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施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施肥配比。【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播种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氮磷配比根系施肥连续追踪1.5 a,测量云南松幼苗施肥当年和施肥次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生长节律和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云南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表现为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施肥改变了云南松苗木的生长节律,可延长其苗木速生期;也改变了苗木生长轨道,可缓解云南松幼苗苗期生长缓慢的现象,促进苗木生长。中氮中磷(氮0.4 g/株,磷0.8 g/株)处理的云南松苗高生长最佳,高磷(磷1.6 g/株)处理的云南松地径长势最好。【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云南松幼苗在施肥当年和次年的生长节律对不同肥料用量的响应,为云南松苗期氮磷施肥量和培育优质健壮苗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苗木生长量、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以及异速生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探究外源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配比。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材料,通过氮磷配施,定期测定云南松苗木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并分析这些指标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肥可以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改变云南松苗木生长轨迹,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现为两两指标间均为正相关关系。氮磷配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单施氮肥或磷肥效果不佳,但氮磷配比含量过高会抑制云南松生长。施肥可以显著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整体而言,氮0.4 g/株、磷0.8 g/株的氮磷配比为云南松苗木生长最佳施肥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为培育优质云南松实生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直干桉壮苗培育中的养分管理调控,以810株5个月生直干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N、P两因素三水平3×3回归正交设计开展施肥试验,探究施肥对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及其光合生理基础,筛选利于壮苗培育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利于苗高和地径生长及生物量累积的优水平试验组合为处理组合5(N肥0.55 g·株-1、P肥0.6 g·株-1配施)。苗高和地径均随N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P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苗木生长的理论最佳施肥量为N肥0.45 g·株-1、P肥1.2 g·株-1配施。施肥可促进苗木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提高,同时可降低其胞间CO2浓度;处理组合5的苗木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皆最大,且胞间CO2浓度最小。综合考虑利于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累积以及光合能力增强的试验优水平组合与苗木生长随N、P施肥量的变化趋势,推荐理论最佳施肥量为直干桉壮苗培育的N、P配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氮磷配施用量。【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3水平3×3回归设计,研究云南松苗木平茬后土壤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影响。【结果】云南松苗木平茬后的萌蘖数量符合Logistic增长过程并不受氮、磷肥配施的影响;施用氮、磷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可影响苗木第二次萌蘖的时间和高峰,且苗木萌蘖数量配施效果较单施好;云南松苗木萌蘖数量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在施氮肥0.29 g·株-1、磷肥1.02 g·株-1时,苗木的萌蘖数量达到最大;施用氮、磷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潜在萌条和有效萌条生长,潜在萌条单施且单施磷肥效果比配施效果好,有效萌条在0.4、0.8 g·株-1的氮磷配合施用时效果更佳。【结论】氮磷配施比单施更利于萌蘖数量的增加,高磷处理有利于潜在萌条的生长,中等浓度的氮磷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有效萌条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岩樟为研究对象,采用N、P、K、Ca 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水平氮磷钾钙肥配施处理对岩樟1年生幼苗地径和苗高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岩樟苗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钙肥配施时间为30~150 d,岩樟地径和苗高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值达首次施肥前的1.11~1.61倍以及1.23~2.17倍;不同施肥处理对岩樟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显著,生长表现最优的是T8(N1P3K2Ca1)配施组合;氮肥对岩樟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影响显著,磷、钾肥的影响均不显著,钙肥对苗高的影响显著,对地径的影响不显著,地径生长量在N1(100 mg/株N)水平达到最大。综上所述,肥料配施处理N1P3K2Ca1(100 mg/株N+80 mg/株P+40 mg/株K)为该研究条件下促进岩樟幼苗生长的最佳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移植苗木培育所需的缓释氮肥及磷肥最佳用量,以长白落叶松移植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个缓释氮肥水平(0,6,12,18 g·m-2氮)与3个磷肥水平(0,21,42 g·m-2五氧化二磷)共计12个施肥处理组合,研究长白落叶松移植苗木生长状况和养分积累对不同氮磷施肥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氮磷仅对叶片磷含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24),施肥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是通过其主效应引起的。