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月季杂交后代花色遗传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粉、白3种花色21个"茶香"月季品种为亲本材料,研究了不同花色组合后代的花色表现,总结花色遗传趋势,以期为月季杂交育种亲本花色的选择和选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红色与红色、红色与粉色、粉色与红色、粉色与粉色月季品种的杂交后代花色几乎是红色系和粉色系;白色与红色、粉色月季品种杂交,后代除红色系和粉色系外,还出现其它花色。  相似文献   

2.
选用9个自交系进行杂交试验,调查F1代各品种发芽、开花习性及株高、冠幅、花色、花径、花葶长等指标,比较其性状,分析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杂交组合13×15综合性状较好,植株低矮、紧凑,冠幅大,花葶短,花径中等且花朵繁密;10×02表现较差,没有突出优点,尤其花葶较长,株形松散,观赏性差。杂交后代株高、冠幅均大于双亲,选择亲本时要注意不能选择过高的材料;花径、单株花数均介于双亲之间,单株花数更接近于多花亲本;花葶长总体表现与亲本差异不大,介于双亲之间或略大于双亲。  相似文献   

3.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肖文芳  朱根发 《园艺学报》2016,43(Z2):2813-2814
蝴蝶兰新品种‘童真’是以‘蝴蝶兰H2’为亲本进行自交,经单株选择、无性扩繁选育而成。植株生长健壮,花色黄绿,花形圆整,平均花径5.7 cm,平均主枝花朵数7.8朵,单枝总花朵数9.0朵。抗性较强,适宜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4.
抗寒月季品种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本地野生蔷薇与引进的国内外名优品种为亲本,采用常规杂交技术,打破性状间的基因连锁,克服性状的负相关,创造变异.对变异后代采取露地栽培,自然越冬,筛选抗寒性强、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94-4"、"94-8"两个月季品系花色艳丽,花重瓣,植株高大,花繁叶茂,在目前新疆寒冷地区月季栽培品种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外葡萄胚培养的研究进展,其内容包括胚培养的应用,亲本的选择,胚培养的方法,胚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胚堵养植株亲本鉴定方法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甜瓜(Cucumis melo)4个高代自交系为亲本,按部分双列杂交法配置6个组合,利用软件DPS对甜瓜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405适合作为提高早熟性的亲本,CM408适合作为选育优良后代的亲本,CM413适合作为增加果实重量、提高早期产量的亲本;组合CM408×CM413在提高甜瓜早熟性和果实产量上具有优势,组合CM413×CM409在减少植株侧枝数及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具有优势,组合CM408×CM409在提高果实重量上具有优势。侧枝数在育种早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单株结瓜数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易受环境影响,在育种过程中应注意高代选择;单瓜重、果实纵径和果肉厚度适于优势育种。  相似文献   

7.
1脱毒材料的筛选1.1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生产的品种进行脱毒。1.2田间株选:所选植株必须是表现典型的本品种特性的植株,包括株型﹑叶型﹑花色等植物学性状及成熟期等农艺性状;植株生长健壮,无明显的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症状;单株产量和大薯率高;适时早收。  相似文献   

8.
陈宇梅 《花卉》2016,(14):4-5
小花紫薇因矮生、株形紧凑、花色丰富、花色艳丽、花期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园林中,但近年来植株出现开花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并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柑桔体细胞融合再生9个组合的二倍体叶肉亲本类型植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场诱导9个柑桔种间及体内体细胞融合,各组合均再生叶肉原生质体亲本类型植株。这些植株经形态学和细胞学检查证明为二倍体(2n=2x=18)。对其中5个组合进行RAPD分析表明,4个组合植株的谱带在所分析的引物上均表现为与叶肉细胞亲本谱带一致,另1个组合,即Page柑柚+粗柠檬,个别植株除含有叶肉亲本的所有谱带外,还扩增出了悬浮系亲本的部分特征带,为杂种类型。探讨了这类植株的产生原因及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u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间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11.
荆农四号甜瓜的育成,主要由于有明确的选育目标,正确的选择了亲本。在杂交时,注意植株、子房及其部位的选择,并应用了回交和梯级杂交的方法。在选择时,根据需要性状,进行了株选、瓜选、籽选。同时在选育过程中,给予植株以优良的农业技术,并进行定向培育。因而获得了适应华中多雨潮湿地区的优良甜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线辐射处理胡萝卜雄蕊瓣化型不育材料7-0-8 ( 供体) 的原生质体, 与经15 mmol/ L 碘乙酰胺预处理的来源于可育材料66-3 的原生质体( 受体) 电融合, 获得了33 株再生植株。所有再生植株营养体形态特征与受体亲本一致, 染色体数目为18 条, 是二倍体。RAPD 分析表明, 所有再生植株核基因型与受体亲本一致; 线粒体特异性引物- STS4 引物PCR 扩增中, 所有再生植株均得到了与供体亲本一致的谱带, 而与受体亲本不同, 认为33 株再生植株均为胞质杂种。对4 株再生植株进行花期形态学鉴定, 全部为雄蕊瓣化型不育株, 进一步证实获得的为胞质杂种, 雄蕊瓣化型细胞质不育性已由7-0-8 供体转移到受体可育材料66-3 中。  相似文献   

