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从1955年开始对牲畜布病实施重点防控,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牲畜布病疫情已得到切实有效控制,1990年经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验收,我省布病达到基本控制区标准。但从2003年起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辽宁省牲畜布病疫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当前,虽然全国畜间布病疫情平稳,但局部地区疫点仍有散在发生。由于布病疫源的存在,形成大范围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2015年湖南省绥宁县发现首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病例。为调查该病例传染来源和对人畜的影响,绥宁县兽医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村庄进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全县专业场户的牛羊采血筛查。通过走访摸排与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员,重点调查牛羊养殖、流动及交易等情况,对病人所在地的养殖场进行血清学检测筛查,并根据调查和筛查结果,进一步确认感染源后,对染疫动物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从2016年起,每年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和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至今未再出现家畜布病阳性血样和人畜感染布病案例。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动物布鲁氏菌病,以羊、牛和猪最为常见,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对布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病。特征是生殖器官、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睾丸炎。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当前危害养殖户和牛羊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当前,我省人畜间疫情时有发生,而且有上升趋势。在畜间,布病疫情主要以羊为主,其次为奶牛、牛,现将自己在布病防治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加以总结。一、畜间布病的主要症状及传播途径1.症状:感染布病的牛羊表现症状不太明显,有的不表现症状。布鲁氏菌主要侵害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表现为发炎、坏死和肉芽肿,从而引起流产、不孕、睾丸及关节炎等症状。多种动物对本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感染以羊、牛多见。2、传播途径:经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该病主要是人畜间相互接触或牲畜之间传播,以羊感染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群为主,其次是奶牛和牛,人感染羊的尚无定论。一是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通过对感染者分析,以饲养、接产员、兽医、皮毛加工、屠宰和挤奶人员为主,他们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而感染;二是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流行,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美元,并且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一、病原和流行病学"(一)病原最新版《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将布鲁氏菌归属为古生菌域,变形杆菌门,根瘤菌目,布鲁氏菌科,布鲁氏菌属。通过DNA-DNA配对研究,布鲁氏菌属成员的同源性>95%,传统分类将布鲁氏菌属分成6个种19个生物型。近年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分型研究显示,布鲁氏菌属成员的DNA多态性显示传统分类是且当的,这在新近从海洋哺乳动物分离到的布鲁氏菌也可以得…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与病畜或其污染物直接接触而引起发病.牲畜感染布病可导致不孕、不育和流产、死胎等,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引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否则,就像血吸虫病、sars、禽流感一样,困扰着人类、动物和自然界.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奶牛检测结核病和布病,淘汰感染奶牛,净化奶牛群,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结核病,我站从柳州市有奶牛场以来就开始检测,历时约50年,布鲁氏菌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检测。在多年检测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高效、成熟的检测程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裴建飞 《当代畜牧》2013,(24):23-2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马尔他热、地中海热,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羊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886年,英国军兽医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马的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其为二类传染病。牲畜患该病可引起流产、死胎、不孕、跛行或后肢麻痹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将该病列为B类重要传染病 ,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 ,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 ,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灶。本病发生后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 ,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作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县 ,为摸清我县布鲁氏菌病的现状 ,2000~2003年间对该病进行了监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标准抗原与血清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 ,标准阴阳血清 ,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诊断液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我国各地控制疫情的报道甚多,但未见地处世界屋脊高寒牧区的报道。现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布病流行防疫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是接触性传染极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流行。近年,国内畜间、人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省内疫情反弹回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发病感染情况,预测了流行趋势,分析了存在问题和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布病的监测、净化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该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及带菌的牛羊等家畜,家畜患病后可能发生胎膜发炎、不孕、不育、流产、睾丸炎、乳腺炎以及各种组织病变。布鲁氏菌可侵害人体多个系统,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生育能力。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在我国流行已久,经多年防治,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大幅下降。近几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大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人及家畜的生殖系统,使妊娠母畜流产、不育,公畜发生睾丸炎,人发生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不孕症等.根据部、省有关文件和省畜牧局制定的<布氏菌病疫情监测试点县实施方案>要求,为预防控制家畜布病,我市于1997~1999年对4个疫区县(区)开展了家畜布病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粘巴病或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属分6个种19个生物型,我国目前分离到5个种15个生物型,其中羊种致病力最强。家畜临床症状不明显,极少死亡,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公畜发生睾丸炎、妊娠母畜发生早产、流产或不育;人则表现不定期发热、多汗、睾丸炎、关节炎、肝、脾肿大等症状。本病流行很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甘肃省作为北方布病的主要流行省份,在"十三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控动物布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进一步评估甘肃省动物布病防控工作,在天水地区进行了布病的防控情况调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复核等方式,初步掌握了天水市畜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通常采用细菌学和免疫学方法,尽管细菌学方法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培养布鲁氏菌需要较长时间。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出现了免疫电泳、补体结合试验、反向间接血凝、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等布病的诊断方法,使布鲁氏菌病能够早期诊断。但这些方法也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等问题。PCR技术提供了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细菌检测手段,具有敏感、快速、准确的优点。PCR方法为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人间、畜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现状,分析流行特征,利用2006—2017年农业部《兽医公报》公布的畜间布病数据以及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公布的全国人间布病数据,分析我国人畜间布病在时间、空间和群间的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06—2017年我国人间和畜间布病流行趋势整体基本吻合,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在发病增长率及发病高峰年度上存在差异;人间和畜间布病在发病月份上呈正相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8月,其中在5—6月为发病高峰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空间分布上,人畜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等北方省份,但出现向南方省份扩散的趋势;群间分布上,布病感染动物以绵羊为主,其次为牛,感染人群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以农民为主(76.2%),男性偏多(男女性别比为2.9:1),主要集中在25~64岁(占84.7%)。结果表明,我国人间和畜间布病流行特征基本一致,北方仍然为我国布病的主要流行区,但已开始向南方扩散。因此需要在布病流行高风险季节,针对高风险畜群和人群进行重点防控,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确立的目标、防治原则和策略,逐步控制和净化布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家畜饲养量增加和流通频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持续上升势头,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也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全面了解当地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分析其流行规律,有序地开展布病防控与净化工作,及时预警预报布病疫情,为制定布病防控与净化政策和方案提供技术依据,某县2017-2019年连续3年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