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陕西17个花椒林地中采集土壤样,采用电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样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线相关分析,确定陕西主要花椒栽培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安全性。结果表明,Pb、Hg、Cr、As、Cu含量均低于国标中的风险筛选值,仅来自凤县石铺村土壤样的Cd含量大于国标中的最大风险管控值,这可能与Cd污染有关;在中、高Pb、Hg、Cr、As及高Cu含量土壤组中,其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土壤的背景值;土壤中Pb-Cd、Pb-Hg、Cr-As、Cr-Cu、As-Cu的含量存在正相关趋势,而Hg-As则有负相关趋势,因而低Pb、低Hg、高Cr及高Cu含量的土壤样所占比例较高。综上表明,土壤中Pb、Cd、Hg、Cr、As、Cu的含量水平存在较弱的关联性,陕西花椒林地土壤中Pb、Hg、Cr、As、Cu含量在国标中的安全范围内,1个土壤样中的Cd含量达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2.
道真玄参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不同部位重金属Cr、Cu、Zn、As、Cd、Hg、Pb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了玄参茎、叶、块根、芽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结果表明,玄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Cd、Hg平均含量均高于限量值要求,土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Cd和Hg污染,而玄参各部位未检测到Hg;茎、叶中Cd平均含量高于限量值,块根、芽中Cd含量低于限量值。玄参不同部位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表现:Cr为茎叶芽块根,Cu为芽叶茎块根,Zn为叶块根茎芽,As为叶茎芽=块根,Cd、Pb为叶茎芽块根。  相似文献   

3.
以铜(Cu)、铬(Cr)、砷(As)、铅(Pb)、镉(Cd)、汞(Hg)6种重金属为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山银花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富集部位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银花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各不相同,茎、叶、花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分别为CrCuPbCdAsHg、CrPbCuCdAsHg、CuCrCdPbAsHg;重金属在山银花植株不同部位的平均含量顺序为:Pb:叶茎花,Cr:茎叶花,As:叶花茎,Cu:花茎叶,Cd和Hg均为:花叶茎;茎与叶中的Cd、茎中的Pb与叶中的As、茎中的Cu与花中的Hg、叶中的Hg与花中的Pb、叶中的Cd与花中的Hg均达到显著水平,茎与叶中的Pb、茎中的Cu与叶中的Hg、茎中Cr与花中的Hg、叶中的Hg与花中的As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山银花的茎、叶、花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各不相同,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对Cd具超富集能力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As、Hg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u、Cr、Cd、Pb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茶园土壤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As、Hg、Cu、Cr、Cd、Pb平均含量除Cd超标20%~40%外,其余5种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重金属标准限值。重金属As、Hg、Cu、Cr、Pb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属于安全级别。以NY659-2003、NY/T288-2012为依据,则46个茶园茶叶原料样品中的As、Hg、Cu、Cr、Cd含量均远低于国标或部颁的最高含量限值。  相似文献   

5.
多年生黑麦草对黄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采用定位观测试验,研究黄壤种植多年生黑麦草6年间土壤和植株重金属 As、Hg、Pb、Cr、Cd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多年生黑麦草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重金属的能力顺序为 Cd>Cr>As>Pb>Hg,地上部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 Cd>Cr>Pb>As>Hg,对 Cr、Pb、As、Hg 的富集能力弱,对 Cd 为中等富集能力;根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 Pb>Cd>Cr> Hg>As,对 As 富集能力弱,对 Pb、Cd、Cr、Hg 为中等富集能力。根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总体比地上部强。2)经过6年种植黑麦草,土壤中 As、Pb、Cr、Cd 含量分别比种植初期降低了52.71%、45.12%、48.32%、59.15%,单项污染指数分别由种植前的2.67、0.31、1.92和3.48降低为1.26、0.17、0.99和1.42,重金属污染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系统调查了湖北十堰烟叶产区土壤、地表水重金属残留状况,对烟区土壤、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不同种类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烟叶中的富集作用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Pb、Hg、As、Cr、Cu、Zn的含量均符合无公害生产产地标准,Cd、Ni元素有极少数样品超标,40个土壤样品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34~0.90,不存在污染样品,水污染各项指标均未超标,总体环境质量状况良好,适宜发展优质烟叶生产。由于烟草属于Cd富集作物,烟叶中的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烟叶Hg、Cu、Zn、Ni、Pb、As、Cr等重金属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易桂花  彭培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44-10745
