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感于日本进口一次性筷子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5%,有足够的林业资源来制造一次性木筷,但该国使用的筷子,却全是从别国主要是从我国进口。作为一个林业资源相当丰富、制造业极为发达的国家何以花大量外汇进口制作工艺简单的木筷,使自己成为世界上进口一次性木筷最多...  相似文献   

2.
陈画 《国际木业》2006,36(7):34-35
中国政府为了保护森林,于2006年3月加强了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限制。为此导致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价格上升了50%,因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99%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人每年用掉的中国产一次性筷子相当于200万棵树木。统计显示,日本每年消费252.55亿双筷子,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用掉近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年进口大约240亿双,从中国的进口量占其总进口量的99%。据有关人士介绍,一般生产一万双筷子就要砍伐一棵成年树,按中国以往每年对日出口20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算,那么,每年至少需要大约200万棵成年树,要砍伐掉数万平方千米的森林。  相似文献   

3.
孟刚  李永锋 《森林工程》2001,17(4):21-22
筷子是我国人民必备的餐具之一,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向高品位的工艺和健康卫生的方向发展。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生产的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厂家的大批上马,虽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濒临枯竭的森林资源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保护生态环境,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发挥作用,作对伊春市的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企业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产业》2009,(10):62-64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此巨大的消耗量,足以显示出人们日常生活对其的需求度,另外需要生产400亿双一次性筷子用于出口,赚取大约3亿美元的外汇,解决10万林业产业人员就业,按理应当能将其发展成为林业产业中朝阳产业。目前,一次性筷子由于行业发展的良莠不齐,存在着种种问题,成为“浪费资源、破坏健康”的“过街老鼠”,本刊编辑部收集罗列了坊间和业界正反双方代表性观点,以期促使一次性筷子能真正成为健康有序发展的现代林业产业。  相似文献   

5.
从筷子到肺的思索□李海呜一次性筷子的问题终于被不少专家提了出来。据调查,发明一次性筷子和生产一次性筷子机器的某国,自己却只进口别国产的一次性筷子,而从不在本国生产这种筷子;不仅如此,购进的筷子在使用后又统一回收用于造纸,最终是筷子等于白用,造纸原料也...  相似文献   

6.
救森林及其他──从一次性木筷谈起文洁若我一直以为一次性筷子是用劣质木料做的,小时在日本也曾用过。近年来,每逢使用它,总认为这样干净卫生,应该提倡,可是自从读了《工人日报》记者李海强所写《小小木筷发出的沉重警告》(1997年2月15日)一文后,不禁一阵...  相似文献   

7.
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是450多亿双,需要砍伐2500多万株树。另外,中国还向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出口150亿双木筷。国外媒体称,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中国将在大约10年后消耗掉大部分森林。这一信息警示我们,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林生 《国际木业》2008,38(6):26-27
据国家海关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见下表),今年以来,我国木筷、竹筷出口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略有增加,出口价值金额及单价水平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今年1—2月份,我国一次性木制和竹制筷子出口总量为23161.71t,同比2007年的22866.88t以较小幅度增加了1.29%;  相似文献   

