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雏番鸭花肝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番鸭"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弧病毒引起的、对雏番鸭有着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于患病雏番鸭的肝脏具有特征性病灶,在其表面形成大量灰白色小点或花斑点,故称"花肝病"。该病主要的传染途径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这几年该病在饲养番鸭地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番鸭“白点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白点病”又称“花肝病”、“花点病”、“番鸭坏死性肝炎”,是1998年以来在福建、浙江、广东等番鸭饲养区域出现流行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雏鸭表现为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死亡,病理变化特征是心脏、胰脏、脾脏、肾脏等多个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表面和实质出现弥漫性灰白色粟粒大小的坏死点。本病是目前危害番鸭群的几种主要传染病之一,直接影响番鸭的育雏成活率,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1.流行病学情况本病主要发生于6~30日龄的雏番鸭群,最小可见于3日龄,以10~15日龄的雏番鸭最为严重,而30日龄以上的番…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原主要特征: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软脚、肝脾等脏器出现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急性烈性的番鸭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因其肝脏表面的灰白点较为典型,又称为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本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2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较少见,天气炎热、潮湿时发病率明显升高,本病多发生于7~35日龄,而最常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病  相似文献   

4.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疫病。雏番鸭是唯一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均不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损失。笔者就一起番鸭三周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介绍。1背景2月中旬,漳浦某养鸭户饲养番鸭4 500只,13日龄。在11日龄时雏鸭开始发病,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5月吉林省吉林市某珍禽养殖场饲养已免疫过雏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小鹅瘟弱毒疫苗、雏番鸭"花肝病"弱毒疫苗的28~42日龄番鸭群,陆续爆发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种番鸭大批死亡。发病番鸭为同群或鸭舍临近,共饲养种番鸭1 245只,发病后多种抗生素治  相似文献   

6.
番鸭“花肝病”是近年来出现的番鸭传染病,是目前危害番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 发病情况 景宁县某农户饲养番鸭300羽,9日龄时,部分雏鸭出现精神萎靡、脚软、食欲不振、腹泻死亡等现象,遂将病鸭送至县畜牧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7.
<正>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季节,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雏番鸭和雏鹅发病,传播迅速。5~25日龄的雏番鸭易发此病,随着日龄的增长,易感性降低。1月龄以上的番鸭也有发生,成年番鸭多不发病而成带毒者。20日龄内的雏番鸭发病时死亡率常高达95%,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而20日龄以上的雏番鸭发病时,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临床症状某养殖户于2012年2月买入一批番鸭苗1200多羽,在一水库内饲养,10日龄的雏番鸭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1病原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为球形单股DNA病毒,无囊膜,其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鸭胚。雏番鸭细小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对紫外线敏感。2流行病学本病6~21日龄雏番鸭最易感,感染后死亡率高达40%~60%,30日龄以上的番鸭感染后死亡率较低,往往成为发育不良的僵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不洁孵化场和带毒鸭为传染源,本病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高发,这段时间气温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GPV-CHa15弱毒株培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GP)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死亡率可达90%~100%。随着雏鹅日龄增长而发病率和致死率下降。方定一(1956)首先在我国发现本病,1965年后,匈牙利、德国、荷兰、前苏联、意大利、英国、法国、南斯拉夫、越南、以色列等国家先后报道了该病的存在,目前世界许多饲养鹅及番鸭地区都有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花肝病”雏番鸡病理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下半年以来,在佛山、南海、三水、肇庆、东莞等广大地区饲养的雏番鸭群,暴发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 6~ 20日龄的雏番鸭群,死亡率可高达 90%以上,甚至全群死亡。发病雏鸭症状表现为迅速脱水消瘦、衰竭死亡。病理变化特征是心脏、胰脏、脾脏、肾脏等多个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表面和实质广泛形成灰白色粟粒大小的坏死点 (俗称“花肝病” )。本病的病原,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为引起同行对本病的注意,进一步做好诊断与防制工作,现就该病的剖检变化及 5例具有典型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报告如下。 1…  相似文献   