[目的]为川芎的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彭州道地中药材川芎种植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川芎根茎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Hg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Cd、Cr、As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川芎根茎中Cd、Hg元素含量超出GAP药用植物标准;Cd出现低背景高富集,Hg出现高背景高富集。川芎根茎中的Hg、Pb、Cr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Hg、Pb、Cr元素含量相关关系显著,Cd、As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d、As元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川芎根茎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呈现出Cd>Hg>Pb>As>Cr的变化趋势。[结论]川芎的种植地应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Cd、Hg、Pb元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矿质元素,在陕西花椒主要产地选取17个样地,分别测定林地土壤中N、P、K、Mg、Ca、Cu、Zn、B、Mo的有效含量及其在花椒器官中的含量,分析花椒枝皮、叶、果皮、种子主要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花椒林地土壤中K、Cu、Zn很丰富,Mo丰富,B中等,P、Mg、Ca缺乏,N很缺乏;花椒各器官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分别是K、Ca、Mg、P、N、Zn、B、Cu、Mo,花椒从土壤中的吸收量表现为PKN,对P的含吸收量约是K和N的5.5~6倍。各元素积累量由小到大排序,N为枝皮、种子、果皮、叶,P为叶、枝皮、种子、果皮,K为枝皮、叶、果皮、种子,Mg为枝皮、果皮、种子、叶,Ca为种子、果皮、叶、枝皮,B和Mo为枝皮、种子、果皮、叶。土壤中N、P、K、B、Mo含量与花椒及其果实发育相关,Mg、Ca对花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云南东川小江沿岸农田土壤及白菜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白菜中As、Cd、Cr、Cu、Hg、Ni、Pb和Zn含量。【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在研究区农田土壤中As、Cd和Cu元素超标,Cr、Hg、Ni、Pb和Zn基本不构成污染,矿业活动区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结论】研究区白菜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全部超标,超标率均为100%。白菜污染程度为:矿业活动区东川上游东川中游东川下游,白菜对Pb的富集吸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不同花生品种间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宁省北部风沙土区花生种植基地的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重金属在不同花生品种植株和果实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以及重金属在作物体内迁移能力不同.其中白沙1016果实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Cu>Ni>Hg>Cr>As>Pb.花生果实中Cr、Cu、Ni的含量高于植株中的含量;果实中As、Pb、Hg的含量低于植株中的含量;Cd在果实和植株中的富集程度基本相同,含量没有明显差别;北镇二代较白沙1016对Cd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因此对于Cd含量高的土壤不适合种植北镇二代.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项与综合质量指数法,以海南省水果产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d、Cr和农药残留六六六、滴滴涕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全省水果产地土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均值均小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规定的限值,各土壤监测指标的单项质量指数均小于0.7,综合质量指数为0.31,均定为1级,土壤环境质量属于清洁水平,适宜种植无公害水果;部分产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超标现象,海口有部分样品Hg、As、Pb、Cd、Cr超标,昌江有部分样品Cd、Cr超标,三亚有部分样品Pb、Cd超标,东方有部分样品As超标,万宁有部分样品Pb超标,澄迈、乐东、定安、文昌、临高均以Cr超标为主。土壤重金属含量间多呈正相关,其中As与Cd、Pb与Cr之间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上海市松江区“浦南”典型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该地区设施菜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设施菜地耕层土壤中Cu,Pb,Cd,Cr,As五种重金属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除Cd含量超标外,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未超标;各重金属含量因种植年限不同而存在差异,在种植第3年出现峰值。较之露地种植,研究区设施菜地各剖面中Cu,Pb,Cd,Cr,As含量均较高,5种重金属中,除Cd外,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均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富集在0~20 cm土层中,而Cd主要富集在40~60 cm土层中,因此应重视Cd在土壤剖面的富集及迁移。研究区设施菜地耕层土壤中Cu,Pb,Cd,Cr,As五种重金属含量单项指数Pi为Cd>Cu>Pb>Cr>As,Pb、Cr、As仍处于清洁水平,随着种植年限增加,Cu含量处于尚清洁水平,而研究区土壤已经受到Cd污染,并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污染风险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4.
冉延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54-5458
分析了某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含量的319个空间样本,结果表明: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均超过了城区背景值,尤以Hg、Cu、Zn、Cd含量超标最严重。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As、Cr、Cu、Ni来自工业区,Cd、Pb、Zn来自交通区,Hg来自公园绿地区的农药。最后采用内梅罗指数污染评价方法得出各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工业区、交通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和山区。  相似文献   

15.
