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颠倒黑白的错误导向1999年 10月 30日《中国农机化报》发表了大篇幅文章“黑风暴启示录” ,在编者按中写到“中华民族创造过古老灿烂的农业文明 ,我国的旱作农业历史已有几千年之久 ,其完善的翻耕模式已是我们每个老农祖代相传的‘传家宝’。到了现代 ,自然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传统耕作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充分显现 ,它的路似乎已走到了尽头”。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话 :“李博士说 ,我国旱作农业历史有几千年漫长的历史 ,形成了一套经典的精耕细作方法。可以说 ,直至目前 ,我们仍在沿用祖宗传下来的铧式犁翻耕模式。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8,(1):95-100
天地人“三才”是传统哲学一种思维范式,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天地人宇宙系统论。天地人整体思维影响了传统农业的运作方式,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天时”、“地利”、“人力(和)”,形成了天、地、人、物农业巨系统。天地人物和谐统一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由三大要素系统构成,一是生物有机体(动、植物、微生物)系统,二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天和地)系统;三是人的社会生产劳动系统。农业生产实践就是通过人的社会生产劳动协调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天和地)的关系,三大要素系统的协调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农业是生态化的抑或生态趋向的农业,几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某种共识。对此,必须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与现代的生态农业概念虽然有着相通之处,但也不尽完全相同。传统农业借鉴哲学上的天、地、人的整体思维倾向,融人动植物的“物”,形成天、地、人、物的农业生态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构建了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观。  相似文献   

3.
迟仁立  左淑珍 《农业考古》2003,(3):46-49,65
一、农机农艺结合亟需深入探讨农机农艺相结合历来就受到领导与专家的重视 ,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一直没解决好 ,这是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农机化项目效果不好 ,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简言之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 ,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 ,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 ,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 ,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属于应用于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辩证关系 ,使之相互适应 ,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因”。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分析它的成因、内涵和价值。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要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精耕细作的精神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生态农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就应该传承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传承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在“用养结合”原则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高效可持续利用土地,进一步完善“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从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6.
循环农业     
《北京农业》2006,(5):3-4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循环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史较短,必须通过构建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在技术、资金、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才能确保循环农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方旱作农业区精耕细作成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这种耕作方式在传统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经过长期发展,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农业起源较早,以北方为主的旱地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农业耕作重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历史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精耕细作农业对土地的保护利用展开综合的论述,还针对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精耕细作农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农业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基础性和务实性,持久性和稳定性;多样性和地域性。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因为它是以伦理意识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基础,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生命力的一把钥匙,它构甩了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了解农业文化才能把握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年来对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研究,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农村改革的经验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和途径,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策略,新一次科技革命以及知识-生物经济的农业观。  相似文献   

11.
对于农业来说,它是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再加上这些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多,促使农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本文主要对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农业的传统与现代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山区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从山区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发展循环农业的定位与思考,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与措施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都市型现代循环农业是北京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梳理现代循环农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世界农业强国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经验,并结合实际论述循环农业对北京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承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作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在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以铁制农具、畜力为代表的传统农业后,与现代工业、科学技术结合发展起来的近代农业又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佳世界农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西方的农业现代化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石油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15.
农科教结合与中国农村社区传统农业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走农科教结合之路,是中国农村社区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趋势,在阐述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探讨了中国农村社区农科教结合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并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新农业观和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分析了农业相对滞后的现状和原因。着重阐明农业可以致富、农业可以跨越发展、农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的新农业观,进而讨论以农业为主导、工业经济与生物经济相结合的新现代化,还提出需要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会 《现代农业》2014,(3):86-87
<正>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是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精耕细作"一语,是世人对中国传统农法精华的高度概括,它不是指单项技术措施,而是指综合的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以"三才"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头号问题,现在的三农问题却不同于传统的三农问题。就农业问题而言,传统意义上是一个短缺问题,尤其是粮食短缺,现在这一问题基本解决了。目前我国的粮食从长期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虽然关于粮食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但是粮食归粮食,农业归农业,粮食问  相似文献   

19.
农业关系民生,是国家发展以及人民生存之本。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日益激化,缓解人地矛盾有必要提上国家工作日程。韩国在二战后十分重视农业的恢复。近几年韩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循环农业,目的在于缓解人地矛盾,达到农业资源循环可利用。韩国总结过去的农业经验,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相结合,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已经是韩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有必要借鉴并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农业现代化模式。本文以中国三江农业为例,着重强调韩国循环农业对中国农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重点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基本原理,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4R”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构建,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