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果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 遇。经过一年的努力,京郊果树生产结构调整工作已初 见成效。2000年北京市共发展果树30万亩、1857万 株。包括新植果树18.8l万亩、1164万株,其中退耕还 林面积12万余亩,占新植果树的64%;更新8.15万 亩、607万株;高接换优3.07万亩、86万株。七个山区 县发展21.2万亩,占总发展面积的70%;其中新植 12.4万亩。山区及全市的果树发展规模均创历史最 高。 2000年果品产量已达60916万公斤,比1999年 增长 8.9%;果品收入已达1…  相似文献   

2.
《绿化与生活》2005,(4):F0002-F0002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形成了以大桃为龙头的苹果、梨、柿子、杏、核桃、板栗、枣八大果品基地。全区16个乡镇均有果树,主要集中在11个山区、半山区乡镇170多个村,10多万果农从事果品生产,果品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果品生产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3.
密云县是北京市的果品资源大县,总面积达到41万亩,1561万株,年产干鲜果品7000万公斤,产值1.13亿元,有4.5万户农民直接获益于果树生产,占全县农民的40%。果品业为耕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密云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密云县尚有21万亩...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在实行果树生产责任制的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促进果树生产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基本情况 北京市现有果树210万亩,7000多万株。1995年果品产量4.67亿公斤,人均果品占有量达到50公斤。在果树面积扩大和果品产量、质量提高的同时,树种和品种结构明显优化,市场供应得到改善,果农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京郊顺义区果品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农为主体,不断引进优质高效国内外名新优品种,建成了 6个高标准示范化果树基地。一是 6000亩砀山优质酥梨基地,形成产量 1000万公斤,产值 1200万元的规模;二是 8000亩新世纪梨基地,产量达 50万公斤,产值 800万元;三是 15000亩新优梨枣基地,产量达 5万公斤,产值 50万元;四是 10000亩优质晚熟桃基地,产量达 250万公斤,产值 400万元;五是 2500亩优质新大樱桃基地,产量达万 5公斤,产值 100万元;六是 1650亩优质黄冠雪花梨基地,也逐步形成规模。  京郊顺义区“九五”…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果品结构的调整,我省果树设施栽培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乐亭县等一批先进典型。目前我省设施果树面积已达10多万亩,每年可生产错季水果6000多万公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果品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振兴我省果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万乔娃圆了小康梦张加庆万乔娃是万泉乡万川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全家13口人,现有果园15亩,大型果品贮藏库一处,果窖一处,“果树药械咨询服务部”一所,粉条加工坊一处,年产果1万公斤,收入1.5万余元,其它经营项目年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3千元,是...  相似文献   

8.
孙绍洲 《国土绿化》2009,(12):32-33
北京市顺义区现有果树面积10万亩,年产量7180万公斤,产值2.08亿元,从业果农数1.5万人。随着观光采摘业的兴起和发展,顺义区又增育了大樱桃、葡萄、精品梨和苹果四大主导特色产业,建立了樱桃、梨、葡萄、苹果、小杂果五个特色果品产业化基地,樱桃产业已成为顺义区果树观光产业的名片。  相似文献   

9.
2000年,将是京郊果品业大步前进的一年。京郊顺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近日记者采访了顺义区有关领导,就顺义区新世纪果品发展情况与商广清局长做了交谈。  记者:据有关消息,在未来时间里,顺义区在果品发展方面有些新的举措,请商局长介绍一下情况。  商广清局长(以下简称商广清):经过20年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我区果品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果树总面积从5万亩,增加到11万亩,果品总产量由过去1500万公斤,提高到4300万公斤,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横向比较,我们与其它郊区县的差距还很大。与顺…  相似文献   

10.
王宇 《河北林业》2014,(7):18-20
果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断优化,果品消费量逐年递增,年人均消费果品超过50公斤。河北省是果品生产大省,2013年果树种植面积2583万亩,果品总产量135亿公斤,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果品生产从业人员占全省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果品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产业》2009,(8):67-67
大兴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全隧果树面积20万亩,年产繁1.3亿公斤,产值3.2亿元。全区已形成了梨、葡萄、桑椹三大主导产业。果业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顺平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把扶贫攻坚当作中心工作来抓,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山区农民增收、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顺平果树面积已达32.9万亩,年产果品4.3亿公斤,实现产值11.2亿元。先后培育了安阳、台鱼、河口3个果树专业乡,87个果树专业村,2.5万多个专业户,山区贫困群众人均增收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巴彦淖尔盟林业部门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服务,果树生产得以蓬勃发展.果树面积由1985年的2万余亩,猛增到1990年的18万多亩,增长了8倍;年产鲜果由1985年的350万公斤,猛增到1990年的1445万公斤,增长3.1倍。  相似文献   

14.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市西部,山区面积大,林果资源十分丰富,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果品产业的发展,特色林果作为门头沟区农村主导产业之一,在创建都市型现代景观农业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目前全区果树栽培面积已达到90000亩,其中已经进入结果期面积58000亩,另有散生果树7.9万株。已有果树专业村50余个,建成千亩以上的果园和经济林基地10余个,初步形成"村村有精品、镇镇有特色"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近期,林业局、市财政局联合召开有机果品工作会,北京市林业局果树处付占芳处长对北京有机果品的发展做出工作部署。北京市第一个有机果品生产技术准则出台,使我市的有机果品生产有章可循,全市将建立1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北京的有机果品栽植面积有望达到25万亩,占果树种植总面积的10%。2年到3年后市民便可品尝到首批营养丰富、果味十足,并且更安全、环保、健康的生态型果品。 有机果品将传统的果树栽培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是  相似文献   

16.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个全山区县。多年来,乐业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以发展板栗、八角为主的果树生产作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抓基地建设、上精品工程,抓产品开发、建龙头企业,抓市场销售、促富民强县。截至目前,全县果树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果品4000万公斤。乐业县是广西林业重点县、板栗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国际大都市,对高档果品的消费有较高的需求。近些年来,果树发展面积、果品产量增长都很快,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消费需求。据2005年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果树面积88885.7万亩,果品产量51760.8万吨。我国16584.6万亩,  相似文献   

18.
张凡  于文军 《国土绿化》2008,(10):60-60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宁夏固原市将“两杏一果”等林业后续产业培育做为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目前,全市共有以杏树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04万亩,果品总产量47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8600万元。到2013年,全市计划新增经济林面积36万亩,总面积达到14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3亿公斤,总产值达到6亿元,使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经济林的收入提高到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至2007年底,天水市干鲜果品基地总面积已发展到180万亩,总产量达到7亿公斤,实现产值11.1亿多元。全市有万亩果园的乡镇33个,千亩果园村120多个,百亩以上重点村1300多个,约有40多万农户种植果园,户均4.5亩。全市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的果品业发展格局。果品业在天水农村  相似文献   

20.
昌平区2003年—2010年果树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到2010年,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8万亩;旅游观光果园在现有基础上再发展1万亩,面积达到2万余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将达到4225.4元,其中从事苹果产业的果农人均收入将超过1万元。农民收入将较大幅度的增长,生活水平将有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将步入良性循环。昌平区新的果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蒋瑞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