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量、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和面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土壤养分平衡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稳产条件下适宜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以期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与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在粤西地区早稻生长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当地4种优化施肥方式:优化施肥处理(OPT)、增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处理1 (OM1)、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2 (OM2)、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3 (OM3)对水稻产量、肥料偏生产力以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从生产目标、环境效应和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籽粒产量和谷杆比分别在5667~5967 kg/hm2和1.09~1.31之间,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在30.4~47.2、96.0~122.1、47.2~105.9 kg/kg之间;农田氮素、磷素、钾素表观平衡在54.2~115.3、17.1~29.8、1.2~67.0 kg/hm2之间。4种施肥措施氮素、磷素和钾素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在增...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肥料的减肥增效潜力,以期为设施芹菜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文图拉’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4.5 t/hm2+化肥375 kg/hm2)、T1(生物有机肥减量50%+化肥减量15%)、T2(生物有机肥减量50%+化肥减量30%)、T3(不施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测定芹菜株高、产量、品质、养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与农民常规施肥方式相比,T1和T2处理并未造成芹菜减产,其中T1处理产量最高,增幅为17.90%,该处理芹菜株高较高;T3处理芹菜产量降低;(2)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其中T2处理增幅最大;(3)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后,可以降低芹菜硝酸盐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T1处理芹菜品质优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4)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T1和T2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其中T2处理差异显著;施入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芹菜各器官养分积累量均高于未施入处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降低,芹菜各器官养分积累量呈现增加趋势。综合考虑产量、...  相似文献   

3.
陈亚娟  罗蕾  杨雪化 《种子世界》2021,(10):0096-0098
通过对巍山县农业生产与化肥施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对巍山县化肥减量增效提出要继续在水稻、玉米、油菜、啤大麦、蚕豆等大田作物和特色水果红雪梨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议,深化和拓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加强示范推广,推进农企合作,推进施肥方式和新肥料的应用,推广减化肥增施有机肥技术,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综合技术、调优种植品种,强化宣传引导等应对措施,在提升产值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农村整体化肥的施用量,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配方复合肥对籼粳杂交稻化肥减量增效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不同水稻配方复合肥在籼粳杂交稻(‘甬优12’)上的化肥减量增效效果,选择当地常用的4种水稻配方复合肥,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化肥总养分均减少10.2%的条件下,探索其对水稻的节本增效。结果表明:综合水稻生育表现、经济性状及产量,施用水稻配方专用肥(16-10-14),水稻生育表现佳,化肥成本减少16.90%,增产1.76%,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效果最好,适合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施用复合肥(20-12-14),水稻综合表现次之,节本增效效果不显著;施用复合肥(22-6-12),水稻综合表现较差,节约的肥料成本不抵减产产值;施用复合肥(15-10-17),水稻综合表现最差,肥料成本上升,产量也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油菜品种湘油420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25%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1125~4500kg/hm2)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积累的影响,以常规施肥,即化肥不减量且不施有机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从而提高油菜产量,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经济效益仅在有机肥用量较低时(1125kg/hm2)有所增加。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FFP)处理增产25.2%~78.5%,比化肥减量25%未配施有机肥(F75%)处理增产43.9%~105.1%;根据有机肥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化肥减量25%时仅配施675kg/hm2有机肥可弥补因化肥减量带来的产量损失。与FFP和F75%处理相比,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处理均显著增加油菜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化肥减量25%配施1125kg/hm2有机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为5789元/hm2,比FFP处理增加74元/hm2,比F75%处理增加519元/hm2。综上可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促进养分积累和油菜生长,提高菜籽产量,通过配施有机肥可实现化肥减量25%的目标,且本区域有机肥配施的适宜用量为1125kg/hm2。  相似文献   

6.
化肥的有效利用对于水稻的丰产增收、提质增效以及保证水稻质量安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当地的粮食产区受到了严重影响,水稻种植区域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土地营养不均情况加重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都导致水稻品质下降,水稻产量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善当地种植户使用单一肥料的施肥习惯,合理规划氮、磷、钾肥的施肥比例,进而有效提升水稻质量、产量以及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效应用,也可以对土地肥力进行维持并进一步提升,因此,积极对该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推广,实现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下文将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具体开展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带来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在县域范围内合理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小麦施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产量影响效果极其显著。建议在馆陶县当地,采用化肥减量10%+生物有机肥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实现化肥的减量增效,减少农业氨氮排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化肥减量和配施有机肥对河西绿洲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以及茄子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紫红长茄天龙八号为供试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2 a 7个不同处理大田试验,设置施用100%普通化肥(FH)、施用80%普通化肥+20%有机肥(FE)、施用60%普通化肥+40%有机肥(FS)、施用40%普通化肥+60%有机肥(FF)、施用20%普通化肥+80%有机肥(FT)、施用100%有机肥(FZ)、不施肥对照处理(CK)7个处理,分析茄子收获后0~2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施用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配施纯化肥处理对茄子生长动态影响较小,但配施有机肥可显著促进茄子养分吸收,提高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并调节产量构成要素,为茄子高产奠定基础。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促使茄子光合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茄子产量,其中施用60%化肥+40%有机肥处理经济产量最高(42 716.15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沃柑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究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化肥配施对沃柑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的效应,在沃柑园设置随机区组小区精确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当地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2%硼酸、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05%钼酸铵、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4%硫酸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较于习惯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养分施用量的情况下,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处理与全化肥处理比较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比后者增效4.03%。在土壤交换性镁贫乏的情况下,沃柑叶面施镁可以获得极显著而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土壤不缺硼的情况下,叶面施硼可能无效。