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不在高,有神则名;桩不在大,有韵则灵”。眼前之景虽高不足二尺,但干身枝间带给人们的却是不尽的回味:“旷野茫茫,只树挺立,顶风傲雪,挥斥苍穹。”其形奔放舒展,其景发人情思,作品以独到俊逸之姿和澎湃奋发之势简洁而直观地表现了毛主席七律《冬云》中“高天滚液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这一名句意蕴。作者通过对树形的合理把握及风动  相似文献   

2.
小盆铭     
花不在多,香美则名;鸟不在大,宛转则灵。斯是小盆,贵在造型。清雅寓雄奇,疏密若飞云;韵味有其妙,树相无俗平。可以置厅堂,缀新颖;无名次之乱耳,无搬运之劳形。中国文人树,日本神枝情。行家云:“何小之有?”  相似文献   

3.
唐诗、宋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字数里极度简炼地使作品的意境得到升华和提高。王维、米芾、苏轼等,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们把诗情、画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盆景的创作中,重在个人的精神表现,写胸中逸气。这可说是文人树的起源。中国文人历来孤高自赏,不同流合污。常自喻梅之高洁、兰之清幽、菊之傲骨、竹之虚心。所以表现在文人树上的风格就清新、孤标、高耸、潇洒、出尘、无为,讲求惮心悟性,达到增一枝则繁、减一枝则简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正>高温、多雨的"桑拿"天模式,不但人难受,果树也难受。8月份的管理,对人和树都是一场考验。这样的气候下,果农应该懂得哪些技术措施要做到位。这对于苹果园的管理来说,尤其重要。拉枝开张宜早不宜晚开张角度的方法有拉枝、拿枝、坠枝、撑枝、别枝等,最常用的方法是拉枝。在苹果树管理中,拉枝也是缓和树  相似文献   

5.
“因树造型”是岭南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又很注重露根效果,而头根、树干则是造型的基础,从立意、选胚、定托、蓄枝截干、枝法布局等,都是在这基础上顺理而成章的。“榕树型”盆景,其风格是盘根错节,浑厚苍劲。榕树的头根、树干部分的自然生态特点除了坑稔、结节之外,其中还有很多气根垂挂,这是“榕树型”的独特之处。盆景树型的塑造,其树种,只要具备能够塑造某种树型的可行性就可选用。例如笔者以一株榆树树胚,立意将其培养造就成为“榕树型”的风格。榆树树胚本身的坑稔、结节容易得到,但“气根”就很难天然生成。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果树盆栽,要求过高的产量是不行的。尤其是枝高叶大的大型柑桔,所追求的主要应是艺术观赏价值。在栽培管理中必须掌握好几个技术要点。一、树体要小树体是果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统一体。柑桔盆栽,根系受到限制,果树也只有向矮化方向发展。树矮而果大则是其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如让树体无限生长,长势必然衰弱,很难  相似文献   

7.
拖枝是桩景造型中的一种优秀造型枝。主脉圆转流动,与干身走向相同,有如关羽临阵时所用的拖刀。起托的位置较高。多用在曲斜干的造型中,有断后押却之意。自然界中的拖枝拖枝在自然界中没有飘枝和探枝较普遍。飘枝、探枝表现的是一种恭谨谦让的情怀,一种友谊的互相关怀与礼让的气氛。拖枝则有一种锐进的奋发向上的动感,有如"飞天""奔月"。  相似文献   

8.
千锤百炼     
这是作者通过对自然界观察而创造的“清劲画意”风格的高树造型。其枝法清简,但又不是象素仁、黄锦等前辈那样的清疏秀雅、飘逸等风格为目的,而是将蓄枝截干与把幼龄树老态化的技艺相结合。清疏而粗壮。整个造型运用了疏密聚散的特殊安排,曲直相间而转折有力,飘垂互用,节奏强烈,雄劲奔放,表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干预生活的奋发精神。在自然界中,生长在高山崖口或海边的树木,由于长年受着单方向强风的吹袭,造成枝干向一边偏斜  相似文献   

9.
雀梅易出现“缩枝(托)”,被戏称为“功成身退”。在佛山所见,经营者不愿多种,发烧友不敢投资,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拦路虎”。雀梅似失却了昔日的辉煌。本文就如何减少雀梅缩枝现象谈一些粗浅之见,供参考。“树大有枯枝”,这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不过雀梅比较多见一些吧了。雀梅缩枝的一般表现是:1.多见于中大型的已成型景树,荫蔽枝、老的瘦小枝和中下部位枝托;2.挨近主干有粗大伤疤的枝托;3.根头部枯起连及上部的枝托;4.曾受过皮肉之伤的枝托……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有“工笔”、“写意”之分。意笔画也即是简笔画,唯文人所兴,故称为文人画。“逸笔草草,寥写胸中逸气”。此为文人画的特征。用国画的创作手法去区分盆景艺术,同样可分为写实的“工”与重神韵的“意”。清瘦、孤高、潇洒、俊逸、简洁、清奇,寥寥三四托枝,重在意念、神韵的表现,深得画理之趣。岭南盆景作品中,素仁和尚为此一风格作品的代表。人们称之为文人树。在造型上,文人树取材高耸、清瘦,主干要求曲折多变,根爪裸露、平浅,宜于浅盆栽种。起托高  相似文献   