缓释氮肥对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茎、叶、整株的氮、磷含量影响显著(P=0.001~0.026),其中6 g·m-2和12 g·m-2(氮)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积累促进作用较大,但2种施氮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磷肥对苗高、根生物量、叶氮、整株磷含量及叶磷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09~0.040),21 g·m-2和42 g·m-2五氧化二磷均显著高于对照,但2种磷肥施用水平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6 g·m-2施氮量下苗高、地径、整株生物量和氮含量分别增加22.3%,12.9%,39.9%和48.3%;21 g·m-2五氧化二磷施用量下苗高、根生物量、叶氮、整株磷含量分别增加13.3%,19.3%,17.8%,25.9%。综合考虑施肥效果,缓释氮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影响较磷肥大,长白落叶松移植苗最佳施肥量为缓释氮肥(氮)6 g·m-2,磷肥(五氧化二磷)21 g·m-2。图5表2参26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外源氮、磷添加后云南松苗木各器官及土壤中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为云南松苗木培育过程中养分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试材,设置氮、磷配施试验,每种肥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氮肥的施用水平为0,0.4和0.8 g/株,磷肥的施用水平为0,0.8和1.6 g/株,共9个施肥处理组合。施肥后2,4,6个月分别测定苗木根、茎、叶及土壤的氮(N)、磷(P)、钾(K)含量,计算N∶P、N∶K、K∶P,探讨施肥对云南松苗木 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施肥处理后2,4,6个月,9个施肥处理组合的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平均N∶P分别为2.85~4.30,3.60~5.12和5.18~6.65,总体上表现为氮受限,其中根的平均N∶P以氮肥0.8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茎、叶的平均N∶P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K∶P分别为3.72~5.87,5.04~7.26和5.62~7.71,均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N∶K分别为0.71~0.78,0.71~0.74和0.89~0.93,总体上均以氮肥 0.4 g/株处理最大。根、叶N∶P、K∶P随苗木的生长呈现降低趋势,茎N∶P、K∶P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N∶K随苗木的生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茎N∶K呈现增加趋势。施肥后2,4,6个月各施肥处理组合土壤的平均N∶P、N∶K和K∶P分别在3.48~4.58,0.70~0.74,4.93~6.52内波动,随着时间推移,N∶P、K∶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K呈增加趋势。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与土壤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异,施肥处理后2个月内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与土壤化学计量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来看,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及土壤的氮、磷、钾化学计量比,表现为降低了苗木及土壤的N∶P、K∶P,提高了苗木及土壤的N∶K。随着时间变化,N∶P、K∶P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N∶K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氮限制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对象,设置3种氮肥(N)水平(0、0.4、0.8 g·株-1)和3种磷肥(P2O5)水平(0、0.8、1.6 g·株-1)各两两组合共9个处理。在施肥后90、180、270 d采用整株收获法进行生物量测定,分析不同氮磷施肥处理对平茬后云南松苗木各构件(根、茎、叶、萌条)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磷肥可以显著促进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长,大多数处理的生物量积累均高于对照。在平茬后氮、磷配施明显提高了云南苗木的萌蘖能力,特别是高氮中磷处理的效果更佳。(2)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构件生物量积累逐渐增加,施氮、磷肥处理的生物量积累高于对照。(3)施肥后90、180 d时单施磷肥效果最佳,270 d时氮、磷配施最佳。(4)施肥影响着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表现为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萌条依次高于叶、茎、根。  相似文献   

9.
油松多元素专用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木施肥是培育壮苗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合理施肥能使苗木体内营养元素保持适当的比例,实现苗木稳产、高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油松3年生换床苗为试材,就不同肥料配比对油松各个营养阶段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施肥配方对油松苗高、地茎、生物量、纤维素的影响,以期为油松营养生理体系的建立及合理化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影响油松幼苗的株高、地径生长及树体的生物量积累。不同施肥处理相比,配施优于单施,以多元肥处理最优,可显著提高各生长指标。经施肥处理的油松与对照相比,生长期内苗高生长量增加10.51%~17.12%,地径生长量增加7.46%~14.93%,生物量增加16.16%~27.29%。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一年生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ch.) K. Koch]盆栽幼苗进行N、P、K配比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美国山核桃盆栽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美国山核桃幼苗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和生物量干重均高于不施肥处理,施肥过量时,反而会抑制苗木生长。不同元素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对株高的影响效应为N K P,对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效应均为N P K。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情况与施肥成本,N2P3K1处理即施N 6 g株、P2O54. 5 g株和KO21. 5 g株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1.
