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关于太行山区抗旱造林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太行山区春季降雨量稀少,干旱期持续时期长,对造林成活极为不利,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必须采用适于干旱山区造林的新技术,经试验证明;采用整地保摘、地膜复盖、雨季播种和选用抗旱性强的树种造林等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0,(2)
1.适地适树是指应该将树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如刺槐、马尾松、臭椿等树种耐干燥,适宜栽在瘠薄的土壤上;柳树、枫杨等适宜在低湿的地方生长;泡桐、杨树、白榆等树种适于平原生长,在山地则生育不良。因此,造林应选择“乡土树种”,即在本地区分布普遍、生长旺、群众有栽培经验的树种。2.造林时间春季造林宜早,在土壤化冻后就可以进行。因为早春,苗木地上部分还未生长,而根系已开始复苏。所以,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属于阳性的树种。喜光性强.生长速度快、四季常青,能够抵御风沙与寒冷,我国有很多树种,且抗旱性较强的树种也比较众多,樟子松是其中的一种,它有特别强的适应能力.通常其它树种不能生长的地方.它完全可以生长.其寿命也远比一般树木要长些,一般可以达到150-200a.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营造城乡绿化和防护林优良造林树种.那么笔者通过造林工作中的经验,对樟子松造林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罗惠章 《乡村科技》2023,(3):100-102
松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树种。只有了解松树的生长特性,掌握其科学的育苗及造林技术,才能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从气候要求、土壤要求、抗旱性这3个方面深入分析松树的生长特性,并总结松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是适于生长在我国东北、西北、内蒙、华北广大地区的一个树种。它具有耐寒、耐脊薄、生长快、天然更新能力强等优点。在内蒙海拉尔的沙漠上,它茁壮成长,大片成林。因此,在沙漠、荒山和平原造林中,它是可选择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6.
荒漠沙区造林,树种选择是影响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抗旱造林实践经验,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栽植试验,对个乔、灌木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观察对比,经过分析,4个树种的抗旱适宜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梭梭、花棒、红柳、沙枣。  相似文献   

7.
正油松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树冠为塔形或伞形,大枝轮生,叶二针一束,果为卵圆形。油松抗寒能力强,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1林地选择油松对土壤养分和水分要求较低,适应范围很广,在岩化的土壤生长良好,不适于在过分黏重二排水不良的土壤生长。2造林方法油松造林方法通常有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植苗造林就是用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柳树是我国常见的造林树种,具有抗旱性能强,适应能力强,抗风性好,生长周期快,木材品质好的特点,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柳树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绿化造林树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文章主要根据内容树的生长习性,分析了具体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抗旱造林树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针叶树种的抗旱性显著高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中,油松保存率最高(84.3%);阔叶树种中,非主要造林树种的乡土树种野李子保存率最高(79.6%)。6种造林模式中表现最好的为模式二和模式四,即球花荚蒾、油松、暴马丁香、沙棘、华北落叶松混交;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野李子、山桃、暴马丁香混交。  相似文献   

10.
沙石河滩客土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土指用别处的土壤来改良指定地块的土壤,被利用的土壤就叫客土。2007年秋,木垒县政府将木垒县城西的西河坝河床,划定为2008年的义务植树绿化基地。待造林区域为荒废的沙石河滩,个别地方表皮有10-20厘米的土壤固定流沙,土壤层以下为渗露层,水分无法固定。采用客土法造林,选择抗旱性强的乡土树种白榆、山楂、山杏为主栽树种,辅助树种为海棠、山定子、桦树、长枝榆等,造林面积50多公顷。经过2008年夏季的生长管理观察,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等五种树种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树木的抗旱机制,文中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油松和水曲柳的抗旱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然失水不同时期,各树种的水分参数不同,其变化也不同,各时期均以水曲柳和落叶松失水速率最大,红皮云杉次之,樟子松和油松水失水速率最小;与之相关的其它水分参数变化快到慢的顺序也如此,落叶松和水曲柳的质膜相对透性较小,樟子松和红皮云杉较大,油松质膜相对透性居中;脱水对各树种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由强到弱信次为水  相似文献   

