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慢性冷暴露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健康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2±1) g的8周龄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0±0.5)℃]和冷暴露组[(4±1)℃],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小鼠。冷暴露处理3周,每天3 h,之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和碘酸雪夫氏(PAS)组织染色、血清生化指标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以及生长性能的检测。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升高(P<0.01),冷暴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2)H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组出现较多变性的细胞,并排列不均匀,提示肝细胞受损。PAS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组小鼠肝糖原含量减少。3)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无机磷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冷暴露后小鼠肝脏中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Bcl-2/Bax)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可见,当小鼠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为适应寒冷...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慢性冷暴露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体内慢性冷暴露模型建立:试验将12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冷暴露组),每组6只。冷暴露组小鼠每日随机放置在4℃环境中3 h,连续4周。冷暴露结束后将所有小鼠同时安乐死,并收集其血液和肝脏。体外冷暴露模型建立:将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冷暴露1 h组、冷暴露3 h组、冷暴露6 h组),先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将冷暴露组细胞置于32℃培养箱中分别亚低温冷刺激0、12、24、36 h,冷刺激结束后将细胞刮取下来进行后续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细胞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蛋白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36 h后AML12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Trx-1的蛋白表达量在组织和细胞中都显著降低(P<0.05),TXNI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3.
镉(Cd)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可造成蓄积机体包括肝脏在内多种器官的损害。本研究旨在揭示Cd暴露对小鼠肝脏组织铁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24只8周龄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3个Cd暴露组(Cd组),Cd组每日给小鼠腹腔注射1、2、3 mg/kg的氯化镉(CdCl2),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 d。8 d后处死小鼠,分别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中肝功能酶(ALT、AST)活性,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Cd的含量,检测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d暴露后肝脏组织间质充血,肝脏细胞索消失、线粒体出现絮状致密物,嵴缺失空化。Cd暴露组小鼠血清ALT和AST,肝脏组织MDA和Cd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GSH-Px含量显著下降(P<0.01)。肝脏组织ACSL4、HO-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GPX4、SLC7A11、FTH1、FTL蛋白的表达量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Cd暴露可致ICR小鼠肝脏组织铁代谢紊乱,抗氧化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从而...  相似文献   

4.
将5周龄体质量为23~25 g的C57BL/6型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室温对照组和冷暴露组。室温对照组小鼠刺激条件为温度(24±2)℃,湿度40%;冷暴露组小鼠饲养于人工智能气候室内,刺激条件为温度(4±1)℃,湿度40%,每天冷暴露3 h,连续暴露3周。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生理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HOP、GRP78、XBP1的表达,以及内源性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3、Cyt C、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组小鼠肝细胞发生轻微水样变性,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结构异常;细胞间质可见轻微的胶原纤维沉积;内质网、线粒体发生轻微损伤;GRP78、XBP1、CHO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yt C表达水平、Bax/Bcl-2的比值、活化的Caspase-3与其Caspase-3前体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冷暴露能够诱导小鼠肝脏组织发生内质网应激,导致内源性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体外原代培养犊牛肝细胞,添加0、16、64和128μg/L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分别培养4、8h后,提取细胞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氧化关键酶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Ⅰ)、肉碱脂酰转移酶-Ⅱ(CPTⅡ)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ADPN作用4h后,ACO、L-FABP、CPTⅠ、CPTⅡ基因mRNA水平均随ADP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呈剂量依赖关系;作用8h时,ACO表达也增加,但差异不显著,L-FABP在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PTⅠ和CPTⅡ在各ADPN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ADPN可显著促进脂氧化关键酶的表达,增强肝脏脂氧化作用,减少肝脂储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间歇性冷刺激对高脂饮食小鼠血清脂质相关指标、肝脏组织形态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试验选择5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高脂组、冷刺激组和冷刺激高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常温组小鼠饲养温度为(26±2)℃,冷刺激组小鼠饲养温度为4℃,试验期30 d(每天6 h)。处理结束后采集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和血清样本,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对小鼠肝脏形态结构和脂质合成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粮的小鼠在14周时,体重极显著高于常温对照组(P<0.01)。