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林下栽培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方法]选择光照强度差异较大的5个地块,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林下栽培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林下栽培三叶青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明显提高,块根中总黄酮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结论]建议种植地光照强度在2 000 lx以上,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长白山区茖葱种质资源分布状况,对长白山区4个种源地5个不同茖葱材料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物候特性、生境与营养品质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长白山区茖葱多生长在海拔500 m以上的冷凉阴湿山坡、林下、林缘及沟渠边等地,对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与林分郁闭度有一定要求,其物候期也较早.(2)5个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物候特性存在差异,东丰材料与敦化宽叶材料可归为宽叶型材料,而敦化窄叶材料、安图材料与汪清材料可归为窄叶型材料.(3)宽叶型材料有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而窄叶型材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低.(4)不同材料的生长状况、物候期与营养品质也受其各自生境差异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人工栽培与迁地保存时,既要选取较适合仿生栽培的种源(材料),也应创造尽量接近原始生境的栽培条件.  相似文献   

3.
茖葱主要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生茖葱的主要性状,为其开发利用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物候期的调查、形态特征的观测以及染色体数目、品质性状等的测定,对茖葱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茖葱为二倍体作物,生育期在3~7月,叶片以2~3片为主,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5 cm,宽2~5 cm。在种植后的前半个月内,叶片生长速度较快,叶长、叶宽与种植后天数呈直线增长趋势,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1个月后叶长、叶宽达到最大值。Vc含量在抽薹期达最高,为0.68 mg/g。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展叶期最高,分别为0.707、8.8 mg/g。纤维素含量则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升高。[结论]茖葱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5):8-10
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处理对红葱林下栽培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了红葱产量(y)与施氮量(x_1)、施磷量(x_2)、施钾量(x_3)之间的回归方程:y=1817.28+4.56x_1+4.44x_2+16.10x_3-0.34x_1~2-0.13x_2~2-0.22x_3~2+0.27x_1x_2+0.15x_1x_3+0.02x_2x_3。根据此方程,得出红葱林下栽培的经济最佳产量为2939.4 kg/hm~2,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44.5、59.0、51.3 kg/hm~2,氮磷钾的最佳比例为1:1.33:1.15。  相似文献   

5.
以宽、窄叶型2种茖葱为供试材料,探索摘叶处理对其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摘叶程度的加大,宽、窄叶型茖葱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VC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第37天,宽叶型最大值为45.48mg/100g、窄叶型为39.14mg/100g;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第43天时,宽叶型最大值为48.61mg/100g、窄叶型为48.12mg/100g;还原性糖从出叶开始到5月10日前后,其含量达到最大值(宽叶型为634.1mg/100g、窄叶型为679.7mg/100g);纤维素含量也呈梯次递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长白山茖葱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通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利用CI 340型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不同光强下宽、窄叶型茖葱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及叶绿素荧光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条件(遮荫下光强相当于自然光强的50%左右)下,宽、窄叶型茖葱叶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 、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羧化效率(CE)均下降,表观量子效率(AQY)上升。由黑暗转到强光下,自然光照下的宽、窄叶型茖葱叶片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非光化学猝灭(NPQ)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值,而遮荫叶片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光照强度对不同栽培环境下刺五加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栽培环境下刺五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刺五加不同栽培环境平均光照强度依次为农田区>林缘区>野生抚育区>野生自然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刺五加新梢生长量加大,强光下新梢叶片有灼伤,所以,农田栽培刺五加应选择东北向或北向坡地.野生刺五加园应清除较密的小灌木,以增强光照.  相似文献   

8.
不同仿生栽培模式对辽藁本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辽藁本资源的保护和扩大资源量、探讨辽藁本最佳栽培模式,在异地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辽藁本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仿生栽培模式下,辽藁本株高、叶面积指数、分枝数和花序数等生育性状的变化规律相似,其中以模式1发育较迅速,其他模式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发育迟缓,发育量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仿生栽培模式中光照强度有利于辽藁本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以及挥发油的积累。综合分析认为,仿生栽培辽藁本方法可行,不仅可以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和立体开发资源,而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光照强度对茼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小叶茼蒿为试验材料,采用平畦栽培,利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设置4种光照处理,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产量及各项营养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茼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茼蒿在光照强度为70%时,产量较高,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而硝酸还原酶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也相对较高,是相对适合茼蒿生长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1.
辽葱1号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葱 1号株高 1 1 0cm左右 ,葱白长 5 0cm左右、葱白横径 3~ 4cm ,叶色深绿、叶肉较厚、表面腊粉多、叶片上冲、较抗风 ,生长期间功能叶片 (常绿叶片 ) 4~ 6片 ,植株不分蘖。该品种生长速度快 ,生育期较短 ,定植后 90d左右可收葱冬贮。抗病毒病 ,较抗紫斑病、霜霉病、锈病等。冬贮后干葱率较高。含糖量较高 ,风味佳、品质好。另外 ,该葱的半成株抽薹后 ,侧芽葱的发生率高 ,一般可达 95 %左右 ,而且生长旺盛。辽葱 1号一般产量为 40 0 0kg/6 6 7m2 ,最高可达 70 0 0kg/6 6 7m2 。根据不同需要 ,辽葱 1号可以采用多种栽培方式 …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林下环境中黑木耳栽培生产过程中发生连作障碍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黑木耳生产对于栽培场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林下黑木耳实际生产基地选择生态环境条件相同的区域,设计在连续应用两年(L20)、应用一年空闲一年(L19)两个试验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CK)采集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组土壤样本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测序结果足够反应样本所包含多样性的前提下,数据表明黑木耳栽培生产过程会明显提高土壤中细菌的种类和均匀程度,但应用后闲置的L19组土壤细菌的丰富度略高于连续应用的L20,而L19和L20组的细菌均衡度相近;通过细菌物种差异分析和分类学组分分析,可以发现3个处理组样品的相似性较低,表明土壤不同菌种在细菌总量中的占比存在一定的变化,但优势细菌的种类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在土壤真菌动态变化方面,黑木耳的连续生产(L20)明显的抑制了真菌物种丰富度和数量均衡度,生产后闲置会导致物种丰富度不足的前提下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快速恢复均衡;通过真菌物种差异分析和分类学组分分析,证明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更为剧烈和持久,主要表现在子囊菌和被孢霉在栽培后闲置期内...  相似文献   

