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鲜红栎(Quercus coccinea)、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加州白栎(Quercus lyrata‘Overcup Oak’)为试验材料,研究夏秋两季不同栎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加州白栎相比,两种彩叶栎树Pn、Gs、Tr、Ci变化趋势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各参数大小不同。三种栎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夏季呈双峰曲线,秋季为单峰曲线。夏季发生光合"午休"时,Gs和Ci值均降低,故气孔限制是导致栎树光合"午休"的主要限制因素。秋季三种栎树的AQY低于夏季,夏秋季加州白栎的AQY均高于两种彩叶栎树。加州白栎LCP和LSP均较彩叶栎树低,夏季的LCP、LSP均比秋季低,分析认为加州白栎耐阴性强,但不耐强光,彩叶栎树对高光强的适应性更强,夏季对低光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夏季和秋季,加州白栎光饱和时的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彩叶栎树,加州白栎的光合潜能更强。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中旬在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利用Li-6400开放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年生酥李盆栽苗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酥李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左右(峰值17.64μmol·m~(-2)·s~(-1))、16∶00左右(峰值6.45μmol·m~(-2)·s~(-1));酥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酥李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极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光合作用下降,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是酥李净光合速率(Pn)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金森女贞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金森女贞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结果表明:金森女贞的单日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造成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Ci和PAR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Tr与PAR、RH和VP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金森女贞的光补偿点(LCP)为16.67 μmol/(m2·s),饱和点(ISP)约为1 000 μmol/(m2·s),属于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苦楝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叶片光合参数的差异。本文以5个苦楝优良无性系为参试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胞间CO2浓度(Ci)和生理水分利用率(WUE)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蒸腾速率(Tr)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导度(Gs)差异不显著。苏楝J104、苏楝J7和苏楝J61净光合速率(Pn)较大,其中苏楝J61生理水分利用率(WUE)较高。  相似文献   

5.
美丽胡枝子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年生美丽胡枝子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进行分析测试,并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美丽胡枝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较大,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光合"午休"是由于气孔因素造成的;光补偿点为10.32μmol/m2.s,显示了阳性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0.25μmol CO2/m2.s,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美丽胡枝子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RH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胞间CO2浓度Ci和外界CO2浓度Ca未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在3种不同盐胁迫条件下,分析了闽楠和楠木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闽楠和楠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同一处理不同树种间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存在差异;同一树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也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长势马尾松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杂交子代的高(H5)、低生长势(L1)无性系及生长平均的无性系(C)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量马尾松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参数,同时记录相应植株的株高(H)和地径(D),探讨Pn、Tr、Ci、Gs等主要的光合生理参数与植株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H5、L1和C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现象,峰值分别在10:00和16:00,H5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远高于另外2个无性系;各无性系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8:00和13:00,H5与L1的蒸腾速率日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无性系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L1的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各无性系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V型"曲线,L1的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最大,与H5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株高、地径与净光合速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高生长势无性系马尾松净光合速率大,呼吸消耗相对较小,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以引种的彩叶树种北美枫香、娜塔栎、彩岑槭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3个彩叶树种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光响应,绘制相应的光响应曲线,并对曲线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低光强条件下,各树种净光合速率Pn差异较小,随光强增大各树种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彩叶树种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光响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光强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光强增大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树种的胞间CO_2浓度Ci总体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个树种的光补偿点LCP范围为10. 233~16. 631μmol·m~(-2)·s~(-1),光饱和点LSP范围为791. 339~1 099. 601μmol·m~(-2)·s~(-1),均属于阳性植物;娜塔栎的LSP、LCP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更强;北美枫香的LCP、LSP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相对较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撒尼黑、延K1、顺K2共3个树莓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延K1和撒尼黑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顺K2则表现不同,出现"双峰曲线",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与Pn、Tr等表现出相反的态势,表明气孔的开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3个树莓品种日均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产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参数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4种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日均值为A2(1.00)A3(0.82)A1(0.76)CK(0.46)。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似,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CK中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A1中Pn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A2中Pn与Ci、空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A3中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A1、CK中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A2、A3中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日进程有所不同,说明荔波唇柱苣苔的栽培中要考虑相应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1.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而白骨壤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6∶00,日均Pn大小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秋茄和桐花树Tr值最高均出现在8∶00,白骨壤Tr值最高出现在10∶00,日均Tr大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水分利用效率(WUE):秋茄和白骨壤16∶00时最高,而桐花树12∶00时最高,日均WUE大小为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植物的Pn和Tr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生理因子的调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和Tr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生理因子则为气孔导度(Cond)。  相似文献   

