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罐头瓶制作食用菌原种或栽培种,由于瓶口大,极易感染杂菌。但把装好料的罐头瓶用12厘米见方的双层薄膜和橡皮筋封口,在薄膜中间打一直径1.5厘米的接种孔,用医用胶布封严后,常压灭菌8  相似文献   

2.
贵刊84年第1期介绍了王国昆写的“罐头瓶栽食菌简易封口法”,阅后觉得瓶盖要事先开孔贴胶布,工序繁琐,不利于提高效率,且成本较高。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用纺织厂拆包后的塑料编织袋,将其剪成比瓶口略大的方块用来封口,再用废弃的人力车内胎,剪成宽0.7厘米左右的圆圈扎紧。  相似文献   

3.
封口前,直接用小刀在园筒胶布的边沿斜切小口,按照3.3厘米左右的弧长等分园周。为了解决内外周长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将一卷胶布分做几层切口。切口后,挑起胶布的一角撕下,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过火加热(消毒)后粘贴在接种口上压平。采用此法,每生产一万袋食用菌可节省用工15个,还可以把因胶布带菌和封口质量  相似文献   

4.
袋栽银耳一般都是采用胶布封穴口。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种封口法在消毒、搬运过程中,常因受潮、碰撞而引起胶布翘边,形成缝隙乃至脱落;接种后不便观察检查菌种块的萌发情况。为此,我们改用了薄膜封口。试验表明,薄膜封口粘合牢固,  相似文献   

5.
用试管培养母种是人们常用的方法,但种量少,操作环节多,费用高。经过本人大量试验认为,用罐头瓶培养母种,接种污染率仅在2%。对平菇、香菇、木耳、猴头,灵芝等菌种试接都收到很满意的效果。方法是:在培养基做好时趁热倒入罐头瓶内,深度1厘米左右,消毒接种。罐头瓶制作的母种生  相似文献   

6.
用罐头瓶做平菇制种容器,装接方便,但因口面大污染率较高.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最佳封口方法,每年接种上万瓶,污染率保持在1%以下.现简介如下:1制栽培种 用一层12cm~2的塑料膜或方便面包装封口,再用小绳打活扣扎紧,按常规接种,发菌5天后用手轻轻转动盖膜以利通气.约10天菌丝即可长满瓶.  相似文献   

7.
菌种瓶塞常规法是用棉塞,但后期易于感染;用牛皮纸封口,水分较易于散失。我们用聚氯乙烯薄膜封口,效果良好。具体方法:将薄膜剪成16×16厘米,放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袋栽榆黄蘑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几种不用套环省料、省时、透气性好的封口方法。 1.别针封口:装好料后,将袋口合并对齐,向下折叠1.5cm左右,然后向折叠的一面卷成圆筒,接头重叠2cm左右,用直别针别住重叠处即可。 2.胶布封口:装料至适当部位,压平表面后,料面离袋口的距离约等于袋的直径。先将一面折向对面,再旋转60度折另一面,剩下的一面往回折,然后用胶布粘住接头即可。 3.摆放封口:操作要求同胶布封口法,但不封胶布,只在灭菌时袋口与袋口相对挤紧,接种后培养时,仍将两袋口相对放置。 4.玉米芯封口:适于发酵料开放式接种。边装料边层播菌种,最后袋料中央扎孔,再在穴中补菌种,或装满袋整平料面中央扎孔,往表面和孔里接菌种,将袋  相似文献   

9.
袋栽银耳装料打接种孔后,一般都是用医用胶布封口,成本高。为此,我们改用塑料薄膜(地膜)封口,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先将地膜用高锰酸钾液洗涤晾干,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后按接种口大小适当放大剪裁备用。袋装好后,打上接种孔直接置消毒锅内灭菌。  相似文献   

10.
袋栽或瓶栽银耳时,其接种穴的封口,大多数单位或个体户一直沿用医药用氧化锌橡皮胶布。其粘结度虽然牢固,封口效果也较好,但是每千袋(一间屋的料),大约需用氧化锌胶布5筒以上,价值30—40元左右。使用胶布封穴,手续十分繁琐。为了探索一个比使用胶布简便和能降低成本的方法,我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  相似文献   