13.
毛百合×有斑百合种间杂种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百合(Lilium dauricum)为母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prlchellum)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胚培养成功获得了种间远缘杂交种,对种问杂交亲和性、胚培养和杂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有斑百合蒴果膨大率达46.1%,种子有胚率为1.30%,胚培养萌发率为15.2%;4个杂交后代生长旺盛,株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超亲现象,其他性状呈趋中趋势,杂种植株的花色更偏向橙色.4个杂交后代虽然在花色上与亲本有一定差异,但其它性状均具有双亲的特征,从形态上能证明是真杂种.  相似文献   

14.
狗牙根的组织培养及其矮化变异体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杂交狗牙根品种‘Tifeagle’的匍匐茎节作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后获得了再生植株。在再生植株中出现了体细胞变异,其中一株TV4的匍匐茎节间长度比亲本减短了47%,叶长减短了32%,叶宽增大了30%,根系较亲本更发达,耐冷性略高于亲本。  相似文献   

15.
玉山 《花卉》2014,(11):36-36
菊花品种繁多,花型丰富。色彩各异,是我国的传统名花,除盆栽、地栽观赏外,还可用于制作盆景。1.品种选择适宜制作盆景的是植株茁壮、主干粗、叶节短、叶片小、枝杈密、花朵小而且繁多、花期长、花色好的小菊品种以及其它花型美观、株型自然的菊花品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柳叶马鞭草以摇曳的身姿、雅致的花色、清香的花序、繁茂而长久的花期受到园林景观设计师的青睐。其开花植株可高达1.5m,花莛虽高却不倒伏,花色柔和尤其适合与其它植物配置,最适合作花境的背景材料,大面积群植景观效果尤为壮  相似文献   

17.
对江西早熟高糖甘蔗育种的主要技术措施、育种成绩作了总结,提出了在今后甘蔗早熟高糖育种实践中应重视高糖亲本的搜集研究利用,注意杂交后代早熟高糖性状的选择策略,抓住性状选择的关键时间和环境,关注相关性状选择效应.加强早熟高糖亲本创新,根据气候特点对早熟性状与抗寒性状实行并重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91年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黄瓜品种中农 5号中发现 1株黄绿色叶片植株 ,随后进行自交分离 ,现已选育出具黄绿色叶片、性状稳定的新品系。为了研究黄瓜黄绿色叶片的遗传规律 ,笔者做了具有黄绿色叶片性状植株与具有绿色叶片性状植株的正交、反交及其F1代分别与具有黄绿色叶片性状亲本的测交和F1代自交的试验。结果表明 ,正交和反交的F1代植株叶色均为绿色 ;F2 代绿叶与黄绿叶植株的比例接近 3∶1;F1代与黄绿叶植株亲本测交后 ,绿叶与黄绿叶植株的比例接近 1∶1。以上结果说明黄绿色叶片性状为细胞核遗传 ;绿叶与…  相似文献   

19.
1 利用模式 根据已报道育成的辣椒雄性不育遗传资料,辣椒雄性不育在生产上能够利用的模式有两种:①核基因不育型,雄性不育只受核基因控制,与细胞质无关,可育对不育为显性,在生产上可用两用系制种,即制种田亲本中有50%植株可育,应拔除,50%植株不育,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形态学指标对云南香格里拉县现存的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3 个天然居 群、1 个由引种植株构成的“引种”群体和1 个由零星散生在农家的植株所构成“农家”群体进行了表型 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和平村天然居群的植株最高,花最大,果实最大,种子数量最多且百粒质 量最大。乃司村天然居群的叶片小叶数最多,叶片连叶柄最长,果梗最长,但果实最小,种子百粒质量 最轻。联合村天然居群的花色最红且变异最丰富。“农家”群体的植株冠幅最大,花瓣数最多且变异最丰 富。“引种”群体的株高、冠幅、小叶片和花径等的均值最小但变异系数较大,花色最淡,种子数最少。 (2)中甸刺玫种内存在着丰富的表型变异,23 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22.88%,平均表型分化系 数为69.56%,群体间的变异是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3)目前引种的植株和自然散生在农家庭院的植 株主要分别从乃司村和联合村人为地直接或间接采集并单独保存下来。基于中甸刺玫的表型多样性及变 异特征,应尽可能地保护较多的居群;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则应尽量保护群体的完整性以保存其群体内所 蕴藏的观赏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