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砂糖橘红鼻子果与韧皮部杆菌侵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广东清远、四会、云浮地区砂糖橘90个红鼻子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阳性检出率高达100%。分别对病树上无症状果实、斑驳叶片以及黄化叶片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3%、91.8%、52.0%,因此,可将砂糖橘红鼻子果作为田间诊断黄龙病的典型症状。红鼻子果的果柄和果轴均可检测到病原,且果柄部位病原浓度明显高于果轴。对红鼻子果果柄韧皮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果柄筛管中有大量淀粉粒沉积,且韧皮部筛管明显缢缩,阻碍了植株体内糖分和有机质向果实运输。  相似文献   

2.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柑橘的毁灭性病害,柑橘感染后不仅导致叶片黄化,影响果实品质,而且会使树势减弱直至植株死亡。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和健康沙田柚[Citrus maxima (Burm.) Merr. cv. Shatian Yu]为材料,对比分析黄龙病树(HLB+)和健康树(HLB-)在叶片形态特征、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等方面的差异,旨在掌握黄龙病对沙田柚树体和果实的影响,为促进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沙田柚黄龙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叶片面积减少28.13%,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降低40.38%、44.00%和40.47%;果实外观着色异常且果实偏小,平均单果重下降45.62%,果皮变薄,种子败育增多,果实维生素C升高26.44%,达到显著水平,并且不同组织的多个元素发生显著变化。与健康植株相比,黄龙病叶片N和Ca元素分别减少19.00%和49.72%,果肉N元素减少18.00%,而果皮和果肉Ca元素显著升高;病树根、叶片、果皮和果肉S元素均显著低于健康树。病树叶片B和Cu元素分别降低了35.07%和54.45%,果皮Cu元素显著降低了42.96%,果肉Zn元素显著升高了41.30%。黄龙病严重影响了沙田柚叶片形态和果实品质以及矿质元素代谢,应高度重视提高沙田柚果园的黄龙病防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5月27日,2017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博会唯一指定柑普茶——云鼎柑普推荐会在琶洲广交会展馆C区中心舞台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指导,广州云鼎柑普茶业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茶业】全媒体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茶行业的领导嘉宾、经销商、茶友代表和媒体等共2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表示,云鼎柑普把柑源种植基地选在广东新会核心区,广东三宝之  相似文献   

4.
柑普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新会柑普茶为原料,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市售3种柑普茶不同部位及茶水中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柑普茶具有普洱茶和茶枝柑的香气成分,其挥发性组分主要是烯烃类、酯类、醇类等物质,其中烯烃类以柠檬烯、γ-松油烯、α-异松油烯、金合欢烯、α-侧柏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等,醇类以4-松油醇、a-松油醇、β-香茅醇等为主,其他组分包括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伞花烃、1,2,3-三甲氧基苯、反式-5,6-环氧-β-紫罗兰酮等都是柑普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广陈皮原料茶枝柑为对照,探究了其他典型的柑橘原料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总黄酮、总多酚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其他橘皮作为茶枝柑替代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州蜜柑、脐橙、湖北柑果皮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茶枝柑果皮相比均差异显著;采用GC-MS法检测出茶枝柑果皮精油的成分主要是D-柠檬烯、萜品烯、γ-松油醇、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等,3种典型柑橘皮原料中的精油特征成分及D-柠檬烯含量与茶枝柑最为接近的均为脐橙。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脐橙作为广陈皮原料的替代品是最具前景的。  相似文献   

6.
小青柑是小青柑普洱茶的简称,由云南普洱熟茶和广东江门新会柑幼果,经过系列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调味茶[1]。由于口感受大众喜爱,保健功效突出,以及冲泡的便捷性、携带的方便性,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迅速成名,几乎一夜之间闻名全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红名茶。  相似文献   

