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固定及其肥效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综述了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固定机制及其肥效演变规律。石灰性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是化学沉淀和吸附反应。磷肥肥效的演变是和土壤磷素的平衡状况相关联的。最后就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1955年在河北省昌黎县红旗农业社,进行了冬小麦颗粒磷肥不同用量对此试验。对比田是旱地,土质为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土壤酸碱度为6.5,用比色测定结果,含钙甚少。前茬作物为玉米、豆。深耕整地良好。除于1956年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旱地小麦磷肥施用量、氮肥水平、降雨、土壤基础肥力、磷肥施用深度等因素对磷肥肥效发挥的影响和旱地磷肥适当浅施(10~15cm)的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5.
6.
我省大部分耕地土壤呈微酸性至强酸性反应,全磷含量低、活性铁铝含量高、有效磷缺乏,士壤中的磷素多为氧化铁胶膜所包蔽,作物难于吸收利用。不论在山区、丘陵、平原或滨海地区的大部份中下等肥力的田类上,借施用磷肥以改善土壤磷素供应状况,一般都可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因此,合理施用磷肥已成为改造这些地区的低产田,使农作物从低产变  相似文献   

7.
于2010年夏季在安徽省怀远县包集镇砂姜黑土区开展了几种不同磷肥形态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活化磷肥在砂姜黑土夏玉米上施用,田间玉米亮秆成熟、籽粒饱满,其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比无磷区、普钙区、磷铵区分别增产22.3%、8.9%和2.0%,分别增收166.2元/667m2、56.61元/667m2和17.68元/667m2,表现出较好地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沿黄稻麦轮作区磷钾肥肥效及磷肥最佳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黄稻麦轮作区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该区磷肥的最佳利用方式与其它地区迥异。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磷肥具有显著的肥效,而钾肥肥效则不太明显;磷肥于两季作物上均匀分配,比一次施入一季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麦季磷肥基施和追施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追施对下季水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两种不同供磷水平的强酸性菜园土壤上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莴笋产量、品质和磷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P_2O_5270 kg/hm~2的范围内,低磷和中磷强酸性土壤莴笋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增加(p0.01,下同),增幅达8.2%~28.1%,但超过施磷P_2O_5135 kg/hm~2两种土壤莴笋产量增幅减小且边际产量大幅度降低.施磷P_2O_5显著提高(p0.05,下同)两种土壤莴笋叶、茎氨基酸和莴笋叶维生素C质量分数.莴笋糖组分在两土壤上的影响以葡萄糖百分比变幅最大(3.0%~121%和13.0%~115.0%),而还原糖和果糖百分比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莴笋硝酸盐质量分数在施用磷肥后显著降低(叶片降幅为7.3%~17.7%和23.4%~39.9%,茎降幅达9.2%~35.3%和8.7%~41.0%).两土壤莴笋磷肥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以P3处理磷肥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莴笋产量、品质及磷素养分效率,以P3处理(135 kg P_2O_5/hm~2)效应最佳,可作为该地莴笋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两种磷肥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磷肥不同用量对棉花全生育期磷素有效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显著的增加棉田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以及磷素活化系数,同时也能增加棉花对磷素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两种磷肥比较显示,过磷酸钙对棉田土壤全磷含量、磷素活化系数、干物质积累和吸磷量的贡献与磷酸二铵相差不大,只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贡献显著优于磷酸二铵,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棉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分别是施用磷酸二铵肥料的7.95,4.35,2.81和2.95倍。  相似文献   

11.
