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多糖(EPP)与硫酸化紫锥菊多糖(SEPP)对雏鸡免疫抑制状态的调节作用,将320羽14日龄健康岭南黄公鸡随机均分成空白组(NC)、环磷酰胺组(CY)及CY+EPP高、中、低3个剂量组(EPPH、EPPM和EPPL组)和CY+SEPP高、中、低3个剂量组(SEPPH、SEPPM和SEPPL组),除NC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7组连续3 d肌内注射80 mg/(kg·d)CY进行造模,造模后EPPH、EPPM和EP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EPP,SEPPH、SEPPM和SEP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SEPP。在首次给药后第7、14、21和28天测定鸡群的体重,肝脏、脾脏、肾脏的脏器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血液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因子指标。结果表明,SEPP和EPP均能显著提高CY诱导免疫抑制鸡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P<0.05),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降低葡萄糖(GLU)、尿素(UREA)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浓度,且能显著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IL-6浓度(P<0.05),SEPP效果优于EPP。说明雏鸡口服一定剂量的EPP和SEPP对CY引起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颉颃作用,其中在各采样时间点SEP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效果优于EPP,给药21和28 d SEPP对鸡外周血细胞因子IL-2的分泌效果优于EPP。  相似文献   

2.
研究玉竹多糖和板蓝根多糖对环磷酰胺致雏鸡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将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玉竹多糖对照组、玉竹多糖调节组、板蓝根多糖对照组、板蓝根多糖调节组、免疫抑制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7日龄时饮水免疫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Sota株+H120株)。测定免疫后不同阶段雏鸡新城疫疫苗抗体滴度、血清IgA含量和外周淋巴细胞OD570 nm值,以及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结果显示,环磷酰胺造模后,可见环磷酰胺抑制对照组抗体滴度持续处于较低的状态,血清IgA含量较低,外周淋巴细胞增殖受抑制,免疫器官指数较低;在免疫后14 d、21 d、28 d和35 d,玉竹多糖调节组和板蓝根多糖调节组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免疫抑制对照组(P<0.05);在免疫后21d、35 d,玉竹多糖调节组和板蓝根多糖调节组血清IgA含量、外周淋巴细胞OD570 nm值和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免疫抑制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和板蓝根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模形成免疫抑制雏鸡免疫系统具有调节功能,可解除免疫抑制,使免疫系统恢复至正常水平,能够提高雏鸡新城疫疫苗抗体滴度、血清IgA含量,增强外周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多糖(EPP)与硫酸化紫锥菊多糖(SEPP)对雏鸡免疫抑制状态的调节作用,将320羽14日龄健康岭南黄公鸡随机均分成空白组(NC)、环磷酰胺组(CY)及CY+EPP高、中、低3个剂量组(EPPH、EPPM和EPPL组)和CY+SEPP高、中、低3个剂量组(SEPPH、SEPPM和SEPPL组),除NC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7组连续3 d肌内注射80 mg/(kg·d) CY进行造模,造模后EPPH、EPPM和EP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 EPP,SEPPH、SEPPM和SEP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 SEPP。在首次给药后第7、14、21和28天测定鸡群的体重,肝脏、脾脏、肾脏的脏器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血液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和抗氧化因子指标。结果表明,SEPP和EPP均能显著提高CY诱导免疫抑制鸡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P0.05),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降低葡萄糖(GLU)、尿素(UREA)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浓度,且能显著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IL-6浓度(P0.05),SEPP效果优于EPP。说明雏鸡口服一定剂量的EPP和SEPP对CY引起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颉颃作用,其中在各采样时间点SEP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效果优于EPP,给药21和28 d SEPP对鸡外周血细胞因子IL-2的分泌效果优于EPP。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的颉颃作用,将336只11日龄非免疫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均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BC)、免疫对照组(VC)、环磷酰胺对照组(Cy)、sGPS3、sGPS5、sGPS6和药物对照组(A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BC组和VC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均肌肉注射8 mg/mL环磷酰胺0.5 mL,每天1次,连续3 d;14日龄时,除BC组外,其余组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同时3个硒大蒜化多糖组分别注射0.5 mL浓度为1 mg/mL的sGPS3、sGPS5、sGPS6,APS组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5 mL,Cy组、VC组和BC组注射生理盐水0.5 mL,每天1次,连续3 d,28日龄二免。分别于首免后的第7、14、21、28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罗曼鸡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β-微量法检测血清ND-HI抗体效价、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称量体重后采集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并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各给药组的血清ND-HI抗体效价、血清IFN-γ和IL-2含量、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Cy组(P<0.05);sGPS6组血清抗体效价、IFN-γ含量在28 d,血清IL-2含量在21、28 d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免疫后21、28 d,4个给药组中sGPS6组体重、法氏囊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在免疫后28 d,4个给药组中sGPS6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结果表明,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具有颉颃作用,其中sGPS6组的活性最高,可作为新型免疫抑制颉颃剂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多糖及其均一组分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自拟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提取的复方多糖及其均一组分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日龄健康雏鸡660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55只。分别于15、16、17日龄口服黄芪多糖 环磷酰胺、复方多糖 环磷酰胺、GCPS-1-A-Ⅰ(多糖均一组分Ⅰ) 环磷酰胺、GCPS-2-A-Ⅱ(多糖均一组分Ⅱ) 环磷酰胺、GCPS-3-A-Ⅲ(多糖均一组分Ⅲ) 环磷酰胺、黄芪多糖、复方多糖、GCPS-1-A-Ⅰ、GCPS-2-A-Ⅱ、GCPS-3-A-Ⅲ、生理盐水、肌注环磷酰胺。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采血,测定红细胞数量;分别在NDⅣ系疫苗首免后7、14、21 d,二免后7、14、21 d采血、分离血清,测定ND-H I抗体效价。结果:中药复方多糖及其均一组分可使雏鸡红细胞数量、首免和二免后ND-H I抗体效价明显升高,其中以GCPS-2-A-Ⅱ组效果最佳;环磷酰胺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中药多糖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复方多糖 环磷酰胺组、GCPS-2-A-Ⅱ 环磷酰胺组、GCPS-1-A-Ⅰ组、GCPS-3-A-Ⅲ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复方多糖组、GCPS-2-A-Ⅱ组与黄芪多糖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中药复方多糖均一组分具有很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是其纯度与免疫增强效果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罗芳  陶金忠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1):3118-3125
