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木薯淀粉水平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使用木薯淀粉8%、11%、15%制作3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250尾初始体重46 g的大口黑鲈按照木薯淀粉水平随机分为3组,饲养192 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3 d(D63)、134 d(D134)、192 d(D192)。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15%木薯淀粉组大口黑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低,其中在D63和D192养殖阶段,显著低于8%木薯淀粉组(P<0.05);11%木薯淀粉组在D63和D134养殖阶段,生长表现与8%木薯淀粉无显著差异(P>0.05),在D192养殖阶段,11%木薯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8%木薯淀粉组(P<0.05)。整个养殖周期,随着木薯淀粉水平的提高,大口黑鲈饲料系数升高,大口黑鲈脏体比、肝体比和白肝比例升高。综合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等指标,建议350 g以内和350 g以上的大口黑鲈饲料中木薯淀粉的使用量分别不超过11%(饲料淀粉含量11.48%)和8%(饲料淀粉含量9.43%)。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形体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健康的影响,挑选750尾大口黑鲈,初均重为(7.14±0.11) 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T0组大口黑鲈饲喂基础饲料,T1组、T2组、T3组、T4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108 CFU/g植物乳杆菌LP-37、1×107 CFU/g戊糖片球菌PP-23、1×108 CFU/g LP-37+1×107 CFU/g PP-23以及1×106 CFU/g乳酸菌。试验期6周。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显著高于T0组(P<0.05),且T4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T0组(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的肥满度、肝体比、肠宽度显著高于T0组(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各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蛋白酶(PRS)、脂肪酶(LIP)及淀粉酶(AMY)活性均显著高于T0组(P<0.0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对大口黑鲈消化能力、血清代谢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配制成维生素K3含量分别为0.78(K0组)、5.80(K5组)、10.82(K10组)、15.84(K15组)和20.85 mg/kg(K20组)的5种试验饲料,对初均重为(12.96±0.07)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K3的各组胃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K0组(P<0.05)。K10组、K15组和K20组的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K0组(P<0.05)。K20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的增加,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的趋势。K15组的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中C16∶1n7和C18∶1n5含量均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肌肉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以改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但当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5.80 mg/kg时会使大口黑鲈的消化能力下降,并且高剂量的维生素K3会改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使用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以含20%秘鲁日本级鱼粉和22.6%鸡肉粉为对照组(标记为C),使用猪肉粉8%、16%分别替代鱼粉(分别标记为FM8、FM16)或鸡肉粉(分别标记为PM8、PM16),按照等氮等能原则制作5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500尾初始体重55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饲养186 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0 d(D60)、122 d(D122)、186 d(D186)。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FM8在D 60养殖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利用方面,各实验组较对照组饲料系数在D60和D122养殖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在D186阶段随猪肉粉使用水平升高,饲料系数提高,FM16和PM16组显著高于C组和FM8组(P<0.05)。替代后,全养殖周期,C组大口黑鲈肥满度均高于其他各组,在D186阶段,FM16组和PM16大口黑鲈肥满度显著低于C组(P<0.05);各组...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不同水平抗菌肽对大口黑鲈生长代谢的影响,试验以不含抗菌肽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0 mg/kg(D1组),100 mg/kg(D2组),150 mg/kg(D3组),200 mg/kg(D4组)抗菌肽为试验组,在养殖水箱中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12.49±0.2)g的大口黑鲈幼鱼,养殖8周后测定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鱼体成分、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和体组成方面,各组试验鱼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D4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升高6.58%(P <0.05);D3和D4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显著升高9.4%和10.8%(P <0.05);各组试验鱼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D3组脏体比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4%(P <0.05);(2)消化吸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D2和D3组前肠钠钾ATP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32.35%和39.04%(P <0.05),前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升高12.09%和10.05%(P <0.05),肝脏溶菌...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7,(6):35-4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淀粉糊化度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通过利用等量膨化玉米替代普通玉米达到制备不同淀粉糊化度饲料的目的,膨化玉米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试验采用低温制粒方法,分别制备前期(1~3周)破碎料(淀粉糊化度分别为19%、33%、39%、48%)和后期(4~6周)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分别为21%、34%、42%、51%)。试验选取864只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淀粉糊化度的饲料(按淀粉糊化度由低到高分别为Ⅰ、Ⅱ、Ⅲ、Ⅳ组),试验周期为42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淀粉糊化度的提高对肉鸡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生长性能方面,1~3周Ⅱ、Ⅲ、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在4~6周生长性能方面,除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外(P<0.05),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各个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屠宰性能方面,对照组胸肌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在全净膛率、腿肌率、翅重率、肌胃率等方面4个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认为饲料淀粉糊化度由19%提高到51%可增加肉鸡1~3周平均日采食量,并且会使胸肌率提高0.59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但对其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以及总体生长、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YE)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选取360尾初重为(14.05±0.28)g的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CON组、YE2组、YE4组、YE6组分别配制YE水平为0、2 000、4 000、6 000 mg/kg的4组等氮(约49%)等脂(约11%)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YE6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CON组和YE2组(P<0.05)。YE4组和YE6组大口黑鲈肠道中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ON组与YE2组(P<0.05)。YE6组大口黑鲈前肠的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YE4组和YE6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所有YE组大口黑鲈肠道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 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5%和1.0%MLO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1.0%MLO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α-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肠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0.5%MLO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MLO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  相似文献   

9.