7.
茶树枝枯病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近年发现诊断的一种茶树病害,它虽然没像其它茶树病虫害发生的那么普遍,但此病发病急,蔓延快,如若麻痹大意,则会导致茶园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因而应引起重视。一、症状茶树枝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病枝的嫩梢和叶片下垂,似缺水状,叶片失去光泽转浅绿色,继而叶片主脉、例脉逐渐揭化,叶脉附近的叶绿组织变成褐色,最后病校全部揭化干枯,枯叶仍附在枝条上。此时病枝解剖可见到感染部位的皮层乃至木质部均深度揭化,而无感染病的枝条则是青绿色,十分健壮。此症状特点是判断茶树枝枯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茶业》2018,(1):41-41
简介:广州市岭南轩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规模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诚信经营,主要经营普洱茶、红茶及各大茶类、茶具、普洱茶老茶、中期茶交易交流平台,并最早成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经销商及服务商。公司在云南勐海设立普洱茶生产基地,拥有布朗山合作茶园基地2000多亩并与各大名山古树茶园合作面积达500余亩。在传统晋洱茶基础上公司不断开拓创新,在广东新会拥有200余亩老树钳园种植基地,传统制作各类柑普茶以及陈皮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9.
余甘子各器官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余甘子各器官中,以叶片与果实中居多,枝、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枝条的总黄酮含量高于玻璃甘枝条。粉甘、蓝丰、秋白这3个品种的果实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3个野生资源单株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野生余甘子果实总黄酮含量高于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0.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柑桔遗传转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会橙、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胚状体以及北碚447锦橙、纽荷尔脐橙(C.SinensisOsb.)田问成年树腋芽为转化起始材料,经含外源抗菌肽基因(Shiva A和Cecropin B)的根癌农杆菌感染后,比较了胚状体在不同培养基中丛芽的诱导频率和卡那霉素(Km)质量浓度对胚状体丛芽生长以及最终转化频率的影响,也对成年树腋芽在不同BA、IAA质量浓度处理、不同创伤部位和是否用石蜡带(Parafilm)包裹创伤口的诱芽和转化率进行了研究。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外源抗菌肽基因(Shiva A和Cecropin B)已导入上述4个柑桔品种;离体抑菌试验证明转基因植株叶片提取液对溃疡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一个简便、快捷、通用的柑桔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茶红翅天牛(Erythrus blairi Gresitt)是蛀食茶树和油茶树枝干的害虫。据记载,国内分布于江西、陕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江西南北大部茶区都有发生,且局部为害较严重。鉴于茶树上有关此虫的报道较少,近年来笔者在婺源茶区对该虫进行了较系统的生物学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茶苗的根结线虫病是由土壤中一种病原线虫引起,病原线虫入侵茶树根系便可导致虫害发生,主要危害幼龄茶树和茶苗,3年以上茶树抗病能力增强,一般不会发生根结线虫病,虫病发生严重时,茶苗萎蔫不振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对茶树生长、茶苗繁育危害较大,在烟台茶区发生的主要是花生根结线虫。一、发生症状当土壤中的病原线虫侵入茶根后,茶树根部发生畸变,使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大的像黄豆粒,小的如油菜籽,且畸变根系易密集成根结,同时病株地上部分会出现叶片萎蔫发黄,枝条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衰弱等症状,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分析了乌龙茶主要产区包括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四个产区共33个乌龙茶茶样的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乌龙茶的感官品质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6.88±2.26、87.72±1.20、88.47±1.87和88.25±2.97;而其茶汤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其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及加工工艺有关;儿茶素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高儿茶素含量和高酯型儿茶素比例是导致广东乌龙茶(797.39±151.84、487.11±112.69)和闽北乌龙茶(587.33±57.74、300.92±30.97)茶汤滋味强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乌龙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主要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本研究结果将为乌龙茶品质提高和消费者鉴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年橘留树保鲜期间不同组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将稳定同位素~(15)N-尿素涂抹在5年生枳砧年橘叶片和果实后,分6个时期(6~480 h)取样分析果实和树体中不同部位~(15)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年橘留树保鲜期间留果枝条对氮素的转运和分配与采果枝存在差异,涂抹~(15)N后丰度下降速率不同,留果树的无果枝平均下降速度达12.64%,采果后的枝条仅4.69%,留果树的有果枝居中,说明留树保鲜树体新梢是第一氮营养分配中心,果实是第二氮营养分配中心;没有留树保鲜的采果枝条,新梢是主要的氮营养分配中心。