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对广玉兰、二乔玉兰2种行道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广玉兰、二乔玉兰光合曲线呈双峰型,发生明显的"午休"现象,但二者光合速率的峰值和谷值有一定差异。广玉兰的谷值较低,为3.07μmol CO_2/(m~2·s);二乔玉兰的谷值相对较高,为5.45μmol CO_2/(m~2·s)。广玉兰和二乔玉兰的光补偿点分别为23.87、17.80μmol CO_2/(m~2·s),而两者的光饱和点为1 500、1 200μmol CO_2/(m~2·s)左右,分别显示了两者对弱光的利用和对强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库尔勒香梨光合生理特性及其相关变化规律.[方法]利用Li- 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库尔勒香梨两种树形的光合特征参数,通过试验测得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比叶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种树形的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疏散分层形树的Chla含量极显著大于开心形,Chla+ Chlb值在25.88~38.96 mg/cm2,而两种树形之间的比叶重均值相差不大;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光补偿点(LCP)分别是28.75、33.22 μmol/(m2·s),在光强为1 090 μmol/( m2·s)时开心形树达到光饱和点,对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值为18.61 μmol/(m2·s),低于疏散分层形的饱和光强1 150 μmol/( m2·s);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的CO2浓度补偿点分别是63.55和57.04 μmol/mol,两种树形的羧化效率(CE)分别为0.039 5、0.036 6.在CO2浓度达到1 135 μmol/mol时,开心形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为29.34 μmol/( m2·s),疏散分层形CO2饱和点(CSP)为1 165 μmol/mol.[结论]疏散分层形树对强光以及对CO2的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科学治理喀斯特高原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势种植物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黄栌(Cotinus coggygria)、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l)、银白杨(Populus alba)及核桃(Juglans regia,峡谷核桃和山地核桃)为材料,通过分析植物光合生理指标和环境因子监测值,研究其光能利用效率与环境响应规律。【结果】银白杨的光能利用率与生产力较高,分别为0.0159 mol/(m~2·s)与8.83μmol/(m~2·s);核桃在高原山地环境的光能利用率与生产力较高原峡谷更高,分别为0.0127 mol/(m~2·s)和7.18μmol/(m~2·s),达到该地乔木优势种平均水平。【结论】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植物的净同化速率和光能利用率整体高于高原峡谷植物,6种植物光合同化作用生产力均显著受控于空气温度,高原峡谷植物对土壤含水量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响应更敏感,而高原山地植物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最敏感。银白杨适宜作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先锋林种,核桃相较高原峡谷地区更适宜作为石漠化治理的经济林种。  相似文献   

4.
以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拉市海和泸沽湖湖滨带共有的湿地植物水葱(Scirpus valid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光合生理、形态结构、比叶质量以及元素质量分数等功能性状,并记录研究地点的海拔高度,收集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认识水葱功能性状在3个研究地点间的差异,探讨这些功能性状间的联系以及性状对研究地点温度和降水量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高海拔研究点的水葱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粗的茎,较大的筛管面积和通气孔面积以及较厚的表皮,但具有较低的叶脉密度、蒸腾速率及叶氮质量分数,表明水葱在较高海拔地点具有较高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2)净光合速率、表皮厚度及通气孔面积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茎粗与年平均降水量间也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脉密度及叶氮质量分数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水葱功能性状间存在联系。其中,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株高以及叶脉密度间呈显著负相关,但与表皮厚度及通气孔面积间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导管面积及叶碳质量分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茎粗与气孔密度、导管和筛管面积以及通气孔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脉密度和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对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甘蓝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再生有机肥3 t/hm~2,甘蓝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值最高,分别为25.36μmol/(m~2·s)、11.72 mg/L、387.00 mmol/(m~2·s)和986.00 mmol/(m~2·s);同时,植株叶片数、叶球横径、叶球纵径和折合产量等的数值也最大,分别为30.21片、16.43 cm、38.21 cm和99 511.2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以小胡杨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并用模型拟合得出相关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2号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与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同在12:0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1.98μmol/(m~2·s)和3.86μmol/mmol;蒸腾速率(T_r)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胞间CO_2浓度(C_i)大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小胡杨2号光饱和点(LSP)为1 768.87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2.8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20.59μmol/(m~2·s),是一种抗旱性良好并对强光有很好适应性的杂交树种。  相似文献   

7.
