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菊华 《现代园艺》2014,(14):116-117
随着国家沿海地区开发战略的调整,沿海地区公路网络日益完善,道路景观林带建设日趋增多。本文以海门市临海公路景观林带建设为例,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探索,为盐碱地区类似的公路景观营造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尚堃 《广西园艺》2011,22(1):18-21
以周淮路的S206、项城S238、西华动S329、鄂陵G311公路为试验路,对干线公路路畔两侧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情况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样点多环芳烃均低于Maliszewskakordy-bach(1996)标准,属于未被污染范围,但由于交通影响的加剧和持续性与多环芳烃的难降解性及生物富集效应,其所造成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很多地区为了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了很多公路,公路建设是城市之间联系纽带,城市发展是离不开公路建设。而公路林带的养护方面要科学,根据不同地域要求进行合理养护,在公路林带养护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让公路建设为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这个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然而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仍有很多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降低了周围环境质量,还会引起相应的地质灾害,最终影响公路运行安全。所以施工单位应明确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深刻掌握生态公路的内涵,最终有效协调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稳定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森林绿化面积逐步增大,而林区里面人为活动却越来越频繁了起来,这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造成了重大的威胁以及安全隐患,一个小小的烟头火星就可能造成极其可怕的后果,烧山毁林不说,更是关乎到人员生命安全,因此,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的主要措施途径之一。本文就如何建立生物防火林带,以及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道路绿化作为市政和环境的景观建设体系,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市政建设、降低城市噪音和尾气污染,保护公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公路绿化等问题的阐述,探讨公路绿化对市政及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公路绿化的新发展思路,使得公路绿化建设与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x915极乐村天宫岭至凤埔、x921平湖至凤埔公路是平湖镇和凤埔乡通往普通国省干线"纵五线"的重要组成路段,是对古田县翠屏湖环湖旅游网格局的重要补充。其在古田县"湖城一体"全局总体发展规划中将起到连接中枢、北接南拓、破解瓶颈的点睛作用。环湖路作为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除交通运输以外,更多是承载运动休闲和旅游发展等功能,必须以"绿色公路"思想精髓建设环湖路,以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具体抓手,全面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生态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马宇翔  李会娜 《现代园艺》2022,(14):133-135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和地方相关部门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绿色公路建设。2016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绿色公路实践指明了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个省份的绿色公路建设步伐。在环保景观绿色设计中融入绿色公路概念,能够充分合理利用公路建设区域周边的各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降低污染排放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应,同时能够提升公路的服务功能和运营管理能力,推动公路工程行业的长远稳健发展。因此,公路环保景观绿色设计需全面应用绿色公路概念,严格遵循设计应用原则,科学设计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同时注重保护土壤和植被,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进行绿色管理,确保公路建设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内选取森林植被区,并分别对远离林带1、5、15、30、50m处的PM_(2.5)浓度进行全天连续监测,分析远离林带不同距离对PM_(2.5)浓度的影响及其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内及距林带不同距离处PM_(2.5)日变化趋势相同,从早到晚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M_(2.5)浓度最小值出现在15:30左右,最大值出现在05:00—07:00;远离林带的距离对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随远离林带距离的增加,其浓度先降低而后增加,在距林带30m处PM_(2.5)浓度达到最低值,说明森林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一)果园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性 果园污染,主要来自环境污染和果园农事活动所带来的污染,以及销售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随着工业、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量的废弃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农业生态环境,特别是靠近工厂、矿山、码头和公路的果园受害更重。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氯气、碳氢化合物以及烟尘中含有的镉、铬、汞、锌、铅等重金属,都可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破坏叶绿素,并在水果内生物浓缩,最终导致人畜致病,甚至引起癌变。同时还导致植物防御能力降低,杀伤天敌,引起害虫的繁衍为害。有些工厂排出的…  相似文献   

11.
赵志刚 《花卉》2020,(4):226-227
生物防火林带具有阻隔森林火灾蔓延、提供地面救火通道、节约防火救灾资金、改善景观生态环境等功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技术包括规划生物防火林带的布局、选择适应环境的防火抗火树种、选购优质乡土苗木或大龄幼树、整地栽树、抚育生物防火林带、清理地表可燃物、保护生物防火林带、更换生物防火林带中的衰老树木,等等。  相似文献   

12.
