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U~*_(15)(5~8)均匀设计开展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_3)和吲哚乙酸(IAA)的混合溶液浸种及其与基质、缓释肥的不同水平组合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苗龄160 d时,处理组合的平均地径、苗高和胚轴长分别达0.99~1.36 mm、3.9~5.7 cm和2.76~3.86 cm,处理组合间地径和苗高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0.05 g/L的GA_3溶液显著地促进地径的生长(P0.05),0.15 g/L的IAA浸种极显著地促进苗高生长(P0.01);基质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其次是缓释肥种类。平均地径和苗高的最优处理组合均为0.15 g/L的IAA浸种后播种于V(森林土)∶V(腐殖土)=3∶1的混合基质中,并施1.0 g/容器(2株/容器)奥绿颗粒缓释肥5号,生产中可采用此处理组合的方式进行壮苗培育。苗高、地径、胚轴长两两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此3指标与试验因素间呈线性相关,即苗木出现协同生长,采用以上最佳的苗木培育措施可解决云南松的蹲苗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处理组合及试验因素的水平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苗木培育提供最佳基质配方。【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不同基质采用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GGR)对马尾松移栽幼苗进行蘸根处理。【结果】120d时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0.99~1.40mm、5.0~8.2cm,150d时平均地径、苗高、一级侧根数、根直径、地下和地上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16~1.65mm、5.2~9.3cm、4.1~6.9条/株、1.22~1.89mm、0.327~0.809g条/株和0.343~1.467g条/株。处理组合间测定的所有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结论】基质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导因子,60%黄泥加30%有机肥和10%椰糠的基质极显著地促进马尾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基质配比、容器孔穴数和缓释肥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i)苗木生长的影响,采用L_9(3~4)正交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苗龄210~300 d的4个阶段(每30 d测定1次),不同处理组合苗木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1.2~1.7,1.7~2.0,1.8~2.0,1.9~2.5 mm和6.1~7.4,6.6~7.9,6.9~9.7,7.4~10.8 cm,处理组合间此2项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基质始终是影响4个阶段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森林土∶草泥炭为1∶1的基质极显著地促进苗木生长。每容器施1.5 g缓释肥有益于苗木生长。基质和缓释肥对苗木生长具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表明疏松透气和充足的养分可极显著促进华山松苗木生长;有益于苗木生长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森林土和草泥炭配比为1∶1的基质置于侧壁无孔的管状容器,每容器施1.5 g缓释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缓释肥及氮和磷肥配施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野生移栽苗木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提供其壮苗培育施肥的科学依据。【方法】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村国有林场尖山林区,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苗龄约3 a生的滇油杉野生移栽苗,开展缓释肥、氮和磷肥(每个因素3水平)配施的试验研究,于2019年2月开始施肥,施肥0.5和1 a后测定苗木生长量(地径和苗高)和生物量(施肥1a后,测定根、干和针叶)。【结果】施肥后处理组合间地径和苗高增长率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影响。施肥0.5 a后,处理组合的地径和苗高增长率分别为73.75%~104.38%和81.08%~129.26%(对照的41.04%和50.22%),影响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分别是缓释肥和磷肥;施肥后0.5~1 a期间,上述此2指标分别达15.60%~47.76%和14.59%~59.86%(对照的13.7%和17.19%),缓释肥与磷肥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施肥1 a后,处理组合苗木的根、干、叶和单株苗木生物量分别为1.048~2.076、0.214~0.626、0.345~0.901和1.709~3.317 g/株(对照的1.008、0.236、0.380和1.624 g/株)。【结论】施缓释肥、尿素和磷肥分别为1.00、0.10和0.25 g/株配施,促进滇油杉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5.