晴天采用英国Lcpro+光合仪测定贵州花江喀斯特石漠化地区C_4植物皇竹草和类芦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皇竹草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12.78±7.40)μmol/(m~2·s),蒸腾速率为(5.05±2.15)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2.38±0.85)μmol/mmol;类芦的净光合速率为(8.10±4.69)μmol/(m~2·s),蒸腾速率为(1.87±0.53)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4.32±2.64)μmol/mmol。2种C_4植物的光合特性显著高于该地区C_3植物,具备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稀缺水分资源的植物生理条件。同时,结合光合特性对皇竹草发展庭院养殖经济与类芦的水土保持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能力,为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恐龙蛋’与‘风味皇后’、‘味王’的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恐龙蛋"的光合速率最高,达14.76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1 800μmol/(m~2·s)时,‘恐龙蛋’净光合速率最大值达27.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也最大。‘恐龙蛋’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光饱和点达697.684μmol/(m~2·s),光补偿点仅有43.069μmol/(m~2·s)。‘味王’的CO_2补偿点最低,仅有68.264μmol/mol,羧化效率最高,达0.072μmol/(m~2·s)。[结论]‘恐龙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味王’对低CO_2浓度利用率最高,‘风味皇后’和‘恐龙蛋’次之。  相似文献   

9.
为莸与金叶莸在园林绿地中的科学栽培与合理配植提供依据,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其主要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莸与金叶莸晴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但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二者均具有光合午休现象。莸和金叶莸叶片的光饱点分别为1 597μmol/(m2·s)和1 789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83μmol/(m2·s)和56μmol/(m2·s)。金叶莸对强光的适应性比莸广,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莸。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绿肥品种茶肥1号(Cassia sophera L.)产量高特性,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以及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动态趋势与Pn相似。茶肥1号的光饱和点为1 947.06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0.88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3。而其CO_2的补偿点、CO_2饱和点和羧化效率分别为93.35 mol/(m~2·s)、1 233.57 mol/(m~2·s)和0.168,表明茶肥1号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茶肥1号Pn回归方程为:Pn=-14.020-7.338VPDA+0.006PAR+1.079Ta。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水汽压亏缺(VPDA)和空气温度(Ta)是影响绿肥品种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以观赏春石斛品种彩蝶、玉桃、甜心、仙女之吻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春石斛的光响应曲线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具有光抑制现象;甜心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低,分别为780、30μmol/(m~2·s),Pn和表观量子效率值最高,分别为6.53μmol/(m~2·s)和0.014,说明甜心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以及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彩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最高,分别为945、63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低为0.008,说明彩蝶石斛光合作用的能力最强,但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2.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_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_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_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T_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_1、T_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T_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 658.1 mol/(m~2·s),T_2、T_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_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T_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 448.5 kg/hm~2、162 865.6Yuan/hm~2,T_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 338.5 kg/hm~2、124 888.5Yuan/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4种绣球品种平瓣绣球(PB)、银边绣球(YB)、粗齿绣球珍贵(CC)、你我的浪漫绣球(NWLM)节水、光适应的差异,对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不同品种绣球适应性评价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种绣球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低谷值出现在12:00。净光合速率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PB[2.81μmol/(m~2·s)]CC[2.70μmol/(m~2·s)]YB[2.57μmol/(m~2·s)]NWLM[2.52μmol/(m~2·s)];蒸腾速率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CC[1.51 mmol/(m~2·s)]PB[1.43 mmol/(m~2·s)]NWLM[1.18 mmol/(m~2·s)]YB[1.07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YB(2.40μmol/mmol)NWLM(2.14μmol/mmol)PB(1.96μmol/mmol)CC(1.78μmol/mmol)。NWLM属于耐阴性相对较低的品种;PB属于耐阴性相对较高的品种;CC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说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YB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表明YB可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人工环境控制系统封顶式生长室(STC),研究CO_2浓度升高(850μmol/mol)对高原湿地优势挺水植物水葱光合特性、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使水葱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降低;水葱株高和基径在高CO_2浓度下表现出株高降低而基径增加的趋势;CO_2浓度升高使水葱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增加,根冠比明显提高,生物量增加有助于提高湿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增加湿地碳输入。  相似文献   

15.
