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多数私营农业企业是家族企业。为厘清农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在参考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分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企业家族涉入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家族涉入程度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地,这种正向相关关系受到家族传承意愿的正向调节。这意味着农业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因素,特别是家族涉入程度是重要的内在原因,家族传承强化了家族涉入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农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2.
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 《世界农业》2007,(10):1-3,19
订单农业是通过农户与企业在产前签署订单合约,把销售在产前完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盲目性,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生产制度。但是,由于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的影响,中国订单农业的履约率还不足20%,影响了订单农业的发展。本文从金融业发展的角度,探讨并提出了设立订单农业风险保险、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订单农业信贷制度等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我国农业经济系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途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农业经济韧性水平,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经济韧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最大,中部和西部次之;相较于2015年之前,2016—2021年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振作用更为显著;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经济韧性稳步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和传统金融竞争在数字金融与农业经济韧性之间能够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金融素养与数字技能,深化传统金融市场改革,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优势,充分释放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金融能够为农民生产创新、销售创新、就业创新提供新的渠道和机会,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我国数字金融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处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信用环境尚待完善、数字信贷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困境。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金融服务农业经济的信息信用环境、提供适用性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数字金融扩大了金融覆盖率,降低了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农户资金获得性。基于2011—2018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即数字金融能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应从推动数字金融融入农业发展、加强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和普及基础性数字科技知识与基础金融知识等方面强化数字金融,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151-152
农业科技创新一方面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也更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但是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很多的问题。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以此加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产业化的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作用机制,为建设“产业韧性强”的农业强国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对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测度,进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分维度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机制。【结果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能够缓解农业产业化中金融排斥现象发生,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需求,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的提升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结论 】应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管理程度,要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影响,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从最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中国一直在寻找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世界发展潮流的农业致富之路。但由于我国的耕地小而零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无法大范围推广,从事农业的人员素质偏低,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问题,农民的收益较低,农业的产量不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本文主要探讨创新农业金融制度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给予农业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解决农民贷款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金融制度的创新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向现代化农业大国转型的重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数字农业初步探讨,提出数字化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突破口等观点,并着重介绍了农业企业信息化技术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金融服务对于'三农'工作的主导作用,并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作为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农村金融创新之道,并通过研究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为破解农村金融困境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融资方式,并成为一种更加多样化以及更具包容性和可靠性的融资方式。基于2011—2021年农业上市公司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检验,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农业上市公司信贷可得性作为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具有改善作用的结果较为稳健。另外,数字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存在异质性,即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越显著。最后,提出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金融创新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创意农业作为北京农业发展的新型业态,具备较强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但是在目前农村金融普遍缺位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金融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图从银行金融创新的角度,通过分析动因和金融环境,从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分析,探索支持北京创意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等新型科技同普惠金融深度交融为数字普惠金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策略建议,有利于破解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的现实困境,让其愈发适应数字化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4.
赵敏  张怡 《湖北农业科学》2023,(12):243-251
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具有显著的南北方区域异质性差异,但数字化程度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与“宽带乡村”试点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受到了金融抑制的明显约束,因而必须通过创新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来打破金融抑制.一方面,要从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创新市场运行机制和创新抵押品替代机制方面大力推进融资机制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融资工具创新,积极运用贸易信用融资、商品融资、融资租赁等融资工具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难题.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我国需要在农业领域解决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包括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需要大量科技创新支持的新兴产业及“领军”企业直接参与。只有这样的企业,能够切实把握市场及社会需求,以明确的利益取向及与之相关的创新动机,开拓和实现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奠定和提高我国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农业企业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对农业企业的管理进行创新,使其更契合市场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推动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农业企业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对农业企业的管理进行创新,使其更契合市场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推动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在构建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熵权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维度上,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耦合协调关系趋于增强,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趋缓,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2)空间维度上,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耦合协调度呈现“点状分散—块状集聚”的空间演化特征,极度失调、低度协调区逐渐消失,逐渐形成西北、西南方向“陷落”的空间格局。3)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水平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协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链韧性协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叙述分析数字农业和精细农业的概念,以及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架和精细农业系统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农业与精细农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