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夏橙套袋与果实生长发育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果实套袋后是否会影响夏橙果实生长发育,我们在2002--2003年夏橙套袋试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又开展了夏橙不同材料果袋套袋与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及其落果情况关系的观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近两年,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笔者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由于果实生长期短,成熟期在高温多雨季节,受气候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中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香蕉果实套袋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香蕉果实套袋技术及效果李洪藻(广东省高州市农业局525200)香蕉果实套袋是香蕉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能提高香蕉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1香蕉果实套袋的技术措施1.1套袋时间冬春时期低温季节,一般套袋在断蕾到幼果转绿后进行,但在温度变化过大或出现霜冻...  相似文献   

5.
果树套袋配套栽培技术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提高优质果实商品率,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3年来,我们在推广套袋技术的同时,研究出配套的栽培技术,并首先以荔浦县夏橙为示范点,加强套袋果园的田间管理,总结夏橙套袋果园的配套栽培技术。荔浦县花贡镇高贡村蒙培强、蒙培勇等人承包的夏橙园实施该技术,取得成功经验和较好的效果后,在荔浦县全面推广实施。现将夏橙套袋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柑桔果实套袋完熟栽培技术 ,是将果实套上纸袋挂树越冬达到充分成熟以后采收 ,以提高果实品质的栽培方式。柑桔果实经套袋后 ,含糖量增加 ,含酸量减少 ,风味明显变佳 ,且果面光洁 ,着色加深 ,商品性增加 ,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简要总结如下。1 适宜套袋完熟栽培的柑桔种类品种早熟温州蜜柑、脐橙、胡柚、雪柑、甜夏橙等适合套袋 ,其中宫川温州蜜柑、脐橙套袋效果最好 ,而柑等不适合套袋完熟栽培。2 柑桔套袋完熟栽培技术2 .1 园地及桔树选择  1月最低气温在 - 5℃以下的地方不宜进行套袋栽培。避免排水不畅、冷空气易沉积…  相似文献   

7.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近几年来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既影响了果品质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嘎拉是优良中熟苹果主栽品种,在我市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由于果实生长期短,成熟期在高温多雨季节,因受气候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来,在生产中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果,既影响了果品质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桃果实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国,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同时果实套袋后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现就桃果实套袋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华盛顿脐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采前喷钙和套袋对果皮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盛顿脐橙果皮油胞凹陷和油胞破裂等田间果皮病变高达30%以上;果皮病变与果园管理水平、植株和果皮钙含量密切相关,采前喷钙和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硬度,增加果皮钙含量,降低采后果皮病变率40%~50%,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同时钙处理促进果实着色,显著增加果皮红色度和光泽度。采前喷钙和套袋对提高华脐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凯特’杧果为材料,研究了栽培中果实套袋至采果时、采前除袋和除袋后喷钙3种处理对采后果皮着色、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的果实采后果皮的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总酚含量在青熟时显著低于对照,但完熟后显著高于对照;3种处理不仅加速果皮由绿色向黄色转变,显著提高果皮和果肉的钙含量,而且显著降低果实采后软化速率并抑制果实病情发展,其中除袋后喷钙处理效果最佳;3种处理果实在青熟时果肉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完熟后果实蔗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处理均有利于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并提高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省琼中县不同地区绿橙的果实外观性状及营养成分等主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琼中绿橙果实圆形,果形指数为0.98;果皮厚度为3.05mm,果皮绿色;单果囊瓣数11.03瓣,果重为171.27g,种子数为14.31粒,种子重2.58g,出汁率56.4%;可溶性固形物为10.89%,可滴定酸为0.55%,固酸比为20.24,Vc含量为47.33mg/100g。这些分析旨在为琼中绿橙品质选育和优质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琯溪蜜柚为试材,探讨了套袋时间、套袋方法对单果重、果实外观、内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时间和套袋方法的不同对单果重、果实大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对果皮转色影响明显;双层套袋能改善琯溪蜜柚的品质;双层套袋果实比不套袋和单层套袋可增加纯收入分别为22 770元·hm-2、18 225·hm-2,单层套袋比不套袋可净增加收入4 545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主栽品种紫花杧为试材,探讨不同果袋类型的套袋效果.结果表明:套袋可大幅度降低采收果的果面流胶和雨水污染,极显著地降低果面虫伤率.套袋可改变采收时的果面颜色,但不同果袋类型间存在差异.后熟完成时,果面均为品种固有颜色,不因果袋种类而改变.套袋能促进果实后熟转黄和果色均匀,能显著降低炭疽病的病果率,但不同果袋对蒂腐病的防效存在较大差异.套袋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减轻果实失重.供试品种用外黄内黑复合纸袋套袋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以白沙枇杷品种‘白玉’为试材,分析了白色单层、黄色单层、黄色双层和外灰内黑双层等4种纸袋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善果实表面的光泽度。白色单层纸袋处理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而其他3种纸袋处理都导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套袋还降低了果实的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其中以外灰内黑双层纸袋下降最大。套袋后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与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白玉’枇杷宜用透光性好的白色单层纸袋。  相似文献   

17.
LED光质对蟹味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培养室内采用LED灯管为光源研究了不同光质对蟹味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质不仅影响予实体的生长高度。也影响生物量。白光和蓝光下蟹味菇的高度为5.5cm-6cm,黄光下为3cm~3.5cm,橙光下为2.5cm,红光下为2.5cm,绿光下1cm-5cm。不同光质条件下蟹味菇子实体的生物量差异显著,白光和蓝光条件下蟹味菇子实体的生物量最高,达到每瓶75g-80g,显著高于黄光、橙光、绿光和红光处理。白光和蓝光处理间,以及黄光、橙光、绿光和红光处理间在子实体生物量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套袋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中农16号"为试材,研究套袋对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探讨套袋黄瓜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抑制弯瓜及畸形瓜的产生,增产效果显著;套袋黄瓜平均长度、平均重量、单位重量分别比对照组高9.83%4、2.99%、29.94%;套袋处理对黄瓜的水分含量和瓜皮表面色泽无显著影响;套袋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糖酸比,改善黄瓜口感风味;套袋黄瓜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80%和16.82%;套袋黄瓜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套袋所消耗的薄膜材料以及人工费用。  相似文献   

19.
以水果型番茄新品种"冀东2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处理番茄果穗后对果袋内微环境、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果袋均具有降低光强、提高温度,促进早熟的作用,其中以塑料袋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套袋可增加番茄单果重、加快番茄果实的膨大速率,以硫酸纸袋对果实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省中方县的刺葡萄为试材,采用果实套袋的方法,研究其对刺葡萄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的影响,以期为酒用刺葡萄的生产及酿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套袋处理降低了果实发病率;与对照相比,套袋降低了采收期刺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增加了总酸含量;套袋处理还降低了葡萄果实总酚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及总黄烷醇含量,2014年分别降低了21.50%、34.84%、14.38%,2015年分别降低了12.23%、9.04%、14.65%。通过2年试验,套袋处理的单体花色苷较对照分别降低30.47%(2014年)、4.28%(2015年);与对照相比,套袋处理的非单体花色苷酚类物质总量2014年降低了9.05%,2015年增加了15.17%,其中黄烷醇类物质,2014年降低了10.15%,2015年增加了15.53%。因此,套袋对刺葡萄果实品质及酚类物质无提升作用,不适合刺葡萄葡萄酒的酿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