旨在筛选人工授精后第17天奶牛在不同妊娠状态时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以宁夏某奶牛场体重为(550±50) kg,体况评分相近的经产(2~3胎次)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同期发情后,在人工授精后第17天晨饲前对奶牛进行尾静脉采血,后期采用计步器和B超仪诊断出奶牛的妊娠状态。根据诊断结果将奶牛分为妊娠组(A组,n=12)和未妊娠返情组(B组,n=24),将这两组血样进行代谢轮廓及代谢物变化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A、B两组血浆代谢轮廓均发生了明显变化,A、B两组之间共检测出8种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0.8的差异代谢物。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脯氨酸、L-正亮氨酸、DL-苯丙氨酸、肌氨酸、吡咯-2-羧酸和缬氨酸-蛋氨酸有望成为识别妊娠组(A组)和未妊娠返情组(B组)的差异代谢物。综上表明,血浆中的这8种代谢物有望成为奶牛妊娠识别阶段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配种早期妊娠识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旨在筛选表征奶牛产后异食沙土的生物标志物。本试验共采集29份产后15~22 d血浆样品,根据奶牛产后有无异食沙土现象,结合血钙浓度进行分组,其中13头产后有异食现象的奶牛血浆样品为试验组,16头健康奶牛血浆样品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2组血浆代谢轮廓和代谢物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试验组代谢轮廓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变化,正、负离子下共筛选出2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1种代谢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7种代谢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进一步考察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分类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仅有11种代谢物对2组血浆具有显著的区分能力。综上表明,乙酰肉碱、DL-苯丙氨酸、2-八烯酸、辛酸、癸酸、D-泛醇、NG,NG-二甲基-L-精氨酸(ADMA)、雄烯二酮、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可作为表征奶牛产后是否有异食现象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研究奶牛产后异食沙土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紫锥菊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增强剂,常作为替抗药物用于饲料添加剂,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紫锥菊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将120羽7日龄的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紫锥菊组、紫锥菊+环磷酰胺组(联合组)。环磷酰胺组和联合组雏鸡连续3 d胸肌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环磷酰胺溶液(80 mg·kg-1),同时对照组和紫锥菊组连续3 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除紫锥菊组和联合组每天饲喂含紫锥菊全草粉末(含量为1%)的基础日粮外,其余各组雏鸡饲喂基础日粮,每天称重并记录,连续饲喂21 d。试验结束时,分析体重及脾脏指数的变化,检测炎性因子(NF-κB、IκB、IL-2、IL-4、IL-6、TNF-α、IFN-γ)和TLR家族(TLR2、TLR4、TLR7、MyD88)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显示,紫锥菊处理提高了雏鸡的生长性能,环磷酰胺抑制了雏鸡的生长并显著降低了脾脏系数(P<0.05),且环磷酰胺组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而在联合组中上述病理变化得到缓解。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的NF-κB、IL-2、IL-4、IL-6、IFN-γ、TLR2、TLR4、TLR7、MyD88的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P<0.01或P<0.001),而联合组相比于环磷酰胺组,除TLR7外,上述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0.01或P<0.001)。此外,紫锥菊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炎性因子和TLR家族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紫锥菊可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增强免疫抑制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旨在筛选表征种公牛精液活力的生物标志物。本试验采集24份西门塔尔种公牛精液,根据精子活力进行分组,其中异常组11个样本,正常组13个;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了2组精浆代谢轮廓和代谢物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异常组精浆代谢轮廓较正常组发生明显变化,6种代谢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19种代谢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进一步检测了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分类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仅有6种代谢物(鞘氨醇、环己胺、四氧嘧啶、5′-脱氧腺苷、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戊酸)对2组精浆具有显著的区分能力。综上表明,精浆中鞘氨醇、环己胺、四氧嘧啶、5′-脱氧腺苷、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戊酸可作为表征种公牛精液活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为研究精液品质的判定技术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0.5%菊苣多糖对免疫抑制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168羽45日龄健康K9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羽。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菊苣多糖组和菊苣多糖+模型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菊苣多糖,模型组与菊苣多糖+模型组连续3 d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对照组与菊苣多糖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菊苣多糖组肉鸡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优于对照组、模型组(P<0.05),菊苣多糖+模型组优于模型组(P<0.05);105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4个采样期中,模型组IgA、IgG和IgM浓度最低,菊苣多糖+模型组的IgG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盲肠α多样性显示,菊苣多糖+模型组Ace指数和Chao1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在门水平上,60、75、105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在属水平上,60、75、90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另枝菌属相对丰度较...  相似文献   

11.