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镧氢氧化物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该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的磷酸盐和铵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过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的及熵增加的过程。当pH由3逐渐增加到10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当pH由10增加到12时,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明显下降。当pH位于3~7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去除能力较高;当pH由7逐渐增加到12时,对铵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亦不受共存的Cl-、HCO3-和SO42-等阴离子的影响。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去除能力不受共存的Mg2+的影响,而受共存的Ca2+、Na+和K+的影响较大。镧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包括静电吸引作用、配位体交换和路易斯酸碱反应。镧改性沸石去除水中铵的主要机制为阳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磷矿开采过程中丢弃的低品位尾矿粉、酱油厂生产酱油后产生的酱油渣以及水稻秸秆3种废弃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研究了利用磷矿尾矿粉、水稻秸秆和酱油渣生产含磷有机肥料的工艺。利用水稻秸秆的疏松性利于培养基的透气性和酱油渣含有的粗蛋白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结合黑曲霉、乳酸菌、醋酸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制备的复合菌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含磷有机肥解磷工艺。得出尾矿粉用量、料水比、发酵时间是影响复合菌剂解磷效果的显著因素,并得到最佳解磷工艺条件为尾矿粉院水稻秸秆院酱油渣的质量比为4.6:5:4,料水比为1:2.56(g/mL),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21.2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速效磷含量为2 500 mg/kg,为生产含磷有机肥提供了必要的工艺参数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培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吉林中部地区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3年培肥盆栽试验,以不施用任何肥料为对照(CK),研究不同有机肥料(牛粪、鸡粪、树叶、猪粪、菌渣、秸秆、稻糠、草炭)及化肥对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参数(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以及分形维数(D)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粒径≥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为77.82%~89.18%,表现为:草炭牛粪鸡粪树叶化肥菌渣秸秆稻糠CK猪粪;各处理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47.04%~62.18%,表现为:秸秆稻糠树叶牛粪菌渣猪粪草炭化肥CK鸡粪。各处理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MWD和GMD值大小顺序均为:草炭猪粪化肥秸秆牛粪菌渣树叶稻糠鸡粪CK;各处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MWD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牛粪菌渣鸡粪秸秆稻糠草炭猪粪树叶化肥CK,GMD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秸秆牛粪菌渣稻糠鸡粪草炭猪粪树叶化肥CK。各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分形维数为2.441~2.626,表现为:CK稻糠猪粪菌渣秸秆鸡粪树叶化肥牛粪草炭。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K化肥草炭鸡粪猪粪菌渣牛粪树叶稻糠秸秆,所有培肥处理均显著低于CK。【结论】培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4.
以灭菌和未灭菌的耕层下犁底层瘠薄土为基质,以Gv,Gm,Gs,Gi等4种丛枝菌根菌(AM)为材料,研究AM菌对玉米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AM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促进玉米对磷的吸收作用不同。在土壤灭菌条件下,Gs和Gi 2种AM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玉米地上部植株中磷含量的作用最显著。土壤没有消毒处理条件下,仅Gm菌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植株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Gi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植株磷含量却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土壤灭菌条件下,Gv和Gm侵染玉米根系的进展快于Gs和Gi;而在土壤没有消毒处理条件下,Gs侵染玉米根系的进展最快,其次为Gv和Gm,Gi侵染玉米根系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性对磷肥施用种类和用量的响应,为科尔沁沙地苜蓿抗寒越冬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公农1号’ 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二因素(磷肥种类和施肥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秋季施用0,100,200,300,400 kg/hm2(以P2O5计)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对紫花苜蓿越冬材料人工模拟低温冷冻条件(-20 ℃),以冷藏(4 ℃)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根颈的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并对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低温冷藏和低温冷冻条件下,随着2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紫花苜蓿根颈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均在300 kg/hm2(P2O5)处理下最低;紫花苜蓿根颈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300 kg/hm2(P2O5)处理下3种酶活性和SP含量达到高点。