以‘11S12’为材料,采用三因素的裂一裂区试验设计,探讨播期、施肥量和密度对新型蓝粒杂交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施肥量和密度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产量随播期、施肥量和密度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播期以11月5日、施肥量以300kg/hm^2、密度以1.80×10^6株/hm。组合最好,此种组合可使小麦产量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7,(10):30-32
在露地简约化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无籽西瓜单瓜质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雪峰花皮无籽’西瓜为供试品种,分别设置每667 m2150株(S1)、200株(S2)、300株(S3)和450株(S4)(CK)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在不整枝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西瓜单瓜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栽培密度处理下西瓜的单瓜质量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无差异。不同栽培密度处理的单瓜质量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S1处理的单瓜质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S2处理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S1和S4(CK)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露地简约化栽培无籽西瓜以每667 m~2 200株的栽培密度最佳,此密度产量增加14.68%,每hm~2投入种苗费减少4 500元,每hm~2增收12 150.36元,丰产性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1产地选择 农产品质量与产地环境密切相关.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在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区域,达到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未受污染,周围及水源上游,以及产地上风方向一定范围内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同时尽量避开工业区,必须远离公路40 m以上,并与交通要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生产环境遭受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以蓝蓟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行距(30、60cm)为主区,株距(10、15、20、25、30cm)为裂区,研究了大田环境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蓝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30cm、株距25cm(T4)和行距60cm、株距20cm(S3)情况下,蓝蓟各光合特性指标数值相互接近;随着株距的增高,光合指标增长缓慢,随着冠层的增高,光合速率呈增长趋势,T4和S3二者群体叶面积指数相似,S3时叶面积指数(LAI)小高峰出现于鼓粒期(9月7日),晚于T4时的盛花期(7月27日);随着密度的增加,百粒重和单株籽粒数逐渐降低,产量总体逐渐减少(T5(行株距30、30cm)、S4(行株距60、25cm)、S5(行株距60、30cm)除外);T4和S3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株距配置,表明高产最终取得的是群体产量的提高,而不仅是单株个体产量的增加,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说明T4和S3是蓝蓟合理的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6.
以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茶花(Camellia japonica)、马樱丹(Lantana camara)、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美人蕉(Canna indica)6种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不同生境中(道路绿化带、公园和山区森林公园)6种园林植物叶片面积、叶片气孔密度、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程度污染环境对园林观赏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生长在道路周边的园林植物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与公园、森林等地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山区森林较公园大;叶片的气孔密度大体呈现递减的趋势(道路绿化带公园山区森林公园);光合效率也呈现递减趋势,森林植物最大,其次是公园和道路绿化带,植物生理指标比较分析表明,区域污染程度(大气和粉尘)从大到小依次为道路绿化带公园山区森林公园,污染程度越大对植物损害越大,另一方面说明园林植物耐受大气和粉尘等污染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因为施工的需要,在很多的地方都需要开挖山体,对公路沿线原生植被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使边坡大面积的裸露,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还有出现泥土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危险,使生态环境更加的恶化。而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既有保障行车安全作用,又具有防水土流失、降低噪音还有降低粉尘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其中,植生混凝土基材喷播施工工艺是到目前为止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中采用的较广泛、较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根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长期参与该种工程的经验以及查阅研究一系列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就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喷播基质标准建立做一些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建设森林公路的构想,以植物的本土化和配置的自然化为措施,通过森林的自然之美来实现公路生态环境的和谐。该方法具有提高公路绿化的美学价值,降低景观破碎度,降低建设成本和养护成本等优点。但它的实现过程必然引起诸如设计方法、造价规则、施工技术、监理方式、验收标准、养护措施等一系列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79~1980年夏、秋,我们考察了长白山区的药用真菌资源。先后到达自然保护区二道白河、白山站、温泉、天池、露水河、松江河、维东、横山等地,最后进入原始森林。长白山植被,由上而下,依次为高山苔原带、桦树林带、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和阔叶林带。在各种生态环境中,药用真菌分布也是有规律的。高山苔原带,几乎都是草本植物和地衣、苔藓之类。桦树林带,发生量最多的是木蹄和针裂蹄,密环菌、树舌也是常见的。进入针叶林,以多孔菌居多。有苦白蹄、松杉树芝、松针层孔、红绿层孔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林区公路的建设规模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林区公路的建设也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相应的冲突。以至于出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比如破坏了森林生物、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因此,阐述了目前林区公路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相关探讨。以期能够在林区公路的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林区公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