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均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且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采用常规育种手段实现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改良具难度很大,针对棉花品质、产量、抗性等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棉花品种分子设计研究团队以陆陆种内分离群体、陆海种间分离群体等材料,交叉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等研究手段,在陆地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海岛棉优质品质及抗性基因挖掘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方法开发及棉花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棉花品质、产量、抗性性状形成的同步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会薇 《种子世界》2013,(12):27-28
棉花吐絮特性是棉花性状重要指标之一,与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关系密切。关于棉花纤维品质、产量等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吐絮外观形态的分析较少。随着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机械采摘要求棉花生育期120d左右,吐絮集中,同时要求含絮力强有一定的抗风和抗冲撞力,有利于机械一次性采摘,因此吐絮外观形态研究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测定8个品系两种吐絮典型外观形态样品纤维品质和产量构成指标,分析吐絮外观形态与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内在联系,旨在为棉花遗传育种和棉花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彭延等 《中国种业》2014,(12):66-67
论述了近期南疆棉花种植育种中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棉花新品种选育提出了对策。确定现阶段棉花育种方向以抗逆适应性为基础,以综合性状优良为根本,逐步提高产量,重点突破和提高纤维品质性状,选择多类型品种。  相似文献   

4.
1973-200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改良与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3-2000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及同期该棉区棉花品种推广的统计数据,总结了棉花品种改良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棉花品种不同性状的育种效率.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效率逐年下降,早熟性、抗逆性和部分纤维品质指标的改良效率有所提高.探索性提出了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棉花良种普及率及自育品种变化情况,针对目前美国转基因棉花在该区生产中优势,加强国产品种的推广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根据棉花新品种SGK958在河南省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现,运用偏相关、通径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棉花产量与产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纤维品质性状与纺纱均匀性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产量因素性状组与纤维品质性状组的典型相关分析,以期从中获取有生物学意义的有关统计参数,为棉花育种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123份棉花育种材料的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3份棉花育种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全面了解棉花主要性状间存在的关系。对产量、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了纤维品质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单株皮棉产量、子棉产量和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相对较小。(2)与子棉产量有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6个,其中单株皮棉产量和铃重相关系数较高;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整齐度指数相关系数为0.69**,与伸长率相关系数为0.78**;伸长率与断裂比强度相关系数为-0.62**,与整齐度指数相关系数为-0.63**。马克隆值与铃重相关系数最大为0.51**。(3)据品质性状聚类,123份材料被分为三类。研究为育种材料的杂交组配和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棉花新品种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棉花棕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的控制,它对棉花的农艺、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衣分、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大。要转育高产、优质的棕色纤维棉花品种,选择适当的白色纤维亲本是关键,同时这可能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春安 《中国种业》2004,(10):30-31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杂交种的纯度是杂交优势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而提高亲本的纯度、鉴别真假杂交种则是提高杂交种纯度的前提.许馥华等( 1983)对紫色棉作为显性指示性状,不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生产杂交种子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紫色棉所有器官外部具有红色,色素为日光红(中棉所 7号×紫叶棉), F1植株表现浅紫色性状, F2群体中出现紫色、浅紫色、绿色 3种类型的植株,说明紫叶棉的紫色性状由 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我们对本所原有的紫叶棉经 7年 11代,选择优良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连续转育,培育出目前的 CH系列紫叶型性状的新种质.不仅改良了生育特性、产量构成,还增加了新的病虫害抗性,显著提高了结铃性和纤维内在品质,从而获得诸多性状的同步改良和提高,为棉花育种杂交优势利用开辟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我国短季棉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我国50多年来选育的短季棉品种,从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改良方面概括了我国短季棉的育种成效,总结了短季棉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早熟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介绍了短季棉品种的选育方式,及现代高技术(航天诱变育种、生化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短季棉育种中应用,提出我国短季棉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棉花产量育种的数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产量是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提高棉花产量育种效率,本文从产量结构模式、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两方面,分析了与棉花产量育种有关的数量性状,并讨论了提高棉花产量遗传潜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拓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的遗传变异,提高品种的抗黄萎病性能,采用19个黄河流域棉花品种相互杂交构建了棉花综合群体,在长江流域棉区进行育种选择,衍生出37个优良种质系。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对14个性状进行考查,结果表明:衍生种质系间在黄萎病抗性上的变异最大,其次为产量性状,但在纤维品质性状上的变异较小。分子水平的聚类分析表明,黄河群体衍生种质系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可以聚在不同的类群,与长江流域棉花品种有明显的区别。对衍生种质系进行性状考察,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公因子的方差变异累积贡献率达83.08%,其中纤维品质因子、株型因子、产量因素因子和感病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8.45%、15.50%、12.07%、8.87%。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简化栽培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3种类型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等密度(5.2万株/hm2)条件下研究常规整枝和不整枝2种栽培方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铃重、籽指、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对纤维比强度影响显著(F=7.27);整枝和品种类型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没有互作效应。在种植密度5.2万株/hm2时,整枝措施能提高棉花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 1 1 4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抗黄萎病、棉铃虫性鉴定。结果表明 ,该批资源具有较强的生育性状选择潜力 ;单株结铃数较多 ,铃重较高 ,衣分偏低 ;纤维较整齐 ,伸长率较小 ,比强度较低。国内品种与国外品种相比 ,具有成熟早、产量、衣分高 ,结铃数多、铃重小的特点。在纤维品质上 ,国内品种的麦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均超过国外品种 ,但纤维长度、比强度不及国外品种 ,国内品种的抗性优于国外品种。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 ,为在棉花育种中有目的利用这些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棉花产量与品质改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世界经济形势对棉花作为主导的纺织纤维来源提出了挑战.过去10年中,世界棉花的丰产性育种进展不大,棉农种植棉花的收益较低,棉花生产效益不稳.从目前单产水平的这种停滞状态可看出在多年的育种进程中,棉花从种植到成熟过程中产量组分所受到的生理限制.就改进产量的育种对策而言,注重产量组分比之注重衣分或铃数更为重要,此外应注重的是棉株的生理特性,如种子的含油量.而在产量处于徘徊的这段时期,经济的竞争使世界纺纱与纺织技术加速改进,以满足棉纤维品质的需求.在棉纤维加工过程中,短绒(12.7mm及以下绒长)的问题往往是造成棉纱拉力降低,尤其是对气流纺织技术.随着乌斯特公司"高级纤维信息系统"R的问世,已可以在对棉纤维长度分类时直接对棉短绒含量进行测定.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如何在保持现有纤维品质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技术与对策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丁晓艳  赵娟  钱山山  阎星颖  裴炎 《作物学报》2018,44(8):1152-1158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短季棉品种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 发展短季棉对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提高短季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棉花育种的重要课题。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时空精确调控iaaM基因, 适当增加生长素在棉花胚珠种皮中的水平, 获得了纤维产量和细度同步改良的转基因棉花材料IF1-1 (FBP7::iaaM)。本文通过回交育种, 将FBP7::iaaM基因导入低衣分、高马克隆值的短季棉品种晋棉11, 获得了衣分提高、马克隆值降低、同时保留早熟特点的回交后代JBC4。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 JBC4的衣分比回交亲本提高了12.8%, 小区纤维产量增加56.3%, 马克隆值降低10.7%。说明该转基因性状能在杂交和回交过程中稳定遗传, 可用于棉花产量和马克隆值的定向改良。  相似文献   

