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玉米蚜发生动态的室外自然调查结果表明,玉米蚜在陕西关中的寄主植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高梁、莠子草、稗草、狗尾草、蟋蟀草、狗牙根及马唐草等。其在10月中、下旬迁入麦田,以无翅成蚜在小麦根际地下越冬。7月上旬迁入玉米田,发生高峰在玉米抽雄期和雌穗成熟前期,与寄主营养良好的生育期一致。有翅蚜的发生有3个高峰期,分别是7月下旬玉米大喇叭口期、8月下旬散粉结束雄穗逐渐干枯期和9月中、下旬玉米营养和气候条件恶化时。抽雄以前在玉米植株的分布由基部到心叶逐渐增多;玉米抽雄以后,由雄穗逐渐向下部移动。玉米蚜在玉米植株上的分布动态因植株的营养状况及气温变化而不同,一般主要分布于植株较幼嫩和隐蔽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控制和自然干旱条件下就玉米雌穗和雄穗生长发育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玉米植株上部节间、雄穗穗柄和雄穗长度不同程度地缩短,雄穗抽出缓慢或不能抽出,导致部分花粉在玉米植株顶部叶片形成的封闭筒内散落而成为无效花粉。干旱胁迫下雄穗分枝数和小穗数大幅度下降及雄穗长度的缩短造成的玉米雄穗花粉量明显减少,可供授粉的花粉量不足。与此同时,玉米雌穗生长发育亦受到干旱胁迫的严重影响,雌穗变短变细,基础物质不足,“库”容量显著缩小,而且,玉米雌穗花丝伸长速率下降或不能抽出。干旱胁迫下玉米雌穗和雄穗生长发育方面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玉米花期不遇,授粉受精不良,产量不可逆下降。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剂量的Co^60-γ射线慢照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活体植株,M1代苗期、雄穗分化期对3000Rad的处理剂量反应强烈。苗期3000Rad的处理植株除芯叶外,其它叶片皆被杀伤而萎蔫枯死;雄穗分化期3000Rad的处理植株的旗叶和雄穗严重缺失。雄穗分化期和雄配子四分体期玉米植株对射线反应敏感。合子期和雄配子四分体期出现的有益变异频率高于其他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浅谈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市玉米生产取得可喜成绩,农民从中获得收益.面积有了较大发展.玉米空秆是目前在生产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对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玉米空秆是指植株没有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没有结籽粒的现象,也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有雄穗没果穗;二是有雄穗也有果穗,但果穗不长大不结实。前者为完全性空秆,后者称不孕穗空秆。现就玉米生产中发生空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属禾本科玉米属.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而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苗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从玉米主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雄穗开始分化到雌穗抽出这一段时间是雄穗、雌穗发育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玉米植株开始拔节,长出叶片较长,内部的雄、雌花器官迅速分化,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加速.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叫玉米自交系? 玉米自交系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强制同一植株上的雄花和雌穗自交,为了防止混杂,在自交前必须把雄穗和雌穗分别套袋,然后把雄穗的花粉授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 玉米是花粉量很大的作物,一棵植株的花粉量足够多棵植株进行授粉。玉米雄穗的抽出需要消耗较多的养分,通常情况下,大量的花粉最终都是死亡。保留所有的雄穗会浪费大量养分,控制雄穗的抽出,提高花粉的授粉率,可以明显的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抗性与单位产量。本实验通过去雄与不去雄的小区对比,为玉米生产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玉米空杆原因玉米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公玉米",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的问题。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致使茎杆中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穗正常。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土壤瘠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育所需,生殖器官不能形成;二是管理跟不上,田间缺水少肥,造成植株早衰;三是  相似文献   

9.
重离子束在玉米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扩大玉米种质资源,用重离子^7Li和^12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胚,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7Li和^12C对M1出苗率影响不明显;重离子辐照后,M1代产生了5株黄化苗,6株雄性不育,2株无雄穗,1株抽雄期提早等多种变异植株、M2代获得了多穗玉米突变类型.变异材料可供进一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危害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粗缩病,其中以苗期至7叶期发病最盛。植株感病后,表现为植株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闻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得宽、短、脆。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发病早的不抽穗,发病晚的雄、雌穗虽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结穗,  相似文献   

