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不同生育期苜蓿的营养成分及开花期样品的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进,CP和CA含量逐渐下降,NDF、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WSC的含量开始增加,到现蕾期最高,后又减少;(2)干燥方法对WSC含量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烘干、晒后烘干、晒干、阴干;(3)开花期样品OM和DM的降解率从高到低的排列为烘干、晒后烘干、晒干和阴干.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4.
不同干燥方法对鸭茅营养成分及其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裴彩霞  董宽虎  范华 《草地学报》2004,12(3):227-230
研究干燥方法对鸭茅(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及其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增加,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开始不断增加,开花期最高,结实期又迅速减少;干燥方法对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其含量的顺序为:烘干>晒后烘干>晒干>阴干。(2)干燥方法与营养物质的损失量间差异显著(P<0.05),其损失量的顺序为晒后烘干>晒干>阴干。不同干燥方法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损失量与干物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损失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8、0.6404和0.6568。  相似文献   

5.
不同干燥方法对热带牧草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热带牧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烘干(180℃,10min)、晒干(5d)、晒1d后烘干(180℃,10min)和阴干(15d)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选择各种牧草的最佳利用期样品(豆科牧草采用开花期、禾本科牧草采用抽穗期),研究样品营养物质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燥方法来说,牧草的烘干样品粗蛋白(CP)、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在这4种干燥方法中烘干是最佳的干燥方法,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6.
豆秸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豆秸在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方法和干燥方法下营养价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保存方法对豆秸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豆秸中CP、OM和WSC含量逐渐减少,而NDF和ADF含量却逐渐增加;保存方法中氨化好于棚舍保存、露天保存、青贮;干燥方法中烘干好于阴干、晒干。烘干和氨化可以明显提高豆秸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贮存方式(露天保存、棚舍保存、烘干、晒后烘干、青贮和氨化)对玉米秸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和棚舍保存方法有利于玉米秸秆CP(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的保存且WSC含量也高,露天晒干保存是一种最不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苜蓿含水率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取同一块地初花期紫花苜蓿,分别采用太阳能干燥、室外晒干和室外阴干三种方式进行干燥,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苜蓿中水分、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不同干燥方式水分蒸发速度太阳能干燥室外晒干室外阴干;粗蛋白含量以太阳能干燥方式下最高(P0.05),其次是室外阴干,室外晒干的粗蛋白含量最低;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室外晒干样品粗蛋白含量较太阳能干燥降低6.86%~22.43%,室外阴干样品降低4.92%~17.20%;同一含水率下,不同干燥方式粗灰分含量室外阴干室外晒干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干燥粗灰分含量低于室外晒干3.72%~19.22%,低于室外阴干8.12%~29.9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室外晒干的情况下最高,显著高于另外二种干燥方式(P0.05),太阳能干燥最低,太阳能干燥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室外晒干9.08%~27.25%,低于室外阴干4.84%~24.84%。  相似文献   

9.
7个品种苜蓿3种干燥方法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7个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干燥处理下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设晒干、阴干、模拟雨淋3个处理,分析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CP、NDF、ADF、WSC、Ash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内在晒干、阴干和模拟雨淋时,其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福林——乔卡梯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国标法分别测定总多酚类、总黄酮类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析马齿苋不同部位(种子、根、茎、叶)抗氧化成分含量差异。采用4种方式(冻干、阴干、烘干、晒干)对马齿苋干燥后,测定常规养分,分析干燥方式对常规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体内3种抗氧化成分含量都表现出"种子叶片茎部根部"的规律。将晾晒后的马齿苋进行青贮并对4种干燥方式下马齿苋常规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齿苋的DM/CP在烘干、阴干、冻干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晒干处理的马齿苋的Ash和ADF显著高于阴干处理的;烘干状态下马齿苋的NDF显著高于阴干和冻干处理的,且烘干处理的马齿苋NDF与晒干处理的马齿苋NDF差异不显著;烘干处理的ADF显著低于晒干处理的。马齿苋青贮后营养水平较高,青贮品质良好,可以将马齿苋青贮作为一种优良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串叶松香草不同生育期营养物质及瘤胃降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生育期串叶松香草的营养物质变化以及干燥方法(烘干、自然晒干)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瘤胃降解动态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迟,串叶松香草营养物质变化同其他牧草相一致,但是其粗蛋白质含量下降速度较快,从莲座叶丛期到抽茎期其降幅可达25.62%。试验还表明,其再生草品质略低于头茬牧草,烘干可保存较多的营养物质获得优质的干草。根据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牧草各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建议串叶松香草在抽茎—现蕾期刈割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多花黑麦草Musashi品种, 研究孕穗期和开花期饲草在不同凋萎时间的饲用品质动态及青贮品质动态, 旨在选择出适宜不同生育期多花黑麦草凋萎青贮的时间。实验设置了对照、凋萎1, 2, 3, 4和5 h共6个处理, 分别测定了原料的饲用品质相关性状和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性状。结果表明, 原料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 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则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孕穗期多花黑麦草在凋萎过程中的WSC呈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凋萎1 h时含量达到最高, 为10.62%, 之后小幅下降, 但始终高于对照(P<0.05);开花期多花黑麦草在凋萎过程中的WSC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凋萎3 h时含量达到最高, 为14.46%, 之后下降。孕穗期多花黑麦草不同凋萎时间的青贮发酵品质性状中, pH在凋萎3 h时最低, 为4.05, 随后小幅上升;氨态氮(NH3-N)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乳酸(LA)含量先升后降, 凋萎3 h时含量最高, 达8.49%。开花期多花黑麦草不同凋萎时间的青贮发酵品质中, pH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NH3-N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 凋萎2 h处理的含量最低, 为2.03 mg/g;LA含量持续下降, 但凋萎3 h以后LA含量大幅降低, 仅为4.56%, 凋萎5 h时LA含量则大幅降至1.38%。适宜的凋萎处理时间, 应该是原料中的WSC含量较高, 干物质含量适宜;青贮料具有较低的pH、NH3-N含量和较高的LA含量。综合孕穗期多花黑麦草在不同凋萎时间的青贮品质变化趋势, 以凋萎3 h为佳, 凋萎3 h时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升至26.59%。开花期则以凋萎2 h处理最佳, 凋萎2 h时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升至28.03%。  相似文献   

