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4-200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市郊进行了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300a.i.g/hm2、施药5次的情况下,药后3d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2~0.21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23mg/kg.研究表明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0d(2004)和0.78d(2005),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6d(2005).  相似文献   

2.
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在供试吉林黑土、河南褐土和江西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9、69和462 d,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为中等至难降解。其Z式异构体在吉林黑土、河南褐土和江西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89、126和533 d,E式异构体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3、29和408 d,在3种土壤中Z式异构体的降解速率均低于E式异构体。河南褐土中E/Z的比值在降解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实验室条件下,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其在田间土壤中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3.
烯酰吗啉10%水乳剂在葡萄和土壤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烯酰吗啉10%水乳剂在葡萄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以375mg/L剂量施药4次,距离最后1次施药后21d,烯酰吗啉最终残留量在葡萄中均<0.5mg/kg,在土壤中均<0.7mg/kg。表明烯酰吗啉在葡萄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在葡萄上为9.3~14.8d,在土壤中为11.2~15.8d。  相似文献   

4.
烯酰吗啉在花椰菜上的残留行为及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烯酰吗啉在花椰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检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烯酰吗啉在花椰菜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烯酰吗啉在花椰菜植株中的回收率在77.7%~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7.5%;在花椰菜中的回收率在77.3%~8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5.3%。最低检出限为1.0×10~(-8)mg,半衰期为4.6~5.4d。推荐烯酰吗啉在花椰菜上用药量不超过375g a.i./hm~2,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d。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在CP-7906毛细管柱上以邻苯二甲酸二癸酯做内标,用FID检测器对烯酰吗啉进行分离和定量。本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35;变异系数为0.37%;平均回收率为99.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检测莴笋、油麦菜中烯酰吗啉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Canbon-NH2柱净化,DM-1色谱柱分析。莴笋、油麦菜中烯酰吗啉在0.064、0.128、0.320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范围86.4%~97.4%内,RSD(n=3)均10,方法理论最小检出限为0.01mg/kg。该方法满足莴笋、油麦菜中烯酰吗啉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长沙和杭州2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烯酰吗啉40%可湿性粉剂在黄瓜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测定烯酰吗啉在黄瓜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74d(湖南长沙)、7.82d(浙江杭州);在黄瓜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69d(湖南长沙)、9.53d(浙江杭州)。  相似文献   

8.
烯酰吗啉(DMM)的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介绍了烯酰吗啉的防病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烯酰吗啉主要用于防治由霉霉避、疫毒属等引起的卵菌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抗孢子产生的活性。DDM干扰病原菌细胞壁聚合体的正确组装,影响细胞壁的形成。DMM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烯酰吗啉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番茄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载玻片法测定了其对病菌游动孢子囊的产生、游动孢子的释放及对游动孢子的静止和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番茄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囊的产生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是0.37、0.074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EC50是52.63μg/mL,显微镜下观察烯酰吗啉对游动孢子的静止没有影响,但当浓度为5μg/mL时即能完全破坏游动孢子。  相似文献   

10.
烯酰吗啉对我国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山东和云南烟区采集分离了20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对这些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20个田间菌 株的EC50值在0.60~1.28 μg/mL之间,与实验室保存的敏感菌株(S)的EC50 值(0.32 μg/mL) 相比,毒力倍数在1.87~4.00之间,均属于敏感菌株。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孢子囊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00 μg/mL的烯酰吗啉对孢子囊产生的抑制率为100%。通过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继代培养物的毒力比较证明,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存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异菌脲在苹果及土壤中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确立了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柱净化,提取苹果中异菌脲;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土壤中异菌脲。用ECD检测苹果和土壤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添加回收率为苹果95.6%~105.4%。土壤98.2%~106.7%;变异系数为苹果1.6%~4.4%、土壤0.9%~2.6%: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  相似文献   

12.
本文确立了森林土壤中米满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正己烷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二极管阵列式(diode-aray)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色谱柱为RP-8,流动相为乙腈、二氧杂环己烷和水。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7%~94%,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0.014mg/kg。  相似文献   

13.
福美双在棉花及土壤中残留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确立了用二氯甲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和中性氧吕柱净化,用SPD-10A紫外检测器检测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福美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添加回收率为棉叶78.3%~84.3%、棉籽77.0%~81.6%、土壤77.5%~93.8%;变异系数棉叶3.7%~4.0%、棉籽2.6%~4.0%、土壤2.3%~3.4%;最低检出浓度在0.025~0.05mg/kg。  相似文献   

14.
甲拌磷在小麦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确立了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甲拌磷的分析方法。样本用丙酮提取,加二氯甲烷萃取.通过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炭混合柱层析净化,然后上气相色谱用NPD检测。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5%~96.8%,82.7%-88.5%和84.3%-99.4%:变异系数分别为3.93%~7.31%,4.57%~9.15%和5.99%-10.5%;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125.0.005和0.00125mg/kg。  相似文献   

15.
四聚乙醛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草和土壤中四聚乙醛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四聚乙醛用二氯甲烷提取,中性氧化铝与活性炭混合柱净化,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除去游离醛,所得的四聚乙醛经盐酸解聚成乙醛,乙醛与2,4-二硝基苯肼进行衍生化反应,经硅胶柱净化,GC-NPD测定其衍生物。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0.04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0.10 mg/kg;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6%~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n=5)。四聚乙醛在烟草及土壤中的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烟草植株对四聚乙醛的吸收在施药后4~5 d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到21 d已接近最低检出浓度0.04 mg/kg;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约为4 d;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四聚乙醛在干烟叶中的残留量低于最低检出浓度0.10 mg/kg,不会对烟草造成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甲醇︰水=75︰25(V/V)为流动相,C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18.7%水分散粒剂中的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3、0.026;变异系数分别为0.45%、0.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99.96%;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7、0.9986。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在土壤、萝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70nm波长下,对吡虫啉在土壤、萝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标准偏差在0.46—6.61之间,回收率在81.2%—103.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