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国华 《福建畜牧兽医》2003,25(5):27-27,28
2001年4月中旬,本人诊治一起羔羊急性病例,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羔羊溶血性链球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我镇养羊户陈某饲养羔羊26只,发病15只,急性死亡5只,其余病羔经用青霉素、卡那霉素和SMP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四蒲合剂治疗,效果明显。2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的羔羊体温升高到41℃以上,病羔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窒息而死。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停食或减食,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粪便有粘液或血液,四肢一处或多处肿胀,卧地不起或跛行。3病理剖检剖检病死羔羊,见血液凝固不良,心包积液,有的心包、胸膜有大量…  相似文献   

2.
1初生羔羊的护理羔羊产出后,首先把其口腔与鼻腔中的粘液掏出擦净,以免因吞咽羊水而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的粘液,应及早让母羊舔净,既可促进新生羔羊的血液循环,防止由于体温散失太快而造成羔羊死亡或受凉感冒,又有助于母羊认羔。如果母羊恋羔性弱,可将胎儿身上的粘液涂在母羊嘴上,引诱其舔净羔羊体表的粘液。如果母羊不舔或天气寒冷,可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2017年5月肃南县一养殖户饲养的约120只母羊,所生产的95只羔羊,出生3天后陆续发病,已死亡19只。2临床表现疾病初期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下降或停止吃乳。有的羔羊发生持续性腹泻下痢,粪便有的稀薄如水,有的稠如面糊,其中含有粘液、血液和气泡,同时伴有恶臭,羔羊脱水严重,病程较短,很快死亡。有的羔羊腹胀但不腹泻下痢,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体温不升高、24h内死  相似文献   

4.
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羔羊,临床以真胃和肠道的消化、蠕动、分泌、吸收和排泄机能紊乱为特征.本病常见并易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疱不彻底,羔羊必然发育不良,抵抗力低下,罹患肠道疾病,死亡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5.
有些初产母羊,由于母性不强,不仅不舔食所产羔羊身上的粘液,还拒绝给羔羊哺乳,甚至还顶撞、踩压羔羊。遇有这种情况应采取如下的措施:l 将羔羊身上的粘液抹入母羊鼻端、嘴内或将羔羊身上撒些麸皮诱使母羊舔食。如果母羊仍不肯舔食羔羊身上的粘液,应尽快用干布或用草把羔羊全身擦干,辅助羔羊吃饱初乳。2 将母羊放人带隔栏的固定小圈内,或将羔羊单独放人暖室。暖炕及小隔栏内,每隔2~3h哄起母羊1次,强迫母羊给羔羊喂奶。经过5~7d的母子小圈饲养和强制喂奶,即可使母子相识与亲和,绝大多数弃羔母羊便会认羔哺乳。3 对认羔母羊,要及时赶出…  相似文献   

6.
正羔羊是指出生0~4月龄的羊。羔羊的饲养,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而且影响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科学的管理是减少羔羊发病与死亡,提高成活率的关键。种养结合,舍饲养羊已逐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羊粪尿氮、磷、钾的含量很高,是优质有机肥料,对改善土壤结构,改良盐碱土质有显著效果。1初生羔羊的接产母羊产出羔羊后,要立即清除口、鼻粘液,使羔羊呼吸畅通。羔羊吸入粘液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迅速把羔羊两后肢合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本县某养羊户共养羊51只,1997年3月1日前后发现多只羊发病,症状相同,在10日内死亡6只,其中1岁羔羊3只,3~5月龄羔羊3只,死亡时间均为发病后1~2天。2临诊症状病羊表现为不食,精神萎顿,咳嗽,鼻流粘液,有时出血,口吐白沫,肚胀;初...  相似文献   

8.
"胀肚"是临床上对肠鼓气俗称.初生羔羊饱食后,喜卧于草地或阴凉处.时间长了胃肠蠕动机能减弱,乳汁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停滞在肠内的食物发酵或由于肠球菌大量增殖,就会产生过多的气体而"胀肚".发病羔羊腹部迅速增大,导致持续性腹痛.常于数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9.
有些初产母羊产羔后,由于母性不强或其他方面原因,不仅不舔食所产羔羊身上的粘液亲护羔羊,还拒绝给羔羊哺乳,甚至还顶撞、踩压羔羊。遇有这种情况,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羔羊,临床以真胃和肠道的消化、蠕动、分泌、吸收和排泄机能紊乱为特征。本病常见并易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疱不彻底,羔羊必然发育不良,抵抗力低下,罹患肠道疾病,死亡率也很高。在羔羊消化不良诊治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羔羊佝偻病是一种骨组织发育不良引起的疾病,当怀孕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欠佳或羔羊出生后的饲料配比不均衡时容易出现。羔羊患病后通常不能自主站立,多关节的软骨发生病变,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本文从羔羊佝偻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诊治方法 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养殖户合理预防羔羊佝偻病。  相似文献   