13.
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收获调制期间,极易遭遇雨淋,雨淋及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未雨淋和雨淋紫花苜蓿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烘干、晒干和阴干处理,并分析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雨淋后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相对饲用价值降低;雨淋对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经烘干和晒干处理的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阴干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是烘干和晒干处理显著低于阴干处理;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雨淋和干燥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和相对饲用价值,未雨淋×烘干处理下的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及木质素含量最低。总之,未雨淋紫花苜蓿的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高于雨淋后的紫花苜蓿。干燥方式以烘干最能保存紫花苜蓿的品质,其次是晒干,效果最差的干燥方式为阴干。遭受雨淋后,采用烘干和晒干的方式能较好的保存紫花苜蓿干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以安装永久性瘘管的本地绵羊15只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不同生育期白羊草的绵羊瘤胃降解特性及其对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的有效降解率均在拔节期为最高,且拔节期DM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生育期(P0.05)。DM的有效降解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降低,而CP的有效降解率无一定变化规律;加入不同生育期白羊草后,瘤胃液铵态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异丁酸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4h时达到峰值,且4h时,拔节期的铵态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开花期(P0.05),其中以拔节期白羊草的增加幅度最大,开花期的最低,表明拔节期白羊草具有较高的瘤胃降解特性,最利于瘤胃发酵,由此可见,添加装有不同生育期白羊草的尼龙袋后均会对绵羊的瘤胃内环境产生影响,其原因主要与不同生育期白羊草的蛋白质含量和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moisture content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alfalfa.[Method] Alfalfa collected from the same piece of land in early flowering period were dried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solar drying,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and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contents of moisture, crude protein, crude ash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 were measured. [Result] The moisture evaporation rate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ver the same period successively were solar drying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alfalfa was the highest through solar drying(P0.05), followed by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and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through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was the lowe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dried samples through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decreased by 6.86%-22.43% compared to solar drying, and that through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reduced by 4.92%-17.20%. Under the same moisture content, the crude ash content successively were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solar drying; the crude ash content of alfalfa through solar drying was 3.72%-19.22% lower than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and 8.12%-29.93% lower than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The NDF content of alfalfa through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was the highes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drying methods( P0.05). The NDF content through solar drying was the lowest, 9.08%-27.25% lower than outdoor drying in the sun, and 4.84%-24.84% lower than outdoor drying in the shade. [Conclusion] The paper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alfalfa dry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6.
收获期和干燥方法对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高彩霞  王培 《草地学报》1997,5(2):113-116
本试验研究不同收获期和不同干燥方法对第-茬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上升(P<0.01),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刈割的干草营养成分最好,其次是初花期、盛花期和结荚期。②压扁处理能显著提高干草的CP、胡萝卜素含量,降低NDF、ADF含量。与日光处理和阴干处理相比,压扁处理明显地缩短了田间的干燥时间,从而减少叶片损失和牧草的呼吸作用,以及光化学作用和酶活动的损失,达到提高干草质量的目的。压扁处理明显优于日光曝晒和阴干这两种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詹淼华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0,18(4):603-606
为探究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植株基部腋芽的萌动特性,分别在主茎第2、3、4、5、6、7和第8复叶期(20007年5月至8月底)于第1复叶节和第2复叶节之间切除主茎,在剪切后第0、2、4、8、12 d观测各处理主茎基部新生芽(茎)数以及残茬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一年生野生大豆子叶节上对生着2个腋芽,其只有在主茎第4复叶展开前打顶刺激下才能萌动生长,否则枯死;单叶节上也存在2个对生的腋芽,无论主茎剪除与否,均可萌动生长成分枝;第1复叶节上存在多个腋芽,在节上存在分枝的情况下,剪除主茎仍能刺激节上休眠腋芽的萌动。主茎剪除后,残茬中可溶性糖含量短期内显著下降(P<0.05);不同生长期刈除主茎,其残茬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且与残茬上休眠芽的萌动和生长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推测,一年生野生大豆植株基部休眠芽在较短生长时期内便失去萌动能力,早期刈割和提高留茬高度是确保刈割后再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迅速烘干、太阳晒干和缓慢烘干3种处理对云南温带21个牧草品种的鲜草进行干燥处理,分别测定干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以干草的粗蛋白含量为指标,干燥方法以迅速烘干为佳,其次是太阳晒干,最差是缓慢烘干;从干草的粗脂肪考虑,其变化无规律,因牧草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余指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品种圃内两年生花叶芦苇、花叶水葱、慈姑和泽泻为试验材料,观察记载其物候期特性、越冬性和成活率,并设置4个人工冷冻处理0℃、-10℃、-15℃、-20℃,以常温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定植2个月后,花叶芦苇和慈姑的成活率达96%。随着低温胁迫的不断加重,4种湿地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Pro含量和WSC含量逐渐增大,POD和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综合比较各生理指标,4种湿地植物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花叶芦苇花叶水葱慈姑泽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