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酵豆粕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原料,与普通豆粕相比,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结构合理,营养物质消化率高。本文就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原料,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但其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其生物学效价。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发酵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幅降低,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就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豆粕是一种优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其含有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以及植酸盐等抗营养因子。微生物发酵可以改善豆粕的营养价值,发酵后各种抗营养因子降解,小肽含量增加,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本文综述了豆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对反刍动物的危害,并就发酵豆粕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今后深入的研究豆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畜禽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水平.因此,人们对大豆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抗营养因子,并对使大豆抗营养因子失活的方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酵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粕是畜牧业中的优质的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发酵豆粕一方面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本文结合近几年发酵豆粕研究进展以及市场动态,主要从发酵豆粕的研究意义、特点、制备工艺、品质评价、饲喂效果,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6.
发酵豆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粕是畜牧业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发酵豆粕一方面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结合近几年发酵豆粕研究进展以及市场动态,主要从发酵豆粕的研究意义、特点、制备工艺、品质评价、饲喂效果,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7.
豆粕是畜禽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因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影响动物对其蛋白质的利用。采用固体发酵法不仅可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且会使豆粕中蛋白质分解为利于动物吸收的小肽和氨基酸,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作者就不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豆粕低廉的价格和高效的营养价值能部分替代价格昂贵的鱼粉,从而降低养殖业的生产成本。但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严重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处理,降低了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同时生成功能性小肽,提高了豆粕的营养价值,更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文章阐述了单一菌种发酵豆粕和复合菌种发酵豆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发现,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的豆粕营养价值很高,动物吸收率好,减少粪便排放中的营养损失。本文主要介绍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在仔猪日粮中的合理应用。发酵豆粕是利用微生物对豆粕进行发酵处理,经过脱脂加热、生物技术处理、低温干燥及粉碎等工艺制成。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大降低,而且豆粕发酵后会分解为多肽、小肽、寡肽及氨基酸等易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部分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我国豆粕和玉米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畜禽饲料玉米豆粕替代方案,但如何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降解非常规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应用中前景广阔。文章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处理对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非常规植物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固态发酵豆粕营养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固态发酵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方法。豆粕是畜禽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幼龄动物对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对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和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者就固态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豆粕是畜牧业及养殖业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是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发酵豆粕一般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凝素、脲酶、抗原蛋白等彻底分解。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发酵豆粕,一来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二来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率。通过发酵,豆粕蛋白质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消化率提高5%~8%,显著改善了适口性和消化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将大量有益菌及其产物(乳酸菌、酵母菌、小分子蛋白质、乳酸、维生素和未知促生长因子(UGFs)都保留了下来,使得产品既具有优质蛋白饲料的特性,又具有微生态制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豆粕是畜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优质植物蛋白质原料,但因其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豆粕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成小肽,同时还可生成多种益生菌、积累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最终得到具有多种功能的发酵豆粕。本文通过发酵豆粕现状的分析,使人们对发酵豆粕这个产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就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简单介绍,为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去皮豆粕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是饲料营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越高、氨基酸的比例越合理.蛋白质饲料质量就越好。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豆粕蛋白质含量高,高蛋白质含量使饲料中其他蛋白质原料的投入量大为减少,降低了畜禽的养殖成本。豆粕中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去皮豆粕的氨基酸含量及消化率都高于普通豆粕。  相似文献   

15.
顾颖慧  杨青 《饲料研究》2022,(17):151-155
大麦具有较高的干物质与蛋白质含量,且价格相对较低,在动物日粮中应用可降低畜禽养殖成本。但大麦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制约其在畜禽饲粮生产中的应用,而通过物理、化学和酶制剂等处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大麦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从而促进大麦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文章对比大麦与其他能量饲料的营养价值差异,总结大麦饲用化处理的主要方式及其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大麦在饲料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麸皮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饲料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但因其粗纤维和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在畜禽生产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显著提高小麦麸皮的营养价值,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生成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绿色健康的生物保健饲料,提高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利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发酵小麦麸皮的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为发酵麸皮以后的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处理豆粕多利用益生菌发酵及酶解的作用,将豆粕中大分子物质和抗营养因子进行分解、转化。发酵后的豆粕抗营养因子含量低;富含有益菌、活性酶,提高了小分子有机酸、维生素、游离氨基酸等发酵代谢产物的含量;提高了豆粕的适口性和利用率。利用益生菌处理的发酵豆粕及利用酶处理的酶解豆粕可将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小肽、氨基酸,提高豆粕的消化利用率。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在微生物发酵的基础上添加外源蛋白酶,由于微生物和酶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大分子物质被降解得更彻底,与微生物发酵、酶解相比,缩短了发酵周期,效率更高。生物技术处理豆粕提高了豆粕利用率、畜禽健康水平、畜产品品质,并具有改善养殖环境的功能。文章综述了生物技术处理豆粕的工艺特点、营养特性、代谢产物、应用效果,并进行了总结、分析,对以豆粕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15):21-26
发酵豆粕是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蛋白原料之一,然而其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还有改进的空间。通过评估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降解程度,蛋白质量受热处理的影响程度,同时改善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才能够真实有效的综合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我们建议发酵豆粕的质量控制指标如下:蛋白溶解度≥70%、酸溶蛋白(占蛋白比)≥20%、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10%、水苏糖+棉籽糖≤1%、赖氨酸/粗蛋白≥6.0%。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实时监测豆粕发酵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以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HTGC-10为发酵菌株,降解甘露聚糖,使用薄层层析及实时电泳检测菌株HTGC-10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菌株HTGC-10可将甘露聚糖降解为小分子的甘露寡糖;使用HTGC-10发酵10%的豆粕,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抗营养因子,将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KTI抗营养因子分别降解至原含量的11.9%、18.5%和2.0%,继续发酵24~48 h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作用不大。研究表明,豆粕发酵以24 h为宜,可以更好地利用豆粕资源。  相似文献   

20.
发酵豆粕可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降解抗营养因子,降低抗营养因子成分;同时,微生物大量繁殖,蛋白质被分解为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小肽,营养价值含量提高;微生物发酵后,分泌β-葡萄糖苷酶,分解糖苷的β-葡萄糖苷键,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几乎全部转化为易被吸收的苷元型异黄酮,抗氧化能力提高,有助于母猪肠道的吸收及机体抗氧化平衡。本文就发酵豆粕的特点及在母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