11.
看了贵刊1985年第一期上刊登的《菌种瓶薄膜封口法》一文,觉得我这几年搞菌种,也一直采用薄膜封口,但与该文谈的方法有别,愿借贵刊一角谈谈,以与食用菌爱好者交流经验。我采用的方法是: 1.聚丙稀塑料薄膜封口菌种瓶装料以后,即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封口,高压灭菌后,直接放入接种箱内,消毒、接种。 2.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封口菌种瓶装料后,用一层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和一层牛皮纸封口,经高压灭菌,于接种后将牛皮纸拿  相似文献   

12.
(一)减少香菇袋感染的五条诀窍1.装袋时应装紧为好,如果装的太松,培养基与薄膜之间会产生空隙,接种时容易吸入空气发生感染。2.菌筒的接种孔直径应与接种针的直径同样大,或接种针大于接种穴0.1厘米,接种时接种块要露出接种穴0.2厘米,这样接种穴封满不易感染。3.灭菌后退灶时应逐袋检查每一个接种穴的胶布是否密封或菌筒有无破裂,如有上述情况应趁热将不密封处贴封,同时切勿被小雨淋湿胶布引起感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杂志曾两次登载过罐头瓶封口法(见84年第1期和85年第2期)。我们是采用四层报纸(12厘米见方)和棉绳缠绕两道扎口进行封口的。实践表明,此法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经济实惠,效果好。具体作业时,棉绳缠扎松紧要适当,切勿太紧,高压(或常压)灭菌时放气不能过急,以防气体冲破报纸。接种时连纸带绳同时揭开一部分,接种后再将纸盖复原。出锅时如果见报纸有破裂,应趁热将缝口按平。为防料内水分过度蒸发,待菌丝布满料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用750毫升菌种瓶或罐头瓶制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较为普遍,但常因接种室(箱)灭菌不彻底或漏气而感染杂菌.为此,笔者在如何提高接种成功率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把它介绍给大家.(一)草木灰封料面法按常规装料、打接种孔后,沿接种孔边缘撒一层薄薄的新鲜干草木灰(或生石灰粉).然后用两层牛皮纸外加一层塑料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15.
用广口瓶制种,接种后一般是用薄膜扎绳封口,菌种的培养时间较长。为了缩短菌龄,我们根据平菇抗杂菌能力较强的特点,进行了“松口”培养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方法:于1985年9月2日按常规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分甲乙两组各70瓶。接种后用绳扎紧薄膜封口,分别置于事先用药物彻底消毒过的同一培养室,在24~27℃下培养。待菌丝长过瓶肩  相似文献   

16.
段木栽培黑木耳接种后通常是用树皮盖、黄泥等封口,操作繁杂,成本高。为此我用玉米芯作封口材料进行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具体做法是:选无霉变的干玉米芯,将其置于接完种的孔口上,然后用接种锤砸一下,即完成封口作业。1000段1.2米、直径8~10厘米的耳木,只需2麻袋玉米芯。不仅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3年3~8月进行了多次玉米芯粉栽培银耳试验,现将8月份的试验结果简介如下:先将新鲜王米芯粉碎,再按玉米芯粉70%、麦麸25%、石膏1.5%、蔗糖1.5%、黄豆粉1.5%、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0.2%的配比调制培养料,含水量60%。拌匀料装入500克罐头瓶中,每瓶装干料0.25斤,料中央打接种穴,用薄膜封口,常规灭菌、接种。每瓶栽培种接50瓶,培养40天后采耳。以新木屑、陈木屑、豆秆粉、麦秆粉为对照,每种料均  相似文献   

18.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19.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我们对猴头野外培养作了初步探索,从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做法简介如下。 (一)供试材料:母种与原种按常规方法制作。培养容器为罐头瓶,用聚丙烯薄膜封口。培养料配方(按100瓶计算),棉籽壳13.72公斤,石膏粉0.14公斤,白糖0.14公斤,食醋0.98公斤,拌匀后堆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