研究比较枸杞多糖和茯苓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系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2种多糖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小鼠脾脏器官指数变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及肠派氏结CD3+、CD19+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小肠组织中IL-12、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评价2种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黏膜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多糖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免疫抑制小鼠CD4+/CD8+细胞亚群比例及肠派氏结T、B淋巴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枸杞和茯苓多糖均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茯苓多糖的免疫调节效应显著优于枸杞多糖,且2种多糖均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黄芪灵芝口服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将180只7日龄雏鸡随机分成9组,1~3组为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4~6组分别是环磷酰胺(CY)+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7~9组分别为环磷酰胺组、阳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分别于用药后5、10 d和15 d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中IL-2水平。结果表明,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与环磷酰胺共处理各组的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CY组(P0.05)。高、中剂量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高、中、低剂量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IL-2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与环磷酰胺共处理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IL-2水平显著高于CY模型组(P0.05)。黄芪灵芝口服液对雏鸡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可望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3.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其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观察了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其内分泌的影响,旨在探讨免疫抑制状态下肉仔鸡营养代谢的变化特点。120只20 d体重相近的健康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和环磷酰胺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10 mg/kg BW)。每日记录采食量和收集全部粪样,分组后第1、3、5、8、13天随机从每组取4只鸡,称重、心脏无菌采血后处死,迅速摘取脾脏、法式囊及左侧胸腺,剔除脂肪后称重,然后立即置于液氮保存。实验室进行饲料表观代谢能、粗脂肪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糖皮质激素(GC)、胰岛素(insulin)和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及脾脏、法式囊和胸腺中IL-1βI、L-2和IFN-γmRNA含量的测定。结果:处理后第1天环磷酰胺组,(1)肉仔鸡法式囊指数、B细胞增殖能力、法氏囊中IL-1βmRNA和脾脏、法式囊中IFN-γ mRN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2)肉仔鸡体重显著增加(P〈0.05),肉仔鸡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3)血清G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insulin水平显著升高(P〈0.05)。(4)除处理后第3天环磷酰胺组体重仍显著升高(P〈0.05)外,其它时间各项指标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这些结果表明,环磷酰胺诱发了肉仔鸡的免疫抑制,在这种免疫抑制状态下肉仔鸡生产性能得到了提高,糖皮质激素分泌降低而胰岛素分泌升高。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雏鸡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105羽1日龄健康AA肉雏鸡随机分为黄芪多糖组、香菇多糖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35羽,分别作不同处理,并分别于7、14、28、42和56日龄测定各组雏鸡淋巴细胞CL值。结果黄芪多糖组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CL值在14、28、42、56日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P<0.01);香菇多糖组雏鸡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CL值在14、28和42日龄均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5,P<0.01)。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雏鸡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分别具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维生素E缺乏对雏鸡生长性能、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形态结构、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雏鸡160羽,随机分为2组,饲粮维生素E缺乏试验组的预混料中不添加维生素E,对照组额外添加维生素E(30 mg/kg),每组各80羽,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鸡平均日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中维生素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结构出现损伤;试验组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中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p53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维生素E缺乏将导致雏鸡生长性能显著降低;维生素E缺乏通过提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aspase-3活性,影响Bcl-2、p53和Caspase-3基因表达诱导脾脏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米糠多糖(RBS)对免疫抑制鸡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作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CTX)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诱导的免疫抑制雏鸡在给予RBS[剂量150 mg/(kg·d)]和不给予RBS情况下脾脏和法氏囊细胞的DNA含量、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1)CTX+RBS组雏鸡脾脏S期细胞比例和PI值显著高于CTX组(P<0.05),该2组鸡的法氏囊细胞周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2)IBDV+RBS组雏鸡脾脏S期、G2期细胞比例和PI值、法氏囊的S期细胞和PI值均高于IBDV组(P<0.05);(3)CTX+RBS组和IBDV+RBS组雏鸡脾脏和法氏囊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低于CTX组和IBDV组(P<0.05).结果表明:RBS能够促进CTX处理鸡脾脏细胞和IBDV感染鸡脾脏和法氏囊细胞DNA复制,对CTX和IBDV诱导鸡的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过程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黄芪灵芝口服液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将18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成9组并通过点眼滴鼻免疫新城疫(ND)疫苗。1~3组分别是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4~6组分别是环磷酰胺+黄芪灵芝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7~9组分别为环磷酰胺组、阳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的第7、14、21、28天测定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芪灵芝口服液能提高雏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促进新城疫病毒(NDV)抗体的产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其中黄芪灵芝口服液低剂量组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效果最好,黄芪灵芝口服液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8.
