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铭怡  付晖  许先升 《广东园林》2021,43(6):17-23,40
在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中,如何因地制宜地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海口市 15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取村落的形态、规模,以及村落所处的高程、坡度、水系、道路和兴趣点等数据后,基于 GIS 构建村落形态属性数据库。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形态类型,归纳出不同类型村落的形态特征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海口市传统村落的定位分为 3 种:基础设施完善且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而资源欠佳,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但资源丰富。并探讨三者差异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通过传统村落村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好地找出传统村落在发展与更新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为传统村落的自主更新与发展提供意见,制定出适合该区域的保护规划,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与发展的科学性。以红河石屏县第三批的传统村落为主要分析和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琼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方法,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琼北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水系分布、产业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再从微观层面探讨水体、地形和气候因素对琼北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琼北传统村落主要可分为4个聚集片区;琼北传统村落的宏观分布与水系、高程、坡度等因素关联紧密,与坡向关联稍弱,主要分布在河流周边,以及高程较低、坡度较缓的区域;琼北传统村落微观形态大体可分为散点型、线型、树型和整饬型4类,水体、地形和气候对其微观单元空间形态构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谭君  林清 《绿色科技》2023,(5):234-238
为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历史演变状况,借助ArcGIS平台,运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175个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历史演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集聚在桂林、贺州和玉林3个市;(2)绘制出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标准差椭圆图,在清朝时期扁率最小,空间分布方向性最强,呈“东北-西南”向分布;(3)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着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演变,传统村落在空间上的纵向分布主要受海拔高程、与河流距离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社会动荡等因素可能影响着传统村落间歇性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本文以肖家店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区位概况、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及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适宜性、整体性、原生性和宜人性为设计原则,分别从农用地景观、道路、水洗、公共空间和民居建筑几方面对肖家店传统村落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期为后续传统村落开发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景观奠定了乡村风貌的基调,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植物景观的影响。通过选取黔南州都匀饶河村、荔波水甫村、三都姑鲁寨、三都巴卯寨、三都王家寨、平塘掌布村、平塘甲乙寨、平塘吉古村吉古大寨、小米牙寨等8个代表性传统村落为调研对象,对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植物营造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黔南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的特点,并发现在营造意识、环境卫生、景观氛围、植物景观互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增加村寨吸引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形方法研究村落建筑空间的布局形态,以云浮南盛镇大田头村为例,应用计盒维数的方法测出该村落景观中的建筑布局形态的分形维数为1.034,并采用逆转盒维数的方法生成新的分形形态,以此得到模拟村落景观空间布局的实验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9.
指出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协同演化发展形成的有机整体 ,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范例.从认知、理解、运用三个层面浅析了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并以永定县客家土楼传统村落、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为例评价了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以定位该村落的现状 ,分析了其特征来剖析该村落的遗产价值 ,最后提出了对其保护与开发的简要规划.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研究选取漓江流域5个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访谈,进而分析漓江流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漓江流域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搜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对林街村回族营村落传统建筑特色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探讨了其独特民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社会经济调查分析方法,对贵州山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产权演变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传统文化(非正式制度)和林地产权制度(正式制度)变化在布依族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乡村公园服务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乡村居民-乡村公园的游憩发生空间视为小型区域旅游系统,采用农户问卷和现场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浙江省18个典型村庄,39个乡村公园游访量、服务半径及其与公园属性的定量关系,揭示出了公园游憩服务效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聚会点距离、公同周围50 m人口、300 m 人口、1 000 m人口、公园面积、建设投入、公园数量配置等,也是绿化规划建设中进行公同游憩服务效能调控应予重点考虑的相关因子;同时建立起公园游访量、服务半径的统计预测模型,分析研究了公园服务的投入效率,给出了村庄公园建设土地与资金有效投入的参考标准,单个公园大小在2 000m2以下,投资在万元之内有最佳服务效率;村庄整体人均公园面积在3~10m2,人均累积建设投入(4.85 a)在500元之内,总累积投入在75万元以内具有最佳整体服务效率,多公园配置比单公园具有更高整体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4.
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生态经济村建设的技术和经验,阐明了“生态经济村,’模式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化生态经济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琼北山尾头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相关分析软件,解析其内部空间形态,结果表明,山尾头村空间整合度较低,核心区域较少,公共空间不足;空间可理解度较高,能够通过局部空间的形态理解感知整体空间;空间可选择度较高区域与空间整合度较高区域较为一致。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规划组织、完善交通网络,优化景观效果、增强空间活性等对策,以优化村落全局整合度和可理解度,提升村落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16.
蒋明 《林产工业》2020,57(1):85-87
富有传统民俗特色文化的木结构建筑村落,不仅能够成为当地提升旅游资源的重要助力,而且可以为深入研究区域内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提供大量翔实的资料与物证,极具文化考古价值。对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中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概述了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村落定位与特征,分析了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与其他村落的差异性,为深度剖析迁徙文化、群居文化等明显带有华夏文明特征的文化信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家具用材、尺度、制造工艺、涂饰方式,与涂漆类型等方面,阐述了朝鲜族传统家具材料、结构、涂饰工艺的设计特征;以各种柜类为例分析其造型与装饰特征,总结了朝鲜族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庭院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庭院林植物组成丰富,共计86科、186属、245种。按植物材料划分,种类和数量组成呈现乔木>草本>灌木>藤本的趋势;按村庄类型划分,种类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半山型>山区型,植株数量分布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山区型>半山型,植物组成以林果和观赏用途植物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庭院植物有桂花、龙眼、榕树、桃树、柿树、梨树、棕榈等。相似度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其中,平地型和沿海型乔木相似度最高。庭院林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仅占总体比重的16.17%,且以草本的比重最高,其次为乔木,而灌木和藤本比重相对较低。植物健康状况总体优秀,其中健康植物、正常植物和不健康植物所占比重分别为5.64%、89.72%、4.64%。庭院林近期种植植物数量比重仅占9.61%,其中,近期种植植物主要为乔木和草本,多以观赏型、食用性、名贵性为主。  相似文献   

19.
论述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文化发展过程。通过分析先古时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六个典型阶段两者文化发展的社会原因和表象,总结出两者在各阶段的典型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