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花期坐果和幼果期更应加强管理。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幼果期(7月上旬至7月底)  相似文献   

2.
<正>花期是冬枣生长的关键时期,能否达到高产优质,花期管理非常重要。冬花期长,开花多,养分消耗大,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导致减产。因此,在冬枣树花期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保花保果,能显著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根据滨海新区多年冬枣生产实践,将冬枣花期管理技术要  相似文献   

3.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化期坐果和幼果期更应加强管理.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幼果期(7月上旬至7月底)的管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武之新  武婷 《农家顾问》2007,(10):24-26
冬枣栽培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鉴于它的生物学、植物学特征,全年栽培管理技术性较强.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收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枣树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3~15℃时枣芽开始萌发,17~18℃时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19℃左右时现蕾,22~24℃进入初花期。盛花期花粉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26℃,低于20℃或高于38℃,发芽率显著降低。从中心产区到全国各地冬枣栽培的情况看,许多枣园坐果都不太理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开花坐果的特性。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花期(6月上旬至6月中旬)管理的基本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冬枣栽培从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其中,冬枣树萌芽、展叶期是冬枣管理的重要时期。冬枣树萌芽、展叶期(华北地区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生产管理主要有虫害防治、夏剪及调整树体结构,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汤阴县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冬枣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该文介绍了冬枣幼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配置与栽植密度、栽植技术、幼年树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要点,以期提高冬枣的种植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冬枣栽培在种植业中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摘前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穴贮肥水技术是省水节肥、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技术,应用于冬枣因管理中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枣园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对增加冬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冬枣树的水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穴贮肥水技术是省水节肥、见效快、简单易行的果园土壤管理新技术,应用于冬枣园管理中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枣园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对增加冬枣园产量,提高果实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技术在冬枣树的水肥管理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沾化冬枣花期管理技术,包括养根壮树、提高树体营养、精细夏剪、节约树体营养、花期喷清水、花期喷九二○和微肥、花期放蜂、花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冬枣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津市冬枣生产中坐果率低的问题,结合多年科研和生产实践,从冬枣生产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管理以及绿盲蝽防治等关键环节,分析影响冬枣坐果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提高冬枣坐果率的相关技术,对冬枣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冬枣采摘后的技术管理往往容易被枣农忽视。这一时期树体营养生长虽日趋停止,但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不断进行,光合产物不断输送到根、枝、干等器官贮存,为树体积累营养,增强抗寒能力。因此,冬枣树采收后的管理在其周年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抓好这一时期的栽培管理,可以为来年的高产优质打下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枣树寿命长,在枣区常见树龄二三百年的枣树依然结果良好。成龄金丝小枣或其他大枣树改接冬枣,不仅可以延续枣树的经济寿命,而且嫁接投资少、树冠恢复快、早果丰产,较利用冬枣幼树建园可提早2~3年见效益,是冬枣快速建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成龄枣树高接冬枣不仅要求科学的嫁接技术,而且要通过3年连续不断的规范管理,才能使嫁接树树型稳固、结果稳定,接后2年长成新树冠,3年恢复树体原产量。文中阐述了冬枣高接换头技术(包括接穗选择、采集、接穗封蜡处理、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剪砧和嫁接方式等)和接后3年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抹芽、放芽、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5.
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其周年栽培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离开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就无法实现高产优质。为此,现将冬枣生长关键时期的病虫防治技术阐述如下。1发芽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冬枣树的树皮裂缝、树洞、病虫枝和摘心残  相似文献   

16.
冬枣抽枝展叶期病虫害种类多,管理难度大。为此对冬枣抽枝展叶期管理技术进行探索。各种病虫发生时间不相同,病虫发生轻重也有差异。在防治中应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主要以病虫害为重点,防治要彻底。在管理技术上首先要从健康栽培入手,加强肥水管理,培壮树势,提高其抗病虫性,这对预防花期病虫害十分重要,能够促进坐果,具有显著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7.
冬枣树在全国范围内总栽培面积约12万公项.总产20亿吨左右。由于是一种新兴果树,果农对它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了解较少,不少地区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以华北地区管理技术为基础,介绍冬枣树的现蕾期(花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冬枣树是一种对技术措施非常敏感的树种,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技术措施运用得合理,产量能提高50%以上,并且枣个头大、风味好:若管理不当或放任不管,则产量很低或绝收。为了掌握冬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大港市农林畜牧局连续3年进行冬枣优质丰产试验,试验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技术措施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冬枣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冬枣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肥水管理,特别是关键时期的施肥和浇水;花期管理,目的是提高冬枣的坐果率和果实质量;整形修剪需根据冬枣的修剪习性确定树型、修剪方法和修剪时期;病虫防治要及时,以确保冬枣的优质丰产。另外,冬枣建园必须根据冬枣的生物学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冬枣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育苗、栽植、树形培养、保花保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冬枣的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