13.
结球莴苣属于长光性植物,但对光照强度的反应至今报道很少,本试验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发现在适宜的光强条件下,莴苣能够正常生长,地上及地下部鲜重较高,叶片分化数较多,形成的产量也较高,而在弱光条件下(5.5~12.5klx),植株的生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先期抽现象,莲座期后,茎端分化花芽,进而抽开花,不能形成结球产品,但所结种子(果实)正常,可作为结球莴苣采种的一条新途径,本试验也为莴苣的栽培及  相似文献   

14.
谢佳利  龙丹  王慧超  戴玄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60-1161,1183
[目的]筛选出适合三峡库区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方法]以棉籽壳、木屑、麦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分别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栽培9种食用菌,筛选适合退耕林下栽培的食用菌菌种。[结果]在室内和室外退耕林下2种不同栽培环境中,茶树菇的产量最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平菇、姬菇次之。[结论]综合食用菌的产量、经济效益及栽培管理难易度考虑,筛选出适合在林下栽培的食用菌为茶树菇、平菇和姬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照强度对芸豆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100%自然光照(CK)、75.7%自然光照、50.3%自然光照、24.5%自然光照4种光照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芸豆光合特性、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在遮光后短期内有所增加,但长时间遮光后,含量会显著下降;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胞间CO2摩尔分数(Ci)则随之减小;遮光使芸豆开花数减少,单株结荚数、单株实粒数及粒质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并随遮光强度的增强而受影响程度加大.同时各器官光合生产量也显著下降,尤其对荚果生长影响最大,75.7%、50.3%和24.5%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单株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3.2%、80.8 %和91.8 %,表明芸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明蒲公英生产栽培中适合的光照强度.[方法]设置5个光照强度梯度处理(透光率分别为100%、82.6%、60.1%、37.8%、14.5%),通过测定蒲公英的风味品质,筛选能达到蒲公英最好风味的光强.[结果]根据风味品质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分值大小依次是透光率为14.5%,37.8%,61.1%,82.6%,100%,最高为透光率14.5%处理,最低分为透光率为100%处理.[结论]苦味和涩味的感观评价得分均与光照强度成正相关,即光强强度越大,蒲公英的苦味与涩味就越重,水分与口感感官评价得分与光照强度成负相关,即光照强度越大,水分与口感较差,光照强度越小,水分与口感越好,透光率60.1%处理的蒲公英叶片香气最大,透光率14.5%处理的蒲公英香气最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林下三七中药材不同部位的黄酮类,以林下三七中地下部分根和地上部分茎、叶、果为材料,用上调LC−MS/MS技术检测其黄酮类活性物质。应用MVDB和代谢信息公共数据库对三七不同部位黄酮类物质的差异代谢物进行PCA分析、OPLS−DA分析、样本重复相关评估等,通过KEGG数据库注释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途径,从中筛选出差异显著的差异代谢物以及在不同部位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三七4个部位共检测出149个黄酮类次级代谢产物,三七中黄酮类数量排序为S(茎) > F(果) > L(叶) > R(根),叶、果、茎较根中含有更多的黄酮类物质;以地下部分根为对照组,比较了其与地上部分茎、叶、果的差异,其中F vs. R组中筛选出上调6个(没食子儿茶素、扁蓄苷、圣草酚−3′−O−葡萄糖苷等),下调14个(槲皮素、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圣草酚−8−C−葡萄糖苷等);L vs. R组中筛选出上调2个(异鼠李素−3−O−阿拉伯糖苷、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下调18个(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山奈素−3−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3−O−半乳糖苷等);S vs. R组中筛选出上调4个(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 (棕矢车菊素)、扁蓄苷、山奈酚−7−O−葡萄糖苷等),下调16个(槲皮素、山奈素−3−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3−O−半乳糖苷等);叶、果、茎中含有大量与根中不同的特有差异次级代谢产物,如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2′′−O−木糖基)葡萄糖苷等可作为区别根的标志性差异物。三七不同部位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存在较大差异,黄酮类含量以叶、果、茎中相对含量多,根中黄酮类相对含量相较其他部位少。  相似文献   

19.
香菇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试验表明,光照强度在200-1000lx菌丝生长浓密,长势旺,长速快,污染率低。在0-200lx转色均匀,转色快,在0-5000lx出菇整齐,产量高;1000-5000lx菇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0.
论林下重楼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又名蚤休、七叶一枝花、独角莲、草河车。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林下生长的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也是云南白药必不可少的一味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在独龙江乡峡谷地区闲置有大量的林地,要种植重楼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林下空地资源,发挥其效益是农业工作人值得研究的一项长久之计。然而面对当地农户没有种植重楼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农业工作者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的改进和推广。这对贫困的独龙江乡山区农民利用当地资源脱贫致富,并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