在施肥量相同时,与施用磷酸二铵相比,施用重过磷酸钙的紫花苜蓿根颈MDA含量更低,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大多更高。与低温冷藏条件相比,相同肥料处理在低温冷冻条件下紫花苜蓿MDA、SP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其中在施肥量为300 kg/hm2(P2O5)时,施用重过磷酸钙紫花苜蓿根颈的SP含量最高,SOD、POD、CAT活性最强,分别为38.85 mg/g、135.59 U/g、387.57 U/(min·g)和47.71 U/(min·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冷冻条件下,施用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紫花苜蓿根颈的MDA含量,均与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2种磷肥均通过提高低温冷冻胁迫下苜蓿根颈的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降低MDA含量,提高苜蓿抗寒性。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300 kg/hm2重过磷酸钙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对比常规施肥,研究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在苹果种植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对比常规施肥,在土壤肥力上,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菌活提高0.7亿/g,有机质增加9.7%,较好的活化土壤;在树体健壮上,能极显著地增加叶片厚度和重量,提高光合、加快干物质积累,增强植株抗性;在果实品质和产量上,增加了苹果单果重及产量,每667cm2增产484kg,改善了果实口感及品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糖酸比、果胶分别较常规果增加25.9%、 52.3%、42.9%、13.4%。应用实践证明:酵素微生物套餐肥是一套相对理想的绿色生态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评价方法表征改性木质素缓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差异,选用25℃静水溶出率法和田间填埋法,结合热重分析技术,探索了两种(10-4-6、8-4-8)用改性木质素配制的缓释肥(N-P2O5-K2O)在土壤和水中的养分释放规律,并比较了两种评价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土壤和水介质中,两种缓释肥在第1天和第28天的累积养分释放率分别为8.45%~13.5%和53.8%~57.9%,分别低于15%和80%。第84天为两种缓释肥在土壤和水介质中总养分释放规律出现差异的临界点,前84 d总养分释放规律基本趋于一致,之后差异渐大。热重分析显示,随着缓释肥释放时间的延长,两种评价体系中缓释肥的残留物占比均有所增加;两种评价方法主要在250~500℃阶段差异明显,缓释肥在水中的失重率比在土壤中高出1.65~2.28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在评价改性木质素缓释肥养分释放特征时,两种评价方法存在较大的偏差,采用静水溶出率法无法准确评价缓释期大于84 d的木质素缓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为草莓栽培提供一套绿色生态施肥方案,为酵素微生物套餐肥的生产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红颜、香野草莓为试验材料,对比常规施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栽培土壤、植株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后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植株根系活力、SPAD值显著提高,草莓口感改善,单果重及一茬果产量提高,其中红颜草莓V_C、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41.98%、28.07%、32.26%,香野品种草莓分别提高27.94、4.52%、31.55%。酵素微生物套餐肥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一套相对理想的绿色生态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包膜肥料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国内外包膜肥料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作了回顾,阐述了包膜肥料的控释机制和养分释放模型,指出包膜肥料研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包膜肥料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生长指标的影响,为秸秆利用及生物质炭基肥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玉米秸秆经400℃热解而成的生物质炭与磷酸二氢钾、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按不同质量比(1∶1∶0.3,2∶1∶0.3,3∶1∶0.3,4∶1∶0.3)混合造粒制成4种生物质炭基肥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作为对照(ck),比较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料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生长特性的影响,建立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与黑麦草地上部分鲜质量的拟合模型,筛选出肥料中生物质炭最佳含量。【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的株高、根系长度、根表面积、生物量等均有提高,但对黑麦草的出苗率却无显著影响(P0.05)。在所制的4种生物质炭基肥料中,当生物质炭与磷酸二氢钾及粘结剂的质量比为2∶1∶0.3时,对黑麦草生长促进作用明显,播种60d后其株高和地上部分鲜质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34.51%和70.59%(P0.05),根长与根表面积分别显著增长了40.04%和59.86%(P0.05)。由拟合的模型可以看出,随着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的增加,黑麦草地上部分鲜质量先增加后减少,当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为61.60%时,即施用31.28g生物质炭与15.00g磷酸二氢钾及4.50g粘结剂混合制备的生物质炭基肥料时,黑麦草地上部分鲜质量最高达3.02g/盆。【结论】施用20g/kg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生长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生物质炭基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为61.60%时,所制生物质炭基肥料肥效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