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三和广行等科学家曾经作过如下试验:将电极插入植物的叶片内,并连通电流表上,用以测理叶片所释放的生物电能,然后再将所测得的电能放大,驱动喇叭用扩大器播放出来,就能听到植物发出的声音。他们将一支香烟点燃后,轮流靠近一张张叶片,结果便能听到植物大小不等的“哀鸣”声。如果将植物的枝叶折断,或者让昆虫去咬它们的叶子,植物同样会因为“疼痛而呜呜哭泣”。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比特曼曾研究发现。当西红柿生长缺水时,它们会发出“呼喊”声,如果“呼喊”后仍得不到水“喝”,“呼喊”声就变成了“呜咽”声。他解  相似文献   

2.
走遍四川几大江河,哪里有天然林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林业专家称他为“西部一宝”,他就是:  相似文献   

3.
鲍志娇 《森林与人类》2004,24(10):63-63
30多年前,地球上的一批树种搭乘宇宙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人们称用这些树种种的树为“月亮树”。目前,地球上存活的月亮树估计还有400多棵,它们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戴夫·威廉姆斯现在已经发现了40棵“月亮树”,他相信还能发现更多的“月亮树”。威廉姆斯说:  相似文献   

4.
“一把斧“和”一棵树“是一个人的外号。他为什么拥有两个外号?说来还有一段故事。1978年,我在着门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鲁门大队党支书叫余科树,是土改时的“老根子”,他对上级的指示历来坚决执行。当车上级提出要“以粮为纲”,开荒种粮。余科树就带领群众拼命砍树开荒。他的斧子又大又锋利,他下手又狠,没砍几下,一棵又一棵大树就倒了。有人就给他取了个”一把斧“的外号。不到一个月,全大队就毁林开荒15公顷,全部种上包谷。当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20%。砍下的树也卖得些钱,每个社员都分得点现金,高兴了…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广安县大安镇司马村新任党支部书记杨跃忠,为了感谢百姓对他的信任,在全村400亩旱地上,栽植了市场供不应求、闻名全国的特质龙安抽1.5万株(投产后,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100多元),被群众喻为当“官”后回报百姓信任的“纪念林”。杨跃忠当“官”,栽植回报百姓的“纪念树”,拉着父老乡亲一起奔小康,实为为官者新事,任职者典范。我国国度偌大,人口众多,官亦多。如果诸官都能像杨跃忠同志那样,在新选任职、异地为官、加官晋爵之际,不言其表,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栽植“纪念林”,营造“致富树”.把当官的回报放在“绿山富…  相似文献   

6.
当“庄园主”的大学生张敏胜“种地苦,种地忙,劳劳碌碌一身脏……”种地人的这句乡村谚语,似乎仍述不清他们的艰辛和忙碌。他们捧“泥饭碗”的人生,大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江西省余江县林业局的大学生何浪兵却主动选择了这份艰辛和忙碌。他放弃县城优裕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老护林员松祥伯在嘹望台整整干了四十年,现在退下来了,还整日对山顶上那座用花岗石砌成的“炮楼”牵肠挂肚,特别进入秋冬时节,他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尽管新接班的小林是全场公认的最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又是他一眼相中的“乘龙快婿”,他还是不大放心。所以,他给小林下了死命令:无论什么时候,林区里有什么情况,都要及  相似文献   

8.
“锻炼”     
二、三年时间,B经理从科长爬上了第一把手的交椅。儿子也上了大学,真是春风得意!这日,在省城工作的三位同学和乡下当教师的一位同学来到他家作客,B经理生怕怠慢,接二连三地敬酒,一连喝了十多环,仍神态自若,众学友不禁大惊失色,都知道学生时代的B液酒不沾,工作后也只是偶尔喝一、二林应付一下,问及其缘由,B叹道:“我这酒是前几年早一顿、晚一顿练出来的、”那位在乡下当教师的同学接住话头说:“老同学,这几年锻炼的不简单,大有长进了!”“锻炼”@木人  相似文献   

