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稚鳖室内电加温越冬试验稚鳖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越冬的成活率较低,为了探索稚鳖的越冬技术,我们在隆回县鱼苗场进行了稚鳖室内电加温越冬试验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加温越冬的方法,将水温调至适合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的冬眠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达到缩短鳖的养殖...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甲鱼10—12个月养殖周期,采取人工加温手段,实施高密度分级饲养、人工控制冬眠等措施,改善生长环境,使甲鱼摄食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降低费用,提高成活率及养殖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温室是湖北省竹山县水产品开发总公司霍河试验场于1...  相似文献   

4.
现代技术养鳖,一般在冬、春季利用热源进行加温,打破甲鱼冬眠期,采用配套养殖技术,在12~15个月内把稚鳖养成商品鳖。1994年,在省计委、科委的支持下,根据我所的地理位置和技术优势,利用工厂余热,建起了一座工厂化温室养鳖场。现将1994~1996年加温养殖稚鳖情况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发展了新的养鳖技术,利用温水进行短期养成,孵化后经一年饲养就能上市,目前年产量已达600吨。冬季加温饲养的占70%以上,其中利用锅炉加温的占51.4%,利用温泉水加温的占13.8%,利用温排水的占4.6%,利用太阳能的占2.7%。养殖方法有两种,一是冬季加温饲养(静水式),只在水温最低的时期(10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加温,其他时间则在自然条件下饲养。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是我国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本文作者全面概述中华鳖的人工加温养殖操作规程,以飨全国各养鳖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曹焱中 《淡水渔业》1998,28(3):41-42
加温养殖的幼鳖进入常温养殖前的变温锻炼曹焱中(湖北罗田县三里畈地热开发公司)鳖的冬眠,并非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长江流域鳖冬眠期有5—6个月,广东省2—4个月左右。而海南岛和台湾南部的鳖几乎不冬眠。因此人们为了加快生长速度,采用冬...  相似文献   

8.
彭小彤 《淡水渔业》1994,24(6):38-39
工厂化加温式养鳖池的改进及其效用彭小彤(福建省农科院红萍中心C350003)近年来,随养鳖热的兴起,各地工厂化加温式养鳖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许多鳖池大多是按传统方式建造的,在投饵喂养、排污清淤、防治疾病时,尚有许多不便之处。笔者根据养殖实际,结合鳖的生...  相似文献   

9.
如何缩短中华鳖养殖周期,增加鳖的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一直为广大养殖者所关注。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并结合其它养殖单位的经验,提出以下4条途径,供大家参考。1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搞好加温养殖和自然养殖的有机衔接 为尽量缩短鳖的冬眠期,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采取了冬季加温养殖的措施。如果不具备工厂余热水或温泉等热源,加温养殖投入较大,因而须在缩短加温养殖时间和缩短养  相似文献   

10.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11.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12.
甲鱼市场前景及其养殖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鱼,在我国的研究已有20余年。早在70年代,湖南师大生物系与汉寿在甲鱼人工繁殖方面已取得成果。但甲鱼的人工养殖及其最终产品(商品甲鱼)的大量进入市场,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笔者从1985年迄今,一直与"甲鱼养殖"结下了缘,目睹了10多年来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的兴起、发展、火红和当今市场的每个时期:80年代后期,湖南、浙江等地分别通过利用温泉水和锅炉加温办法,打破了甲鱼冬眠期,实施加温养殖,大大缩短了小鱼的商品养殖周期,此后在我国的南北有不少地方先后开始了甲鱼的冬季加温养殖。我们1986年首批"加混养殖"的商品甲鱼价约…  相似文献   

13.
土池简易大棚增、加温养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缩短养鳖周期 ,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 ,提高养鳖效益 ,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 ,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 ,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 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 2 5 5 4hm2 ,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 5 3% ;每年进池稚幼鳖 380万只 ,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 76 6%。现将该技术 ,包括越冬池的建造 ,增加温管理 ,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越冬池的建造越冬池选择于每个养鳖场内环境幽静、供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利用地热、工厂余热恒温养殖甲鱼已多见报道。在塑料大棚内,利用锅炉加温,恒温养殖甲鱼,还未见专门报道。在缺少地热、工厂余热的条件下,如何缩短甲鱼养殖周期,已成为制约甲鱼养殖业发展的关键。1993年10月—1994年5月,我们利用塑料大棚保温,采用锅炉加温,开展了恒温养鳖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四讲成鳖的养殖技术一、成鳖的养殖方式1.控温集约化养殖这是当前养殖周期最短、效益最好的养殖方式。开始仅限于稚、幼鳖阶段进行加温养殖,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的应用,已发展成加温与保温(采光...  相似文献   

16.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17.
<正> 鳖的生长缓慢,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养殖,一般3~4年才能长到500g左右,如果采取加温的措施,打破鳖的休眠期,使其终年摄食生长,将使养殖周期缩短,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994年9月开始,我们在县特种水产繁育场利用地热水进行了快速养鳖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刘小平 《科学养鱼》1997,(11):18-18
目前市场甲鱼价格平稳,而稚幼鳖供过于求,加之甲鱼饲料价格稳中有降,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养殖商品甲鱼,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甲鱼在天然水温条件下达到500克左右,大约需要4年时间,周期太长。如采用加温养殖则费用太高,投资太大,不是一般条件所能实行。而常温加棚19个月养殖商品甲鱼投资少,周期短,简便易行,为大多数养殖户所能接受。其具体养殖方法如下:4月底5月初,随着气温回升,水温将达到25”C左右,此时在常温下,甲鱼可摄食生长,并逐步进人生长旺季。在5月上旬购进稚鳖,规格每只15~20克,要求稚鳖体质健壮,无病…  相似文献   

19.
全封闭温室养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金兰  杨广 《淡水渔业》1999,29(5):30-31
近年来,中华鳖的人工养殖在我国日兴月异,在鳖的人工养殖中,人们为了缩短养殖周期,冬季采取加温养殖方式,全封闭温室以其高保温性曾一度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它又缺乏大棚温室所特有的透光性,水质不易控制,因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较高。寻找全封闭温室养鳖的合适技术...  相似文献   

20.
按常规的池塘养殖,从出壳的稚鳖养成500克左右的商品鳖,长江流域一般需3~4年,长江以北需4年以上,如果采用快速加温养殖在12~16个月,可达商品规格,单位面积产量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