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不同的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及截根组合对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微波辐射时间、次数和截根方式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i)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间平均地径、苗高、上胚轴直径和轴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影响华山松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随着苗龄的增长而改变,且影响不同生长指标的主导因子也不同.苗龄7个月时,全株、根、茎和叶平均烘干重分别为0.523~0.754、0.157~0.257、0.137~0.227和0.230~0.297g·株-1.苗龄8个月时,地径和苗高最优的处理组合为20s辐射1次、桶内截根(A2B1C2).通过微波辐射和截根的组合处理可促进华山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建平县白山林场文冠果良种基地的文冠果为试验对象,通过正交施肥试验,筛选出文冠果生长初期适宜的施肥组合。结果表明,最佳施肥组合为尿素216 g/株,磷肥磷酸二铵65 g/株和氯化钾160 g/株。N肥对于文冠果树高、冠幅、地径的增长有显著影响,P肥和K肥效果不明显。不同的施肥组合对文冠果的产量和果实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马尾松对氮、磷养分的响应机制,以一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施肥试验,研究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培育、养分管理和幼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马尾松苗木叶片氮含量范围在(10.13±0.97)~(19.88±1.70)mg/g,磷含量范围在(0.30±0.10)~(1.18±0.13)mg/g,氮磷比范围在(10.53±1.79)~(50.07±17.52)之间。施氮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氮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施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与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磷含量与苗木株高生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光照、密度、氮、磷对柳条省藤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及保存率的影响,探讨适合柳条省藤幼苗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为苗圃地育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不同处理组合下柳条省藤幼苗(120、240、360 d)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保存率等指标变化规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找出最佳的处理组合。【结果】幼苗不同生长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较高(3个生长阶段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0.596%、76.278%和76.691%),用第一主成分(生长特性)代表幼苗的综合生长情况进行不同处理组合间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可靠。柳条省藤幼苗在3个生长阶段,最佳处理组合中幼苗株高、地径均显著增加,幼苗保存率保持80%以上;最差处理组合中幼苗株高、地径差异不显著,幼苗保存率显著降低,在360 d时仅为14%。【结论】试验发现4号处理组合隶属值最大(4.619),即柳条省藤幼苗在光照强度80%~85%、密度25 cm×25 cm、氮肥90 g/m2、磷肥80 g/m2环境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岩樟为研究对象,采用N、P、K、Ca 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水平氮磷钾钙肥配施处理对岩樟1年生幼苗地径和苗高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岩樟苗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钙肥配施时间为30~150 d,岩樟地径和苗高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值达首次施肥前的1.11~1.61倍以及1.23~2.17倍;不同施肥处理对岩樟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显著,生长表现最优的是T8(N1P3K2Ca1)配施组合;氮肥对岩樟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影响显著,磷、钾肥的影响均不显著,钙肥对苗高的影响显著,对地径的影响不显著,地径生长量在N1(100 mg/株N)水平达到最大。综上所述,肥料配施处理N1P3K2Ca1(100 mg/株N+80 mg/株P+40 mg/株K)为该研究条件下促进岩樟幼苗生长的最佳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组合8对福氏紫薇胸径和地径生长效果最好.该处理下,5年生福氏紫薇扦插苗胸径达到4.33 cm,生长量为2.33 cm;地径达到7.72 cm,生长量为4.94 cm.(2)处理组合7最有利于福氏紫薇米径和冠幅生长.该处理下,米径达到5.16 cm,生长量为2.83 cm;冠幅达到2.79 m,生长量为1.29m.(3)不同的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福氏紫薇粗生长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氮>磷>钾,对福氏紫薇冠幅生长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氮>钾>磷.根据租生长综合指标和冠幅k值分析,确定最有利于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生长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300 g/株、100 g/株和100g/株.  相似文献   

1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增加1个对照),进行根博士追肥和IBA叶面喷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苗龄45 d时开始第1次追肥和叶面喷施激素。分别于苗龄90、135、180 d与225 d时测定其地径和苗高,255 d时测定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结果表明,苗龄225 d时,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1.46~2.02 mm和4.5~5.2 cm,测定时,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分别为21.7~31.1 cm和8~12条·株-1。除135 d和225 d外,其余各阶段地径与苗高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影响地径和主根长的主导因子是追肥频率,苗高和一级侧根数的则是根博士浓度;侧根与苗高协同生长,主根长与地径生长呈正相关。30 d追施1次300倍的根博士溶液与叶面喷施0.15 g·L-1IBA溶液的组合促进苗木生长。试验根博士与IBA配合应用可防止云南松产生蹲苗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1年生濒危植物风箱果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遮阴方式设置CK(全光)、轻度遮阴(L_1,60%全光)和重度遮阴(L_2,20%全光)3种光环境,测定不同光环境下风箱果幼苗的生长表现、树冠结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分析风箱果幼苗对不同遮阴环境的形态适应性。结果表明:L_1促进了苗高的生长,L_2抑制了苗高的生长,遮阴显著增大了冠幅(P0.05),显著减少了地径和叶片数量(P0.05);遮阴对1级侧枝直径影响显著(P0.05),对1级侧枝长、1级侧枝密度、1级侧枝分枝角度、2级侧枝长、2级侧枝密度等树冠结构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遮阴显著减少了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P0.05),特别是L_2时,分别比CK减少了80.6%、61.1%、70.3%和71.8%。  相似文献   

13.