2) HE结果表明,常温对照组小鼠肝脏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索排列规则有序,未见水肿变性和坏死,未见炎细胞;冷刺激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出现颗粒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并观察到充血和出血现象;常温高脂组小鼠肝脏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发生大泡性脂肪变;冷刺激高脂组小鼠肝脏肝小叶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可见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3)小鼠高脂造模后,常温高脂组小鼠血清中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游离脂...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山羊肝脏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6只健康经产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低精料组(LC, n=5)、长期高精料组(HL, n=7)和短期高精料组(HS, n=4)。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结果显示,与LC组相比,HL和HS组奶山羊血糖和肝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降低(P<0.05),胆固醇(Tch)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HS组山羊肝脏TG和Tch水平显著增加(P<0.05),HL组无显著变化 (P>0.05)。HL组肝脏中丙酮酸羧化酶(PC)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HS组肝脏PC、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REBP-2有升高的趋势(P=0.76),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短期饲喂高精料日粮能增强肝脏糖异生能力,促进肝脏胆固醇和脂肪合成;而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能增强肝脏糖异生作用,但对胆固醇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将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丹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相应药物12 d后,腹腔注射LPS和D-GalN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OD、MDA、GSH-Px水平,比较造模1,3 h后各组小鼠肝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变化以及测定肝组织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 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丹参多糖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用药组之间相比较,丹参多糖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调控过氧化指标、炎症细胞因子和ICAM-1效果最显著(P<0.05或P<0.01)。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具有明显缓解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肝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ICAM-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粮中添加紫苏醇对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腹脂沉积、肝脏脂质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肉仔鸡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高脂饲粮以及添加1 g/kg紫苏醇的高脂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5 d。结果显示,与高脂饲粮组相比,添加紫苏醇对肉仔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肠道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紫苏醇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腹脂率(P<0.05),使脂肪细胞变小;紫苏醇显著降低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P<0.05),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降低了血清TG、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紫苏醇提高了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 (Pparα)、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pt1)和载脂蛋白A1 (Apoa1)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载脂蛋白B (Apo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紫苏醇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瘦肉率,降低了皮下脂肪厚度和肌间脂肪宽度(P...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急性冷应激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阿勒泰羊抗寒性能、生产性能及抗病性能等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组(15 ℃±2 ℃)与冷应激组(-25 ℃±2 ℃),每组各5只羊,屠宰后分别采集急性冷应激组(冷应激24 h后)和常温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60、HSP70和HSP90 mRNA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对HSP60、HSP70和HSP90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和HSP90基因与已有绵羊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SP60基因与已有波斯金牛序列同源性高于99%;冷刺激后HSP6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肾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7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9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急性冷应激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机体的产热机能,通过通路中的产热相关基因的相互调节使其能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细胞生存率,增强机体对环境胁迫的耐受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机体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冷暴露下骨骼肌中O-GlcNAc(O-linked β-N-acetylglucosamine)糖基化修饰水平显著升高,作为"应激感受器"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及基因转录等;而骨骼肌作为分泌器官通过收缩产生的肌源性IL-6具有免疫作用,更能够调节骨骼肌中糖、脂代谢。本试验旨在检测不同时长冷暴露下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中O-GlcNAc相关蛋白和IL-6表达变化,初步探究冷暴露下O-GlcNAc与IL-6之间的潜在联系。