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梁晓声3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小说到90年代的社会问题小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情感小说,创作题材与主题随时代而新变,在这不断变化的背后是他始终不变的创作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匪患情结”.是徐玉诺小说创作题材的中心内容。他真实地为我们展现了积淀在自己幼小的心灵深处的情感创痛,精心地描绘了匪患给故乡百姓造成的精神伤害,并对他们的精神弱点进行了批评。他的思索是情绪型的,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影响了他的小说向更高的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路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曾经激荡起数代人的理想,至今依然受到许多读者的青睐。他始终关注普通百姓,具有强烈的而独特的平民意识,并以此为自己的创作指引。路遥的这种平民意识有其自身形成过程和特点,同他的作品、人格、精神气质都有着密切的 联系。本文就针对路遥的平民意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疾病给卢照邻带来了深重的生命磨难, 他在感到空前的人生孤独和痛苦中, 发愤创作。他的病中创作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肉体与精神的痛苦, 展示了一个身染沉疴的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绝境中无可底止的精神苦闷和强烈的痛愤, 绝望中灵魂的挣扎, 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对命运、生命的追问。他将生命的感悟有机地渗透在人生、生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记录中, 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重要作家乔治·梅瑞狄斯不仅是诗人还是小说家,其小说代表作《利己主义者》所蕴含的"喜剧精神"深受他的岳父托马斯·皮考克、英国小说家萨克雷以及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等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梅瑞狄斯的思想来源、喜剧精神的创作实践以及喜剧精神的接受与影响等诸方面展开论述,探究他的创作动机,领略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对"喜剧精神"的演绎,更深层次地欣赏它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曾经风靡一时的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不断地进行着创作上的探寻,他总能在时代的文化语境中游刃有余,《兄弟》的出版更是余华在先锋精神的坠落中获得一定的成功,本文试图探寻余华创作转变背后的深层背景,找寻其审美追求的内在变化。  相似文献   

8.
东晋陶渊明打破了诗坛的沉寂,“独起众类”地以自觉的创作意识及创作成果而声名于后,在诗歌艺术的长河中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诗文领域,实现了他的“以诗文传世”的创作理想。《陶渊明集》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少有壮志,也曾游宦多年。但是他对晋末官场的不适,前代隐者躬耕传统的感召,最终促使他解职归田,过上躬耕自足的生活。陶渊明的躬耕之路大体可分为耕仕徘徊期、安心躬耕期与老病困穷期三个阶段。在漫长的躬耕历程中,他认识了躬耕的意义,体验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但也饱尝了战乱、自然灾害与饥寒等方面的困扰。这些经历他都真实地反应于诗歌创作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1.
契诃夫是一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契诃夫在其创作过程中,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关注俄国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及命运。并对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形式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贡献,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永不知倦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李晓 《农家致富》2005,(22):50-51
两年前,在河北省赤城县东卯镇.李汉国绝对算得上一个富人。他靠卖煤挣下了百万家财,北京城内有他的煤场,回乡他坐的是自己的小汽车。可是。自从他承包了家乡的15000亩荒山.他的财富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山上,化作了条条堤坝和漫山遍野的油松。巨额的造林支出,再加上在北京经营的煤场今年也不那么景气。如今.他已不那么富有了,但依然信心十足,他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把绿化荒山这个事业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的俗词历来受人诟病,甚至被归为艳词,其实他的俗词创作中艳词并不多,其俗更多地体现在语言俚俗。黄庭坚俗词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中力求不俗"的美学追求。黄庭坚俗词有意识地采用民间浅俚语言,追求一种口语化的行文特点;借鉴民间词质朴率真的抒情方式,言情叙事毫不隐晦;还运用了民间文学常用的修辞手段,增加了作品的谐趣。但是,他的俗词创作中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比如,运用了一些地域性和流传性很受限制的方言俗语,创作态度过于游戏,失去了词作的内蕴和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4.
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艰涩的历程,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陈桥镇梁晓军亦然。中学毕业后,虽经多次养殖项目的失败的打击,但他依然不言弃。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报纸上养殖狐狸前景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1919年发表的《小城畸人》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成长小说为出发点,来追溯主人公乔治·威拉德在小城畸人们的影响下走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的成长历程,给身处工业化大城市冷漠社会的人们以希望。  相似文献   

16.
做好自己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雄心勃勃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相似文献   

17.
杜云 《农家致富》2006,(7):52-53
贲门全切。胃切除3,4,食道切除15厘米,肝切除了一叶,一日三餐靠喝点流食,晚上和衣睡觉不能平躺……有一个人,他承受着这所有的痛苦与折磨.却依然满怀热忱、执着地奔走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路上。他,就是临汾市翼城县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李鸿海。  相似文献   

18.
秦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8,27(3):98-101,106
作为北宋初期古文写作的大力倡导者,穆修在文学创作上身体力行,其现存的全部散文皆是散体古文。他的《穆参军集》中一共收录了五篇赠序文,较为清晰地体现了赠序文在相应时期的发展演变以及赠序文独具一格的写作特点。穆修大力倡导文章创作要师从韩愈、柳宗元,在赠序文书写中采用散体写作的方式,创作切入点放在一个“道”字上,重视文章的实用性和充实性。穆修的赠序文风格多样,不论文体形式、呈现手法亦或是语言表达,都真切地秉承着穆修文章写作的一贯风格和态度,对深入解读穆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哈伯.李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她1957年创作并发表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获普利策奖。该书通过斯各特的精神成长历程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提倡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在这部小说中,哈伯.李运用大量丰富的象征手法充分表现和深化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东晋陶渊明打破了诗坛的沉寂 ,“独起众类”地以自觉的创作意识及创作成果而声名于后 ,在诗歌艺术的长河中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诗文领域 ,实现了他的“以诗文传世”的创作理想。《陶渊明集》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