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为科学地评价吉林省优质稻米新品种,吉林省农委已连续举办六次水稻优质新品种鉴评会,共鉴评出30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本届鉴评出的4个优质新品种,在外观、粒型、适口性、产量、抗病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这为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创立吉林大米品牌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第七届优质水稻品种鉴评会共计评选出优质水稻品种5个,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两方面均表现优良。其中1个品种在综合评分高于对照品种"秋田小町"。本次鉴评会以吉林省地方标准《优质食用稻米品种鉴评方法》为鉴评依据,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价吉林省优质稻米品种(系)的品质水平,并为吉林省优质水稻品种评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吉林稻区实际情况,对吉林省优质米品质现状进行了剖析评价,同时对"十二五"优质米育种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即优质与高产要统一,优质要与抗病相结合,优质要兼顾耐冷性状。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旨在明确吉林稻区优质米育种具体目标,进而提高吉林稻区稻农种稻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展1、辽星1号、千重浪等16个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星1号在参试的品种中产量最高为648.4 kg/667 m2,较对照辽粳294增产26.8 kg/667 m2,可做为丰产型品种推广种植;东展3、兴粳2号-4、兴粳2号-7、兴粳2号-8,产量均在550~600 kg/667 m2,商品性状较好,可做为优质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南方稻区优质晚粳稻适宜的断水及收获时期,2014~2015年以常规粳稻镇稻11号及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断水时间(抽穗后28、35、42、49 d)、不同收获时期(抽穗后35、40、45、50、55 d)对晚粳稻籽粒充实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延迟1 d断水,镇稻11号及甬优2640产量分别增加21~23 kg/hm^2及31~35 kg/hm^2;每延迟1 d收获,两个品种产量分别增加63~66 kg/hm^2及102~104kg/hm^2。断水(或收获)时期延迟,晚粳稻出糙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增加,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降低,胶稠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抽穗后42~49 d断水或抽穗后50~55 d收获,晚粳稻产量及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稻米品质也差异不显著。可见,在江西中部稻区,晚粳稻抽穗后42~49 d断水及抽穗后50~55 d收获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区对比方法,在施氮量0~270 kg/hm2范围内,探讨水稻新品种盐粳219产量及品质对施氮量的响应,明确适宜的施氮量,为其优质高产施肥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盐粳219的株高、净光合速率、结实率、纹枯病的染病程度以及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成穗率、穗粒数、千粒重表现出降低趋势。施氮18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处理分别比0 kg/hm2处理增产48.03%、52.91%、58.86%、63.71%,但稻米食味值分别较0 kg/hm2处理降低1.0、1.6、4.3、6.6分。兼顾产量与品质并结合大面积示范结果,建议滨海稻区水稻新品种盐粳219优质稳产栽培的适宜氮肥(N)量为180~210 kg/hm2,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施氮(N)量可增至240~27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优质粳稻品种资源,探求优质粳稻米品质指标最佳值,采集750批次国内外优质粳稻米进行品质分析,并对其外观品质、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粳稻米品质总体较好,各指标中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食味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食味值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得出,优质粳稻米品质指标适宜值为:垩白度0~2%,蛋白质含量6%~8%,直链淀粉含量16%~18%,胶稠度80~86 mm,水分13%~15%。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我国审定通过的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10年通过国家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粳稻品种资料为依据,对其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通过审定的粳稻平均产量有提高,但产量不稳;北方稻区产量比南方稻区产量略高,但差别不大;杂交粳稻相对常规粳稻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平均增幅4.83%,但杂交粳稻产量优势有逐年减小的趋势。这10年,通过审定的粳稻品种品质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北方稻区粳稻品质优于南方稻区,优质达标率高23.6个百分点,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性状两稻区相差不大,但外观品质性状北方稻区明显好于南方稻区;常规粳稻稻米品质要比杂交粳稻好,优质达标率高17.8个百分点,但两者的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都相对较低,是今后粳稻品种品质改良的重点,另外,杂交粳稻育种还应加强对透明度和精米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将垦稻12、绥粳4号混合种植既保留了垦稻12米质优、分蘖力强及绥粳4号有香味的优良特性,又克服了垦稻12秸秆软、绥粳4号分蘖力差的缺点。