16.
棉花杂交育种的方式很多,在改进某优良品种个别性状时,常用回交育种方法。回交育种是一个杂交种和它的亲本之一进行一次或多次世代的杂交,并连续选择的一种育种方法。比如“甲”是个丰产品种,但要改进纤维品质;“乙”是个纤维品质优良的品种,回交目的是在甲的基础上提高,尽可能保留甲的丰产性,相应地吸取乙的优良纤维性状。具体方法是在甲×乙杂种后代中再和甲来回交,有意识  相似文献   

17.
棉子含油量研究进展与高油棉花育种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永国  郭瑞星 《棉花学报》2011,23(2):184-188
本文综述了棉子含油量的遗传特性、棉子含油量与棉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关系,讨论了我国开展高油棉花育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开展高油棉花种质资源筛选与创新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不同历史时期的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2年5点试验和1973~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 结果表明, 建国40多年来, 该棉区棉花纤维品质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 在品种的增产潜力以每年8 kg/hm2增长的同时, 纤维强度约提高了2.35 CN/dtex, 产量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棉花铃柄长与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通过两年比较试验,跟踪调查了棉花主栽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总结了两年的主要气候数据,并将这些与铃柄长做了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棉花各品种的铃柄长与棉花主要生长阶段6-8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与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有效果枝、单株铃、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成正相关,与株高、无效果枝成负相关;与衣分、果枝数和折合亩产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与单铃重呈负相关;与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呈正相关,与整齐度指数大致呈正相关,50%参试棉花品种(系)的铃柄长与纤维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剩余50%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机采棉杂交后代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从株型、产量及品质众多复杂因素中找出影响机械化生产较大的因素并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棉花育种的效率。【方法】以陆地棉Z571与中棉所49杂交的F2:3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软件SAS V8等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变异、方差和相关性。【结果】F2:3群体株系材料间农艺性状发生了显著分离,且后代中出现了许多超亲个体,在田间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农艺性状之间复杂的关系;株高、单株果枝数与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现正相关;单株营养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现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单位面积铃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与单位面积铃数相反。【结论】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高产高品质的株型特征为单株营养枝数较多;选育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时要选择铃数较多、铃重较小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