水肥耦合效应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积累对水肥耦合的响应规律,并确立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  方法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RCCD),建立各指标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的主效应、单因素和耦合效应对生长的影响。  结果  ①对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的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8、处理16、处理18苗木生长情况较好。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施氮量对5个指标均有显著正效应,施磷量对地径无显著效应,施钾量对各指标均无显著效应,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③单因素效应表明:各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均呈现出类似“抛物线”的变化趋势,生长速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速率减缓。④耦合效应表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对苗高、生物量、叶面积、根干质量有显著正效应,土壤含水率×施磷量对苗高、地径、根干质量、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土壤含水率×施钾量对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施氮量×施磷量对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施氮量×施钾量对地径有显著负效应,水肥间的耦合效应大于肥料间的耦合效应。  结论  栓皮栎苗期水肥需求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适宜的水分和施肥配比可促进苗木生长。高水、高氮、高磷、低钾条件下苗木生长情况更好。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9%,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15.3、46.0、18.1 mg·株?1,苗木的苗高可达到45.14 cm,地径达到4.40 mm,根干质量达到6.30 g,生物量达到11.70 g,单株叶面积可达460.83 cm2。图3表2参30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实生苗生长对N、P配施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采用3×3回归设计,田间排列结合拉丁方和随机排列的特点,对实生苗进行N、P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与N、P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二元二次方程,反应曲面为钟形曲面模式,即各生长指标均存在一个产量峰值.峰值以前,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N、P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峰值以后,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N、P用量的增大反而下降.根据肥料效应模型求得苗高、地径生长量以及根、干和叶片生物量最大时的N用量(以土计)分别为0.12、0.17、0.16、0.17、0.21g/kg,以及P用量(以土计)分别为0.85、1.13、1.08、1.24、0.94g/kg,最佳ω(N)∶ω(P)分别为1.00∶7.08、1.00∶6.65、1.00∶6.75、1.00∶7.29和1.00∶4.48,对应的最高理论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92、0.19cm,最高理论根、干和叶片生物量分别为0.091、0.042、0.269g,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2%、28.4%以及279%、425%和97.8%.其中,施肥对树干发育的作用最明显,但各个构件对肥料用量和比例的响应规律不同,较高的P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高生长和根系发育,较高的N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任豆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配比下任豆Zenia insignis苗高、地径、生物量、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特征的变化,找出最优配方施肥的方案.【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任豆容器苗进行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结果和结论】施肥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营养元素及其配比对任豆苗木的影响效果不同.N4P4K2和N3P4K3处理对苗高和地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增长了251.99%和214.75%,N2P4K1处理时总生物量最大,比对照增加了298.03%.氮对任豆苗木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合理的氮、磷配比可有效提高任豆苗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元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香椿苗高、地径和茎干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分析氮磷钾施肥量对苗木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香椿苗高、地径和茎干生物量的效应大小表现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钾肥对香椿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采用10 kg黄心土盆栽培育香椿苗,施N量为4.277 g/盆、施P_2O_5量为2.450 g/盆,苗高生长量最大可达141.96 cm;施N量为4.845 g/盆、施P_2O_5量为2.896 g/盆,地径生长量最大可达16.895 mm;施氮量为4.101 g/盆、施P_2O_5量为2.000 g/盆,茎干生物量最大可达52.529 g。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期测定,有序样本聚类和回归分析,拟合毛红椿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地径与时间的相关关系,苗木各器官生长量生物量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毛红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生长初期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最少,仅有全株的19.85%;生长盛期则以地上部分叶和茎生长为主,叶和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44.41%和35.48%,茎在生长盛期生长量大,此期苗高、地径分别占总生长量的80.71%和71.74%;生长后期以茎和根生长为主,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7.79%和37.03%。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与时间、苗木各器官生长量与苗高生长量、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与苗木地径及苗高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可靠性高,可用来估测和分析毛红椿1年生播种苗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分配。  相似文献   

16.
