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除了养好母猪和仔猪的基本要求以外,要想使母猪年产20头以上、平均体重25kg的断奶仔猪必须实行良好的管理计划。这个管理计划包括:产仔舍良好的管理条件;相应猪舍良好的小气候条件;优良的品种,最佳的商品猪生产模式;良好的卫生管理条件;母猪和仔猪的良好饲养;良好的疫苗免疫程序;对猪的良好管理。上述几方面对获得生命力强的仔猪有很大作用。1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措施1.1科学饲养对繁殖母猪要加强饲养管理,喂料做到“二重”、“三轻”。“二重”即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多喂精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饲料。“三轻”即在妊娠初期、空怀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饲料,适当喂给精料,始终保持种用状况,使母猪膘情常年在7-8成最好。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养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备母猪不仅对后代仔猪有相当大的遗传影响,而且对后代仔猪胚胎期和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影响后代仔猪的生产成本和整个猪场的生产经营成绩。因此。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使母猪处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给仔猪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高效生产持续稳定和经济效益良好的基本保障之一。本文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并且从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保健、不发情母猪处理、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尤其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为此,饲养妊娠母猪总的原则是以控制合理的膘情,保胎和提高产仔数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母猪配种前饲养管理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0~14天,经产母猪在再次配上种前,喂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饲料,补足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当增加舍外运动和日光浴时间,可以增膘复壮,促进较早发情、排卵和接受交配。(二)哺乳仔猪早期断奶哺乳仔猪早期断奶对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和年产仔数有利。早期断奶的时间在饲养管理条件很优越的猪场,以3周龄为宜;条件一般的猪场,也不宜迟于6周龄。  相似文献   

5.
母猪分娩与哺乳仔猪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由于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摄取营养和排出废物,而转化为自行呼吸、采食和排泄,并且在母体子宫内生活条件相当稳定,到出生后直接受自然条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影响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目标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泌乳,以使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分娩后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的分娩率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至3胎,4胎和5胎的良好体况,通过营养调节刺激母猪的激素系统,使母猪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为仔猪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养殖者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后备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通过营养调节刺激母猪的激素系统,使母猪在最佳状态及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为养殖者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并能给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李玉霞 《中国猪业》2009,4(5):28-29
后备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至3、4、5胎的良好体况,通过营养调节刺激母猪的激素系统,使母猪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为养殖者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并能给仔猪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母猪是养猪业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是促进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几年来,我们依靠科技措施,为提高母猪生产力,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综合技术配套措施。推广公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提早开食;提早断奶,补铁;补硒等实用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九十年代国内外母猪生产水平是:欧洲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是20头,全国每头母猪年产仔猪12头;浙江省每头母猪年产仔猪猪17  相似文献   

11.
迟兰  薛忠  朱广琴 《中国猪业》2021,16(4):46-50
对现代养猪场来说,后备母猪的健康水平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和使用寿命的保证;妊娠母猪的健康水平则直接关系到所产仔猪的健康水平和发育情况;哺乳母猪摄入的营养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生产需要还要满足哺育仔猪的需要;仔猪是现代养猪生产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特点,指出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仔猪等的饲养管理侧重点,为现代化养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场想要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科学有效的养殖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猪场的养殖管理措施首先要从母猪和仔猪入手。母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场的生产规模,良好的母猪生产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猪场猪只数量以及质量。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有健康的仔猪才能有健康的肥猪出栏,母猪和仔猪在猪只养殖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本文对生猪养殖场中仔猪和母猪的养殖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猪场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3.
母猪怀孕和哺乳阶段的营养标准及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规模养猪场而言,母猪的饲养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养猪场获取收入的基础。养好母猪是一个养猪场能否获得利润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母猪应多年使用,每年每头母猪至少产仔2窝,产活仔猪数要多,仔猪初生体重尽可能达到1.2千克以上。为了让仔猪均匀发育,母猪必须有足够的初乳和良好的泌乳能力。母猪的饲养和管理对提高产活仔数和断奶体重的影响,要大于遗传力的影响,因为繁殖性状的遗传力都很低。1.种母猪的营养需要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养是不同生理阶段的统一过程,妊娠期饲养必须考虑到对哺乳期的影响。对种母猪营养的正确认识简单…  相似文献   

14.
1常规管理采用短期优饲,恢复断奶母猪的体况。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哺乳母猪,仔猪断奶时应有7~8成膘,断奶后7~10天就能再发情配种,开始下个繁殖周期。有些人对空怀母猪极不重视,错误地认为空怀  相似文献   

15.
产房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的对象包括分娩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两个群体,产房管理的目的是既要给配种舍提供合格的断奶母猪,又要给保育舍提供合格的断奶仔猪。为此,本文结合养猪生产管理的实际,着重从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分娩接产技术、仔猪的寄养方法、产房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和仔猪的断奶模式及技术等方面,探讨提高产房管理效益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最好途径,搞好仔猪早期断奶需要从哺乳仔猪和母猪两方面入手,需要有良好的营养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庆岗 《广东饲料》2003,12(5):33-34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猪的产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成活率、仔猪的生长发育及母猪的泌乳等,同样也是现代化猪场提高商品猪的数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1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1.1能量需要能量供给大致应保持在每日每头进食消化能范围为20~27MJ,我国妊娠母猪能量需要标准可按公式“378W0.75+25.67×母猪日增重(g)”计算,由于前期能量过高会增加母猪体脂含量,降低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推迟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能量过低会减少窝产仔数,所以就在此公式的基础上增加10%的能量;而妊娠后期是胎儿快速发育及母猪合成代谢旺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母猪配种的成功率取决于对母猪排卵期、发情表现、母猪品种以及年龄的认识,这些都直接影响仔猪的出生率,而母猪妊娠期饲养管理是胎儿发育良好、防止流产和死胎的重要保障措施.因此,在母猪妊娠期间必须为母猪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保证胎儿顺利产出,并为仔猪的发育提供充足营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是提高大规模养猪场利益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