施用化肥(N、P、K)土壤中重金属(Ni、Cu、Zn、As、Pb)仅有少量残留或不残留;农家肥和化肥配施土壤中Cr、Cu、Zn、Cd、Pb出现了累积效应;单施用化肥增加了土壤中的Cr和Cd累积,随着有机肥料的施入使这两种重金属的风险加剧,特别是农家肥和化肥配施更进一步提高了重金属Cr、Cd以及Cu、Zn的风险。施肥可增加Ni、As、Pb在植株中的富集,减少Zn的吸收。单施化肥提高植物体Cd的富集,农家肥和化肥配施可减少Cr、Cu、Cd和Pb向植物体的富集。通过预测,化肥的使用短期内不会存在子粒中重金属超标的危险,农家肥和化肥混施条件下Cr、Zn、Cu超标的预防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水茄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寒静  房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30-4533,4535
[目的]研究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保证中药材的安全使用。[方法]从水茄主要分布区采集植株,测定植物根、茎及其生境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分析比较各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采集地点水茄和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及不同采集地点水茄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不同地区水茄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根中Cu、Pb、As含量超标;水茄对重金属的吸收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根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富集系数最大的是Cu,其次为Ni;茎中未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其对重金属的转运系数较小。[结论]重金属主要富集于水茄根中,建议以其茎作为主要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个旧锡矿业活动区农田土壤及农作物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农作物中Pb、As、Hg、Cd、Cr、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Pb、As、Cd、Cu、Zn污染严重。其中Pb、As元素超标率为100%,土壤中Hg没有超标。在矿业活动区的小麦、萝卜、豌豆尖均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小麦污染程度:PbAsCrHgCdZn。萝卜污染程度:PbAsCrHgZnCdCu。豌豆尖污染程度:PbAsCrCdZnHgCu。通过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小麦中的大部分As、Pb、Cd、Zn来自于土壤,萝卜中的Hg、Zn主要来源于土壤,豌豆尖中的大部分As、Cd、Cu、Zn来自于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的】为系统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菜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促进中国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方法】系统收集了1989年以来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相关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中国菜地土壤重金属中以Zn含量最高,其次是Cr,再次是Cu;而毒性较大的元素As、Hg、Cd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8.03、0.12、0.28 mg•kg-1。与国家土壤质量II级标准GB15618-1995(6.5<pH<7.5)相比,Cd含量超标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国约24.1%的菜地样本超标;Hg含量其次,样本超标率为10.3%;As的超标率为9.2%。各种重金属按含量超标率排序为:Cd>Hg>As>Zn>Cu>Cr>Pb。若按地区比较,则东部地区Cd含量超标较为严重, 其次是Hg和Zn;中部地区以As和Cd含量超标为主,亦存在少量的Hg、Zn、Cu超标;西部地区亦以As、Cd超标为主,并伴随有少量的Cu、Cr和Hg超标。不同类型菜地比较,工矿/污灌区菜地的As、Cd、Hg、Zn含量均最高,尤其是其Hg含量平均高达2.36 mg•kg-1,超出其它类型菜地含量的10.5~21.1倍;设施菜地的Cu、Cr含量在所有类型中是最高的,而城市郊区菜地则Pb含量相对较高。对全国各地的蔬菜基地进行单独分析,发现除Pb含量稍高外,其它几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全国普通菜地的整体质量状况较好。【结论】在中国当前菜地利用方式下,除工矿/污灌菜地、市郊菜地土壤中个别重金属含量超标外,中国菜地土壤、特别是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未超过国家标准,整体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西北干旱樱桃种植区樱桃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富集系数法对土壤及樱桃重金属富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发现樱桃种植区土壤未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从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种植区东北部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西南部污染严重;樱桃各部位(叶片、果皮、果肉)中Cd、Cu、Pb、Zn、Cr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叶片和果皮中Pb、Cr、Cd超标,果肉中Pb、Cd超标;樱桃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富集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趋势为叶片果皮果肉;不同重金属元素被樱桃同一器官吸收富集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叶片部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CuPbZnCr,在果皮部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CuZnPbCr,在果肉部位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CdCuPb=ZnCr;Cd在樱桃叶片、果皮、果肉的富集系数均为最大,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四川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及其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ICP-AES对四川茶区主要产茶地区茶园中的510份土壤样本的As、Cd、Cr、Cu、Hg、Pb、Zn、Ni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极显著.以GB15618-1995 和NY5020-2001进行评价,所有取样点茶园土壤中As和Hg均有1个超标样点;Cd有9个超标样点,超标率为1.8 %;Ni有14个超标样点,超标率为3.2 %;Cr、Cu、Pb、Zn均无超标点;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可以看出,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依次大致为Ni>Zn>Cd>As、Cr>Hg>Cu>Pb;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1,各地的综合污染指数P综均小于0.7,表明四川茶区茶园土壤未受这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