9.
这期的选题编辑部将注意力关注在筷子上,准确地说是一次性筷子。筷子是我们每天都接触的,对于它,之前看过一段感性的比喻:“男人是一根筷子,女人是一根筷子,两根筷子有缘握在一起,成为一双筷子,那就是爱情。一双筷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把美好的日子夹起来,送进我们的口中。”这估计是对筷子最浪漫的诠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当今年的特大洪水向我们发出“保护森林”的急切呼唤时,不久前《光明日报》又登出一条消息,披露了一组发人深思却闻之已久的数据: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是13%,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65%;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向日、韩出口150亿双一次性木筷。我国生产一次性木筷的工厂已超过1000家,每年生产450亿双一次性木筷,年耗木材166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6,(21):F0004-F0004
俄罗斯《林业报》2006年4月8日报道:阿穆尔河沿岸地区别洛戈尔斯克的居民现在开始生产中国筷子,中国专家培训俄罗斯妇女从事这一生产。近期内,别洛戈尔斯克就可向中国出口500万双优质木筷。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北京林业大学快餐食堂,每天消耗一次性木筷约5000余双,用后丢弃,到处可见。该校环保组织对此尖锐指出:师生在此专心研究、学习如何加快造林,绿化祖国,却天天在此大量消耗珍贵的森林资源,一天5000双木筷白白浪费,能不痛心吗?!漫画警示,全校震惊。从此,师生对这类筷子自觉罢用,很快,一次性木筷便在绿色校园内悄悄地消失了。笔者对此义举,甚为赞赏。北京林大为何要对一次性木筷“罢筷”呢?他们调查取证,令人惊震。其一,目前,我国有300多家生产厂,每年生产的产品──一次性木筷多达450余亿双,“吃…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筷子,我国媒体和民间一向多有微词。我一向不以为然,认为是不了解情况的人们的想当然的意见。但最近看了《光明日报》驻日记者的一个材料后,我认为应当正视和用辩证的态度反思这个问题,一味地反对或赞成都不合适。  相似文献   

14.
全国每年消耗的木制方便筷上百亿双,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方便筷,需要一棵三年生长的杨树,全国每天生产方便筷要消耗森林 100多亩,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 经过近3年的研究,福州兴创轻工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淀粉、植物纤维筷子。该项技术产品系由玉米淀粉或番薯、大米等其他淀粉制成,既具有塑料的刚性强度,又具有陶瓷的洁白、光亮,可一次性使用,也可长期反复使用,并且可加入谷壳、玉米秆、稻草等植物纤维生产。该产品解决了生产淀粉植物纤维筷子久放后会弯曲变形的难题,产品符合国际食具卫生标准。淀粉植物…  相似文献   

15.
出访日、韩归来,直想对筷子发点议论。自我初祖炎黄开启明以来,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三餐用筷,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诸多明行为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惟有这简单的筷子两根依旧,三餐熙用。秦汉时期,使东渡,将华夏明传入东邻,其中也将筷子化带去。筷子虽小,不  相似文献   

16.
草明 《国际木业》2007,37(8):21-23
去年以来,我国政府对人造板、木地板、一次性木制筷子、红木家具、木门、木窗、木片等一批木材制品进行了一系列加征消费税、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出口关税,以及禁止非进口木材制成的红木家具和一次性木筷出口等税收政策的调整。从今年上半年我国木材及其制品的进出口形势来看,国家频繁调整木材制品税收政策的初衷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筷子是我国一种传统的主要餐具,一般用木材、竹子及其硬质无毒的材料制成,这类筷子造型美观、耐用、价廉,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长期反复地使用,尤其在食堂和餐馆,它的洗涤和消毒便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洗涤不净或消毒不彻底便会成为某些疾病的传媒,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为了进食的安全性,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筷子一盘用木材制做,看起来似乎洁净,它在减少某些消化道疾病的传染方面起了作用,并给进餐者一定的心理安慰,实际上这种一次性筷子在加工过程和运输、销售过程中早已受到很大的污染,它对疾病的传播存在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饭馆里就餐,使用卫生筷子的多起来了。所以叫卫生筷子,因其只使用一次即抛弃,很合乎卫生要求。卫生筷子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设备制做的.其原料是用无异味的桦木。在日  相似文献   

19.
叶木 《国际木业》2007,37(9):54-55
今年以来,在我国一次性木筷出口不断出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竹筷出口形势却红火起来,出口总量逐月增加,根据国家海关统计的数字,截止到今年6月底,我国出口竹筷总量已经达到28054.59t。我国木筷出口总量为43292.91t,但与此同时进121木筷9931.8t,两者相抵,实际出口量为33361.11t。  相似文献   

20.
前期以稻壳为主要原料,外加几种辅助材料,经过科学配制处理,进行生产一次性稻壳筷子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生产的一次性稻壳筷子其强度符合国家标准GB19790.2-2005的要求;水浸试验证明,其形状、强度、光滑度、色泽等完全没有改变;经国内外客户评鉴,对其外观、强度及光滑度满意度很高,完全可以满足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