9.
“小楼一夜听春雨”——多么诗情画意!廖添树却无意山中春雨“浪漫”,眉头越锁越紧。他拧开水龙头,看着水流逐浙变成“水线”,逐渐变成“滴答、滴答”的水珠。幸好,驻守深山护林30年,他对下雨天会断水早已能熟练处理。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廖添树,是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七星冲片管理站站长,把家安在桂东莽莽群山间。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后不满一岁,我妈就用一升小米求算命先生给看命。先生向我妈问清了我的出生年月日,算了算说:“你儿子是刀尖金命。”又说:“他命里克父母”。我妈求先生给出个解克的办法,先生对我妈说:“办法还是有的,你给孩子认个自然物的干妈,有可能就解了。”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省兴化市西郊镇,凡是熟悉水利站站长沙福珍的人,都觉得他有一股“钻”劲。 1998年,他从报上得知,发展意杨生产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他想:利用西郊镇众多的圩堤、垛塥种植意杨,不但能起到固堤的作用,而且能很好地发展水利经济。经过全站人员的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名机修钳工,受聘担任永州市木材总厂冷水滩贮木场技术股股长;他是一名基建主管,经手数百万元资金一尘不染;他是一名技术能手,多家企业用高薪请他、拉他、聘他,均遭拒绝。他说:我爱林业,我永远是贮木场的工人。他叫于建勇,永州市1996年“十佳职工”、湖南省劳动模范、199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外表上看,被岁月甚桑刻上了道道痕迹的于建勇似乎超过了巧岁的实际年龄。他1966年初中毕业,1970年到贮木场学钳工,于过拖轮轮机长、司机、机修班长,一直在一线滚打。为了当一名合格的工人,于建勇克服了劳动强度大、文…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最大的锅究竟有多大?《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上记载的大锅一次只能煮几吨食品。而非洲赤道附近有一口长和宽为数百米的大“锅”,它一次能煮上千吨鱼汤。这口“锅”就是基伏湖,它与基多诺火山为邻。每当火山爆发,火红的岩浆流入湖中,把湖水煮得沸滚,整个湖就变成了一口大锅,湖里的鱼都被煮熟了。所以每到这时当地的居民就纷纷来到湖边,边吃这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法烹调出来的熟鱼,边喝用世界最大“锅”煮出来的鱼汤。可惜这样白吃白喝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世界第一大“锅”  相似文献   

14.
在沂蒙山区沂南、费县、蒙阴三县交界处的五彩山下,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山村——沂南县双堠镇黑山安村。 20年前,黑山安利“穷山恶水种地难,十年就有九年旱。半月无雨苗枯死,一夜暴雨地冲完。” 1980年,当时被称“狂人”的王新宝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就有了一个“狂想”,那就是:“修路架桥,打开山门,治山治水,植树造林,发展畜牧,20年后人均收入超全县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用“互补基金”渡难关余昌军一位教师在办完公爹去世的互补手续,拿到500元补偿金后,深有感触他说:“以往死亡职工家属只能领点儿丧葬费,现在还能多得一份补偿金,参加‘互补基金’会真好”。“职工生活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会”是得耳布尔林业局在企业经济异常紧张,拿...  相似文献   

16.
1981年,云福祥当上了内蒙古最贫困旗县之一的和林格尔县县长。一上任他就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走遍了全县3400平方公里土地,“212”上不去,他就蹬自行车,自行车不行就步行。他看到全县510万亩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就占去70%,风蚀沙化又占去15%。摆在新县长面前的现实告诉他:只有治理水土流失,和林县才能发展。在县第六次党代会上,他与县里主要负责人通过讨论研究提出了“粮上增、牧上富、植树造林建宝库,多种经  相似文献   

17.
在一份油印的“长防”简报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则信息:今年5月下旬,威信县县委书记李星带领有关人员下基层,和群众共商长防林建设大计。这无疑是一则有价值的新闻。从得知这一消息起,我就想能见到李星同志,并能采访他。十分凑巧,今年7月底,在昭通市召开的云南省长防林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和他见面了。当我把采访的想法告诉他时,他再三推辞后,才勉强  相似文献   

18.
大兰旗乡脑包村农民贾登科是武川县首屈一指的林业大户。乡亲们夸他致富有远见。有人给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光他家的三十三万株落叶松,每株按三元计算,十年之后,他就可以成为赫赫有名的“百万富翁”。贾登科并没有什么神通广大的本事,只是深刻  相似文献   

19.
席金合 《国土绿化》2006,(11):30-30
甘肃省庄浪县万泉乡万川村,有个硕果累累的花果山,这就是村民兵排长万乔娃的家庭果园。看到这一喜人的景象,谁能不赞叹那开拓的艰辛、创业的胆识。穷则思变建果园那一年,万乔娃被任命为民兵排长。他的耳边一直响着乡人武部长“民兵要在致富奔小康中模范带头”这句话。他想:全家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吉林森工有限责任公司红石林业局批洲林场的退休工人、七旬老人赵希海荣获第四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退休前曾是远近闻名的伐木能手。退休后,他以一颗向大山“赎罪”的赤子之心年年义务植树。17年来共植树近11万棵,并全部上交国家。赵希海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从一个“伐木能手”到“植树大王”的转型,还上了他心中那份“心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