11.
席有山先生,好盆景,尤好双干盆景,经过十几年的浸润,已经小有所成。现介绍一幅近年力作,和大家共赏。《长相依》(见下图)为一榔榆盆景,高136厘米,树干清劲,高耸有力,主树挺拔,中上部微倾,恰好对副干形成呵护之态,堪称共沐阳光的夫妻树。枝法明净而有力度,特别是下部枝托,经长时间的剪截与回缩,如书法运笔中的涩势逆锋,力运毫端,所到之处,笔笔精劲。经功力的陶冶,老枝粗壮有力,小枝也轻盈丰满,无形中寒骨已  相似文献   

12.
曾先生:你好! 读过好几篇你在《中国花卉盆景》发表的文章,得知你对盆景修剪造型颇有功力。本人有缘得一九里香大型树坯,高160厘米×宽230厘米(侧宽130厘米),树头直径约16厘米,从根部上25厘米处分成两枝(第一分叉分成一斜枝约直径8~9厘米、一直枝直径约10厘米),斜枝从第一分叉上35厘米有一分枝3~4厘米、再上约50厘米有一分枝3~4厘米、上约20厘米又一分枝3~4厘米到顶枝2~3厘米。直枝在第一分叉处有一横枝2厘米,一直枝4厘米(象鸟头),从第一分叉到80厘米  相似文献   

13.
<正>紫薇,又名百日红、痒痒树等,为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枝叶柔媚可爱,花色丰富,花朵纷繁,微风吹拂下颤动不已。盛夏少花季节开花,花期长达3个月之久(6~9月份),因此有"百日红"之称。一、特征特性紫薇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7米,树皮光滑,幼枝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圆锥花序顶生,花有红、白、紫等颜色。原产  相似文献   

14.
"文人树"盆景以其瘦小中呈雄伟,简洁中见高雅,脱俗中有乐趣而备受人们欣赏。三年前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们在一家苗圃里选了几株三年生实生侧柏苗试作"文人树"盆景。经两年地培、修剪与扭拉,现已基本成形。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交流。一、侧柏制作"文人树"盆景的优势与不足经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五优一劣",即:资源丰富,几乎所有苗圃里都有种植,不需到处采桩破坏资源与环境;生长快,萌发力强,实生苗五六年,扦插苗四五年养育得法,就可制作成中小型"文人树"盆景,枝条柔软,易扭拉造形;抗旱耐劳,对土壤与环境要求不严,极易栽植;枝叶茂盛,出枝繁多,便于留枝与修剪。但羽状枝  相似文献   

15.
1997年2月得一双干石榴树桩,树龄约八、九年。按照文人树的基本要求进行截桩剪枝和修根,经养护,第三年便开花结果。由于没有把握住文人树的精髓,顶枝结顶过大,后枝过多,使桩景有臃塞、头重脚轻之感,失却文人树的气质。近2年,在《中国花卉盆景》上,读到几篇有关文人树的文章,颇受启发,决定对这棵石榴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在照顾到石榴的生态习性和开花结果的特点的基础上,截去过多的顶枝枝片,剪去后枝和多余的侧枝,变臃塞为疏朗,尽量做到简洁、明  相似文献   

16.
奇异的树     
<正>洗衣树在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生长着一种名叫"普当"的树,这种树树干高大,粗枝阔叶,姿态雄伟。它的皮全是赭红色,远看很像是刷上了红漆的柱子。树皮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细孔,孔里可冒出黄色的汁液。是得病了吗?不是。是害虫蛀食的残汁吗?也不是。这  相似文献   

17.
这盆盘旋而生的《惊蛟搏浪》原是一株直干黑松树桩,主干瘦长,缺乏变化,两托一顶,轮枝互生,第一轮出枝离基部有40厘米,第二轮出枝离第一轮有30厘米。要做文人树造型,分枝基部离针叶太远,且针叶厚重,实无文人雅气之感;如做大树型培养,不但没有壮实的隆基,而且树身瘦高,节间稀疏,是一个弃之可惜、留之头痛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五、幽邃山不在高,唯深则幽。林不在茂,唯健则修。韵味幽闲。渐入佳境。脱有未得,扩之以游。图例《喜迎嘉宾》章法严谨,山水龙脉,有开有合,蹲跳向背,约径深远。“山深少游人,除非知己来”,宾顾主盼的情景,正是真切地反映了山人之所以好客的真情实意,从而产生了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瓶兰花盆景     
作品的树种是瓶兰花。采用照蔸综合法构成。一弯二拐之上的大弯中,在侧面作有三小弯;大弯之上一急弯回头作顶。树的第一弯,一左一右各一枝盘,拐上面四方出枝。正看两大弯结顶,侧看一拐三小弯结顶。造型方法独特(见左图、整个树蔸占踞了盆面,一眼望去,树型似一只欲飞的鸟;这不是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从市场上买回一株大阪松,高干树型,虽已有初步形状,但其造型零乱,观赏性较差。经过初步观察,笔者发现这株大阪松有以下特点:主干高耸直立,略微倾斜,总体枝量较稀少;枝条多集中于树冠中上部,中部位置有一较长下垂的枝条,树冠上部枝条分布较为均匀。树体主干及整体走势向右侧发展,这也是整个树体造型"取势"的方向,即所有枝条布局要围绕这一树体走势展开。笔者经过反复推敲,初步确定造型要点:整体树势向右侧取势,上部结顶部位枝条要"长‘缩’短‘扎’、左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