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种类计有14目89科582种,其中以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iera)种类为多,分别占总数的65.12%、18.72%、4.98%。昆虫区系结构由东洋种、古北种、广布种等成分组成,东洋种占50.11%,且昆虫种类的垂直分布和保护区的生境一致。  相似文献   

2.
渭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鞘翅目森林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渭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森林昆虫区系,为该区人工林害虫控制及害虫种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样地内随机网捕法和五点法(地下昆虫),定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陕西省永寿县退耕还林人工植被森林昆虫区系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区有鞘翅目昆虫24科129属182种(含亚种)。该区森林昆虫主要类群有步甲、金龟、瓢虫、天牛、叶甲和象鼻虫等6大类10科142种,其中北界有65种,占该10科总种数的45.77%;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48种,占33.80%;东洋界14种,占9.86%;其他15种,占10.56%。【结论】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是渭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鞘翅目森林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秦岭平河梁林区的昆虫区系与组成及多样性,采用调查与文献分析法研究表明,该林区有昆虫种类29目、287科、2 004种,部分昆虫类群以古北、部分以东洋、部分以广布性分布占优势;在目-科、目-科-种水平上,类群间优势度明显、林区的昆虫类群和种类丰富,科数最多的为鳞翅目53科、鞘翅目49科、膜翅目35科,种类数最多的为鳞翅目594种、鞘翅目482种、膜翅目241种、同翅目186种、半翅目164种、双翅目114种.  相似文献   

4.
国内已记载华山松害虫7目35科105属191种,以鞘翅目种类最丰富,鳞翅目次之,半翅目第三;华山松害虫以枝干害虫种类最丰富,针叶害虫次之,苗木害虫第三,根部害虫第四,种实害虫第五;根据危害程度筛选出了主要危害种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了解贺州地区花生田昆虫类群和群落结构,为指导花生害虫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马来氏网取样法进行,收集昆虫后进行系统分类。【结果】在贺州地区共获得昆虫样本100822头,分属于14目、150科。其中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为优势类群,占群落昆虫种类的90%以上。【结论】贺州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物种丰富,对农田生态系统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常见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2014—2016年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及资料查阅等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种类及危害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凯里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共有5目23科43种。其中,鳞翅目11科21种,占害虫总种数的48.84%;同翅目5科11种,占25.58%;半翅目4科6种,占14.0%;鞘翅目2科4种,占9.30%;膜翅目1科1种,占2.33%。以茶蓑蛾、银杏大蚕蛾、樟脊网蝽、杜鹃冠网蝽和矢尖蚧等5种害虫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危害较重,且以食叶危害类害虫分布最广,刺吸类害虫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光源对中稻田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蜻蜓目等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并分析天敌与鳞翅目害虫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共诱集到中稻田昆虫6目13科,其中鳞翅目占60.57%,同翅目占22.93%,鞘翅目占7.39%,半翅目占2.77%,直翅目占6.12%,蜻蜓目占0.22%。1号灯对鳞翅目和直翅目的诱集效果最好,3号灯对同翅目的诱集效果最好,CK对鞘翅目、半翅目和蜻蜓目的诱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阿拉善舌喙象成虫在陕北沙区长柄扁桃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枣飞象的监测和科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4月,在陕西省榆林沙区,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抽取受害长柄扁桃植株,使用全株调查法统计阿拉善舌喙象成虫数量。运用7种聚集度指标、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阿拉善舌喙象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探讨。【结果】阿拉善舌喙象成虫在长柄扁桃上的空间分布型呈现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其密度越大,个体群的聚集度越高;聚集因素分析表明,该虫聚集分布是由某些环境成分和自身的聚集习性两者共同作用所引起。依据Iwao m*-m回归分析确定阿拉善舌喙象成虫最佳理论抽样公式和序贯抽样模型,利用序贯抽样模型公式对该虫进行抽样,当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阈值为6头/株,调查10株长柄扁桃树上的累计虫口数量大于85头时, 则需进行及时防治;若10株长柄扁桃树上的累计虫口数量小于35头时,则不需进行防治;若10株长柄扁桃树上的累计虫口数量为35~84头,则需要继续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结论】建立的空间分布型和最佳理论抽样公式,可用于陕北沙区阿拉善舌喙象的监测和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甘肃省黄粉蝶亚科种类及其区系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传统分类和世界地理区划分析方法.【结果】共鉴定黄粉蝶亚科3属11种,首次提供了11种成虫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图及6种雌性外生殖器结构图.黄粉蝶亚科昆虫在甘肃5亚省区划中都有分布.其中,Ⅳ分布有10种,占90.9%,是优势分布地;其次是Ⅰ和Ⅴ各分布6种,占54.5%;Ⅱ有4种,占36.4%;Ⅲ种类最少,只分布3种,占27.3%.从世界地理区划来看,11种黄粉蝶亚科昆虫中古北种有7种,占总数的63.6%,为优势种群.东洋种1种,占9.1%,广布种3种,占27.3%.【结论】甘肃省粉蝶亚科昆虫以古北种为主,东洋种和广布种次之.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贵阳市杨梅主产区的害虫种类,对杨梅害虫无害化治理提供依据,于2009-2012年采用大田普查、粘虫板诱集和室内鉴定方法,对贵阳市杨梅主产区的害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杨梅主产区常见害虫有2纲、7目、24科、35种,其中属昆虫纲有6个目,分别为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等翅目,以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分别有13个种和12个种,占害虫总数的37.14%和34.29%;优势种为黑腹果蝇、杨梅小细潜蛾、星天牛、小绿叶蝉和苹小卷叶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半翅目(Hemiptera)害虫是广东桑树种植区主要为害桑树的害虫种类,每年都会对蚕桑 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但目前尚未有对广东省半翅目桑树害虫种类系统鉴定与为害调查的相关研究。因此, 针对广东省半翅目桑树害虫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及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 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桑园鳞翅目害虫的调查与采集,利用形态和分子(细胞色素氧化酶 亚基Ⅰ基因 mtCO Ⅰ)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系统鉴定。【结果】共鉴定出 7 种半翅目害虫,分别为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 Matsumura)、尖胸沫蝉 (Aphrophora sp.)、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 Fabricius)。【结论】在鉴定的 7 种半翅目害虫中,双条拂粉蚧、尖胸沫蝉、离斑棉红蝽为广东省首 次报道为害桑树的害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整理总结了国内有关杨树虫害的文献,对杨树害虫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杨树害虫总计7目34科92种,主要分属于昆虫纲的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蛛形纲的真螨目,以食叶害虫种类最丰富,蛀干害虫次之。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与查阅文献,整理了辽宁省区域范围内玉米(Zea mays L.)主要害虫种类名录。包括昆虫纲总计4目37科101种,其中直翅目13种,半翅目32种,鳞翅目26种,鞘翅目30种;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3种。并列出了危害情况以及在辽宁省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对恩施州玄参仓库的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有害虫17种,分属于1纲4目13科,其中鞘翅目9科10种,鳞翅目2科5种,半翅目1科1种,膜翅目1科1种。并根据所调查的害虫数量及为害情况等提出恩施州玄参仓库主要害虫为印度谷螟。  相似文献   