12.
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疾病抵抗力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甚至出现死亡。新生羔羊在治疗时比较困难,用药剂量不易掌握,应做好羔羊的护理和疾病的预防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窒息羔羊窒息指的是由于母羊难产或羔羊吸入羊水,使刚生下羔羊在短时间内闭眼,口唇青紫,呼吸呈喘息状或呼吸微弱甚至完全停止。羔羊心率不规则,喉头气管有水泡音,咳嗽,四肢无力,口腔和鼻腔有粘液或羊水。  相似文献   

13.
初生羔羊消化不良是高寒地区乡村饲养的新生羔羊较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羔羊胃的蠕动、消化、分泌、吸收和排泄机能紊乱为特征,多发于2~7日龄的羔羊。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若救治不及时死亡率很高。笔者在山区农村的羊病防治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病初羔羊表现精神不振,头低耳耷,弓腰缩颈,眼半闭,反应迟缓,吃奶减少。随后病羔精神沉郁,卧地不起,耳鼻发凉,口温降低,口流清亮黏涎,头弯于一侧,不吃奶,目光淡漠,反应迟钝,眼球下陷。多数病羔后期排出淡黄色或乳白色糊状粪便,有奇臭味,…  相似文献   

14.
一、羔羊拉稀c此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羔羊过饥、过饱.母畜营养不良,饲料中缺乏某种元素,母羊乳房不洁净,羊圈阴冷潮湿,气候突变等都会引发此病。症状:急性发病后2~4小时死亡,一般是在放牧前和放牧中死亡。发病慢的,呆立不动,口鼻流出透明的粘液,有时排出带血稀粪。发病后期,病羔腹部膨胀,口鼻粘膜发紫,一般发病6~12/J‘时死亡。防治此病重在预防,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在产羔前要把母羊乳房擦洗干净,要保证羔羊不饥饿、不过他。发病后通常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氯霉素每公斤体重003克,每天肌肉注射2次…  相似文献   

15.
1 病因 羔羊痢疾是由于新生羔羊感染了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集中产羔区 ,主要侵害出生后1周以内的羔羊 ,多为消化道及脐带创伤感染。2 症状 羔羊病初精神委顿 ,低头拱背 ,不吃奶。之后很快发生持续性剧烈腹泻。粪便初为黄色糊状 ,后呈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并带有气泡、粘液或血液 ,恶臭。羔羊逐渐衰弱、脱水、卧地不起 ,如不及时治疗和认真护理 ,常在 1~ 2d内死亡。尸体剖检 ,可见胃肠充血、出血、肿胀 ,粘膜出现溃疡 ;胃肠充满乳样内容物 ,有时内容物呈血样颜色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6.
正羔羊出生后,要立即清除口腔中的粘液,并在母羊舐干羔羊的同时帮助擦干。健康的羔羊生后很快就能站立起来找乳吃。应当在羔羊生后30 min内吃饱第一次初乳。初乳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免疫物质,对增强羔羊的抵抗力和促进羔羊排出胎粪,都有重要作用。羔羊脐带最好任其自然中断,或捧起羔羊慢慢牵引,促使脐带自断,不需要用手撕或用剪刀断。脐带断处立即涂5%的碘酊或2%~3%  相似文献   

17.
羔羊出生后,常呈现各种病态。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抢救,多能治愈;否则因发病急,往往很快死亡。现介绍以下几种羔羊病的抢治方法,以供参考。假死一、症状羔羊产出后不呼吸,躯体软瘫,反射消失,闭目,舌外露,口色发紫,口、鼻腔有有粘液,心脏跳动微弱。二、治疗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初生羔羊的死亡,严重地影响着牧区养羊业的发展。所谓初生羔羊一般是指出生后1~7d之内的羔羊,初生羔羊内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够完善,消化机能较弱,极易发生消化不良,其表现为胃肠道消化、吸收、蠕动、分泌、排泄及消化道粘膜感受性扰乱,伴发奶结或粪便拉稀等病理症状,无传染性。本病常见并易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易造成羔羊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罹患肠道疾病,死亡率也很高。本文在高寒牧区初生羔羊消化不良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胀肚”是临床上对肠鼓气俗称。初生羔羊饱食后,喜卧于草地或阴凉处。时间长了胃肠蠕动机能减弱,乳汁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停滞在肠内的食物发酵或由于肠球菌大量增殖,就会产生过多的气体而“胀肚”。发病羔羊腹部迅速增大,导致持续性腹痛。常于数小时内死亡。(一)病因主要发生在母羊奶较多的羔羊。羔羊往往贪食,饱食后不愿活动,当胃肠机能减弱时,积聚在肠道的内容物分解发酵,或由于肠球菌过量繁殖,迅速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等)。由于气体刺激肠黏膜的感受器肠壁扩张、反射性的引起肠管痉挛性收缩,排气机能出现障碍,肠内产气和排气过…  相似文献   

20.
1.保证羔羊呼吸。羔羊产出后立即用干布将口、鼻腔、耳内粘液擦净挤出,如遇胎膜未破者应先撕破胎膜,以利羔羊呼吸。 2.如遇假死,要及时抢救。方法是:先将羔羊两后腿提起,轻拍胸部或背部挤出咽喉部羊水,再将羔羊放在前低后高的地方,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也可用棉球蘸些碘酒或酒精滴入鼻腔刺激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