿美元;而2012年全年进口棉花513.7万t。其中排于前10位的来源国家或地区见表1。  相似文献   

20.
受贸易争端的影响,中国进口美国大豆数量急剧减少,使得中国大豆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中美贸易争端进展情况及近年来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梳理中国大豆生产、需求及进出口状况,研究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大豆及其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大豆生产扩张、大豆加工业萎缩、禽畜业发展受阻和饲料业发展变化等。最后,提出中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即加大中国大豆种植、提升国产大豆经济效益、扩大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寻找多元进口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