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三十烷醇是一种无公害无残毒的新型植物激素,对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均有调节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重视。据厦门大学及江西工学院报导,三十烷醇对玉米、花生、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均有增产作用,并能使水稻、高粮提前扬花,使棉花、马铃薯提前发芽。而且三十烷醇提取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用量少,成本低。 1978年及1979年,在我院试验田进行了本试验,着重研究三十烷醇对大豆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三十烷醇简介三十烷醇(TRIA) 是近年来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园艺学部教授、农艺学家里斯(S.K. Rics) 博士等从苜蓿干草中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试验证明,它对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油菜、茶叶、棉花、烟叶、甘蔗、桑叶、瓜菜、牧草等多种作物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三十烷醇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代谢产物.蜂蜡、糠蜡、蔗蜡等天然产物都含有这种物质.早在1933年契布纳尔(A.C. Chibnall) 等就曾作过报道,从生物蜡中分离出了三十烷醇.但是,三十烷醇能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问世,  相似文献   

3.
前言近年来,磷酸二氢钾和三十烷醇被广泛用来进行小麦根外喷施,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据申玉清大面积试验表明,小麦孕穗期每亩用3两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喷施可增产6—9%。王忠孝等用0.1ppm三十烷醇于小麦孕穗和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增产5—8%。黑龙江海伦农场陈乃康用飞机亩喷三十烷醇1毫升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可增产13.6%。本文旨在对磷酸二氢钾和三十烷醇二者混合喷施的效应作进一步探讨,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4年在五三农垦科研所进行。试验地为一级原种田,黄泥土,中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三十烷醇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对促进种子吸水,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增加幼苗和根生长量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对作物增产效果表现不稳定,重复性很差。对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效应影响不够显著。据报道,三十烷醇由于剂型(即配制方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三十烷醇(C_(30)H_(16)OH)是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里斯(Rice)首次发现的一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资料指出,很少剂量的三十烷醇对植物的生长有增产作用。对豆类和黄瓜最有效的剂量是每公顷12毫克。在36000公顷土地上喷洒0.45公斤即可增产。用0.01—0.1毫克三十烷醇/公斤水的低浓度水溶液喷洒幼小植物的叶片,根据作物的不同,增产幅度达8—63%。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国光优丰(0.1%三十烷醇微乳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为该药剂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国光优丰(0.1%三十烷醇微乳剂)对小麦生长有很好的壮苗增产的作用,而且安全无害,对有益生物无明显不利影响,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豫东平原夏大豆产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和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夏大豆增产216.0~486.0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15.6%;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784-1和ABT生根粉5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又以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1.1%.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的生理生态效应有:减轻单株空荚发生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大豆根部酶的活性,提高固氮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减轻迎茬的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夏大豆应用调节剂的适宜品种及其使用浓度分别为三十烷醇0.5mg/kg、784~1200mg/kg和ABT生根粉5号5mg/kg;于播前拌种或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均是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0.67 mg/kg国光"优丰"三十烷醇微乳剂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喷施2次。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小麦生长、增产的促进效果明显,在小麦"一喷三防"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8种叶面肥对茶园增产效应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奥普尔、保丰神、高效植物生长素、高产灵速效复合液肥、三十烷醇生长素对茶叶的增产效果明显,可在晴隆县主要茶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77年美国密执安洲立大学里斯教授在《Science》上撰文报道卅烷醇是种具有高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能增加某些作物产量,引起了国际上广泛重视。这项技术于1978年引进我国。几年来,我省在卅烷醇对某些作物的生理和增产效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报道由江西农大植物生理教研组主持的全省卅烷醇农业应用研究协作组在小麦方面的一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 1986年我们在蒙城县进行了10万亩小麦生长后期喷施三十烷醇示范试验,取得了平均每亩增产20.2公斤的成绩。为了进一步验证三十烷醇对小麦的增产效应,在蒙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1987年喷施面积扩大到50万亩进行重复性示范试验。示范大田和布点小区的技术指导仍由省农科院科技情报所负责;示范大田和布点小区的划定、具体操作以及有关物资供应亦仍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参加大田示范和布点小区试验的单位均为县各区农技站以上的农业科学研究及农业技术部门(表1)。  相似文献   

12.
<正> 蒙城县往年常因干热风侵袭使小麦减产。1985年秋受长期连阴雨影响,小麦播期延迟了20——30天,从各方面估计,今年小麦生长后期如遭遇干热风,损失必然更为严重。为了预防这一可能发生的灾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携带1985年8月的《全国三十烷醇农业应用学术讨论会纪要》、该所的情报调研论文《决定三十烷醇效应的三大主要因素》(见《安徽农业科学》1985年第3期),以及发表在《农林科学实验》1985年第10期上的《使用三十烷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文件,向蒙城县委、县政府建议,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三十烷醇,以确保该县小麦的稳产和争取高产。蒙城县委、县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决定今年先在十方亩小麦上进行喷施示范,并在示范区布点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以测计喷施三十烷醇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取得经验,再决定明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82年4月26日参考消息报道了“三十烷醇使水稻增产60%,并使西红柿、土豆、大麦等作物大幅度增产,使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由7%提高到18%;三十烷醇进入实用阶段意味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开始。”因而引起了我国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我们想在此介绍一下美国关于三十烷醇的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开展三十烷醇的研究和推广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十烷醇能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幼穗干重及灌浆速度,亚硫酸氢钠也有同样的效应,两者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混喷能提高小麦千粒重,尤以0.1;KH2PO4+200 mg/lNaHSO3+0.5 mg/lTRIA的混喷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5.
“三十烷醇国际学术会议”,1987年11月25~28日于我国镇江市召开。三十烷醇活性的发现者、美国理斯(S·K·Ries)教授在闭幕式上发言,认为“中国在三十烷醇的农业应用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方面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本文及“三十烷醇的pH值对小麦叶绿素效应的研究”两篇论文,曾由作者代表在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受到国内外专家、教授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花生对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4叶期前花生根分泌物对水稻、玉米、萝卜和黑麦草等作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花生根分泌物含有三十烷醇等植物生长促进物质,不同浓度的花生根分泌物对作物的促进作用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 三十烷醇喷液的pH值是决定三十烷醇效应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明三十烷醇最佳效应的pH值范围,为三十烷醇在农业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7年在蒙城县农科所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18.
美国报导,科学家发现脂肪醇三十烷醇能提高部分农作物产量。用水把三十烷醇稀释到0.01~0.1毫克/升,喷在玉米、蚕豆、黄瓜、蕃茄、胡萝卜上,增产效果显著。它的增产原因正在研究中。据认为,可能是三十烷醇改变了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对二氧化碳固定的作用。三十烷醇是从苜蓿、蜂蜡等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因为资源丰富,没有污染,被认为  相似文献   

19.
姜宇  吕建洲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01-102
三十烷醇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其促进生长效果稳定,无污染,无毒害。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溶液对绿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三十烷醇溶液对绿豆生长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十烷醇对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十烷醇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探讨了三十烷醇对龙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能促进龙胆草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龙胆草经三十烷醇处理后,其幼苗生长速度、叶片叶绿素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增高,并且以0.1mg·L^-1浓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