选择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横断山区纳帕海湿地、拉市海湿地以及滇池流域为采样地点,研究这些区域的湖滨带优势植物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种子繁殖性状,包括穗长、小穗数、每穗种子产量、种长、种宽以及种长/种宽等指标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果显示:除种宽外,上述水葱种子繁殖性状在不同采样地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年均气温和最暖月均气温的变化是影响水葱种子繁殖性状的主要原因,其中穗长主要受年均气温和最暖月均气温的共同影响,小穗数和种长主要受年均气温的影响,每穗种子产量和种长/种宽主要受最暖月均气温的影响,而种宽与本研究所有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温度是影响横断山区湿地植物种子繁殖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而降水和饱和大气压差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的光合生理特性,为山药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安顺山药为试验材料,在其旺盛生长时期,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晴朗的天气测量其光合日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饱和光照度条件下的CO_2饱和点与CO_2补偿点。结果表明,安顺山药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11:00达到第1个峰值,为11.94μmol/(m~2·s),在14:00达到第2个峰值,为4.58μmol/(m~2·s);安顺山药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4.35μmol/mmol,最高达到12.04μmol/mmol;安顺山药的光饱和点为1 458.3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0.41μmol/(m~2·s);安顺山药的CO_2饱和点为1 825.00μmol/mol,CO_2补偿点为67.16μmol/mol。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安顺山药为阳生植物,对环境中的光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水分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绿洲边缘区,于8月中旬,对大田甜叶菊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田甜叶菊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中午光合下调现象,日均值为(9.97±0.34)μmol/(m~2·s);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日平均值为(5.99±0.54)mmol/(m~2·s);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相似,日变化平均值为(0.15±0.01)mol/(m~2·s);甜叶菊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76μmol CO_2/mmol H_2O.同时分析了光合指标与植株生物量,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发现光合速率与干叶产量,茎干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GFS-3000型高级光合测量系统,测定了切花菊优香营养生长中期、后期及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光合作用参数高于下部叶。上部叶的蒸腾速率(Tr)随株龄的增加而增强,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蒸腾作用最强,蒸腾速率达3.74 mmol/(m~2·s),为营养生长中期的2.58倍;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则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高,此时的Gs、Pn和Ci分别达409.97 mmol/(m~2·s)、11.05μmol/(m~2·s)和394.03μmol/L,分别是营养生长中期的4.22倍、3.95倍和1.28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2.18倍、1.99倍和1.09倍。与上部叶略有不同,优香3个生长阶段下部叶的4个光合参数值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大,Tr、Gs、Pn和Ci分别达1.89 mmol/(m~2·s)、163.09 mmol/(m~2·s)、4.53μmol/(m~2·s)和431.92μmol/L,分别为营养生长中期的1.29倍、2.07倍、2.43倍和1.31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1.07倍、1.87倍、1.78倍和1.17倍。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差异较大,下部叶的Pnmax差异相对较小;上部叶表观量子效率(AEQ)也高于下部叶;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的暗呼吸速率(Rd)达3.91μmol/(m~2·s),明显高于营养生长中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分别为二者的2.38倍和1.98倍,但下部叶暗呼吸速率随着株龄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光饱和点(LSP)高于下部叶。研究结果可为切花菊栽培优香过程中的光照强度的调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花龟竹和龟甲竹光合荧光特性的差异,为其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光合仪和IMAGING-PAM荧光仪对其光合荧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花龟竹的光补偿点(LCP)为7.5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 213.2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9.19μmol/(m~2·s),暗呼吸速率(R_d)为0.354,而其CO_2补偿点(Γ)、饱和胞间CO_2浓度(C_(isat))、光合能力(A_(max))和初始羧化效率(CE)分别为79.39μmol/mol、2 283.39μmol/mol、21.14μmol/(m~2·s)和0.057 9;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量子产额(F_v/F_m)为0.667 1,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401 3,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为49.79.表明花龟竹光合能力一般.2)与当地龟甲竹作对照,花龟竹的光响应曲线(P_n-PAR)、胞间CO_2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响应曲线(ФPSⅡ-PAR)和快速光响应曲线(ETR-PAR)与龟甲竹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关键性光合生理参数(P_(nmax)、A_(max)、F_v/F_m、ФPSⅡ、ETR_(max)等)两者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花龟竹与龟甲竹的光合荧光特性差异不明显,光合能力接近,且都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栽培时可适当密植,以达到竹林综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解决‘金丝皇菊’在夏季高温多雨地区的正常过夏问题。【方法】采用园林废弃物和中药渣堆腐而成的两种自制基质与两种传统基质(黄壤土、泥炭土)对比‘金丝皇菊’的种植效果,分析‘金丝皇菊’在高温气候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优化‘金丝皇菊’在高温气候环境下的栽培生产。【结果】结果表明:(1)中药渣基质种植的‘金丝皇菊’的营养生长状况佳,株高38.67 cm,茎粗1.38 cm,冠幅21.33 cm,叶片数25片,园林废弃物基质次之,株高37.1 cm,茎粗1.26 cm,冠幅20.43 cm,叶片数23.67片,泥炭土株高33.97 cm,茎粗1.15 cm,冠幅19.2 cm,叶片数21.33片,和黄壤土株高30.6 cm,茎粗0.82 cm,冠幅18.6 cm,叶片数20.33片的表现较差;(2)自制基质园林废弃物和中药渣种植‘金丝皇菊’的叶片净光合速率(20.15μmol/(m~2·s)、21.19μmol/(m~2·s))、气孔导度(0.35 mol/(m~2·s)、0.35 mol/(m~2·s))、光饱和点(1 897.71μmol/(m~2·s)、1 862.1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μmol/(m~2·s)、0.06μmol/(m~2·s))等光合指标显著高于黄壤土,光补偿点(5.15μmol/(m~2·s)、8.28μmol/(m~2·s))和暗呼吸速率(0.25μmol/(m~2·s)、0.45μmol/(m~2·s))则低于黄壤土;(3)两种传统基质种植的‘金丝皇菊’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较自制基质变形大,自制基质初始荧光、单位有活性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等荧光指标显著低于传统基质,而最大荧光、PSII的量子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等荧光指标显著高于传统基质。【结论】由此可知,自制基质能促进光合作用,缓解高温环境对‘金丝皇菊’光化学活性和光合性能的抑制,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金丝皇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