本文研究了垦稻12、绥粳4号不同比例混播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垦稻12和绥粳4号按4∶6的比例混种,提高了水稻抗倒伏能力,增加了水稻茎蘖数,产量达9 233.55kg/hm~2,食味评分87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稻育种也由原来只注重产量不重视米质,发展到现在产量与米质并重。吉林省通过4届优质米的评选活动,已经鉴评出23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品系),其中吉粳88号不论从抗性、米质还是产量上比原来吉林省主要种植的品种都有较大突破。但是,我国的优质品种与外国一些优质品种相比,品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改变这种局面,提高我们的育种水平,有必要回顾我们的育种历程,正确判断现状,确定发展的目标和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高邮市选择广适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系),进行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长特性、产量水平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南粳49、武运粳27、武运粳24产量较高,可扩大示范种植;扬粳4227、南粳5055熟期偏迟,有一定的种植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曹丹 《北方水稻》2010,40(2):15-17,26
采用不同移栽期对2008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中晚熟A组14个水稻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稻米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同;综合6移栽期稻米品质性状达优质稻谷国标的概率,胶稠度的达标率最高,垩白度表现最差,一级达标率为0;不同品质性状对移栽期变化所表现的变异程度不一致,垩白度、垩白粒率变异最大,其次是整精米率和胶稠度,长宽比的变异度最小;主成分分析中,包含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第一主成分因子对稻米品质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42.78%,其次是胶稠度和碱消值,与前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0.72%。  相似文献   

13.
机插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粳稻新品种机插种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粳687、大粮203全生育期131~133 d,早熟;其余品种全生育期141~150 d,比扬粳687、大粮203迟熟10 d以上。早熟比迟熟品种产量相对要低,中稻1号产量最高,大粮203产量最低。中稻1号、淮稻5号、宁粳4号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大面积推广,其余品种需扩大示范或再示范。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近年来育成的不同熟期品种为材料,对辽宁省不同熟期品种群体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群体均应把外观品质做为做为改良的重点。中早熟群、晚熟群体还应提高其蒸煮品质,中晚熟群体还应提高其碾磨品质。同时,品种品质性状综合改良也是今后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选用9个不同粳稻品种,通过相同断水时间抗旱处理条件下,对品种进行耐旱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旱性有着很大差异,水稻新品种农大27平均产量最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种间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农大27属散穗型,生育繁茂耐旱能力较强,具有大型散穗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分析1992年~2007年审定推广的57个品种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产量表现,并研究3种类型粳稻品种产量结构因素与产量相关性。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稻相关性大小为千粒重>总粒数>结实率>穗数;迟熟中粳稻相关性大小为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数;早熟晚粳稻相关性大小为总粒数>千粒重>穗数>结实率。并针对不同类型粳稻提出高产品种选育的思路和合理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在浏阳市永安镇将11个新培育的杂交水稻组合作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比较其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参试品种产量表现高于对照,其中荃9311A/RC6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4 a试验研究了不同收割时间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割过早或过晚加工品质下降,收割时间对外观品质影响不大,收割早食味品质有提高的趋势。综合考虑吉林省的气象条件,水稻的抽穗期应在8月5日左右,收割期在9月25日前,抽穗至收割的时间在45~50 d时,才能比较安全地保证产量和米质。  相似文献   

19.
3 a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有利于增加分蘖和粒数,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但不利于提高稻米品质;磷肥能够促进氮肥的吸收,增施磷肥有提高成熟度和增加产量的作用,同时又提高出米率和降低蛋白质含量;钾肥和镁肥对于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对改善稻米品质作用最明显。氮、磷、钾配施产量最高,增产6.3%,米质趋中,如果再加施镁肥,既有利于提高产量又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