12.
磷营养对侧柏、樟子松、油松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自然干旱,人为控制磷肥的施加量,通过对油松、侧柏、樟子松3种苗木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等5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磷营养对3种苗木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磷肥后3种苗木所测指标值均较施磷前有明显变化,其结果导致苗木对水分胁迫环境下的抗旱性增强的程度为:侧柏>樟子松>油松.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美人松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以美人松二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美人松株高、茎粗及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对美人松的株高生长无显著影响,其它水分胁迫均明显抑制美人松幼苗株高生长,且水淹胁迫抑制程度大于干旱胁迫。水淹胁迫对美人松茎粗生长影响不显著,其抑制程度小于干旱胁迫。水分胁迫对美人松根冠比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荒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适应生存的能力,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造林树种的抗旱生理生态特性。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它们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了解其抗旱、固沙能力强弱,为选择适宜的固沙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树木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抗旱生理机能优于其它树种并有较旺盛的生长代谢活力,可作为干旱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油松耐干旱瘠薄的生理生态特性虽比樟子松差,但优于其它阔叶树种;小青杨在丘间低地生长较为旺盛。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北部地区樟子松引种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山西北部地区15年来引种樟子松的情况与现状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的现实生态条件基本上是接近的。惟年蒸发量与降水量相比,较原产地高出1—2倍,使其成为我省北部引种樟子松的主导生态因子。因此,在引种樟子松育苗造林时,采取复土防寒,防止生理干旱,是引种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樟子松在山西北部地区生长发育正常,高生长比原产地大17—90%,部分植株在10年生试花结果,根系极为发达,适于干旱地区生长。因此,樟子松在山西北部引种是成功的,对丰富我省树种资源和绿化北部干旱风沙和黄土丘陵区以及解决土石山区阳坡造林均有一定意义。引种的技术,除了必须进行复土防寒外;应避免在过碱性的下湿地种植;并且勿施碱性肥,以免加重土壤碱化;在育苗翌春,换床稀植,培育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引种种子来源的产地不明,应立即进行系统种源试验,为进一步发展樟子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PV技术对华北常见造林树种耐旱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运用PV技术研究了华北地区常见造林树种的耐旱性,结果指出:根据嫩枝生长初期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的大小被试树种耐旱性弱到强分组排序为5组:(1)臭椿,春栌,合欢,核桃,银杏,国槐;(2)刺槐,杜仲,枸杞;(3)白蜡,白皮松,沙棘,山桃,白榆;(4)樟子松,山杏;(5)侧柏,桧柏。  相似文献   

17.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幼苗生长规律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子松种子播种后,随着幼苗的出土,主根即以较快的速度下扎,2个月后幼苗根系已深入到10 cm以下的土层,抵抗力相对增强。樟子松播种苗和移植换床苗生长表现为第一、第二年生长缓慢,第三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迅速增加,进入速生期。苗木抚育管理中,春、夏季樟子松生长高峰期需水需肥量大,应及时灌溉和施肥,秋季苗木生长变缓,应适当控水控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幼苗越冬管理中的方法为土地冻结前灌溉、覆沙、覆土,笠年春季一般到4月中旬气温稳定时除去覆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章古台沙地3种针叶树生长规律。[方法]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油松(Prnus tabulaeformis)、赤松(Prnus densiflora)3种针叶树的解析木进行分析,比较3种针叶树的生长特点。[结果]8~16 a 3种针叶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快,16 a以后生长逐渐变缓。24 a以后赤松的树高生长比樟子松、油松快,32 a以后胸径生长比樟子松、油松快。樟子松和油松8~24 a时材积连年生长量增长较快,赤松在33~40 a时材积生长明显加快,最高可达0.014 2m3/a。[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针叶树种在沙地上的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引种驯化和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为中国北方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耐干旱瘠薄的优良特性,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显著。因此,樟子松这一珍贵资源的引种驯化与遗传改良极为重要,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樟子松的种源试验、引种驯化、遗传改良、良种选育、种质保存及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种质资源保存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种质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广阔前景,提出了优异种质创新利用的具体思路和对策,以期为拯救并保护障子松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地樟子松抗旱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红花尔基林场现有樟子松纯林82000ha,长势良好。但1986年6月至1987年5月,出现了大面积枯死现象,20年生以下的天然林枯死率100%。作者按林分年龄、坡向、坡位、坡度取样,分析了土壤含水量,调查枯死现象与林地环境因子和立地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证明,1986年的严重干旱使土壤含水量低于樟子松的含水量临界点,造成樟子松大面积枯死。1986降雨量为228.3mm,比年平均值334mm低105.77mm。在樟子松根系分布层中的含水量仅有2.288%~2.360%。郁闭度小或过大的林分因旱致死的多。天然林分因树木根系发育良好,其抗旱力强于人工林。混交林的抗旱力强于单纯林。20年生以下的林分旱死的多,10年生以下的林分旱死的更多。阴坡未发现受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