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螺旋升角对钻头工作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螺旋钻头升土理论,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了升角和钻头其它参数的关系曲线,并对这些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设计钻头时合理选取升角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挖坑机螺旋钻头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螺旋钻头的升土理论 ,基于 MATL AB程序设计 ,得出了挖坑机螺旋钻头的运动参数及结构参数关系曲线 ,并对这些曲线的变化趋势及相互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指出在设计挖坑机时选择各参数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挖坑机钻头升土理论的研究——关于钻头临界速度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原苏联学C.N勃利里关于挖坑机钻头升土临界速度进行分析后,研究了钻头螺旋面上任选土壤单元体的运动与受力情况,推导出钻头升土运动的临界转速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MATLAB的挖坑机钻头转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MATL AB语言 ,对挖坑机钻头转矩及发动机功率进行了计算 ,得出了钻头转矩、发动机功率与土壤特性及其进给量的关系曲线 ,并对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5年以来,通过对3种形式深栽造林钻孔机的研制和不断改进,一种钻孔效率较高、操纵简单、移动方便的牵引式设备得到了认可.在设备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对钻孔机钻头不同钻尖、不同切土刀刃角进行了实地试验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钻尖的类型对钻孔阻力矩有一定的影响,但较小;切土刀刃角在30°,45°,60°的变化,对钻孔阻力矩几乎没有影响. 由此而推论,影响深孔钻的钻孔阻力矩的主要因素是升土阻力.  相似文献   

6.
1995年以来,通过对3种形式深栽造林钻孔机的研制和不断改进,一种钻孔效率较高、操纵简单、移动方便的牵引式设备得到了认可.在设备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对钻孔机钻头不同钻尖、不同切土刀刃角进行了实地试验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钻尖的类型对钻孔阻力矩有一定的影响,但较小;切土刀刃角在30°,45°,60°的变化,对钻孔阻力矩几乎没有影响. 由此而推论,影响深孔钻的钻孔阻力矩的主要因素是升土阻力.  相似文献   

7.
钻头牙轮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UG为二次开发平台,采用参数化设计思想,利用UG/OPEN GRIP语言编程,对钻头牙轮三维实体造型进行了研究。利用GRIP语言直接读取牙轮轮廓曲线数据,生成了牙轮三维实体,同时实现了在牙轮布齿锥面上生成齿孔和生成简单牙轮轴承的三维实体造型。通过该软件的应用,可以极大的缩短钻头牙轮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8.
稀盐盐生植物盐角草对盐胁迫生理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盐胁迫下盐角草生长特性指标和抗逆性指标的变化,初步研究盐角草对盐胁迫的耐盐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1对盐角草进行盐胁迫处理,常规方法测定盐角草的湿重、干重、含水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不断增加,盐角草湿重、干重和含水率均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最适生长浓度为100mmol/L;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S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POD活性和CAT活性则是先降后升再降,三者相互协调发挥作用;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呈先升后降态势,且盐处理后的均较对照的高.[结论]盐角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尤其是SOD活性是盐胁迫的敏感指标,反应了盐角草独特的耐盐机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液气举升的方法,给出了不均匀沉降曲线油罐举升和基础再处理中的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力法及板壳理论对其举升后油罐的罐壁,角焊缝及罐底板进行了强度计算,给出了其位移及内力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我国林业索道的牵引力计算中,大多数采用苏联和日本的算法。在文献中一种假设承载索在跑车车轮两侧的张力相等而推出升角,另一种认为跑车轨迹线的切线倾角即为升角(见[3]第177页)。然后分别按其升角再算出牵引力。对索道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30例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骨水泥充盈,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取钉时统计伤椎后凸畸形角(Cobb角)、伤椎前缘与后缘高度的比值,以及对腰背痛症状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患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塌陷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椎体后缘高度的比值、Cobb角、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后1年取钉时伤椎前缘高度与椎体后缘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腰背疼痛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稳定,缓解腰背部疼痛,减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并发症,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实际设计中提出了确定变螺旋输送器主要参数的方法,文中为变螺距、变直径、变螺旋圈数、功率消耗等参数建立了简便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