涂抹在叶片上的氮素可转运到果实,涂抹在果皮上的氮素经果实吸收后也可转运到叶片。叶片吸收的氮转运到新梢的含量显著高于转运到留树果实的氮含量,表明留树保鲜期内没有改变树体氮素的分配模式,从营养角度解释年橘留树保鲜不影响第二年产量的原因,为年橘留树保鲜期间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茉莉枝枯病又称褐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致的茉莉重要病害。此病在我国各地茉莉花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在福建省福州、闽侯、闽清等地发生为害亦很严重,引起茉莉叶片变黄、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枯死。一般发病率为10~15%,严重的发病率达35%以上,给茉莉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为此,作者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病原鉴定。根据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现将其症状、病原菌、发生条件及防治建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HPLC-PDAD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4~5叶初展的福云6号沙培茶籽苗各部位儿茶素类、嘌呤碱、氨基酸(茶氨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儿茶素类、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主要分布于茶籽苗叶片及嫩茎,子叶下部含量明显降低;EGCG、茶氨酸在茶籽苗嫩叶中含量较高,并随叶片成熟不断减少,但茶氨酸以侧根和主根最为富集,其代谢前体氨基酸(Glu、Ala)在根部亦具较高含量。随着茶籽萌发,茶氨酸在胚根大量合成,初露紫红色嫩茎的茶籽苗根系茶氨酸含量达13.429mg/g鲜重。据此认为培育茶籽及其无性系幼苗,并以幼嫩根系为材料,有望成为茶籽综合利用及天然茶氨酸获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采自建德市大同镇茶园茶枝的致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与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鉴定并报道F. incarnatum为茶树致病菌。龙井43和中茶108离体叶片及茎秆用于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 incarnatum对龙井43嫩叶及茎秆具有较强侵染力,是造成该茶枝茎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并且可能与C. fructicola共同侵染茶树叶片。因此,在今后茶树病害识别与防控方面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不同脐橙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都容易出现裂果现象,已成为商业种植中非常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朋娜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Skaggs Bonanza)和华盛顿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cv.Washington)的裂果类型和果实显微、超显微结构的差异。朋娜脐橙外果皮细胞排列的整齐紧密度较差,其细胞起伏、细胞间隙大,细胞形状偏圆形,表皮细胞层数较少,其果皮白皮层细胞间结合的紧密度、均匀度和网状连接程度好;华盛顿脐橙中果皮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排列较细密,其微纤丝、胞间层不及朋娜脐橙细胞壁的清晰可见。二者都是高裂果率品种,华盛顿脐橙的裂果类型偏向于皱皮裂,朋娜脐橙则偏向果实外裂。  相似文献   

19.
常规和巢式PCR对柑橘黄龙病菌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菌16SrDNA、16S/23S核糖体基因间隔区(ribosomal intergenic region,RIR)、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β-operon)和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方法对各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不同。对于上述任何基因,巢式PCR的灵敏度均比常规PCR至少高103倍;对于同一种基因,扩增短片段的引物比扩增长片段的引物灵敏度高或相当;在扩增产物大小相同时,用以扩增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基因的引物较其他三种稍高。对不同症状柑橘样品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因此,对于柑橘黄龙病的检测,可优先考虑使用巢式PCR方法,若使用常规PCR,则宜选用具有高灵敏度的扩增小片段引物。  相似文献   

20.
云纹尺蠖(jankowskia athleta ober)属鳞翅目、尺蛾科.为广东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六代,以幼虫咀食茶树叶片,发生多时可把茶树叶片吃光,使茶树生势不良或造成死株现象.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导如后.一、分布与寄主该虫在我国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苏、湖北等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