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蚕桑生产是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中的源头和基础,推进蚕桑"强村大户"工程,有序推动以"轻简化"技术为依托的现代高效蚕桑生产技术,实现蚕茧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保障缫丝行业基础原料供应和茧丝绸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汉中市狠抓技术培训与科技入户指导,抓好桑、蚕新品种的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积极推进蚕桑强村大户工程建设,普及蚕桑轻简高效生产集成技术及先进机械设备,创新推广新模式,以科技促进蚕农增收,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稻田养鸭是利用水稻田中水和鸭子在水中活动的特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稻-鸭复合生态互利互补系统,从而促进生态平衡,生产出食用安全的稻米和无污染绿色鸭子。稻田养鸭技术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稻田养鸭有利于增加效益1.1对水稻的好处稻田养鸭可形成水稻和鸭子的种养结合,形成互利互补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稻、鸭子双丰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实施5年在稳定产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队伍,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连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分析了未来我国蚕桑产业遵循"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结合《肉羊胚胎移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萨福克和小尾寒羊为试验对象,采用"孕酮海绵栓+PMSG"诱导发情技术,就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绵羊诱导同期发情效果作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诱导发情技术可使不同品种绵羊在非繁殖季节24小时同期发情率达到90%以上,在规模化肉羊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曾平 《蚕学通讯》2014,(3):61-61
正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积极化解土地、劳动力等制约黔江蚕业发展的资源矛盾,实现黔江蚕业增产方式由主要依靠扩大桑园面积向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增加养蚕数量和效益的转型升级。2012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渝西北综合试验站引进"强桑1号"新桑品种在黔江区濯水镇等试验基地进行推广试验3.3hm2取得成功。2013年,在阿蓬江镇、濯水镇、太极乡、石家镇、黑溪镇等乡镇推广试验13.3hm2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化隆县从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羊产业)补助项目开展以来,紧紧围绕实施目标,重点做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技术服务、科技示范户培育、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把羊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并通过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认真实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是加快推进地方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有效手段,是调动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服务积极性、推动地方主导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保  相似文献   

7.
宣威市从2015年开始推广生猪"321"免疫技术,通过疫苗试验、技术要点培训、制订实施方案、增加经费投入和督促检查等综合措施,全市的生猪"321"免疫技术顺利开展。通过实施前后的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发病率、死亡率、反应死亡数等指标对比,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生猪"321"免疫技术推广成效明显,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正牦牛一年一产繁殖效率提高37%以上,牧民收入大幅增加;适度补饲提高天然草场利用效率,相关技术入选2016年农业部将在全国推广的技术名录;在牦牛肉与乳的营养特性研究中不断推出新产品,产业链不断延长……记者7日从青海高原牦牛研究开发中心了解到,经过长达13年的技术攻关,作为我国牦牛主产区的青海省已经形成"天然草地与栽培草地互补,牦牛繁殖、营养补饲、疾病预防、产品加工、信息化技术支持"的牦牛  相似文献   

9.
福瑞鲤引种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自选科技攻关项目。"福瑞鲤"是农业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主推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了《水产新品种证书》。该品种适应能力强,耐寒、耐碱、耐低氧,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提高20.00%以上,福瑞鲤的引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对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大中水域及池塘鱼产量,增加渔业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严格考核奖惩、推广桑园套种和蚕室套养等综合措施,实现了桑禽互补、种养并举,有效地拓展了蚕农增收空间,有效地遏制了毁桑现象,稳定了蚕农信心,避免再次出现类似1995年大面积毁桑情况的发生,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开始.在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005D70030),"桑树专用农药产品的示范与推广"的支持下,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组织进行了系列桑保专用农药防治和安全使用技术试验,2007年春、夏秋季,湖州市蚕业技术推广站承担了6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工饲料养蚕作为一种新技术,在饲料营养均衡、消毒防病方面较桑叶育有优势,可以实现养蚕生产工厂化和不受天气影响.宁南县南丝路集团于2021年晚秋季开展了小蚕人工饲料养蚕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菁松×皓月"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尚可,但在后期发育、养蚕成绩和茧质成绩方面和桑叶育有一定差距,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保定综合试验推广站(以下简称"保定试验站")作为河北省蛋鸡产业创新团队七个综合试验推广站之一——主要承担着保定市蛋鸡养殖"老区"标准化改造,培训蛋鸡产业技术骨干队伍,培养农民绿色环保养殖新观念;试验、示范推广岗位专家的技术成果及集成技术;积极配合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开发、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保定市蛋鸡产业向生产规模化、工艺标准化、环境生态化、产品安全化发展,保障京津保供给。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我国养猪生产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实现养猪生产粪尿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途径,国内许多省份目前都在积极探讨和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笔者近来走访了多家规模化猪场,对该项技术实施的优缺点进行了调查,现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生物环保养猪技术"是一项源于日本的无污染、环保型高效养猪新技术.宁夏畜牧站于2008年初组织中宁等市县相关人员赴山东省对生物环保养猪新技术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并引进示范推广,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环保养猪试验.笔者对近年来生物环保养猪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各地推广应用该技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养殖业要想实现不断发展,就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充分开展绿色生态养殖。传统养殖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污染和抗生素滥用。因此,我们要普遍倡导生态猪,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健康安全的高品质肉产品。1生态猪养殖方面技术1.1生态饲养技术生态养殖技术是指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根据不同养殖生物之间的食性互补、生态位互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原理,辅以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不同生物互利共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2021年7月2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与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在象州县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举行"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来宾市农业科学院、象...  相似文献   

18.
生猪适度规模化养殖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没有得到及时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造成了环境污染。为此,本文介绍了目前规模化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粪污产生的源头难以控制,养猪场主很多是"外行",农牧结合衔接不到位等;提出了规模化猪场从源头控制粪污实现减排的措施:推广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节水减排,推广饲料调控技术、实现粪便减排;探讨了规模化猪场粪肥资源化利用的模式:集成推广污水清洁回用再循环技术、实现再利用,创新使用沼液智能精准还田技术、确保科学施用,构建粪肥就近农田消纳利用模式、打通种养渠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现行推广品种"秋丰×白玉"在缫丝过程中,茧丝企业反映茧质一般,解舒率较低。本文从选育适用新品种的角度出发,以湖州市农科院培育的"太湖×玉州"与现行推广蚕品种对比,在饲养成绩、茧质成绩、丝质成绩方面进行了农村试验和小结,为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一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十天养蚕法”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与初步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淳安县"十天养蚕法"技术模式示范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初步成效,为该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