黄璐 《中国饲料》2023,(18):128-131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膨化玉米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60头初始体重无差异的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II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组以饲料总比例20%的膨化玉米替代日粮中的玉米进行饲喂,试验II组使用总饲料30%的膨化玉米替代日粮中的玉米进行饲喂,其他饲料成分和饲养管理措施不变,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1)试验I、II组仔猪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仔猪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II组仔猪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仔猪的粗蛋白质、钙和磷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I组(P<0.05)。结论 :在基础日粮中以膨化玉米替代玉米可有效提升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在不考虑膨化玉米成本的情况下,饲料总量30%的膨化玉米替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室外规格为(1 m×1 m×1.5 m)的网箱中进行为期6周的单因素饲养实验,探究脱脂黑水虻虫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氮磷利用以及肝脏抗氧化力的影响。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含40%的鱼粉(鱼粉粗蛋白含量为65.6%),利用脱脂黑水虻虫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25%组)、50%(50%组)和75%(75%组)的鱼粉,共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网箱,每个网箱放鱼20尾。每天早晚饱食投喂两次。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之间大口黑鲈的终末体质量、体增重、磷保留效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磷废物排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75%组的大口黑鲈氮保留效率显著降低(P<0.05),其氮废物排放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增加,大口黑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且75%组的大口黑鲈肝脏SOD活性最低(P<0.05);对照组的大口黑鲈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50%组的大口黑鲈肝脏CAT活性(P<0.05)。对照组和25%组的大口黑鲈...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组利用发酵豆粕和水解豆粕等多种陆生动物和植物蛋白质源按不同比例复配出2种复合动植物蛋白质饲料——CProⅠ和CProⅡ。为探讨CProⅠ和CProⅡ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配制含48%CProⅠ+30%鱼粉、48%CProⅡ+30%鱼粉的2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49%)等脂(粗脂肪含量为12%)的试验饲料(分别为D1和D2),同时以大口黑鲈商品饲料(D3)和冰鲜鱼(D4)为对照,利用此4种饲料对大口黑鲈开展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饲料投喂3个水族缸,每个水族缸放养50尾初始体重约为11.8 g的大口黑鲈幼鱼。结果显示:D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D3和D4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肝体比和饲料系数分别显著低于D3和D4组(P0.05),但D1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D4组(P0.05)。各组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D1、D2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D3和D4组(P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D1、D2组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D4组(P0.05)。与D3和D4组相比,D1、D2组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肌肉持水率显著提高(P0.05)。此外,D1和D2组总氮排放量显著低于D4组(P0.05),且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D3和D4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以CProⅡ为蛋白质源配制的饲料不仅对大口黑鲈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而且有利于肝脏健康,并可提高肌肉嫩度和粗蛋白质含量,减少氮、磷排放。  相似文献   

12.
选用6头平均体重(18.00±0.60)kg的健康去势公猪,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后按6×6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高、低糊化度(分别为86.5%和42.6%)膨化和未处理3种陈化早籼糙米,并在其基础上添加或不添加外源α-淀粉酶(2500U/kg日粮)和糖化酶(20000U/kg日粮)共计6种试验日粮,研究膨化处理陈化早籼糙米添加外源酶对生长猪表观养分消化率和食糜碳水化合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有提高猪表观回肠淀粉消化率的趋势(P=0.075),但未能显著改善猪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P>0.05);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猪赖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P<0.05);适度膨化显著提高试猪食糜碳水化合物消化酶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抗氧化及糖代谢的影响,配制基础饲料并添加0、1 500 mg/kg和3 000 mg/kg的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以生产3种试验饲料[S1(对照组)、S2组和S3组],分别投喂3组(共225尾)初始重量为(7.50±0.23)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增重率(WGR)和存活率,并降低了饲料系数(FCR)(P<0.05)。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而升高,S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2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白蛋白(ALB)S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新型植物提取物添加剂添加量升高显著下降(P<0.05)。肝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1β(IL-1β)在S2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在S3组显著下调(P<0.05)。肝脏过氧化...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植酸酶对哺乳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72头二元杂妊娠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6头。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A组,即对照组)、500 (B组)、750 (C组)和1 000 U/kg (D组)的植酸酶。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组和D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B组和D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分娩当日,各组母猪血清尿素氮、葡萄糖、肌酸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断奶当日,C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组母猪血清甘油三酯、肌酸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和D组母猪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组(P<0.05);C组的断奶窝重显著高于B组(P<0.05);D组母猪总泌乳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哺乳母猪断奶体重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植酸酶水平为1 00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配制5种饲粮,饲粮中的唯一变量是豆粕加工工艺,分别为10%普通豆粕(OS)、10%膨化豆粕(ES)、10%酶解豆粕(EhS)、5%普通豆粕+5%膨化豆粕(OES)和5%普通豆粕+5%酶解豆粕(OEhS)。选取150只70日龄、平均体重为(1.78±0.13) kg的雄性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兔;5个组肉兔分别饲喂以上不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OEhS组颗粒饲料硬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EhS组颗粒饲料粉化率最低,显著低于OS组和EhS组(P<0.05)。2) ES组和EhS组肉兔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OS组、OES组和OEhS组(P<0.05),OEhS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OS组和ES组(P<0.05),OEhS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ES组、EhS组和OES组(P<0.05)。3) OS组肉兔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  相似文献   

16.
