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兴安县,白果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成为该县的一大经济优势。据统计:目前全县有白果树40万株,其中桂果树近5万株,年产量1100至1600吨,产值近2000万元,属全国年产量1000吨以上的五个县之一,其产量位全国第二,居广西之首。由于白果有着较大的经济效益,“七五”期间,兴安县便开始有计划地发展白果生产,共种植嫁接白果苗12万株,是全县原有白果树的一倍多。1991年种植嫁接苗11.5万株,1992年又扩种白果15万多株,使白果总数达到了40万株,计划今后几年,兴安的白果将以每年15万株的速度增长,至“八五”期末,白果总数将达到100万株。兴安的白果生产发展如此迅速,其原因是: 1.建立健全白果生产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
木耳之乡话喜忧袁兴荣我省陇南地区的康县,素有“木耳之乡”的赞誉,是我省主要的木耳生产基地。去年,这个县生产木耳6万架,产量40万斤,食用菌产值达到1026万元,这对于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的省列贫困县来说,木耳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我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近年来食用菌年平均总产量约30万吨,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22%,特别在开放搞活方针指导下,食用菌在各省、县、乡村的生产技术得到更大发展,产量突飞猛进。1986年福建省香菇产量达12.8万吨,银耳年产量为0.25万吨,食用菌总产量已居全国首位,食用菌产品行销28个省、市,并外销香港、东南亚、  相似文献   

4.
花椒是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全国栽培已达 2000万亩,年产花椒100万吨、花椒籽110万吨以上,产值已超过了 170亿元。我国花椒产业一直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商业性主导产品基本属于未加工的原料;二是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生产技术开发处于停滞状态;三是只利用了花椒产出物的 1/2,占产量55%的种籽年复一年的被抛弃了,全国每年浪费掉的110多万吨花椒籽蕴涵有10亿元以上产值。  相似文献   

5.
方文亮 《云南林业》2006,27(3):25-26
我省是全国核桃主产大省,现有核桃种植面积30.6万公顷(460多万亩),年产量6.1万吨(占全国的1/5),产值近6亿元。至今,我省的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核桃已成为我省一大绿色产业。夏季已至,我省核桃生产中亟须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核桃良种嫁接苗圃的管理我省每年约  相似文献   

6.
<正> 云南是我国小粒种咖啡的主产区,至1990年底,全省小粒种咖啡种植面积已达6万余亩,其中农垦种植15394亩,产量达894.34吨,产值近千万元。咖啡已成为农垦继橡胶、甘蔗、茶叶后的又一经济作物种植业。  相似文献   

7.
1 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牡丹江市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几十年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食用菌产业已覆盖10个县(市)区,建立乡镇级生产基地35个,生产专业村150个,专业大户1.8万户。2005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7.35亿袋(块),总产量达37.6万t,实现产值10.03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8元。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城乡居民的平均食用量较低,食用菌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据新近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国际食用菌科学及栽培大会透露,近几年,我国食用菌(鲜品)的年产量达400万吨,居世界首位。全国每年出口的食用菌罐头和干品达30万吨,创汇近5亿美...  相似文献   

9.
市场点评     
一氯甲烷 由于我国有机硅发展较快,需要大量的甲基氯硅烷原料,对一氯甲烷提出较大需求。预计“八五”末期全国一氯甲烷的产量将达到1.0—2.1万吨,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甲基叔丁基醚 是一种很好的汽油添加剂,在汽油中添加10—15%,汽油辛烷值可增加2—5个单位,并可取代四乙基铅,消除铅对大气的污染。我国目前已有不同类型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烷基苯 目前全国生产洗涤剂约60余家,合成洗涤剂产量约200万吨左右,烷基苯的年生产能力9万吨左右,实际产量约7万吨。预计,“八五”后期国内合成洗涤剂每年产量达244万  相似文献   

10.
凤庆县经过几年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核桃种植以年均数万亩至数十万亩的速度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面积已达145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达6亿元以上;预计到2015年将达160万亩,产量10万吨以上,产值40亿元以上。届时,核桃产业必将成为凤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新家园行动  相似文献   