在土壤有效钼不足时沃柑叶面施钼能够增产,但连年施用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见,伴随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在沃柑生产上是可行的;沃柑施肥的增产潜力较大,如果配方和选材得当,可以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把推广堆沤发酵农家肥和种植绿肥油菜做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打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渠道,推进"污染源"向肥料化转化,努力实现有机肥增量、化肥减施、品质提升和培肥土壤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对阿克苏地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具体做法及成效进行了总结,以更好地使有机肥替代化肥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类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可达10 439.66kg/hm 2,100%、30%、5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产量呈依次增加趋势,且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各处理水稻产量均高于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10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单施化肥处理总氮(TN)流失量和流失率最高,分别为9.43kg/hm 2和4.91%,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稻季农田径流TN流失量和流失率逐渐下降,50%和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TN流失量和流失率较100%有机肥处理显著升高,但猪粪和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00%秸秆和猪粪有机肥处理总磷(TP)流失量和流失率最高,TP流失量分别为1.815、1.732kg/hm 2,TP流失率分别为1.08%、1.02%,50%和3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TP流失量逐渐下降,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TP流失量和流失率均高于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且有显著性差异。50%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在兼顾水稻高产稳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稻季农田氮素径流流失量和流失率,且维持较低水平的磷素径流流失量和流失率,是一种适宜的资源有效利用、节肥增效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东台市作为全省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创建示范县,积极响应国家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千方百计改进施肥方式,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为验证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插秧机的应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效果,我们开展了水稻机械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比较试验研究,以期为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的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以河北省辛集市马庄乡保高丰农场为试验地点,在增施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化肥减量10%,30%,50%,100%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冬小麦产量分别为6 510.65,6 237.30,6 084.15 kg/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T5)和仅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T1),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T5)增产13.42%。从土壤酶活性变化看,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单施生物有机肥处理(T1)、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10%处理(T2)、生物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30%处理(T3)、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50%处理(T4)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4.33%,15.60%,14.08%,9.12%,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22%,7.22%,10.47%,5.4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3.89%,30.35%,66.45%,57.19%。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现,增施生物有机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T5)相比,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细菌、真菌数量升高,但真菌占比降低。从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析,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所有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化肥减量30%处理(T3)的Shannon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T5)提高了3.61%,19.74%,22.43%,土壤微生物菌群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黄雪姣 《种子世界》2021,(11):0123-0125
化肥作为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辖区内也存在化肥使用结构不合理、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农业成本增加和耕地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亟需改进化肥品种和施用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近年来积极落实的各种化肥减量增效措施,取得的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途径,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等具有显著效果,但其对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增加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负荷的贡献亦不容小觑。本文重点综述了施用有机肥对作物品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的影响,分析了有机肥施用研究现状,并对有机肥施用的研究趋势提出建议,首先不断优化发酵工艺提升有机肥品质是根本;其次强化品质性状评价在有机肥施用效果评价中的地位,充分依托长期定位观测和现代化监测手段,不断提升肥力监测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是保障,以期为科学、合理、高效使用有机肥,保障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化肥是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增收的基础条件,随着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化肥用量和改善施肥方法,有效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从实践角度来看,在水稻增产的过程中,化肥产生的影响作用占50%,但化肥过量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威胁,因此要重视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研究。本研究在了解目前我国水稻种植化肥施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为提高化肥利用率奠定基础,助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优比例,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以商品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生长、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用量为5636.5 kg/hm2时,产量为7800.6 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植株个体的生长,有机肥替代17%~34%化肥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1.3%~11.8%。在施用有机肥1500 kg/hm2的基础上,化肥减量34%,小麦产量达7542.0 kg/hm2,较单施化肥提高了11.8%,化肥减量34%与减量17%相比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本试验条件下,单施商品生物有机肥5600 kg/hm2,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20%~30%,能有效减轻小麦菌核病的发生,改善小麦的产量结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16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适当使用施用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使水稻长期高产稳产,在紫色大眼泥水稻土上种水稻,采用有机肥30%、化肥70%的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减少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滴灌棉花N、P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陶瑞  李锐  谭亮  褚贵新 《棉花学报》2014,26(4):342-349
施用有机肥是作物增产和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本试验在连续定位施肥的第3年,研究了常规单施化肥(CF)和化肥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不同种类的有机类肥料对棉株干物质质量,产量,氮、磷吸收量,土壤保水性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减化肥配施有机肥各处理的生物量在蕾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增加4.3%~30.0%、16.8%~35.1%和18.5%~38.8%;棉花产量在第3年提高了6.9%~18.5%,其中施用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获得最高产,子棉产量为7578 kg·hm-2。施用有机肥能增加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且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P0.05)以及田间持水量,生物有机肥对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优于普通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辣椒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辣椒为研究对象,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开展最佳目标产量水平下的减量化施肥试验,根据不同水平试验区组产量进行分析,确定可以接受的减量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减少,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以施有机肥600kg/667m2,单产2103.81 kg/667m2的处理显著高于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的处理.综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施有机肥600kg/667m2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