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并随机分为不做冷暴露处理的对照组(cold 0 h组,也称为control组,37℃±0.5℃)和冷暴露(32℃±0.5℃)3、6、9、12 h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长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OGT、OGA及IL-6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3 h,OG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冷暴露6 h,OG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冷暴露3 h,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和IL-6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不同时长冷暴露下,C2C12细胞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不同时长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和IL-6表达变化趋势高度相似,提示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能参与IL-6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游泳应激对小鼠血液和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50只昆明小鼠进行游泳试验,于游泳前和游泳10、20、30、50min后分别随机选取10只小鼠眼眶采血致死,采集血液和肝脏,测定样品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游泳应激使小鼠血清MDA含量持续升高并显著高于游泳前对照组(P<0.05);SOD活性先显著下降(P<0.05),之后缓慢升高,游泳50min后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min游泳应激使小鼠血清GSH-Px活性显著上升(P<0.05),之后缓慢下降,50min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游泳应激使小鼠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游泳50min后肝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在游泳20、30、50min后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游泳应激能显著影响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富硒柞蚕蛹缓解镉(Cd)诱导小鼠肝损伤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SPF级雄性健康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富硒柞蚕蛹组、Cd处理组和富硒柞蚕蛹+Cd处理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饮用蒸馏水;富硒柞蚕蛹组饲喂含1%富硒柞蚕蛹的饲料,饮用蒸馏水;Cd处理组饲喂基础饲料,饮用氯化镉水(10 mg/L);富硒柞蚕蛹+Cd处理组饲喂含1%富硒柞蚕蛹的饲料,饮用氯化镉水(10 mg/L)。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Cd暴露引发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并导致肝损伤,与对照组小鼠相比,Cd暴露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升高。而富硒柞蚕蛹显著降低了Cd暴露小鼠肝脏和血清中TC和TG水平及血清中AST和AST水平。富硒柞蚕蛹调节Cd暴露导致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酶活性,有效改善脂质积累,有助于缓减小鼠肝损伤。此外,富硒柞蚕蛹的添加也显著降低了肝组织中Cd的蓄积以及提高了肝脏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分析了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CPT)基因在绵羊和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PT1A mRNA在绵羊肝脏、脾脏中表达明显高于CPT1B、CPT2,CPT1B mRNA在绵羊腹外斜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PT1A、CPT2。CPT1A mRNA在山羊脾脏中表达明显高于CPT1B、CPT2 mRNA在山羊脾脏中的表达,CPT1B mRNA在山羊后腿股二头肌、腹外斜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PT1A、CPT2 mRNA在山羊后腿股二头肌中的表达。CPT1A mRNA在绵羊肝脏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山羊中CPT1A mRNA的表达(P<0.05)。CPT1A、CPT1B、CPT2基因在绵羊心脏、脾脏、腰大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山羊中的表达(P<0.05),CPT1A、CPT1B、CPT2基因在山羊后腿股二头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绵羊中的表达(P<0.05)。CPT1A、CPT1B、CPT2基因在绵羊、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各基因表达模式、肌肉组织纤维类型、脂肪沉积含量不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短期限饲对家兔肝脏和骨骼肌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阐明短期限饲下家兔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选取4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商品代伊拉肉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由采食)和试验组(限饲,饲喂量为对照组的70%左右),每组20个重复(公母各占1/2),每个重复1只。试验期为5 d。结果显示: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家兔肝脏指数(P0.05),有降低家兔后腿肌重量的趋势(P=0.074 3),对家兔前腿肌、背腰肌、总肌肉(前腿肌+后腿肌+背腰肌)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P0.05),对肝脏和背腰肌中TG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肝脏中,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脂肪酸合成酶(FAS)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上调了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肉碱脂酰转移酶2(CPT2)、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骨骼肌中,短期限饲显著上调了脂蛋白脂肪酶(LPL)、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G PR41、G PR43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CP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对CPT1、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短期限饲抑制了家兔肝脏中脂质的合成和外运,促进了脂肪酸在肝脏中的氧化利用,GPR41、GPR43和PPARα参与此过程;短期限饲促进了家兔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GPR41和GPR43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昱  何九军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8):2327-2333