龚蕾  郎茜  马莎  陈翠  周正宏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0):3787-3794
试验旨在研究环磷酰胺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建立的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选择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0 mg/g环磷酰胺)、环磷酰胺3次注射低剂量(0.04 mg/g)和高剂量(0.08 mg/g)组、环磷酰胺1次注射低剂量(0.10 mg/g)和高剂量(0.16 mg/g)组。3次注射组在试验第1天按照给定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注射3 d;对照组按照相同方法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注射组仅在试验第1天按照给定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试验期间每天对小鼠称重,在试验的第1、2、4、6、9、10、11天从各组分别选取8只小鼠采取尾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并在试验的第1、4、6、9、11天从各组分别选取8只小鼠处死,测定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所有剂量环磷酰胺均可成功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抑制效果上,0.08 mg/g 3次注射对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体重增重、脾脏、胸腺的免疫抑制效果最好,0.16 mg/g 1次注射对红细胞免疫抑制效果最好。抑制周期上,环磷酰胺对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脾脏免疫抑制周期较短,对红细胞、胸腺的免疫抑制周期较长;1次注射均较3次注射更早且显著地出现白细胞免疫亢进,而脾脏免疫情况则刚好相反。综上,环磷酰胺不同给药剂量及给药次数对动物不同免疫部位的免疫状态及免疫抑制周期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可为药理试验中针对不同免疫指标进行观测时提供适当的检测剂量及检测时间参考。  相似文献   

19.
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鸡的颉颃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的颉颃作用,将336只11日龄非免疫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均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BC)、免疫对照组(VC)、环磷酰胺对照组(Cy)、sGPS3、sGPS5、sGPS6和药物对照组(AP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BC组和VC组注射0.5mL生理盐水,其余组均肌肉注射8mg/mL环磷酰胺0.5mL,每天1次,连续3d;14日龄时,除BC组外,其余组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同时3个硒大蒜化多糖组分别注射0.5mL浓度为1mg/mL的sGPS3、sGPS5、sGPS6,APS组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5mL,Cy组、VC组和BC组注射生理盐水0.5mL,每天1次,连续3d,28日龄二免。分别于首免后的第7、14、21、28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罗曼鸡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β-微量法检测血清ND-HI抗体效价、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称量体重后采集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并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各给药组的血清ND-HI抗体效价、血清IFN-γ和IL-2含量、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Cy组(P0.05);sGPS6组血清抗体效价、IFN-γ含量在28d,血清IL-2含量在21、28d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免疫后21、28d,4个给药组中sGPS6组体重、法氏囊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在免疫后28d,4个给药组中sGPS6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结果表明,硒化大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具有颉颃作用,其中sGPS6组的活性最高,可作为新型免疫抑制颉颃剂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中枸杞多糖的浓度及提高肉雏鸡免疫功能的最佳饲喂时间,试验选择7日龄健康安卡红肉雏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枸杞免疫增效剂,2组添加含1.0%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3组添加含2.0%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4组添加含3.0%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5组添加含4.0%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各组拌料饲喂,分别在用药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扑杀10只鸡,剖检,称重并计算各组平均免疫器官指数,同时收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IgG含量。结果表明:在用药第14天,第3组的血清IgG含量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处于明显优势;第3组的体重、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作为辅助指标,并未处于明显劣势。说明每天饲喂含2.0%枸杞多糖的免疫增效剂,连续用14 d就能达到提高肉雏鸡免疫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