研究氮肥、磷肥、钾肥(N、P、K)配比施肥对川滇无患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适宜N、P、K施肥的最佳比例,为川滇无患子幼苗的规模化培育及促进川滇无患子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施肥试验研究氮(N)、磷(P2O5)、钾(K2O)3种不同配比施肥下,川滇无患子幼苗生长发育变化及根系形态的变化。说明施肥能够促进川滇无患子幼苗生长及影响生物量的积累分配。施肥处理过的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苗高和地径增量中以T8(N2P1K3)处理最为明显,T6(N3P1K2)生物总量和根系形态综合比较最优,说明促进川滇无患子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2P1K3,施肥用量分别为尿素4g/株、过磷酸钙1.5g/株、氧化钾3g/株。能促进幼苗生物量和根系发育的最佳施肥配比是N3P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方施肥对楸树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氮、磷、钾配施对楸树Catalpa bungei苗木生物量分配及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选2年生楸树苗木无性系1-4为试验材料,设定12个不同N、P、K配方施肥处理,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及养分利用进行监测.【结果和结论】N、P、K配施对生物量累积及分配影响显著,总生物量最大[(331.05±5.21)g·株-1]为处理10(T10)(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均为12 g·株-1),是不施肥对照(CK)的3倍,是单施N肥12 g·株-1处理(CK12)的2倍.当N肥、K肥量固定时,随着P肥施肥量增加,苗木根系生物量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当施P肥12g·株-1时,苗木根系生物量比例达到最大.不同处理对苗木N、P、K含量影响显著,其中T10的N、P、K含量最高,分别为(5.32±0.17)、(0.84±0.07)和(4.89±0.11)g·株-1,是CK的5、6和8倍;N最高施肥效率为T10[(57.11±0.94)g·g-1].综合分析得出,适当比例N、P、K配施能够有效提高楸树苗木生物量,提高苗木N、P、K含量和氮肥利用效率,P肥对苗木根系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1年生砂生槐播种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两种施氮方式(平均施肥和指数施肥)和5个氮素水平(CK、200、400、800 mg/株、平均施肥400 mg/株),分析苗木生长和生根对不同施氮方式及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方式处理下,指数施肥(200 mg/株)处理下苗高、地径、比叶质量及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且高于平均施肥(400 mg/株);指数施肥(200、400、800 mg/株)时,根系的生物量、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均高于平均施肥(400 mg/株)处理;指数施肥(200 mg/株)的根系组织密度最大(0.51 g/cm3)且高于平均施肥(400 mg/株)。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指数施肥(200 mg/株)处理的苗高、地径、比叶质量及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根系生物量、总长度、体积和组织密度表现最好,平均施肥(400 mg/株)处理表现较差。指数施肥(200、400 mg/株)处理的根表面积较大,而对照、平均施肥(400 mg/株)处理的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顶果木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生长与养分元素分配情况得出,施肥对顶果木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袁,对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最高生长量(0.319 cm)为施复混肥的处理,苗高最大生长量(16.8 cm)为施磷肥的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单株根、茎生物量差异显著,叶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施复混肥生物量最高(27.27 g/株);施肥处理的顶果木根冠比低于空白对照(0.34);施肥均可促进植物N元素累积,其中叶片贮藏量最大,对P 元素的积累较少,对K元素的累积具有一定选择性,单株干物质累积的营养元素大小排序为N>K>P;不种元素袁平衡施肥对顶果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祁连圆柏人工幼龄林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状施肥方法,通过设置N、P、K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4种肥料20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祁连圆柏幼树苗高、地径以及苗高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结果]4种肥料各水平施肥均对祁连圆柏幼树苗高、地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尿素在100 g/株施肥水平时苗高生长量最大,N、P、K复合肥在75g/株施肥水平时地径生长量最大.在祁连圆柏幼树施肥中使用尿素100 g/株,N、P、K复合肥75 g/株,为促进祁连圆柏幼树生长的最优方案.[结论]合理施肥能够促进祁连圆柏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