试验旨在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防治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作用机制。将50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OLE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递增法灌胃食用乙醇24周,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OLE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OLE(1 000、500、250 mg/kg)进行灌胃治疗。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蛋白磷酸酶1(PP1)、DNA依赖的蛋白激酶(DNA-PK)、上游刺激因子1(USF1)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加重,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PP1、DNA-PK、USF1水平和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OLE干预后,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TG、FF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PP1、DNA-PK、USF1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OLE可通过调节PP1-DNA-PK-USF1信号通路缓解肝脏脂肪变性,抑制AFL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小鼠肝脏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试验将4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ZEA组(40 mg/kg)、不同浓度的RSV (50、100或200 mg/kg)与ZEA (40 mg/kg)共处理组,每组8只,各组均灌胃给药,试验期12 d。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肝脏样品,计算肝脏系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脏NF-κB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组小鼠肝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与ZEA组相比,不同浓度RSV与ZEA共处理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都有所减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组肝脏NF-κB蛋白表达增多;与ZEA组相比,不同浓度的RSV与ZEA共处理组肝脏NF-κB蛋白表达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ZEA组肝脏系数和肝脏组织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SOD和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中AST、ALT和LDH活性,IL-6、TNF-α和IL-1β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ZEA组相比,不同浓度RSV与ZEA共处理组肝脏组织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中AST、ALT和LDH活性及IL-6和IL-1β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50 mg/kg RSV与ZEA共处理组肝脏组织SOD活性和血清中TNF-α含量分别显著升高(P<0.05)和极显著降低(P<0.01);100和200 mg/kg RSV与ZEA共处理组肝脏系数和肝脏组织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ZEA对小鼠肝脏有严重的氧化及炎症损伤作用,RSV对ZEA中毒的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尤其以100 mg/kg RSV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人工栽培富硒蛹虫草的食用安全性。试验分为两部分。亚慢性试验共设置3组,每组10只小鼠。两个试验组小鼠分别灌胃基础使用剂量的富硒蛹虫草(FX组)及普通蛹虫草(PT组),用量为0.5 mL/只;空白对照组(CK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试验期60 d。30 d喂养试验设置7组,每组10只小鼠。6个试验组小鼠分别灌胃3倍、10倍和30倍基础使用剂量的富硒蛹虫草(FX组)及普通蛹虫草(PT组),用量为0.5 mL/只;空白对照组(CK组)小鼠灌胃等量蒸馏水。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两个试验组小鼠肝脏和胃指数显著高于CK组(P<0.05),肝功、肾功和组织结构均正常。30 d喂养试验中,30倍剂量FX组小鼠于7 d内全部死亡。与CK组相比,30倍剂量PT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酐(CREA)含量显著升高(P<0.05);10倍剂量FX组小鼠血清TC含量显著降低(P<0.05),CREA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两种虫草均建议按照推荐剂量使用,且较长时期内连续摄入具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杜仲叶对绵羊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择70~80日龄、体重25~30 kg的绵羊(湖羊)30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TL组,饲粮中不含杜仲叶)、低水平杜仲叶组(EUL1组,饲粮含10%杜仲叶)和高水平杜仲叶组(EUL2组,饲粮含20%杜仲叶),每组10只。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脂质代谢分析指标;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营养物质含量;采集肝脏组织,测定脂肪代谢相关酶和核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1)各组干物质采食量EUL1组EUL2组CTL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与CTL组相比,EUL2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升高(P0.05),EUL1和EUL2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0.05≤P0.10)、总胆固醇(TC)(P0.05)含量降低。3)与CTL组相比,EUL1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EUL2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EUL1组肌肉剪切力显著减小(P0.05)。4)与CTL组相比,EUL1组和EUL2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略有降低(P0.05),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EUL2组肌肉MUFA、PUFA含量及UFA/SFA显著升高(P0.05)。5)与CTL组相比,杜仲叶能够显著下调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核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肝脏脂肪酸分解相关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TL组相比,EUL2组肝脏SCD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杜仲叶通过调节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影响绵羊脂肪的代谢和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GYG1、GBE1、PPP1R3A、PPP1R3C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及相关酶含量差异,本实验选取伊犁马母马(年龄9~12岁,体重345~400 kg)肝脏、心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腹外斜肌8个组织,利用糖原测试盒测定各组织糖原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各组织糖原合成相关酶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各基因在伊犁马8个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GYG1、GBE1、PPP1R3A、PPP1R3C相对表达量在伊犁马不同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GYG1相对表达量在心脏中最高(P<0.01),GBE1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中最高(P<0.01),PPP1R3A相对表达量在心脏中最高(P<0.05),PPP1R3C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中最高(P<0.05);糖原及糖原分支酶含量在肝脏中高于其余组织(P<0.01)。由此可见,GYG1、GBE1、PPP1R3A、PPP1R3C基因的最高表达量主要出现于伊犁马心脏与肝脏组织,伊犁马肝脏糖原贮存能力较其他组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