19个文冠果种源在新疆的性状表现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文冠果在新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19个文冠果种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苗期的生长特性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牡丹江、1号、坤6及经7在各个时期的株高、地径及冠幅均表现最好,经1、椅22及红5表现较差;不同种源文冠果叶片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变化在12~35片,牡丹江叶片数最多,为35片,与其他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经22、红补4及经18的叶片数较少;聚类分析将19个种源划分为4组,第1组牡丹江综合表现最优,第4组的红补4和坤160等12个种源长势较差。日平均气温与文冠果株高和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日平均相对湿度与地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平均风速与文冠果株高、地径及冠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一年生扁桃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扁桃生产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测定扁桃生长特性和叶片养分含量各项指标,评价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下的苗木质量,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比组合。【结果】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扁桃幼苗的生长发育,除高径比、茎根比和一级侧根数外,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叶面积的最大值均出现在T6组N2P2K2(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304 g/株);不同施肥处理下扁桃幼苗的叶片养分含量有所差异,各施肥处理组叶片N、P、K含量均大于对照组。叶片N、P、K含量最高处理组分别为T11组N_3P_2K_2(尿素1.155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304g/株),T7组N2P3K2(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0.615 g/株,氯化钾0.304 g/株),T10组N_2P_2K_3(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455 g/株)。【结论】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和苗木质量QI计算分析得出,最佳氮磷钾处理组为T6组N_2P_2K_2。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育措施对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根系形态为测定指标,对浙江楠容器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容器规格、缓释肥量和育苗密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除地径外的其他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缓释肥量对所有性状无显著影响;基质配方和育苗密度仅分别对苗高、根冠比有显著、极显著影响;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数和苗高有显著、极显著影响。各性状在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10 cm×20 cm容器规格显著或极显著优于4.5 cm×10 cm容器规格。以苗高、总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根长等4个性状指标为浙江楠容器苗培育措施的选择指标,结合生产与造林成本,可选用V(泥炭)∶V(蛭石)=6∶4的基质配方、10 cm×20 cm的容器规格、2.5 kg/m3的缓释肥量、100株/m2育苗密度的组合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光照强度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光照强度下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的苗期生长节律,筛选出适宜幼苗生长的光照强度及容器规格,为今后生产中容器苗培育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光照强度[50%、75%和100%(对照)]和容器规格(8 cm×10 cm、10 cm×15 cm和15 cm×20 cm)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结果】在生长前期(6月26日前),遮阴处理明显促进了苗高生长,至生长季末,各处理间的苗高差异却不显著;在整个生长季,遮阴处理皆显著提高了幼苗地径生长,均表现为75%光照强度处理最优。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所差异,遮阴处理使得苗高线性生长起始期和末期均提前,相比对照,50%光照强度处理的苗高线性生长期缩短21 d,75%光照强度处理的线性生长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0%和100%光照强度处理的地径线性生长期分别比75%光照强度处理延长了19和16 d;苗高的线性生长持续时间均远低于地径,这表明纳塔栎苗高停止生长后,地径还在持续生长。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及高径比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苗高和地径显著增长;在较大容器规格(15 cm×20 cm)中,苗高和地径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83 cm和11.68 mm。【结论】在生产中应选用较大规格容器(15 cm×20 cm)培育纳塔栎优质苗木。纳塔栎苗高和地径存在异速生长,在苗木管理中,幼苗生长前期采用50%光照强度培养,苗高线性生长期采用75%光照强度培养,秋季转移到全光照下培养,生长末期应以地径作为判断苗木是否进入停止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建平县白山林场文冠果良种基地的文冠果为试验对象,通过正交施肥试验,推出文冠果生长初期适宜施肥组合,即氮肥216g/株,磷肥65g/株,钾肥180g/株。N肥对于文冠果树高、冠幅、地径的增长有显著影响,P、K肥效果不明显。不同的施肥组合对文冠果的产量和种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云南松苗木培育的施复合肥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9601-Y2(Y2菌株)浸种2因素3水平的试验,分别在苗龄60、130和200 d时测定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探究施复合肥和Y2菌株对此阶段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苗龄阶段苗高最高的是施复合肥44 g·m-2与Y2菌株6.4×105CFU·mL-1浸种的组合,分别达4.66、6.90和9.48 cm。影响地径和苗高的关键因子是施肥,实际综合的因素水平最优组合为44 g·m-2复合肥和6.4×105CFU·mL-1Y2菌株浸种的组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复合肥和Y2菌株浸种的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苗木地径的生长(P=0.015-0.0200.05),施肥对130和200 d的苗高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P≈0.000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施氮、磷肥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方法】以4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组培苗(A5、FB4、FB4+、BY-1)为研究对象,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每株施N(0、200、400 mg)和施P(0、70、140 mg)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施肥处理间及无性系间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差异均极显著,且施肥处理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根冠比和分枝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无性系均为处理5的幼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和叶面积比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0%~74.13%、6.67%~91.45%、12.24%~358.33%、2.76%~712.64%和2.46%~456.3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叶片的N、P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之间及无性系和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叶片的N、P含量随着氮磷肥的添加而增加,添加氮磷肥能够显著提髙叶片中该种养分的含量。叶片N、P含量及其比值与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关系,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0 1),处理5的叶片N/P质量比约为15,这可能是影响西南桦生长的N/P限制比例。【结论】施肥显著促进了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并提高了叶片养分含量,但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指标,处理5(每株施N 200 mg和施P 70 mg)条件下西南桦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0.
通过3因素,每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结论:激素处理是影响成苗率和地径的主要因子;追肥是影响苗高的主要因子;施用基肥、激素处理和追肥3个因素对苗高和地径生长的作用显著存在,而对苗木成苗率的影响不显著;施钙镁磷肥25 kg/667m2和腐熟的菜枯100 kg/667 m2作基肥、用GGR6号100 mg/kg对苗木进行浇苗和喷雾、追施尿素15 kg/667 m2这样的组合是用木荷种子培育优质壮苗的最优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