11.
凌鹤 《云南林业》2014,(3):28-28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近10年来,我省核桃产业得到了超常规发展。至2013年末,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900万亩,约有1000万亩挂果,年核桃干果产量达60多万吨,核桃(包括加工产品)产值超过200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我省林产业中产值最大、比较效益最好、农民得益最多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据2008年统计,全市苹果栽植面积已达8万hm^2,其中优质果园5.73万hm^2,挂果面积3.74万hm^2,产量80万t,产值11.07亿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天水市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近10年来,天水市苹果腐烂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严重威胁苹果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市场发展状况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有40多属400多种竹类植物,居世界首位。目前,全国竹林面积已超过420万公顷。近20年来,每年以5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在竹林大面积增长的同时,竹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雷竹二季出笋技术使雷竹提早或延长笋期100多天,提高经济效益5~10倍。广东龙门县铁岗镇是有名的“牙签王国”,全镇180条生产线,年可生产竹牙签2 700多吨,1998年仅此一项产值就超过1 800万元。1998年广东全省竹业总产值达9.8亿元。据统计,我国的竹产业年产值达17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5亿美元,竹产品畅销30多个国…  相似文献   

14.
据专家分析,我国丙酸行业发展前景乐观。资料表明,全世界目前两酸的生产能力为27万吨左右,每年两酸的产量约22万吨。美国和德国是两酸生产的大国。我国“八五”和“九五”均列计划拟建万吨级丙酸生产装置,但迄今为止,我国仍只有抚]Ilffi化工三厂、上海试剂厂、重庆化学试剂厂和黑龙江肇东化工厂4家企业生产,年产量200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实际生产的需要,缺口很大,因此,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来弥补。业界预测,到2000年我国两酸在谷物和饲料防腐剂、降草剂、医药及用于生产丙酸盐等方面的需求量将超过2万吨/…  相似文献   

15.
永平县博南镇新田村三位农家妇女正乐滋滋地往核桃基地运送苗木。永平县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泡核桃基地县的战略目标,发动群众加快发展核桃产业,计划N2008年底将核桃发展31.175万亩以上。截至2007年,永平县核桃面积已达63.5万亩,核桃产量5800多吨,产值1.3亿多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竹业市场现状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有40多属400多种竹类植物,位居世界首位。目前,全国竹林面积已超过420万hm2,近20年来,每年以5hm2的速度递增,在竹林大面积增长的同时,竹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雷竹2季出笋技术使雷竹提早或延长笋期100多天,提高经济效益5~10倍。广东龙门县铁岗镇是有名的“牙签王国”,全镇180条生产线,年可生产竹牙签2 700多吨,1998年,仅此1项产值就超过1 800万元。1998年,广东全省竹业总产值达98亿元。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竹产业年产值达170多亿元,出口创汇近5亿美元,分别是90年代的3倍…  相似文献   

17.
我省经果林生产所史悠久。近年来,经果林建设有了长足的盅展,仝省经果林面积已达900多万亩,产量连60万吨以上,产值超20亿元仝省涌现出金寨、宁国、教县、砀山、萧县等经果林产值超亿元的县(市)。1997年金寨县仅板栗一项收入超万元的农户就有2600户,超100万元村有15个,超1000万元镇有4个,有一大批农民靠发展板栗脱贫致富;两山县仅酥梨单项产值近5亿元;宁国县在已达到小康竹乡镇农户中,七成以上靠经果林致富。  相似文献   

18.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辖电白、化州、高州、信宜、茂南4县(市)1区。林业用地面积59.13万hm2。属热带和南亚热过渡地带,适宜发展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八五”期间,我市被评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所辖的4个县(市)均被评为水果百强县。1 水果生产现状(1)水果已成为茂名市农村一大支柱产业。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已达25.59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的43.28%。比1978年增加32倍;水果产量92.87万t,增加101倍;产值39亿元,增加144倍…  相似文献   

19.
“八五”期间,我区林化行业企业取得可喜成就,与“七五”期间相比,产品的产量、产值、效益大幅度提高。至1995年底,全区林化企业共62个,其中松香企业52个,栲胶企业3个,林业造纸企业6个,紫胶企业1个,职工总数10900人,与“七五”期末相比企业和职工人数分别增长34.78%和73.84%。“八五”期间累计生产松脂108.90万吨,松香68.79万吨,松节油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田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是“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全县板栗基地面积达到6.67万hm^2,常年板栗产量4万t,年板栗系列产值5.5亿元,板栗是罗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笔者调查分析了目前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板栗产业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再上1个新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