11.
余姚市自去年来,番鸭发展很快,现在经常发现雏番鸭易感的德兹西氏病(国外病名),其病原为细小病毒。在国内福建农学院于1990年首先发表了雏番鸭小鹅瘟的诊断报告。目前,浙江省各地均有发生,例如余姚市某番鸭养户于1991年连续饲养番鸭3群2000余只,均在11~30日龄发病。疫情极严重的金华县曹宅镇,1992年有番鸭饲养20余户,在5~7月份鸭群暴发本病,各户均受到严重损失。据对8户12批3717只雏番鸭疫情调查,均在20~25日龄发病,共病死2301只,死亡率分别高达54~100%,平均死亡率为61.9%。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无易感性。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危害5~25日龄的雏鹅及雏番鸭,随着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1月龄以上较少发病,成年鹅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该病经消化道感染,与病禽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通过蛋壳污染孵化器。易感雏鹅与雏番鸭造成该病的传播。笔者于2012年7月6日诊治一起雏鹅发生小鹅瘟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感染,俗称番鸭"白点病"、"花肝病",是由MDRV引起雏番鸭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鹅细小病毒,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鹅,具有传染快而病死率高,番鸭也易发生感染。2007年4月邳州市某养殖户饲养的雏番鸭暴发了小鹅瘟,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番鸭“肝白点病”又称番鸭“花肝病”或“肝花点病”、“番鸭坏死性肝炎”等,自1998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浙江、广东等番鸭饲养密集地区频频发生并流行,其发病率高,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2003年3月,我市首次发生番鸭肝白点病,同年4月中旬又相继发生两起。一发病情况我市长庄乡养鸭专业户李某,2003年3月购回雏番鸭4000只,至5日龄时,发现100多只番鸭腹泻,粪便大多为绿色,少数为白色,采食量减少甚至废绝。畜主用乳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先后拌水供鸭饮用,疗效不明显,病鸭越来越多,至9日龄时,死亡500多只,尚有患病鸭1000多只。病鸭精神萎靡,尖叫…  相似文献   

16.
"花肝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本病一般多见于番鸭,半番鸭和麻鸭也可感染,但鹅感染本病尚未见报道。本人近期遇到一例鹅"花肝病",现把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雏番鸭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腿部肌肉接种10龄健康雏番鸭,复制番鸭"花肝病",并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免疫器官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雏番鸭在感染病毒后的12 h、24 h、48 h、72 h、144 h均能观察到胸腺、脾脏、法氏囊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变化,在12~24 h达到高峰,72 h后逐渐降低.由此可知,雏番鸭呼肠孤病毒对雏鸭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 ,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尚未见有发生的报道。本病易发生于 3~ 2 0日龄的雏鹅 ,发病后传染快、死亡率高 ,是危害养鹅业的重大疫病之一。1 流行特点在自然感染情况下 ,最早发现本病的雏鹅为 3~ 5日龄 ,2~ 3天内迅速波及全群 ,7~ 1 0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 ,一般死亡率为 70 %~ 95% ,最高达 1 0 0 %。随着日龄的增加 ,雏鹅的易感性逐渐下降 ,1 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 6 0 % ,2 0日龄以上发病率较低 ,30日龄以上极少发病。但近年来亦偶…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均不易感染.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 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2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有些可能自行康复,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与病鹅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造成本病的垂直传播.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多发,在高度集中的孵化地区,呈一定的周期性.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雏鸭,其中以3周龄的雏鸭感染率最高,死亡率在20%~30%之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主要经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鸭群过密、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不好、管理粗放、日粮营养不平衡等都可导致本病发生。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分别饲养了三批不同日龄的番鸭,三批之间的间隔时间均为10天左右,购进的都是20日龄左右的雏鸭,按先后顺序定为A群、B群、C群,均是1500只,发病时日龄分别为45日龄、33日龄、25日龄。开始A、B群先发病,感染呈慢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