15.
豫南地区茶树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豫南地区茶树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已查明豫南茶园发生并危害茶树的害虫、害螨种类有54种,隶属10目34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17种)、直翅目(9种)、同翅目(7种)和鞘翅目(7种)害虫为多,分别占31.48%、16.67%、12.96%和12.96%。天敌昆虫种类为46种,分属19科6目,以膜翅目最多,占总数的56.52%。另有真菌3种,细菌1种,病毒3种。并记述了每种害虫的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豆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为害舞铜市夏大豆的害虫有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蜱螨目等2个纲、7个目、17个科30种。其中半翅目的豆盾蝽和鳞翅目的豆荚螟,田间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为严重,是为害该市夏大豆最重要的害虫,应作为夏大豆害虫防治的主要目标;其次为鳞翅目害虫中的大豆卷叶螟、大豆造桥虫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17.
2010~2012年对广东省油茶栽培区进行了病虫害种类调查,并对广东油茶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危害油茶的病虫害有101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87种。14种病害中,黄化病和栗寄生为首次在油茶上危害报道,以炭疽病、软腐病、茶苞病、赤叶斑病以及栗寄生为优势病害种类。87种虫害中,已鉴定65种,其中鞘翅目昆虫13种,鳞翅目昆虫19种,同翅目昆虫20种,半翅目昆虫10种;以褐足角胸叶甲、油茶象甲、油茶织蛾、假小绿叶蝉和卷叶类鳞翅目害虫为害虫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暖温带季风气候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基础资料以及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取网捕、人工捕捉等对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渭南市草地节肢动物的多样性进行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共采集到节肢动物803只,隶属于5纲13目46科61种;以昆虫纲的物种数量最多,占整个生境物种数量的70.24%;以物种种类数计算得知,各目包含的种数在整个生境节肢动物总种数中的占比依次为膜翅目11.48%、鳞翅目16.39%、双翅目14.75%、半翅目13.11%、蜘蛛目11.48%、鞘翅目21.31%,其他各目均只有1种物种;按照节肢动物对作物的保护或为害特性划分,调查区域内的节肢动物可划分为捕食性天敌、中性害虫和害虫,其中,中性害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各市县人工林虫害的防控对象,于2015年6~7月调查了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的虫害种类、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分析害虫的组成结构。结果发现,害虫18种,其中鳞翅目5种,鞘翅目4种,同翅目5种,膜翅目、半翅目害虫各2种。主要害虫有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天牛(Longhorned beetles)、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防治仓储害虫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吴江地区15个蔺草制品加工点的原料和半成品仓库的仓储害虫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进而研究该地区仓储害虫的群落结构。[结果]共发现14种昆虫,其中黑白雪灯蛾是鳞翅目害虫,黑头叉胸花蝽为半翅目昆虫的天敌。其余害虫均属于鞘翅目。黄粉虫和黑菌虫的发生频率最高。鞘翅目昆虫是蔺草制品储藏昆虫群落的主要类群,其数量比例为88%,种类比例为85.7%,危害最大。鳞翅目昆虫的数量比例为6.1%,危害较小。黄粉虫和黑菌虫的优势度最高,分别为0.12和0.11,赤拟谷盗和烟草甲次之,为0.09和0.07。黄粉虫、黑菌虫和赤拟谷盗的优势度在8月1日到9月15日最高,在5月15日到7月15日次之。[结论]蔺草加工点仓储害虫的优势种为黄粉虫,高发期为5月中旬到9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