12.
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CPRO+ 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油茶无性系岑软3号、赣190和湘林11在果实油脂转化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表明:岑软3号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型,无明显"午休"现象,湘林11和赣190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蒸腾速率(Tr)日变化岑软3号和湘林11为单峰型,赣190呈双峰型.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岑软3号>湘林11>赣190.岑软3号、湘林11、赣190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为14.84、13.64、12.45 μmol/(m2·s).相关性分析表明:岑软3号、赣190和湘林11气孔导度(Gs)与其净光合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赣190和湘林11达极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Ci)与其净光合速率均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ico-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光合指标的变化,并对环境因子与光合指标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毛白杨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典型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调节因素,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V"字型.5...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子对无籽刺梨光合生理日变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林业大学后山实验基地的无籽刺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原位测定了无籽刺梨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无籽刺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无籽刺梨的Pn呈现"单峰"曲线,Gs、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近似一致,而WUE、瞬时羧化效率(CE)的日变化进程呈现"双峰"曲线,于12∶00与16∶00出现大小两个峰值。在10∶00~12∶00及14∶00~16∶00期间,Pn的降低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而12∶00~14∶00及16∶00~18∶00期间,Pn的降低则由非气孔限制引起。无籽刺梨的光补偿点(LCP)较低,且光饱和点(LSP)很高,表明其对弱光与强光的有效利用能力均较强。空气相对湿度(RH)对Pn的直接影响最大,RH、水汽压亏缺(VPD)对Pn有较大的间接影响;VPD、空气温度(Ta)对Gs和Tr直接和间接影响均较大;VPD、RH对WUE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较大。因此,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亏缺、空气温度是影响无籽刺梨光合生理日变化进程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无籽刺梨的光合生理作用机制、探讨无籽刺梨的丰产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施氮水平对景观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提升方面的应用潜力,以深山含笑、秋枫、美丽异木棉、紫薇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法,测定并分析了0、0.4、0.8、1.2、1.6 g/L硝酸铵处理下4个树种幼苗的光合参数及其对干旱胁迫下施用0、0.4、0.8、1.2 g/L硝酸铵的生长、生理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各施氮水平对各树种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无明显影响,其中深山含笑、紫薇存在光抑制现象;施氮显著影响了4个树种幼苗叶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叶绿素含量(Cc),且存在“低促高抑”的现象。(2)Pn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Pn、Tr分别与Gs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Pn与Ci、C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Ci与Cc显著线性正相关。(3)在40%土壤含水率条件下,供试4个树种幼苗均遭受到了干旱胁迫,幼苗存活率下降,生物量增量降低,叶片水分亏缺率增大,Pn、Tr、Gs、Ci、Cc减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弱,丙二醛含量升高。(4)采用11个指标进行评价,干旱胁迫下深山含笑、紫薇以0.8 g/L硝酸铵处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9个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软儿’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小,‘尕吊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大、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最小;‘皇冠’的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小。(2)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气压亏缺(V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综合比较,‘南果’‘皇冠’和‘绿早酥’的光合能力较强,但耗水量大,耐旱性弱;‘软儿’‘尕吊蛋’‘香梨’‘茄梨’的光合能力一般,但耗水量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国生产的LCI便携式植物光合测定仪测定自然生长的红龙草、黄金榕、变叶木、红背桂和鹅掌柴等5种彩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Gi)、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等光合特征值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红龙草、黄金榕和变叶木的Pn、Gs和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Pn、Gs和0在10:00达到高峰;红背桂和鹅掌柴的Pn、Gs和Tr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Pn、Gs和Tr分别在10:00和16:00达到高峰,且第1个高峰值大于第2个高峰值。5种彩叶植物的Ci日变化均先降后升,红龙草、黄金榕和变叶木的Ci在14:00出现低谷,红背桂和鹅掌柴的Ci在10:00出现低谷。5种彩叶植物的Ls日变化均先升后降,红龙草和变叶木的Ls在14:00迭最高值,黄金榕的Ls在12:00达最高值,红背桂和鹅掌柴的Ls在10:00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以6个家系的仿栗为试验材料,通过动态监测4种光合特征参数,对不同家系间仿栗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为优良家系的选择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仿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总量(Ct)、叶绿素a/b值(Ca/Cb)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Pn呈显著负相关;仿栗光合特性在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综合各方因素,3号家系为所选家系中的最优家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白云岩石漠化地区的适生造林树种盐肤木、栾树秋季的光合生理特性,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试仪于9月下旬对盐肤木、栾树叶片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仅有1个峰值,光补偿点(LCP)为5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818μmol/(m~2·s)。栾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出现一大一小2个峰值,光饱和点(LSP)为475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0μmol/(m~2·s)。气孔导度(Gs)在实验过程中是对栾树和盐肤木净光合速率(Pn)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栾树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LSP)大于栾树,光补偿点(LCP)低于栾树,2种树木均有明显"午休"现象。在9月,盐肤木光合情况优于栾树。  相似文献   

20.
用TP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5种不同苹果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苹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齐早红显著高于龙冠和K9,黄太平和龙丰的Pn居中。不同苹果品种的Gs变化曲线有明显差异,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不同苹果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不同趋势,主要有单峰型和不对称双峰型两种类型。黄太平的Pn曲线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3时。齐早红,龙丰,龙冠和K9的Pn曲线呈不对称双峰型,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时和15时,有"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