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初始体质量(5.87±0.04) g]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系统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研究发酵鲭鱼加工副产物(FFPW)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肠道结构等指标的影响。以FFPW分别替代基础饲料(FFPW0)中10%(FFPW10)、20%(FFPW20)和40%(FFPW4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将360尾规格一致的大口黑鲈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每种饲料饲喂3缸鱼。结果表明:与FFPW0组相比,FFPW替代饲料10%~40%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FFPW2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FPW40组(P<0.05),而与FFPW10组差异不显著(P>0.05)。FFPW替代饲料10%~40%鱼粉对摄食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肥满度和脏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FFPW20组肝体比显著高于FFPW0组和FFPW40组(P<0.05)。FFPW20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3双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鸡,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3、0.35、0.47,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3000、6000U/kg。试验期为21d。试验测定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直链/支链淀粉为0.23的饲粮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6000U/kg淀粉酶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以及钙表观消化率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11的饲粮组最高(P<0.05),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低(P<0.05);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直链/支链淀粉为0.23和淀粉酶添加量为3 000 U/kg的饲粮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通过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肠道组织学变化,评价大口黑鲈对饲料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耐受性。以初始体重为(6.20±0.01)g的大口黑鲈为靶动物,在基础饲料中依次添加0(D0组,作为对照组)、150(D150组)、300(D300组)和1 500 mg/kg(D1500组)的BHA,其中300和1 500 mg/kg分别是最高推荐剂量(150 mg/kg)的2和10倍,进行为期10周的饲喂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4组中以D150组的生长性能最好,其余各组的终末均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摄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D150和D300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和D1500组(P0.05)。D1500组血浆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D150、D300组无显著差异(P0.05)。D150和D300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D1500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1 500 mg/kg BHA可以显著提高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饲料中添加150、300、1 500 mg/kg BHA均显著降低了血浆、心脏和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对照、D150和D1500组大口黑鲈的肝脏、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D150和D1500组的损伤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50 mg/kg BHA对大口黑鲈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促进作用和抗氧化保护功能,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安全系数为10倍。  相似文献   

19.
樊洪深 《中国饲料》2021,1(18):101-104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处理方式高粱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520只平均初始体重接近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试验日粮分为4组,采用多因素设计,即2种高粱处理方式(膨化和制粒)及2种粉碎粒度(500 μm和800 μm),分别作为T1~T4组。结果:T1和T2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T3组(P<0.05)。饲喂膨化高粱日粮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制粒组(P<0.05)。高粱的加工方式和粉碎粒度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均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T3和T4组肉鸡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而T1和T3组肉鸡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2和T4组(P<0.05)。无论高粱粉碎粒度如何,制粒处理高粱日粮赖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膨化处理(P<0.05),同时800 μm粉碎粒度的高粱组肉鸡精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500 μm粉碎粒度组(P<0.05)。高粱加工方式、粉碎粒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胴体、胸肌、腿肌、腹脂、肝脏和肾脏相对重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高粱的加工方式和粉碎粒度对肉鸡胴体性状无负面影响,采用膨化处理高粱可以提高肉鸡的饲料效率。 [关键词]高粱|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黄鳝幼鳝对鱼粉、蚯蚓粉、豆粕及大豆磷脂的磷表观消化率,为开发绿色健康幼鳝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饲料以Y2O3为外源指示剂,用“70%基础饲料+30%待测饲料原料”的方法配制。试验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均重为(13.01±0.01)g的黄鳝40尾,共800尾。饲喂1周后,用虹吸法收集粪便待测。试验进行30 d。结果表明:4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在45.64%~85.65%(大豆磷脂>鱼粉>蚯蚓粉>豆粕,P<0.05)。4种饲料原料的磷表观消化率在13.73%~76.33%(大豆磷脂>蚯蚓粉>鱼粉>豆粕),其中大豆磷脂的磷表观消化率与蚯蚓粉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鱼粉和豆粕(P<0.05)。豆粕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原料(P<0.05)。综上,大豆磷脂、蚯蚓粉能作为黄鳝的优质饲料磷源,而豆粕在饲料中添加过多可能造成磷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