11.
1玉米丝黑穗 1.1症状.只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黑粉一般黏结成块,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雄穗发病的植株一般无雄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病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时雄穗抽出后小花畸变为叶状物.连作地、播种过深、土壤干燥都有利于浸染发病.  相似文献   

12.
用Co^60-γ射线慢照射处理玉米自交系不同生育时期的活体植株,结果表明,雄穗分化期处理植株当代的形态变异影响最大。活体照射可增大变异幅度,扩大变异谱,提高有效变异频率,增加选种效果,照射的适宜时期为雄穗分化开始至授粉结束这段时期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在生长中往往出现空秆,即出现不结穗或结穗不结籽粒的现象,是影响玉米单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玉米出现空秆原因及预防措施。一、产生原因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雄穗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14.
<正>1玉米瘤黑粉病1.1发病症状。在玉米植株的地上任何幼嫩部位都能受害,抽雄穗前后症状逐渐明显,受害后植株畸形组织因病菌的刺激而膨大成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瘤,茎节和果穗部病瘤较大,外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雄花受害病瘤长成圆形或角状,有时数个病瘤聚集成堆,叶片病瘤小而多。1.2发生规律。主要是玉米瘤黑粉病中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所致。次年厚垣孢子萌  相似文献   

15.
玉米穗期是指拔节一抽雄这段时间,是茎叶生长旺盛、雌雄开始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耗水量最大、需肥量最多、病虫害多发期,决定有效穗数和粒数,植株生长发育好坏,对玉米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一生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三个阶段,苗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拔节的生长阶段;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期间的生长阶段;花粒期是指从抽雄到收获的生长阶段。玉米穗期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地下部次生根层数和根条数、地上部茎秆和叶片生长迅速;与此同时,玉米雄穗和雌穗相继开始分化和形成。因此,穗期阶段是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生育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的关键时期,氮  相似文献   

17.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表现为玉米植株矮缩、叶片宽短僵直浓绿、节间粗短、顶部叶呈簇生状如君子兰。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一生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三个阶段,苗期是指玉米从播种到拔节的生长阶段;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期间的生长阶段;花粒期是指从抽雄到收获的生长阶段。玉米穗期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器官生长旺盛,地下部次生根层数和根条数、地上部茎秆和叶片生长迅速;与此同时,玉米雄穗和雌穗相继开始分化和形成。因此,穗期阶段是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生育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的关键时期,氮  相似文献   

19.
玉米植株营养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春玉米植株不同生长期及成熟期各结构部位的营养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玉米雄穗在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2.53%、11.03%、10.45%和8.95%;籽实成熟期为4.24%.叶片:全绿叶、1/3黄叶、2/3黄叶和全黄叶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0.96%、5.70%、3.42%和2.55%.植株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随植物的成熟递减,而粗纤维、粗灰分同时随之递增.玉米植株从生长期至成熟期其营养含量从高到低依次大致为雄穗、叶片、茎、秆和苞叶.产量以茎秆最多,叶片次之,雄穗最少.因此,在不影响玉米籽实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早期收割利用玉米雄穗、叶片、茎秆,对提高玉米秸秆的生物价值及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杀雄剂SQ-1对玉米的杀雄效果。[方法]对5个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2、德农20、吉祥一号、郑单958、蠡玉)在散粉前7 d喷施浓度为5 kg/hm~2的SQ-1处理,利用离体萌发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TTC染色法3种方法分别鉴定花粉活力,并对比分析其穗型、顶端雄穗育性以及植株整体生长情况。[结果]经SQ-1处理的玉米植株,其穗小且籽粒少,顶端雄穗花粉数量少且活力差,花粉粒活性变弱。[结论]SQ-1对玉米花粉有较显著的杀雄效果,可以作为玉米化学杀雄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