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用150g/hm^2增产菌对三年生沙打旺进行喷施,增产效果明显,喷施一次的可提高产草量7.43%,喷施二次的可提高13.64%,喷施比对照区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111.45元-229.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0.6。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研制培育出来的植物保健益菌,是我国最新生物高技术产品,在农作物及果菜类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牧草上应用则刚刚起步,本试验为今后在牧草上大面积应用增产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草地、燕麦和老芒麦人工草地每公顷喷施O(CK)、45、75、120、150、180和225克增产菌,试验结果表明,150克/公顷为最佳施用量,可使燕麦鲜草产量和株高分别提高20.93%、10.76%;老芒麦分别提高12.49%、10.66%;对天然草场增产效果不明显,但使其中的早熟禾株高提高11.26%,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
增产菌是一种保健益菌,经多年来在乌兰察布市的试验研究表明:多年生牧草羊柴,紫花苜蓿经增产菌学种后,出苗株数约可增加20%~23%,株高约可增加16%~40%,以150g/hm^2剂量增产最好。多年生牧草沙打旺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为150g/hm^2,增产幅度可达25%左右。试验数据证明,增产菌在干旱地区应用,牧草各方面性状均得以提高,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6.
7.
增产菌作为植物增产剂,具有用量少、吸收快、不使土壤板结、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成本低、效果明显等优点。已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在牧草上的应用尚处在试验阶段。我们用增产菌分别对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进行了拌种、喷雾试验。结果表明,牧草增产十分显著。 一、试验内容和方法 1.供试增产菌由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化工程研究所监制,北农大增产菌研究开发公司经销,每袋20克。  相似文献   

8.
增产菌是由北京农业大学筛选培育的有益于植物生长的高新生物菌剂,对植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已在一些地区试验推广。为了了解增产菌在内蒙古乌盟后山地区高寒、干旱、无霜期短条件下的增产效益,我们从1984年以来,连续用牧草增产菌分别对天然草场、人工草地和饲草料作物进行了喷施、拌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监制,北京农业大学增产菌研究开发公司经绡的益微(牧草专用)增产菌,每袋包装为500克粉剂。2.试验区的自然环境及品种:试验区地处内蒙古中部高原的南缘,海拔1…  相似文献   

9.
植物动力2003对补播豆科草地的增产效果侯丰杨玉国(内蒙古扎鲁特旗草原工作站鲁北029100)刘润海高耀山呼和(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工作站通辽028000植物动力2003是把植物必需的铜、锰、锌、硼等微量元素均衡搭配螯合成的高度浓缩乳化液肥。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11.
杨珍  何为平 《中国草地》1994,(4):36-38,32
试验分别在内蒙古敖汉旗,东胜市和清水河县进行,设增产菌亩用量5克、7.5克和10克三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增产菌对供试牧草和饲料作物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以亩喷施10克为最好,其增产率在敖汉点沙打旺为28.66%,紫花苜蓿为23.44%;在东胜点沙打旺为31.67%,柠条为17.21%,青贮玉米和甜菜分别为35.26%和16.16%;在清水河点增产幅度最大,羊柴+苜蓿人工混播草 增产达到3  相似文献   

12.
姬万忠  曹永林 《草业科学》1997,14(4):33-34,37
利用不同施用量的增产菌,在牧草各生育期分别进行1次,2次,3次叶面喷施,对其增产效应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增产菌对高山禾草型草地牧草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最佳施用量为150g/hm^2,施用期为禾草拔节期,施用次数为1 ̄2次,增产幅度为16.75% ̄24.9%。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国乳业》2002,(8):35-36
一、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主要作为刈割利用的作物,可青贮、晾制干草或烘干。在阳光充足的气候区轻度放牧利用时的表现也非常好。紫花苜蓿产量高、质量好、适口性好,并且能够改良土壤,是非常有价值的牧草。在有些地区紫花苜蓿可与其他禾草(如意大利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杂交黑麦草、苇状羊茅、鸡脚草或雀麦)混播。根据休眠级的不同,可将紫花首荐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今,您能够得到不同休眠级的品种。第一种类型被称为佛兰德型,休眠级为中等水平。另一种为地中海型,几乎没有休眠,因而其冬春季产量非常高。三得利:佛兰德型改良品种。在…  相似文献   

16.
    
  相似文献   

17.
研究播种密度对3种豆科牧草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合理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沙打旺(Astragelus adsurgens)在高密区第2年生产力最高(18321 kg·hm-2),第3年开始下滑;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中、高密区生产力的增幅和增量差别不显著,以第3年最高(22563和22108kg·hm-2);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在中密区第3年最高(7856 kg·hm-2);加大密度使沙打旺提早进入生长盛期,第2年即达到高生产力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苜蓿以中密区(20~30株/m2)效果最好;达乌里胡枝子的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偏低,在黄土塬区草地农业中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一些豆科牧草苗期超弱发光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些豆科牧草的植物超弱发光特征。植物超弱发光部位随苗龄而变化;不同豆科牧草的发光总量不同,并随光合作用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种子中高级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和它在苗期的植物超弱发光相关:它与棕榈酸及C_(14-18)~0的含量间呈负相关;和C_(16-24)~(1-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131、r=-0.9015及r=0.8976。  相似文献   

19.
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优良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对陇东苜蓿、和田苜蓿、红豆草、小冠花、百脉根和沙打旺6种豆科牧草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牧草一般于4月份返青,7月中旬至9月初种子成熟,生育天数110~16 0d ,最后一次刈割后再生草大部分于12月枯黄,生长天数2 10~2 5 0d。干草产量排序为:陇东苜蓿>沙打旺>小冠花>和田苜蓿>红豆草>百脉根;茎叶比资料显示,叶量所占比例分别为陇东苜蓿39. 6 %、沙打旺4 4. 0 %、小冠花4 5 . 2 %、和田苜蓿4 8. 4 %、红豆草5 8 .3%、百脉根5 3. 3% ,各种牧草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豆科牧草营养丰富。豆科牧草青贮饲喂家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豆科牧草的采食率,而且可为舍饲半舍饲牲畜长年提供多汁饲料,并可作为蛋白质饲料的重要补充,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内蒙古敖汉旗1987年以来,大力推广紫花苜蓿、沙打旺不加任何添加剂单独青贮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一、青贮技术 1.青贮窖形:豆科牧草青贮最好用窖贮,但也可以采用半地上式青贮。挖窖时选择离畜舍较近,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