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汝阳山区小流域治理投入产出数学模型陈维杰,李重新,赵建立,徐光恩(河南省汝阳县水利局,471200)水利、林业、农牧三部门共同投资及受益农民投工是汝阳山区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个时期内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投资、投工形式。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合理界定三...  相似文献   

3.
4.
<正>团圆坡小流域地处莱芜市东部山区,流域面积3km~2,团圆坡村座落在海拔500m的青石山坡上。十年前,团圆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到处是荒山  相似文献   

5.
持续发展是小流域治理的主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丘区小流域存在的基本问题是自然、经济条件恶劣,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教育投产少,人口过多和化素质低,这一严峻现实不允许小流域治理走高投入产出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小流域治理应在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阶跃性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小流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劳动力、投入、科学技术的潜力和某些资源的潜在生产力,以求得小流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在获得短期效益的过程中,不损害后代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山区经济的增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山区经济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正是山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小流域综合治理概括地来讲可分为四个导次,即梁峁,塬面建设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陡坡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沟川筑河坝,格坝,淤滩造地,沟底修筑谷坊,淤地坝等,四个层次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三大效益兼顾,形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通过治理,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产业结构,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研资料,对绛县山区小流域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与成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加强管理、加大宣传、强化领导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东砂石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的蓄水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东省临朐县辛庄水土保持试验站营造的5种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蓄水效益。结果表明:刺槐、五角枫、黄连木等阔叶树种林分的枯落物多,枯落物腐烂分解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良好,增加了土壤蓄水量,3种阔叶树种林分与对照(各林分类型附近立地条件相同的荒坡)相比增加的土壤饱和贮水量以刺槐林的最大(为549.8 m3/hm2),其次是五角枫林(为416.9 m3/hm2)和黄连木(为392.3 m3/hm2);而黑松、侧柏等针叶树种林分相应地增加土壤饱和贮水量较少,分别仅为257.9和223.7 m3/hm2。通过对枯落物已分解层蓄积量与0~20 cm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已分解层蓄积量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相关性,与土壤密度、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毛管孔隙度相关但不显著。计算结果显示,5种林分类型的土壤蓄水效益表现为刺槐林>五角枫林>黄连木林>黑松林>侧柏林。  相似文献   

9.
潍坊市南部山丘区小流域治理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以来 ,潍坊市对其南部山丘区 19条小流域进行的重点治理 ,以改土、植树为重点 ,科学规划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形成了“山顶水土保持林、山腰经济林、山脚坡改梯果粮间作”的综合治理格局 ;加强领导、注重科技培训和发展水保产业保证了治理开发效果 ,使各小流域成了山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样板。  相似文献   

10.
那木风蚀小流域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木风蚀小流域土壤风蚀严重 ,经采取封、堵、拦等措施对其进行治理、开发 ,形成了乔、灌、草、田复合型生态经济体系。植被覆盖度已由治理前的 0~ 30 %恢复到 82 6 % ;风蚀得到了控制 ,风蚀模数比裸沙地 (对照 )减少了 94 6 %~ 99 7% ;林内 1m高的风速降低了 42 9%~ 72 2 % ;农、林、草各类沙地每公顷年均净效益为 1 1 0 8~ 6 0 65元  相似文献   

11.
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特征,近年来云南山区小流域沟道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逐年加剧,损失了珍贵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山区小流域河流入江口和进入平坝地带的优良土地,云南在部分沟道兴建了一些坝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介绍了云南山区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的规划步骤、作用成效,提出了坝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区小流域灾害危机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省山区小流域的主要致灾因子是暴雨强度大、地质隐患多、水土流失严重、防洪标准低、预警手段落后和群众防灾意识薄弱。山区小流域灾害的控制和管理属于危机管理的范畴 ,其主要内容包括 :制作山洪灾害风险图、建设监测及预警系统、编制防灾预案、科学开展灾情调查及灾后补偿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科学开展小流域灾害危机管理更加有利于全局与长远利益的工程措施布设 ,全方位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促进山区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流域坝系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甘肃省渭源县唐家河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实际,分析了在建设淤地坝过程中所遇到的土壤侵蚀模数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审批、坝系工程布局与配置和淤地坝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域机构作为建设单位,开展小流域坝系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涉及到传统理念的更新和已有管理体制的变革。对此,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局应运而生,就小流域坝系建设管理开展了研究与探索,从“法人责任制”的实现形式、创建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招标投标机制的实施方法、资金运转程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新的做法,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太行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系指小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和途径。它应具有稳定、自我调节、演进三个标志,形成一个低耗、高效、稳定、优化的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其建模方法包括综合调查与分析、系统开发与治理规划、防治开发体系与模式设计、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四个部分。以小流域生态经济理论作指导,石家庄地区在太行山中段建立了12个综合治理开发试点,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罗家坡小流域总面积39.2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2.15km2,占到总面积的82%。作为湫水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柳林县北山项目区的9条流域之一,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综合治理的思路,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多元投入,强化管护,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543hm2,占到计划任务的103%。其中,新修水平梯田45hm2,栽植经济林271hm2,营造水保乔木林329hm2,灌木林214hm2,种草196hm2,实施封禁475hm2,新打道路集雨旱井87眼,修筑淤地坝10座,改造道路24km,修建临时引水上山工程2处,建成山顶景区公园2处,实现了打造精品流域、建设精品工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太行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划分了河北省太行山区小流域类型及其立地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区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治理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分析比较,提出了一套适合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区,石灰岩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北京山区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分级是制定小流域治理规划和措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治理效益。结合北京山区实际情况确定了用于评价小流域是否生态清洁的8项关键指标,并在对指标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而根据8项关键指标达标的情况,将小流域分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和非生态清洁小流域,揭示了小流域建设中存在的薄弱部分。同时,采用相对评价的方法开展了小流域生态清洁程度的分级研究。根据11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将小流域按生态清洁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生态清洁1级"至"非生态清洁5级"10个级别。  相似文献   

19.
小流域坝系中单坝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上下游坝的防洪标准、枢纽组成、建设顺序、淤积年限等情况,才能保证坝系的安全和稳定。提出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土石山区土地适宜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土层厚度、地面坡度和土壤种类,据此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