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4×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西南山区5个地方资源自交系和4个4大类群的代表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除了母本组亲本的秃尖长、百粒重的GCA,秃尖长、穗粗、百粒重、单穗粒重的SCA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郑22、5151这2个自交系在秃尖长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为负数,而在其他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均为正数,说明郑22、5151在西南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丹340在穗长、穗粗、单穗粒重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最高,说明以丹340为亲本,能够组配出大穗高产杂交种。木6在所有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均为负数,但与丹340组配的特殊配合力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2.
甜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强杂种优势且高商品价值的甜玉米杂交种,选用13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5号和6号是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筛选出3个产量较高的杂交组合(4×A2,5×A7,6×A6);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不宜早代选择,穗长和行粒数可以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玉米育种组选育的10个优良稳定自交系和7个外引骨干。为供试材料(自选系为母本,骨干系为父本),按NCII设计组配70个杂交组合,对7个穗部性状和小区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的GCAT和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10个自选系中,N575、N194、N503、N324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N575×丹340、N503×吉853,N324×丹340是产量较高、性状比较理想的组合。相关分析表明:单穗粒重与穗长、行数、穗粗、百粒重有较大的正相关,与行粒数、秃尖长有较小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几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来源的5个糯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研究其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穗长、穗行数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行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8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试验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N9603,N9605,N9606,SCA高的杂交组合为N9605×N9604,N9608×N9606,N9608×N9603。  相似文献   

5.
选用7个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Ⅳ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出21个杂交组合,对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6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的6个性状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起作用;A2,A5,A7,A17,A18,A19,A20这7个组合百粒质量的特殊配合力较高;自交系PH6WC、黄早4在百粒质量性状上具有较高的GCA效应优势;自交系黄早4、昌7-2、郑58在秃尖长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为负数。  相似文献   

6.
7个新选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对不同来源的7个糯玉米自交系的茎粗、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度、穗粒重、穗行数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所研究的10个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在糯玉米的育种中,GCA高的自交系不一定能组配出SCA高的杂交组合,但高SCA的杂交组合中一定有GCA高的亲本。供试材料中,GCA高的自交系为WX5、N8、WX1,SCA高的杂交组合为WX5×N8、WX3×N26、WX2×WX1、WX1×N26和WX4×N8。  相似文献   

7.
选择差异性较大的12份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成35份杂交组合,并对单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株高、穗位、茎粗、粗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小区产量1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同一性状及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存在差别,表现有正向和负向两类效应。在该12份甜玉米亲本中可溶性糖含量GCA表现突出,且小区产量及构成产量因子性状GCA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是JTM3,应注重与其的组配。说明在甜玉米育种过程中,既要注意对自交系GCA的筛选,还要考虑针对特殊配合力(SCA)对特定组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0个糯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为高效利用亲本材料选育穗部性状优良的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A1~A10)与5个测验种(B1~B5)组配50个杂交组合,通过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调查F1代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广义遗产力和狭义遗传力.[结果]50个杂交组合穗部性状春播平均值均大于秋播平均值.秋播穗部性状(除穗行数外)的变异系数大于春播,春播和秋播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均最大,约50.0%,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0%左右.综合春播和秋播2次试验,A3(T2)、A4(JS0381)和A6(S181)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穗行数的GCA表现为较高正向效应,秃尖长表现为负向效应,综合表现较好,以其组配的杂交组合A6×B3(S181×JN2-8)、A6×B5(S181×RJ)、A6×B2(S181×W150)、A4×B5(JS0381×RJ)和A3×B5(T2×RJ)的多数穗部性状SCA也较高,且SCA效应值排名前10位,是强优势组合.春播和秋播中穗长和穗粗GCA方差均较高(>80.0%),且远高于SCA方差,秃尖长和行粒数GCA和SCA方差相近;穗长、秃尖长和穗行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大(>54.0%),穗粗和行粒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小(<45.0%).[结论]S181、T2和JS0381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易组配出穗部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可在育种实践中重点利用.穗长、秃尖长和穗行数可进行早代选择,而穗粗和行粒数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几个玉米改良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不同来源的9个玉米自交系,按NCII设计进行试验,研究7个与产量性状有关农艺性状的GCA、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①在株高、穗长、穗位、穗粗、行数等性状中,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F_1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而百粒重和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非加性效应;②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在选育高产杂交组合时要同时对GCA和SCA进行选择。本试验筛选出GCA高的自交系S9906,SCA较高的组合是S9906×Mo17。  相似文献   

10.
以13个德国玉米种质选系及其组配的5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分析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52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13个德国玉米种质选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明显,单株产量GCA效应值高的自交系G215、G336、G386和G401,其部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的GCA效应也较高,是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不同组合穗粒重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不同,G336×Mo17、G215×Mo17和G354×Mo17在穗粒重SCA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水平.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稳位高、穗长和百粒重等4个性状宜做早代选择,而其他性状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