以赫兹接触理论和沟道控制理论为基础,同时考虑自身离心力以及陀螺力矩作用的影响,建立轴向载荷作用下的高速滚珠丝杠副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运行工况对滚珠丝杠副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接触角、弹性变形等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转速和轴向载荷等工况对高速时滚珠丝杠副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高速时滚珠丝杆副的动态特性较低速情况有着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挤出机的异型螺杆形状特点及螺杆螺旋型面成型方法,建立了几类异型螺杆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适用于异型螺杆的参数化设计及螺杆数控加工、编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段三循环法对38Cr Mo Al A料筒螺杆进行表面氮化改性处理,经35h渗氮处理后,渗氮层深度超过0.55mm,表面硬度大于HV900,表面氮化脆度为一级。该结果表明二段三循环法可以比常规的二段渗氮法减少时间4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螺旋式输送装置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业纤维物料螺旋式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降低输送功耗,提高生产率,利用MATLAB软件对比功耗数学模型进行单变量优化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螺旋式输送装置输送性能最佳的取值范围是:喂入量30~70 kg/min、螺距300~355 mm、螺旋轴转速97~137 r/min。以比功耗作为输送性能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参数优化试验,得到了影响比功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喂入量、螺距、螺旋轴转速。以比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Design-expert的优化模块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最佳参数组合:螺距335 mm、螺旋轴转速117 r/min、喂入量30 kg/min,输送性能优化后比优化前提高了8%,上述成果满足预期设计目标,可为螺旋式输送装置的参数优化和结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云杉-松木-冷杉胶合木板材(SPF板材)为试验梁原材料,采用一种新型自攻螺钉加固胶合木梁的新方法(从梁底部旋入新型自攻螺钉以实现对普通胶合木梁的加固)制作了24根2850 mm(长)×50 mm(宽)×150 mm(高)的胶合木梁,进行三分点受弯试验,分析新型自攻螺钉不同的锚入深度、旋入角度和螺钉间距对胶合木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自攻螺钉加固,可有效提高胶合木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幅度在11.40%~71.40%不等,同时也可提高胶合木梁的刚度并减小跨中挠度变形,能够实现抑制和减缓胶合木梁脆性破坏。试验梁的承载能力与新型自攻螺钉锚入深度呈正相关,刚度随新型自攻螺钉锚入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新型自攻螺钉的螺钉间距对试验梁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不大,但对刚度有较大的影响,在螺钉间距大于1倍的梁高时,刚度与螺钉间距呈负相关;45°旋钉加固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优于垂直旋钉加固梁,同时其刚度更好,可更好地抑制和减缓试验梁的脆性破坏。推荐加固方式:梁底45°旋钉,垂直锚入深度为2/3倍的梁高,螺钉间距为1倍梁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立式螺旋输送机的有关动力性能(物料的输送速度、生产率、消耗功率等)的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了输送速度的方程式,导出了生产率Q和所需功率N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算,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接近。可在立式螺旋输送机的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热磨机螺旋进料器降能方法浅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理论得出螺旋进料器降能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热磨机的改造之中,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刘靖等 热磨机螺旋进料器降能方法浅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联合收割机刚收获的稻谷由于含水率较大而易霉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远红外联合热风将稻谷在收割谷物提升搅龙中直接干燥的方法。设计了红外加热器安装在搅龙中心的内加热和安装在搅龙外筒上的外加热2种方案,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稻谷运动、传热传质过程以及搅龙内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外筒加热方案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和试验值变化趋势一致,最大相对误差仅为8.34%,试验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不同搅龙转速、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喂入量条件下,外加热方案脱水速率比内加热方案至少快2.91%,说明外加热方案干燥效果优于内加热方案;谷粒的升温随着搅龙转速、热风速度和喂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风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谷粒脱水速率随着搅龙转速和喂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风温度和热风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研究结果为联合收割机谷物提升搅龙中集成干燥装置的设计及干燥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